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月26日) |
葡萄糖六磷酸脫氫酵素缺乏症 | |
---|---|
葡萄糖六磷酸脫氫酵素缺乏症 | |
類型 | 先天糖類代謝缺陷[*]、疾病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血液學 |
ICD-10 | D55.0 |
ICD-9-CM | 282.2 |
OMIM | 305900 |
DiseasesDB | 5037 |
MedlinePlus | 000528 |
eMedicine | med/900 |
MeSH | D005955 |
Orphanet | 362 |
葡萄糖六磷酸脫氫酵素缺乏症,又名G6PD缺乏症(英語: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6PDD)),俗稱蠶豆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缺陷,容易引發溶血反應。[1]大多數時候病患不會有症狀,[2]但假如受到特定刺激就會引發一些症狀,像是黃疸、深色尿液、呼吸急促或感到倦意。[1][3]複合症狀可能包含貧血、新生兒黃疸[3]。至於某些患者可能從未出現症狀。[2]
蠶豆症是一種X性聯隱性遺傳疾病,病因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導致無法正常分解葡萄糖。[1]溶血反應可能由感染、特定藥物所引起。[1][2]除此以外,部份藥物和化學物如蠶豆、樟腦丸、龍膽紫(紫藥水)、薄荷腦都會令患者出現急性溶血反應,症狀包括黃疸、精神不佳,嚴重時會出現呼吸急速、心臟衰竭,甚至休克而有生命危險。症狀的嚴重程度會隨着基因特定突變差異而不同。臨床則依據不同症狀、血液檢驗和基因檢測來診斷。[3]
避免刺激症狀是重要的。急性症狀的處置可能包含藥物治療、停止刺激性藥物或輸血。[2]新生兒黃疸需要其他特殊處置。通常會建議病患使用特定藥物前(例如:伯氨喹)要接受蠶豆症檢驗。[3]
全球約有4億人口有這種症狀。盛行於部分地區如:非洲、亞洲、地中海地區和中東。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病。[1]2015年時約造成3萬3千人口死亡。[4]然而蠶豆症基因帶原者可能對瘧疾有部分抵抗能力。[1]
症狀
由於先天性6-磷酸葡萄糖脫氫酵素缺乏症(以下簡稱為G6PD)是X染色體聯鎖遺傳性疾病,而男性只得一條X-染色體,故此病症幾乎只出現於男性身上。但帶有此病因的女性由於X染色體去活化機制,亦有可能出現輕微的症狀。
以下為G6PD發病時可能出現的症狀:
誘發G6PD症狀的藥物有:
- 伯氨喹(Primaquine)、奎寧、湯力水(tonic water)等抗瘧藥
- 磺胺類抗生素
- 碸類:如用以治療麻瘋病的氨苯碸
- 其他含硫磺的藥品,如治療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藥物血糖平(Glibenclamide)
- 呋喃妥因:治療尿道感染的抗生素
- 阿士匹靈
診斷
當某些族裔的病人,出現黃疸、貧血,以及對某些誘因產生溶血反應時,又或是家族中有G6PD患者,都會被列為G6PD的疑似個案,需要作進一步測試。
G6PD的測試包括:
- 全套血球計數及網狀細胞(reticulocyte)計數;當症狀出現時,G6PD患者的海因茲小體(Heinz bodies)會出現於在檢驗血液玻片的紅血球內。
- 肝臟蛋白酶測試,以剔除其他黃疸症狀的誘因
- 結合珠蛋白於溶血反應中會減少
- 庫氏試驗(直接抗球蛋白試驗,Coombs test):於G6PD患者病發時應呈陰性反應,這是由於G6PD引發的溶血反應並非由免疫系統協調產生
- 甲狀腺功能量度(TSH measurement)
當有足夠證據支持病者症狀由G6PD引發,便可以"Beutler fluorescent spot test"為患者進行直接測試,其他可能的診斷方法,有DNA直接測試及檢查G6PD的基因排列。
現時使用的G6PD測試名為Beutler fluorescent spot test(取代過去使用的Motulsky dye-decolouration test),是一個快速、便宜的測試方法,透過紫外線識別G6PD患者身體製造的NADPH。測試為陽性時,血點不會在紫外線下發出熒光;但當病人出現溶血反應時,測試結果可能會呈偽陽性(false positive),故需要待溶血反應停止後數週才可進行測試。
分類
G6PD可按病症分為四類:
- 非血球型溶血性貧血(Hereditary nonspherocytic hemolytic anemia)
- 嚴重缺失症狀
- 溫和缺失症狀
- 無缺失症狀(隱性)
病理
磷酸戊糖途徑是部份細胞(如紅血球)賴以產生能量的代謝途徑,以及維持NADPH的水平,而G6PD酶則屬於該代謝途徑的一員。NADPH的含量,亦直接影響穀胱甘肽於細胞中的含量,而穀胱甘肽亦能保護紅血球免受氧化反應的破壞。G6PD酶對磷酸鹽戊糖代謝途徑有速度限制作用,以及能轉化葡萄糖-6-磷酸為6-磷酸葡萄糖酸-δ-內酯。
當G6PD患者的氧化反應轉趨劇烈便有可能出現溶血性貧血現象;這種情況可能會由嚴重感染、藥物治療及部份食物引起。蠶豆含有大量蠶豆嘧啶葡糖苷、蠶豆嘧啶、伴蠶豆嘧啶核苷及異脲咪─這些全都是氧化劑。
在劇烈的氧化反應下,穀胱甘肽會被耗盡,接着酵素及各種蛋白質(如血紅蛋白)亦會被氧化物破壞,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細胞膜cross-bonding、巨噬作用及脾臟隔離紅血球等現象。血紅蛋白會被代謝為膽紅素,於高濃度時會引致黃疸,或直接經腎臟排出,於嚴重情況下可導致腎衰竭。
G6PD患者的G6PD酶分子結構,會導致葡萄糖的積聚而引致後期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的積聚。酶分子的缺失亦會導致NADPH的減少,而NADPH是產生一氧化氮的要員。糖尿病二型的普及,與西方黑人的高血壓情況都與G6PD缺失症狀有直接關係(Gaskin R. et al.)。然而,其他流行病學的報告指出,G6PD似乎會降低癌症、心臟血管病症及中風等病症。
雖然女性會患上較溫和型的G6PD(視乎無受影響的X染色體的鈍化情況),但亦存在同質接合的女性病患個案;這些女性患者的病因,與一種名為慢性肉芽腫病的罕見免疫失調有關。
流行病學
世界各地都有G6PD缺乏症患者,尤其是地中海沿岸、非洲及東南亞等瘧疾多發地區(自然選擇)。在台灣地區發生率為3%,尤其是客家種群,因他們的基因屬於X染色體性連鎖遺傳疾病,故男性較大機會患上,所以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5]。
治療
患者必須避免因食物及藥物(如:抗瘧疾藥物、磺胺類藥物等)所引致的溶血反應,亦應接受抗病疫苗注射(如甲型肝炎疫苗)以防止發病。有高含量維他命C及K的食物,亦應該避免食用。一旦出現皮膚變黃、臉色蒼白、或茶色尿時,應立即送醫診治,不可延誤。
當發生劇烈的溶血反應時,患者需要大量輸液治療,並可能需要接受輸血,若發生腎衰竭時更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由於患者接受輸血時,所輸之血液沒有G6PD缺失,故此輸血是病發時的有效方法。
脾臟是分解紅血球之處,切除脾臟對部份病人的病情會有幫忙。任何引致紅血球出現高週轉的失調現象都應施以葉酸治療。雖然維他命E及硒具抗氧化特性,但它們的使用並不會降低G6PD的嚴重性。
參考資料
- Beutler, E. G6PD deficiency. Blood. 1994-12-01, 84 (11): 3613–3636 [2020-12-25]. ISSN 0006-4971. PMID 7949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Gaskin, R. S.; Estwick, D.; Peddi, R. G6PD deficiency: its role in the high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Ethnicity & Disease. 2001, 11 (4): 749–754 [2020-12-25]. ISSN 1049-510X. PMID 117632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Mehta, A.; Mason, P. J.; Vulliamy, T. J.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Bailliere's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Haematology. 2000-03, 13 (1): 21–38 [2020-12-25]. PMID 10916676. doi:10.1053/beha.1999.00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參考數據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6PD Deficiency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遺傳疾病咨詢服務窗口.
- ^ 1.0 1.1 1.2 1.3 1.4 1.5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enetics Home Reference. 6?2017-12-06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英語).
- ^ 2.0 2.1 2.2 2.3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enetic and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GARD). 2017 [10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7) (英語).
- ^ 3.0 3.1 3.2 3.3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NORD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2017 [11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3).
- ^ GBD 2015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ife expectanc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9 causes of death, 198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6-10-08, 388 (10053): 1459–1544 [2020-12-25]. ISSN 1474-547X. PMC 5388903 . PMID 27733281. doi:10.1016/S0140-6736(16)31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G6PD Deficiency. 中華民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5).
外部連結
- Emedicine:G6PD相關的文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G6PD Deficiency Associ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G6PD Deficiency Homepage
- 蠶豆症:談G6PD缺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可能誘發G6PD的藥物列表
- 蠶豆症不能碰的5大禁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醫療科學 - 醫學 - 血液學 - 編輯 |
---|
骨髓惡性腫瘤 和 白血球 |
淋巴系統: 淋巴型白血病 (急性、 慢性) | 淋巴瘤 (何杰金氏病、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 淋巴增殖性病變 | 骨髓癌 (多發性骨髓癌、 質漿細胞瘤) |
骨髓: 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 慢性) | 骨髓增殖性疾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紅血球增多症) | 骨髓成形不良綜合症 | 骨髓纖維化 | 嗜中性白血球過低症 |
紅血球 |
貧血 | 血色病 |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 地中海貧血 | 溶血反應 | 再生不良性貧血 | 蠶豆症 |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 遺傳性橢圓形紅血球增多症 | 其他血紅蛋白病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
血栓形成 | 深靜脈血栓形成 | 肺栓塞 | 血友病 |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 血栓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