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汾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汾州中國北魏時設置的

沿革

北朝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改吐京鎮汾州,治吐京郡蒲子城(今山西省隰縣),領四郡:吐京郡西河郡五城郡定陽郡孝昌二年(526年),吐京、五城、定陽三郡陷於吐京胡,寄治於西河郡,州治遷至西河郡隰城縣茲氏城(今山西省汾陽市)。[1]

北齊初,改汾州為南朔州[2]

唐宋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改浩州(領隰城、永安二縣)復置汾州,割并州文水縣屬汾州。貞觀元年(627年),廢介州,其所領介休、平遙二縣改屬汾州,文水縣還屬并州,改永安縣為孝義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廢吕州,其所領靈石縣改屬汾州。至此,汾州領五縣:隰城、孝義、介休、平遙、靈石。天寶元年(742年),改汾州為西河郡至德元載(756年),西河郡隸河東節度使[3]

乾元元年(758年),復西河郡為汾州上元元年(760年),改隰城縣為西河縣。興元元年(784年),改河東節度使為保寧軍節度使,汾州仍隸之。貞元三年(787年),復保寧軍節度使為河東節度使,汾州仍隸之。[4]

唐朝汾州辖县
620年 隰城县永安县[5]文水县来属)
623年 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改属并州
624年 隰城县永安县文水县来属)
627年 隰城县永安县(改为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来属,文水县改属并州
643年 隰城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来属)
760年 隰城县(改为西河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

五代十國時期,汾州先後為晉王(907年-923年)、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38年)、契丹(938年-944年)、後晉(944年-946年)、契丹(946年-947年)、後漢(947年-951年)、北漢(951年-954年)、後周(954年)、北漢(954年-979年)的領土。北漢初,汾州改隸汾州節度使[6]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佔領汾州,屬河東路熙寧五年(1072年),孝義縣併入介休縣。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孝義縣。至此,汾州領五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靈石。[7][8]

金元明

金朝天會四年(1126年),佔領汾州。天會七年(1129年),升汾州為節鎮,軍名為汾陽軍,隸河東北路貞祐三年(1215年),靈石縣改屬霍州。貞祐四年(1216年),霍州靈石縣、石州溫泉縣改屬汾州。至此,汾州領六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靈石、溫泉。興定二年(1218年),汾州陷於大蒙古國[9]

大蒙古國時期,置汾州元帥府,分靈石縣置小靈石縣,靈石縣改屬平陽路霍州,介休、平遙二縣改屬太原府。後廢元帥府,汾州屬太原路至元二年(1265年),小靈石縣併入介休縣,太原路介休、平遙二縣屬汾州。至元三年(1266年),廢溫泉縣,轄區分屬孝義縣、晉寧路隰州隰川縣。至此,汾州領四縣:西河、孝義、介休、平遙。大德九年(1305年),改太原路為冀寧路,汾州仍屬之。[10]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佔領冀寧路,改為太原府,汾州仍屬之,省附郭西河縣入本州。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直隸於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為汾州府[11]

長官

北朝汾州刺史(488年-550年代)
唐朝汾州刺史(620年-742年,758年-907年)
五代十國汾州刺史(907年-979年)
北宋知汾州軍州事(979年-1126年)
金朝知汾州軍州事(1126年-1129年)
金朝汾陽軍節度使兼汾州管內觀察使(1129年-1218年)
明朝汾州知州(1369年-1595年)
  • 茆志道(1375年出任)
  • 紀正(1402年出任)
  • 張軏(1403年出任)
  • 王賓(1405年出任)
  • 李善(正統時)
  • 葉穆(天順時)
  • 閻鐸(1458年出任)
  • 伍琇(天順時)
  • 畢用(1473年出任)
  • 耿昇(1475年出任)
  • 徐敬(1487年出任)
  • 鄧真(1489年出任)
  • 海鯉(1491年出任)
  • 張恕(弘治時)
  • 程觀(1495年出任)
  • 安鵬(1498年出任)
  • 劉杲(1501年出任)
  • 武衢(1503年出任)
  • 王勳(1510年出任)
  • 李棠(1513年出任)
  • 伍箕(1515年出任)
  • 紀勛(1517年出任)
  • 郁浩(1519年出任)
  • 何賢(1521年出任)
  • 張鉞(1522年出任)
  • 郭鑑(1523年出任)
  • 吳潮(1529年出任)
  • 王正宗(1531年出任)
  • 魏珏(1532年出任)
  • 王確(1533年出任)
  • 劉坤(1536年出任)
  • 張琯(1540年出任)
  • 曹寵(1543年出任)
  • 李當(1549年出任)
  • 陳秉忠(1551年出任)
  • 李賀(1556年出任)
  • 張潮憲(1557年出任)
  • 吳道南(1562年出任)
  • 王大經(1565年出任)
  • 齊宗堯(1566年出任)
  • 甯策(1568年出任)
  • 鄭逢時(1571年出任)
  • 周鐸(1573年出任)
  • 杭朝望(1574年出任)
  • 張一敬(1575年出任)
  • 董選(1579年出任)
  • 白夏(1582年出任)
  • 周文耀(1586年出任)
  • 劉衍疇(1591年出任)[52]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3. ^ 《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4.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5. ^ 山西省孝义市
  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7. ^ 《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9.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10. ^ 《元史·卷五十八·志第十》
  11.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12.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13. ^ 《魏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
  14.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15. ^ 《魏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
  16.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17.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18. ^ 《魏書·卷八十三下·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19. ^ 《北齊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20. ^ 《魏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21. ^ 21.0 21.1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22.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23.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24.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
  25. ^ 《唐刺史考全編》
  26. ^ 26.0 26.1 《舊五代史·卷五十五·唐書三十一》
  27. ^ 《舊五代史·卷二十五·唐書一》
  28. ^ 《舊五代史·卷二十七·唐書三》
  29. ^ 29.0 29.1 《舊五代史·卷二十六·唐書二》
  30. ^ 《舊五代史·卷五十三·唐書二十九》
  31. ^ 《舊五代史·卷九十·晉書十六》
  32. ^ 《舊五代史·卷三十·唐書六》
  33. ^ 《舊五代史·卷三十五·唐書十一》
  34. ^ 34.0 34.1 《舊五代史·卷五十六·唐書三十二》
  35. ^ 《舊五代史·卷三十六·唐書十二》
  36. ^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紀第十二》
  37. ^ 《新五代史·卷七十·東漢世家第十》
  38. ^ 《宋史·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一》
  39.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傳第二十五》
  40. ^ 《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傳第八十五》
  41. ^ 《宋史·卷四百六十四·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42. ^ 42.0 42.1 《宋史·卷四百四十六·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43. ^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44. ^ 《金史·卷九十二·列傳第三十》
  45. ^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五十八》
  46. ^ 《金史·卷八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47. ^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48. ^ 《金史·卷九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49.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傳第四十六》
  50. ^ 50.0 50.1 50.2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六十·忠義二》
  51. ^ 《金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宣宗中》
  52. ^ 《汾州府志》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