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号
尊号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尊號 | ||||||
简化字 | 尊号 | ||||||
| |||||||
越南语名称 | |||||||
国语字 | Tôn hiệu | ||||||
汉喃 | 尊號 | ||||||
韩语名称 | |||||||
谚文 | 존호 | ||||||
汉字 | 尊號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尊号 | ||||||
| |||||||
满语名称 | |||||||
满文 | ᠸᡝᠰᡳᡥᡠᠨ ᠴᠣᠯᠣ | ||||||
穆麟德转写 | wesihun colo |
尊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及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历史上君主、后妃在世时的称呼。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中国的尊号系统
南越国君主赵佗尊号为武帝,赵眜尊号为文帝,皇帝的尊号是根据皇帝所使用年号而变的。如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尊号为“圣赐灵府天宝皇帝”[1],安史之乱后退位为太上皇时的尊号为“太上至道圣皇天帝”,唐玄宗则为其子唐肃宗所上尊号为“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为皇帝上尊号需要举行相关的仪式和庆典。《旧唐书[2]》中,亦有将谥号称为尊号的情况。
元朝皇帝的尊号则和年号无关,而且一生只有一个尊号,比如元世祖的尊号为“大元仁明神武皇帝”和“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元英宗的尊号为“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元文宗的尊号为“钦天统圣至德诚功大文孝皇帝”。
明清时代,皇帝多嫌恶前朝有尊号的皇帝有很多荒政失德,因此拒绝为自己上尊号,民间多以年号来作为对皇帝的尊称,如明世宗的年号是嘉靖,民间称之为“嘉靖帝(嘉靖皇帝)”,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民间称之为“乾隆帝(乾隆皇帝)”。但是实际上“嘉靖”、“乾隆”都不是皇帝尊号。嘉靖帝曾自称“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圆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和“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宝境万寿帝君”,这些称号都是道教的神仙之号,均非尊号。
另一方面,明清各位皇帝都为皇太后上尊号,这一做法始于明英宗复辟后为宣宗孙太后所上的“圣烈慈寿皇太后”,此后比较著名的皇太后尊号有明宪宗时期的“圣慈仁寿皇太后”、明神宗时的“慈圣皇太后”和“仁圣皇太后”。清朝为皇太后上尊号始于顺治康熙年间为孝庄文皇后所上尊号“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此后每代皇帝均为在世的生母和嫡母上尊号,如乾隆帝生母“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孝圣宪皇后),道光帝继母“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孝和睿皇后),同治帝生母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孝钦显皇后)及嫡母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孝贞显皇后)。
中国帝王尊号简表
唐朝之前
唐朝、武周
- 唐太宗至唐德宗:天可汗[5][6]
- 唐高宗:天皇[7]
- 武则天:天后[8]→圣母神皇[9]→圣神皇帝[10]→金轮圣神皇帝[11]→越古金轮圣神皇帝[12]→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13]→天册金轮圣神皇帝[14]→则天大圣皇帝[15]
- 唐中宗:应天皇帝[16]→应天神龙皇帝[17]
- 唐玄宗:开元元年上开元神武皇帝[18][19][20][21]→开元二十七年上开元圣文神武皇帝[22][23][24][25]→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26]→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27]→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28]→上皇天帝→太上至道圣皇帝[29]
- 唐肃宗: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30]
- 唐代宗: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31]
- 唐德宗:圣神文武皇帝[32](未受)[33]
- 唐顺宗:睿圣文武皇帝[34]→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35]→应干圣寿太上皇[36]
- 唐穆宗:文武孝德皇帝[37]
- 唐敬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38]
- 唐武宗: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39]→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40]
- 唐宣宗: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41]
- 唐懿宗:睿文明圣孝德皇帝[42]→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43]
- 唐僖宗: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44]→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45]
- 唐昭宗: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46]
五代十国
- 后梁太祖:睿文圣武广孝皇帝[47]
- 后唐庄宗:昭文睿武光孝皇帝[48]
- 后唐明宗: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49]
- 后周太祖:圣明文武仁德皇帝[50]
- 吴睿帝:睿圣文明孝皇帝→睿圣文明光孝应天弘道广德皇帝
- 前蜀高祖:英武睿圣皇帝
- 前蜀后主:圣德明孝皇帝
- 南汉中宗:大圣文武大明至道大光孝皇帝
宋朝
- 宋太祖: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应天广运大圣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
- 宋太宗: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仁明德广孝皇帝→法天崇道明圣仁孝文武皇帝→法天崇道上圣至仁皇帝
- 宋真宗: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体元御极感天尊道应真宝运文德武功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皇帝
- 宋仁宗: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
- 宋英宗: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
- 宋神宗:绍天法古文武仁孝皇帝(未受)→绍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未受)→奉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未受)
- 宋徽宗:继天兴道敷文成武睿明皇帝(未受)→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 宋钦宗:孝慈渊圣皇帝
- 宋高宗: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帝→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 宋孝宗:至尊寿皇圣帝
- 宋光宗:圣安寿仁太上皇帝
- 宋恭帝:孝恭懿圣皇帝
辽夏金元
- 辽太祖:天皇帝→大圣大明天皇帝
- 辽太宗:嗣圣皇帝→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后晋上)
- 辽世宗:天授皇帝
- 辽穆宗:天顺皇帝
- 辽景宗:天赞皇帝
- 辽圣宗:昭圣皇帝→天辅皇帝→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
- 辽兴宗:文武仁圣昭孝皇帝→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钦天奉道佑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
- 辽道宗:天佑皇帝→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
- 辽天祚帝:天祚皇帝→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
- 辽德宗:天祐皇帝
- 夏景宗: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始文盛武兴法建礼主孝皇帝,圣文英武崇仁至孝皇帝,风角城皇帝
- 夏惠宗:就德主国增福正民大明皇帝,贵梁城皇帝
- 夏崇宗:明城皇帝,白城皇帝
- 夏仁宗:珠城皇帝,护城皇帝
- 金太祖:大圣皇帝
- 金太宗:靖康元年,宋朝上金帝尊号十八字,未传
- 金熙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
- 金海陵王: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圣文神武皇帝
- 金世宗:仁明圣孝皇帝→应天兴祚仁德圣孝皇帝→应天兴祚钦文广武仁德圣孝皇帝
(蒙古诸帝的蒙古语尊号也是其汗号)
- 元太祖:成吉思汗
- 元太宗:木亦坚汗(《新元史》记载)
- 元世祖:薛禅汗,仁明神武皇帝(宋恭帝上),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 元成宗:完泽笃汗
- 元武宗:曲律汗,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 元仁宗:普颜笃汗
- 元英宗:格坚汗,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 元文宗:札牙笃汗,钦天统圣至德诚功大文孝皇帝
- 元明宗:忽都笃汗,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
- 元惠宗:乌哈噶图汗
明清
神化历史人物的尊号
- 老子:太上玄元皇帝→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唐朝上)
- 李敬:先天太上皇(唐朝上)
- 周公旦:褒德王(武则天上)→文宪王(宋真宗上)
- 太公望:武成王(唐肃宗上)→昭烈武成王(宋真宗上)
- 孔子:先师→先圣→宣父→隆道公→文宣王→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至圣先师(历朝累上),文宣帝(西夏上)
- 关羽: 崇宁至道真君→武安王→昭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壮穆义勇武安英济王护国崇宁真君→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关圣大帝→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历朝累上)
- 张道陵:太师→三天扶教大法师→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真君→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靖应真君→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历朝累上)
- 徐知证: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溥济真人→金阙洪恩真君→金阙洪恩上帝→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护国庇民洪恩真君
- 徐知谔: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真人→玉阙洪恩真君→玉阙洪恩上帝→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辅国佑民洪恩真君
- 岳飞: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
- 妈祖:崇福夫人→灵惠夫人→灵惠昭应夫人→灵惠昭应崇福夫人→灵慈昭应崇福善利夫人→灵惠妃→灵惠助顺妃→灵惠助顺显卫妃→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护国明著天妃→护国显佑明著天妃→辅圣庇民明著天妃→护国庇民广济明著天妃→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祐天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历代累封)
- 吴夲:大道真人→慈济真人→显祐真人→忠显侯→英惠侯→康祐侯→灵护侯→冲应真人→妙道真君→守道真人→广惠真人→福善真人→孚惠真人→ 普佑真君→昊天御史医灵真君→万寿无极大帝→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恩主昊天金阙御史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慈济灵官(宋至清累封)
- 金龙大王:金龙四大王→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弘佑感应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翊宣诚灵感辅化襄猷溥靖德庇锡佑国济金龙四大王(明清累封)
宗教神祗人物的尊号
- 玉皇上帝:玉皇道君,高上玉帝,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宝玄真降生道德天尊,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
- 灵宝天尊: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玉晨道君,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上清灵宝通天玉晨大道君,太上玄皇高圣元气所成灵宝天尊上清妙有上帝玉晨大道君
- 文昌帝君:英显武烈王,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 五岳大帝:东岳泰山天齐大生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 碧霞元君: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 赵玄朗: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宋朝上)
参见道教神祇列表
朝鲜的尊号系统
朝鲜尊号一览
高丽王朝
高丽王朝采用与中国相似的尊号系统,为在世的国王、王妃、太上王、王太后上尊号
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采用与中国相似的尊号及徽号系统,为在世的国王、王妃、王大妃和大王大妃上尊号,例如朝鲜世宗为母亲太宗元敬王后闵氏上徽号“厚德”,成宗为睿宗安顺王后上徽号“仁惠”,宣祖为王妃上徽号“章圣”等等。即使是被废的国王,在位时也都有过尊号,如世祖欲给端宗的尊号是“恭懿温文上太王”,但是端宗没有接受。
- 朝鲜太祖:上王[52]→德寿宫太上王→启运神武太上王[53][54]
- 朝鲜定宗:上王[55]→仁德宫上王→仁文恭睿上王[56]
- 朝鲜太宗:圣德神功上王[57]→圣德神功太上王[58]
- 朝鲜端宗:恭懿温文上王[59]
- 朝鲜世祖:承天体道烈文英武大王[60]
- 燕山君:宪天弘道经文纬武大王[61]
- 光海君:体天兴运俊德弘功神圣英肃钦文仁武叙伦立纪明诚光烈隆奉显保懋定重熙睿哲庄毅章宪顺靖建义守正彰道崇业大王[62]
- 朝鲜英祖: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大王[63]
- 朝鲜纯祖: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大王[64]
- 朝鲜翼祖: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浚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寅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致中达和继历协纪刚粹景穆峻惠衍祉大王[65]
- 朝鲜哲宗:熙伦正极粹德纯圣主上殿下[66]
- 朝鲜高宗: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主上殿下[67]
越南的尊号系统
- 太祖:奉天至理应运自在圣明龙见睿文英武崇仁广孝天下太平钦明光宅章明万邦显应符感威震藩蛮睿谋神功圣治则天道政皇帝
- 太宗:开天统运尊道贵德圣文广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神符龙见体元御极亿岁功高应真宝历通玄至奥兴龙大定聪明慈孝皇帝
- 圣宗:法天应运崇仁至德英文睿武庆感龙祥孝道圣神皇帝
- 仁宗:宪天体道圣文神武崇仁懿义纯诚明孝皇帝
- 神宗:顺天广运钦明仁孝皇帝
- 英宗:体天顺道睿文神武纯仁显义徽谋圣智御民育物群灵丕应大明至孝皇帝
- 高宗:应乾御极宏文宪武灵瑞照符彰道至仁爱民理物睿谋神智化感政醇敷惠示慈绥猷建美功全业盛龙见神居圣明光孝皇帝
- 惠宗:资天统御钦仁宏孝皇帝
- 胡季犛:钦德兴烈大王;辅政该教皇帝
- 阮文岳:中央皇帝
日本的尊号系统
自持统天皇起,给予退位天皇或当朝天皇在世父亲“太上天皇”的尊号,简称上皇,参见太上天皇以及太上天皇列表条目。
参考文献
- ^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记陆贽答唐德宗问尊号事:“尊号之兴,本非古制。行于平安之日,已累谦冲;袭乎死亡祸乱之时,尤伤事情。......不可以近从末议,重益好名誉。”胡三省说:“上尊号,事始于开元元年。”朱熹说:“尊号始于唐德宗,后来只管循袭。”(《朱子语类》卷三九)此说有误。
- ^ 《旧唐书·卷九十五·列传四十五》让皇帝宪,本名成器......开元初,历岐州刺史,开府如故。四年,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宪,封为宁王......
- ^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 《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十一》 侍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 ^ 《新唐书·卷二》 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
- ^ 《新唐书·卷三》 八月壬辰,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追尊六代祖宣简公为宣皇帝,妣张氏曰宣庄皇后;五代祖懿王为光皇帝,妣贾氏曰光懿皇后。增高祖、太宗及后谥。大赦,改元,赐酺三日。
- ^ 《旧唐书·卷六》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 ^ 《旧唐书·卷六》四年春二月,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属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
- ^ 《旧唐书·卷六》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 ^ 《旧唐书·卷六》秋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大酺七日。
- ^ 《旧唐书·卷六》五月,上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延载,大酺七日。
- ^ 《旧唐书·卷六》 证圣元年春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
- ^ 《旧唐书·卷六》 春二月,上去慈氏越古尊号。秋九月,亲祀南郊,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天册万岁,大辟罪已下及犯十恶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大酺九日。
- ^ 《旧唐书·卷六》 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 ^ 《旧唐书·卷七》 十一月戊寅,加皇帝尊号曰应天,皇后尊号曰顺天。壬午,皇帝、皇后亲谒太庙,告受徽号之意,大赦天下,赐酺三日。
- ^ 《旧唐书·卷七》 庚子,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大赦天下,改元为景龙。
- ^ 《旧唐书·卷八》 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
- ^ 《新唐书·卷五》 十一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开元神武皇帝。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 十一月……辛巳,群臣上表请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从之。戊子,受册。
- ^ 《唐会要·卷一》 〉先天二年十一月,上尊号开元神武皇帝。
- ^ 《旧唐书·卷九》 二月己巳,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
- ^ 《新唐书·卷五》 二月己巳,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 正月……群臣请加尊号曰圣文。二月,己巳,许之,因赦天下,免百姓今年田租。
- ^ 《唐会要·卷一》 〉开元二十七年二月七日,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 ^ 《旧唐书·卷九》 二月丁亥,上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
- ^ 《旧唐书·卷九》 群臣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 ^ 《旧唐书·卷九》 庚寅,行从官宪部尚书张筠等请上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 ^ 《旧唐书·卷九》 三载二月,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
- ^ 《旧唐书·卷十》 二年春正月己巳朔,上御含元殿,受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
- ^ 《旧唐书·卷十一》 戊申,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皇帝,御含元殿受册。
- ^ 《旧唐书·卷十二》 建中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御含元殿,政元建中,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
- ^ 《旧唐书·卷十二》 ……乃者公卿百僚用加虚美,以“圣神文武”之号,被蒙暗寡昧之躬,固辞不获,俯遂群议。昨因内省,良所瞿然。自今已后,中外书奏不得言“圣神文武”之号。
- ^ 《旧唐书·卷十四》 癸巳,群臣上尊号曰睿圣文武皇帝。御宣政殿受册,礼毕,移仗御丹凤楼,大赦天下。
- ^ 《旧唐书·卷十五》 辛巳,群臣上尊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是日,御宣政殿受册,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
- ^ 《旧唐书·卷十四》 元和元年正月丙寅朔,皇帝率百僚上太上皇尊号曰应干圣寿。
- ^ 《旧唐书·卷十六》 壬子,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是日,上受册于宣政殿,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
- ^ 《旧唐书·卷十七上》 癸巳,群臣上徽号曰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御宣政殿受册。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大辟罪已下,无轻重咸赦除之。
- ^ 《旧唐书·卷十八上》 癸四月乙丑朔,光禄大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银青光禄大夫、守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崔珙,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子太保牛僧孺等上章,请加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戊寅,御宣政殿受册。是月九日雨,至十四日转甚,乃改用二十三日。
- ^ 《新唐书·卷八》 五年正月己酉,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是日,朝献于太清宫。庚戌,朝享于太庙。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文宣公、二王、三恪予一子出身。
- ^ 《旧唐书·卷十八下》 二年春正月壬戌,宰臣率文武百僚上徽号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御宣政殿受册讫,宣德音。
- ^ 《旧唐书·卷十九上》 三年春正月,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杜忭率百僚上徽号曰睿文明圣孝德皇帝。
- ^ 《旧唐书·卷十九上》 十二年春正月戊申,宰相路岩率文武百僚上徽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御含元殿。册礼毕,大赦。
- ^ 《新唐书·卷九》 十一月庚寅,改元。群臣上尊号曰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
- ^ 《新唐书·卷九》 五月,群臣上尊号曰至德光烈皇帝。
- ^ 《新唐书·卷十》 大顺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
- ^ 《新五代史·卷二》 丙申,群臣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
- ^ 《新五代史·卷五》 癸酉,群臣上尊号曰昭文睿武光孝皇帝。
- ^ 《新五代史·卷六》 戊午,群臣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 ^ 《新五代史·卷六》 显德元年春正月丙子朔,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群臣上尊号曰圣明文武仁德皇帝。
- ^ 《高丽史·卷三十一·二十四年年》 乙卯,诣德慈宫,奉笺上尊号,曰光文宣德太上王。王传国后,王复位,凡七月,在忠宣世家。
- ^ 《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七年》 次召左右政丞,亦具公服以入。上曰:“……世子改服绛纱袍、远游冠,即王位,受百官贺礼。改讳曰曔。以冕服率百官,上父王尊号曰上王,率百官拜贺。
- ^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二年》 礼曹上言:“……宜上尊号曰启运神武太上王,以彰盛烈,昭示永世,具状以闻。”
- ^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二年》 上率世子及百官,朝于德寿宫,奉玉册金宝,上尊号曰启运神武太上王。
- ^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二年》 尊上为上王,立府曰恭安,中宫府曰仁宁……
- ^ 《朝鲜王朝实录·定宗实录·二年》 辛卯,上率百官诣上王殿,上册宝,仍献寿。其册曰:“……谨上尊号曰仁文恭睿上王。伏惟殿下,乐道优游,凝神怡养,俯谅由衷之愿,永膺多祉之祺。”
- ^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十八年》 甲寅,上上王尊号曰圣德神功,大妃尊号曰厚德。上率群臣,献玉册、金宝……
- ^ 《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十八年》 今上三年辛丑九月壬申,上太上王尊号……
-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元年》 甲申,封鲁山为恭懿温文上太王,宋氏为懿德王大妃……
-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三年》 辛巳,议政府领议政郑麟趾等,以上定策靖难,永安宗社,肇称殷礼,亲祀南郊,称述功德,请上尊号。其笺曰:“……请上尊号曰承天体道烈文英武,伏望曲循舆情,亟赐兪允,以答臣民之誓愿,永示子孙之仪刑。巍乎功,焕乎文,益有光于靑简;手之舞,足之蹈,庶少伸于丹衷。”
- ^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十一年》 领议政柳洵、左议政朴崇质、右议政姜龟孙、右赞成李季仝、左参赞申浚、右参赞郑眉寿、礼曹判书金勘、吏曹判书金寿童、户曹判书李季男、兵曹判书任士洪、刑曹判书李荪、工曹判书韩斯文、工曹参判愼守谦议上尊号于王曰:宪天弘道经文纬武……
-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九年》 辛酉/领议政奇自献以下陪册宝加上尊号曰:“叙伦立纪明诚光烈、并前上号体天兴运俊德弘功、神圣英肃钦文仁武及今加上幷二十四字……”
- ^ 《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二十八年》 辛酉,宾厅议号,进加上尊号曰章毅弘伦光仁敦禧,加上大王大妃殿尊号曰寿昌,加上中宫殿尊号曰庄愼。
- ^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十六年》 乃于本年正月初三日, 谨奉册宝, 追上纯祖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 尊号曰: “启统垂历建功裕范”……
- ^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十六年》 ……追上翼宗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广业永祚敦文显武仁懿孝明大王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濬祥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干大坤厚广业永祚敦文显武仁懿孝明大王,尊号曰:“庄义彰伦行健配宁”
- ^ 《朝鲜王朝实录·哲宗实录·十四年》 宾厅启。大殿尊号望,熙伦正极粹德纯圣,中宫殿尊号望,明纯。
- ^ 《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实录·三十四年》 议官任商准疏略:“惟我东邦,自箕圣以后,礼乐文物,典章法度,灿然具备,掎欤盛哉!我太祖大王统合三韩,圣子神孙,继继绳绳。迄于我圣上御极,德之所博,功之所大,方诸古圣,孰相上下?所以屡度称庆之日,大臣之庭请上号曰如‘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之称。咸出我圣上功德,而以是之功之德,未进帝号,亶出于巽谦而未遑矣。今天下友邦咸服我圣上功德,聘弊相继,梯航并臻。是天下友邦之所以尊我圣上而自主独立。汤之七十里,文王之百里,复睹今日。凡我大小臣民,孰不欢欣而蹈舞哉?人心即天心。天与之人归之,历数在于圣躬,不待明而自明。伏愿陛下,应天顺人,即御皇帝之位,以副天人之心焉。”批曰:“宜其见诸疏之批,而有此请者,亦甚不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