跳转到内容

陳留郡 (東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留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

沿革

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兗州陳留郡後秦所攻陷。後以豫州譙郡境內的陳留郡流民僑置陳留郡[1],仍屬兗州,治長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東)[2],領長垣、小黃、酸棗、雍丘、白馬等僑縣[3]

南朝宋時,陳留郡改屬豫州,省併酸棗縣,僑置浚儀縣,長垣縣改屬譙郡。至此,陳留郡領四僑縣:浚儀、小黃、雍丘、白馬,仍寄治譙郡長垣縣境內[3]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豫州淮西地[4],陳留郡遂入北魏

北魏獻文帝皇興中(467年-471年),以宋之豫州置南豫州,陳留郡仍屬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陳留郡改屬南兗州北魏宣武帝景明中(500年-504年),改南兗州為渦州,陳留郡仍屬之。正始四年(507年),分渦州復置南兗州(治陳留郡小黃縣譙城),陳留郡改屬南兗州,析置武平縣。至此,陳留郡領五縣:小黃、浚儀、谷陽、東燕、武平,治小黃縣譙城(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1]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谷陽、東燕二縣。至此,陳留郡領三縣:小黃、浚儀、武平。北周北齊後,改南兗州亳州,陳留郡仍屬之。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陳留郡,領縣直屬亳州

人口

太守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1.0 1.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2. ^ 《宋書州郡志彙釋》
  3. ^ 3.0 3.1 3.2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4.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5. ^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6.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7.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