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葺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復原後覆蓋葺石的神戶市五色塚古墳後圓部

葺石(ふきいし)是指在古墳墳丘的斜面上堆砌鋪設的鵝卵石或碎石,主要出現在古墳時代,是覆蓋在墳丘表面的一種外部設施[a]。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彌生時代墳丘墓彌生墳丘墓日語弥生墳丘墓)。前期古墳和中期古墳中較常見,而後期古墳中大多數沒有葺石。

概要

葺石通常鋪設在多層古墳的墳丘斜面,各層頂部的平坦面則通常處於裸土狀態。[1]而終末期古墳多環繞在圓墳裾部的石頭被稱作「外護列石」,通常與葺石進行區分[2][3]在規模方面,前方後圓墳中,墳丘長度在100米以下的古墳葺石較少見,而規模較大的古墳中則更常見葺石[4]。不過在關東地方以北,無論規模大小,古墳基本都不伴出葺石[b][5]

流傳有「日也人作,夜也神作」的箸墓古墳日語箸墓古墳

這種將斜面用礫石等物質鋪設以使其穩固的建築方法是日本列島獨有的,而中國的墓葬中常見的版築在日本則幾乎不見。[6]

關於葺石起源,森浩一日語森浩一在他1985年的著作中介紹了兩種觀點:

  1. 葺石的出現,是對要建造像高句麗那樣的積石塚日語積石塚的意識或傳統的體現。
  2. 葺石是在阿波(現在的德島縣)的吉野川流域和瀬戸內海沿岸等日本古老的積石塚分佈區獨創的。

森浩一還指出,瀨戶內以及四國地方自古以來就存在石工日語石工集團,掌握着豐富的石頭知識[c][6]

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記載,在箸墓古墳日語箸墓古墳(位於奈良縣櫻井市)的建造過程中,通過接力方式運輸大坂山[d]的石頭的故事故事日語説話[e],這些運送的石頭可能就是用於葺石的石材[7]

葺石的出現與祖形

被認為是葺石原型的西谷3號墓(出雲市)貼石

葺石墓從彌生時代中期開始逐漸出現在西日本各地,持續至古墳時代[f][9]普遍認為是最古的「標準化的大型前方後圓墳箸墓古墳日語箸墓古墳,和可能稍早於箸墓古墳的ホケノ山古墳日語ホケノ山古墳(位於奈良縣櫻井市)就已確認了葺石的存在,因此,葺石成為了出現期古墳的一個特徵元素​[10]。而且在標準化之前,即所謂「纏向型日語纒向型前方後円墳[g]墳墓,如:纏向石塚古墳日語纒向石塚古墳纏向勝山古墳日語纒向勝山古墳東田大塚古墳日語東田大塚古墳,都沒有埴輪和葺石伴出。

常被看作葺石祖形之一的,是彌生時代山陰地方出現的四隅突出型彌生墳丘墓日語四隅突出型弥生墳丘墓中的貼石[11]。如在島根縣出雲市西谷墳墓群3號墓日語西谷墳墓群#3号墓中,墳丘的底部便有一圈貼石。此外,在岡山縣總社市楯築遺址,墓丘周圍有石列圍繞,這種情況在山陰和山陽地方普遍存在[11]。在山陽地方,還有將石頭堆砌成石牆來劃定墓丘的例子[h]

詞源

宮崎市生目古墳群日語生目古墳群5號墳復原的葺石。這是一個3世紀後半到4世紀前半的前方後圓墳。在前方,有一個地下式橫穴墓日語地下式横穴墓(復原)。生目古墳群在1943年被指定為史跡

1915年大正4年),今西龍日語今西龍宮崎縣兒湯郡(現西都市)的西都原古墳群中的第21號塚的調查發掘,在其調查報告書中有「表面的葺石」一節,並在前方部的平、剖面圖中描述了葺石分佈的狀態[13]

「葺石」一詞作為考古學術語的確立,很大程度上歸功於1922年(大正11年)高橋健自日語高橋健自的《古墳與上代文化》。在該書中,高橋在介紹畿內古墳的實例時,指出葺石是"實用與裝飾並重的物品"​。他解釋說,關於"實用",是因為「如果把封土直接放在那裏,就會因為風雨和寒冷而流失和剝離,所以需要用卵石保護」;關於"裝飾",是「為了給墳丘增添美感」,並且"建設墓丘本身就是在地面上設立了一個標誌。建成後,就應該儘量使其引人注目,同時讓來訪者產生敬畏之心,使其顯得莊重"[14]

葺石的調查

岡山縣月之輪古墳日語月の輪古墳。以專家、市民和學生共同進行發掘調查的"月之輪模式"著稱。

在二戰前的發掘調查中,幾乎沒有對葺石本身的精細調查。直到戰後的學術調查中,才開始引入科學的檢驗工作和細緻的繪圖工作[15]

1953年(昭和28年),近藤義郎日語近藤義郎等對岡山縣美咲町(當時為飯岡村)的月之輪古墳日語月の輪古墳進行了發掘調查,古墳全體高10米,直徑60米,調查了其外表面的3/4。1960年(昭和30年)出版的報告中,報告了葺石分佈的範圍、形狀和大小、岩石學的研究,以及葺石鋪設技術的技術研究等內容,每一塊構成的石頭都被詳細地繪製出來,估計在月之輪古墳中使用的石頭總數約為80,000塊[16]

戰後,隨着大型基建激增,遺址被破壞,因此,為保存記錄而進行了大量搶救性發掘與深入的調查。早期的成果有原口正三和西谷正日語西谷正大阪府高槻市的辯天山C1號墳的調查。1967年(昭和42年),辯天山古墳群的調查發掘報告出版,書中研究了葺石的堆疊方式,測定了單位面積的使用數量和重量,探索了葺石的石材產地和運輸路線的等[17]青木敬日語青木敬對此表示,之後幾乎沒有比這更詳細的關於葺石的驗證工作和調查成果的報告了[15]

復原的次郎兵衛塚一號墳日語次郎兵衛塚一号墳岐阜縣可兒市)的葺石。

如今,對葺石的調查需要專門的土木工程知識[18]。另外,石塚久則提出了進行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調查記錄方法,包括:

  1. 古環境調查
  2. 土質調查
  3. 結構工程調查
  4. 材料調查
  5. 葺石結構調查
  6. 石堆施工[19]

材料和建造方法

葺石的石材通常是河中的卵石或者礫石,各種各樣的石材都有。例如,大阪府柏原市松岳山古墳日語松岳山古墳[i],使用安山岩的扁平石塊,豎直或斜向堆疊[20]。此外,燧石日語チャート (岩石)砂岩板岩玄武岩等也是葺石的材料。

土則常是外來的土。如佐賀縣佐賀市的久保泉丸山遺址[j],通過花粉分析日語花粉分析研究古環境,發現墳丘所在地山上的植被和古墳用土的植被之間有明顯的差異。這表明,在構造墳丘時,采土地點可能在不在本地[21]

葺石的4種建造法

1類葺石,櫻井市的ホケノ山古墳日語ホケノ山古墳
2類葺石,天理市的西殿塚古墳
3類葺石,天理市的澀谷向山古墳
4類葺石,明日香村的梅山古墳日語梅山古墳

青木敬在2003年(平成15年)對已經確認葺石結構的古墳進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着眼於"基底石"外觀的分類方案,認為可分四類[22]。按照青木的解釋,"基底石"是在葺石中起到基石作用的石頭,相比其他石材明顯較大[23]。以下是青木的四類類型的大概內容,對於古墳時期,依據和田晴吾日語和田晴吾的年代推斷[24]以及《全國古墳編年集成》[25]

1類

發現於畿內地區,沒有基底石,葺石像石牆一樣砌成,牆背回填很厚。典型的例子包括中山大塚古墳日語中山大塚古墳(奈良縣天理市)、ホケノ山古墳日語ホケノ山古墳(奈良縣櫻井市)、元稲荷古墳日語元稲荷古墳京都府向日市)的後方部等,這些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古墳葺石建造方法。此類型具有厚厚的牆背回填等從彌生墳丘墓繼承下來的各種元素,中山大塚、ホケノ山、元稲荷這三座古墳的時間屬於和田編年的1期(古墳前期初頭)。此外,秋葉山古墳(靜岡縣靜岡市)和森將軍塚古墳日語森将軍塚古墳長野縣千曲市)等屬於和田編年的3期(古墳前期後葉),墳丘的斜面傾斜都有的更陡的傾向,30度以上的佔大多數。

2類

此類的主要特點是基底石砌成兩層。基石主要是水平疊放,上面的石頭有奈良縣天理市的赤土山古墳日語赤土山古墳西殿塚古墳這樣的丁砌的,也有像岡山縣津山市美和山1號墳日語美和山古墳群這樣的水平疊放的類型。這種類型存在於和田編年的1-3期(古墳時代前期初頭到後也)。從周溝的過渡土堆部分的形狀來看,常被視為最早的標準化古墳的奈良縣桜井市箸墓古墳日語箸墓古墳,也很有可能屬於這種類型。此類像1類一樣,墳丘傾斜非常陡,大部分的傾斜角超過30度。也就是說,1類和2類葺石,都可以被理解為繼承了彌生墓的各種元素的建築方法,且在年代上也呈現出並行關係。

3類

此類葺石種,2類的底部基底石消失,變成了一層的形態。在這種類型中,例子特別多,與其他類型相比,數量突出[k]。在時間上,它從和田編年的2期(古墳時代前期前葉)到6期(古墳時代中期中葉)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此外,由於日本列島各地都採用了統一的葺石建築方法,因此,這種類型的普及背後的主要因素可以理解為"建築技術的標準化"[3]

3類的例子很多,青木將其細分為以下三類[3]

3-1類
基底石以上的石頭丁砌,與之前類型屬於同樣的「砌葺石」[3]譜系。代表例子有大阪府高槻市的弁天山C1號墳,此類出現在3-2類之前。
3-2類
此類基底石以上的石頭非砌成,而是將石頭直接埋在土裏,稱為"貼葺石"[3],可視為4類的萌芽形態,並且可以在3-1類和它之間設定一個小階段。可以看出墓丘的傾斜趨緩。
3-3類
此類雖然屬於3-1類型,但部分使用了切石,例如大阪府柏原市玉手山1號墳日語玉手山古墳群與7號墳。建造技術與本地的技術融合。

4類

此類基底石消失,和1類一樣,但傾斜角度較緩,一般在20-25度左右。時間上與3類並行,早的有3期(例如京都府加悅町日語加悦町作山1號墳日語作山古墳群,古墳時代前期),晚的有8期(例如群馬縣高崎市的保渡田八幡塚古墳,古墳時代後期前葉)以及10期(例如奈良縣明日香村平田梅山古墳日語梅山古墳,古墳時代後期後葉)。建築方法上屬於"貼葺石"譜系,如6期的佐紀瓢簞山古墳日語佐紀瓢箪山古墳(奈良縣奈良市)所見,一般是以小型石材為主。但也有像平田梅山古墳那樣,在石頭之間留有縫隙,並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

帶有區域石列的葺石

青木敬指出,在建築葺石時,有些古墳在橫縱方向上都設置了區域石列[27]。如弁天山C1號墳(高槻市)、郡家車塚古墳日語郡家車塚古墳(高槻市)、岡古墳日語岡古墳(大阪府藤井寺市)、浄元寺山古墳(藤井寺市)、作山1號墳(京都府加悅町)、鴫谷古墳群東1號墳(京都府加悅町)[l]等6例。設置區域石列的方法被認為是中小規模古墳特有的建築法,還有待於今後的調查研究。

目的和功能

5世紀上半葉建造的ナガレ山古墳日語ナガレ山古墳(位於奈良縣河合町,屬於馬見古墳群日語馬見古墳群)的狹窄部分,可以看到円筒埴輪日語円筒埴輪列,半個墳丘的葺石進行了復原。

大正時代,高橋健次便已指出[14],葺石旨在展示墳丘的莊嚴,並保護墳丘本身[29]。特別是葺石主要在墳丘的斜面上使用,通常不在平面使用,可以推斷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流失,同時起到防水和排水的效果。

此外,葺石還有可以與相鄰區域明確區別。也就是說,「從這裏開始就是聖域、靈域」——可能也有表達這個界限的意義[11]

広瀬和雄日語広瀬和雄對比了亞洲各國,指出了日本的墓葬特點,特別是前方後圓墓的特點,「用眼睛看到的王權」[30]、「展示的王權」[31],或者說「展示與王權的關係」[31]與葺石之間的關聯。

也就是說,在古墳時代,日本的大型墳墓在墳丘的斜面等地方滿布葺石,遠看就像石冢一樣。在平台部分則列有円筒埴輪日語円筒埴輪,並在墳丘周圍開挖周濠,外側設置陪葬墓,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裝飾。對於當時只能從側面看到古墳的人來說,不僅規模和形狀,陵墓的色彩形象也是葺石構成的又白又亮的建築物,與其他建築物之間形成巨大反差[32]。可以說,古墳不僅僅是墓地,也是政治的產物。

另外,森浩一指出,像神戶市五色塚古墳(位於垂水區),以及同市的西求女塚古墳日語西求女塚古墳(位於灘區)、処女塚古墳日語処女塚古墳(位於東灘區)、東求女塚古墳日語東求女塚古墳(位於東灘區)這樣的古墳,從海上看,這些閃閃發光的葺石也是絕佳的航海目標。

葺石的結束

復原的武蔵府中熊野神社古墳日語武蔵府中熊野神社古墳(東京都府中市)墳丘

古墳時代中期,即5世紀,墳丘規模達到頂峰,實際的政治結構也對古墓群的構成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被葬者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也可以通過墓葬的形式和規模推斷出來。然而,到了5世紀末期,巨大的前方後圓墓和有等級的巨大古墓群的形成卻開始減少。

古墳的復原

五色塚古墳(神戸市)。本來の葺石を利用した前方部(左手前)と新たに入れた石で葺石を復元した後円部(右奧)


復原使用葺石的古墳圖片

保渡田八幡塚古墳の全天球畫像
作為360°交互式虛擬實境攝影檢視

備注

  1. ^ 與墓葬本體相對,葺石、埴輪列、濠、石垣等被稱作古墳的外部設施或者外部構造,葺石有時還被稱作外表設施。
  2. ^ 如果只看關東平原的話,這個平原主要是由關東黃土層日語関東ローム層形成的台地遺蹟侵蝕形成的沖積平原構成,石材非常貧乏。即便到了後世近世,其他地區的城郭普遍擁有石牆,這裏也都像佐倉城一樣讓土露在外面。不過江戶城是個例外,它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是通過課全國所有大名軍役來獲取石材來建造巨大的石牆。
  3. ^ 讚岐(現香川縣)自古便是石文化盛行之地。據《播磨國風土記》中記載,景行天皇時代播磨伊保山的石工集団,便是從讃岐的羽若移居而來。在古墳時代前的彌生時代時期,石器原料讚岐岩日語サヌカイト(讚岐產的安山岩)便通過貿易廣泛流通。
  4. ^ 在箸墓古墳所在地附近的土地中,發現了和古墳石室用材相同的石,這些石頭是產自大和川左岸芝山(大阪府柏原市)山頂附近的芝山火山岩。芝山自古就是叫做「大坂」的地方的一部分[7]
  5. ^ 『日本書紀』崇神10年9月條有如下記載:
    是墓者,日也人作,夜也神作。故運大坂山石而造,則自山至於墓,人民相踵,以手遞傳而運焉。時人歌之曰:
    飫朋佐介珥,菟藝乃煩例屢,伊辭務邏塢,多誤辭珥固佐縻,固辭介氐務介茂。
  6. ^ 福岡市東區に所在する名子道2號墳(西新式古段階の彌生土器日語弥生土器が出土)は長徑7メートルの彌生墓(長方形墳)であるが、葺石をともなっている[8]
  7. ^ 寺沢薫 (1988) 稱「纏向型前方後圓墳」、和田晴吾 (2004) は「纏向型前方後圓形周溝墓」と呼稱している。
  8. ^ 例如岡山市的都月2號彌生墳丘墓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2]
  9. ^ 建造於4世紀後半,與古市古墳群有關。
  10. ^ 分佈有5世紀6世紀古墳的遺址。
  11. ^ 根據青木所列表格,1類葺石有5例,2類11例,4類5例,而3類則有46例。[26]
  12. ^ 在鴫谷東1號墳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保存狀態葺石和埴輪列。底部的葺石配置可以看出一定的施工単位。葺石中,大小石頭非常精緻的排列,最外層選用大石頭,在再外側間隔一定距離排列一排埴輪列。[28]

參考來源

  1. ^ 大塚・小林 (1982) p.362
  2. ^ 岩崎 (1992) p.8
  3. ^ 3.0 3.1 3.2 3.3 3.4 青木 (2003) p.188
  4. ^ 寺沢 (2000) p.301
  5. ^ 石塚 (1992) p.63
  6. ^ 6.0 6.1 森 (1985) p.60
  7. ^ 7.0 7.1 森 (1986) p.235
  8. ^ 柳田 (1986) p.164
  9. ^ 石野 (1990) p.5
  10. ^ 白石(2002)p.49
  11. ^ 11.0 11.1 11.2 近藤 (2001) p.141
  12. ^ 近藤 (2001) p.141
  13. ^ 石塚 (1992) p.60、原出典は今西 (1915)
  14. ^ 14.0 14.1 石塚 (1992) p.60-61、原出典は高橋 (1922)
  15. ^ 15.0 15.1 青木 (2003) p.179
  16. ^ 石塚 (1992) p.61
  17. ^ 原口・西谷 (1967)
  18. ^ 石塚 (1992) p.62
  19. ^ 石塚 (1992) p.62-67
  20. ^ 石野ほか『古墳時代の研究 7』 (1992) 図版
  21. ^ 石塚 (1992) p.67。原出典は中沢 (1983)
  22. ^ 「第6章 葺石構築法とその変化」、青木 (2003) p.179-193
  23. ^ 青木 (2003) p.180。なお、青木はこのなかで「基底石」の呼稱を、今後議論と検討を重ねる必要のある便宜的呼稱であると斷っている。
  24. ^ 青木 (2003) p.180。原出典は和田 (1987)
  25. ^ 青木 (2003) p.180。原出典は石野 (1995)
  26. ^ 青木 (2003) p.181
  27. ^ 青木 (2003) p.185-187
  28. ^ 石野ほか『古墳時代の研究 7』 (1992) 図版
  29. ^ 大塚・小林 (1982) p.345.ほか多數
  30. ^ 広瀬 (2003) p.134、p.179
  31. ^ 31.0 31.1 広瀬 (2003) p.180
  32. ^ 青木 (2003) p.18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