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用表格說話:如何創作電子遊戲特色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P:VG多次專稿介紹了特色列表,但包括高產編輯在內,大多數編輯都不熟悉這類條目。特色列表是高品質條目的一環,但大部分特色列表出自少數人之手,大多數編輯對特色列表編寫無甚體驗,且其中不乏高產編輯。往期特稿中我們談過列表收錄甚麼內容,以及列表衝特色的通則。而本文中我將結合實例一步步說明,出色的電子遊戲列表是如何締造的。如果你對電子遊戲特色列表的編寫毫無頭緒,就可以閱讀本文,或許你會發現門道不過如此。利益相關:本文截稿時我創作了46篇特色列表,在整個維基百科排名第9[譯註 1];這些特色列表裏14篇有關電子遊戲,而其中10篇又為電子遊戲作品列表(其他4篇如書刊專輯等)。WP:VG共有67篇特色列表,其中39篇為下文討論的電子遊戲作品列表。我會以新入選的列表作品為例,全部特色列表可參閱WP:VG/FC

正文開前之先強調一點:電子遊戲特色列表無固定版式,當然,除了必須寫導言和必須用表格。表格如何排版、靠甚麼模板構建,以及如何分斷——一切取決於你。不過選擇過多也是困擾,所以下文就來介紹一些理念,引導你走向成功的目標。

我該如何組織列表?

您可以無視這節,用你看着最順眼的模板。我不會去評判。好吧,至少是基本不會。

首先先展示幾個常用的列表構建模板,他們各有千秋。模板的使用方法我會在文末說明。

首先我們可以用最基礎的維基表格,如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手機遊戲列表

作品 平台 發行日期 開發商
勇者鬥惡龍怪獸篇i 流動電話 2002年1月28日 Armor Project [1]
港口鎮連續殺人事件 流動電話 2003年4月3日 Chunsoft [2]

接着像不思議的迷宮系列遊戲列表一樣使用{{VG table}}模板。

作品 首次發行日期
日本 北美 歐洲/澳洲
特魯尼克大冒險 不思議的迷宮 1993年9月19日[3]
註解:
  • 發行於超級任天堂
  • Chunsoft開發並發行[4]
  • 標題原文為トルネコの大冒険 不思議のダンジョン
  • 不思議的迷宮系列的首款遊戲
  • 主人公為《勇者鬥惡龍IV》中的商人特魯尼克

第三是最終幻想系列遊戲列表所用的{{VG titles}}模板。

作品 資訊
首發日期
  • 日本:1987年12月18日[5]
  • 北美:1990年7月12日[6]
  • 歐洲:2003年3月14日[7]
    (PlayStation版)
各平台發行年份

1987 – 紅白機[5]
1989 – MSX[8]
2003 – PlayStation[9]

備註
  • 另收錄於合輯《最終幻想I·II》(紅白機,1994)、《最終幻想 起源》(PlayStation,2002)、《最終幻想I·II Advance》(Game Boy Advance,2004)與《最終幻想 流動版》(流動電話,2004)[6][10][11][12]

第四是上古卷軸系列遊戲列表裏面的{{ListEntry/VG}}[譯註 2]

作品 發售資訊 平台
微軟 索尼 其它
上古卷軸:競技場[13] DOS

在繼續之前請記住這四條選項;當然你也可以自創模板(ListEntry/VG正由一名編輯特地創建,他感覺前三項無法滿足需求),不過這就超出本文討論範疇了。總之只要能清楚地展示資訊,就沒有人會反對——可沒規則要求只能用什麼模板。

頭一件事是決定所創列表的類型——您大概已決定好了。我們可從電子遊戲特色內容頁里獲得啟發:列表是收錄某系列某公司還是某平台的遊戲?各列表模式稍有不同[1]。我們下文一一介紹。

按系列

系列遊戲列表的格式最為多樣,誠如各位所見,系列各有不一。一個有14款正篇遊戲、外加大量衍生作品的系列,和一個有10款續作的系列,其要求自然不同。來看幾條問與答;請記住系列各有別,答案未必總能同你的列表完美契合。

問:你的系列是一個大系列,還是分成多個不同的子系列?
答:如果是一個系列,我們就用一個表格。若是分多個子系列,你每行都列一次也行,但這一來很囉嗦,二來對讀者而言,子系列是相當重要的事實!我們應當強調這點,並將子系列分拆為獨立段落。以不思議的迷宮系列遊戲列表為例:它的四個子系列截然不同,將之合到一起並不明智,分組才更合邏輯。簡單按章節劃分,即可向讀者清晰展示哪組是什麼。
問:什麼詳情對系列來說重要?具體而言,是各地發行日期、對應遊戲平台,抑或是兩者?
答:這正決定了你應使用的模板。試比較VG tableVG titles。「VG tables」非常清晰的標註了作品發行區域及對應日期。它未強調遊戲在什麼主機推出,而是將之列入備註點列處。當系列在英文區間斷髮行(如日本系列),且遊戲基本不跨平台或不常移植時,該模板是最佳選擇。與之相對,「VG titles」更為突出發行平台,發行日期則不那樣注目——它更適合幾乎總是推出美/歐版遊戲,同時作品跨多個平台的系列。當然你也許只關注遊戲發行平台,完全不關心遊戲推出地區,這就是ListEntry/VG的理念:淡化發行日期,大幅強調遊戲製作平台[2]
問:用維基表格如何?
答:這類列表不要用維基表格。如果你有上百條專案,列出詳細資訊後頁面極長,那這種格式是有用/必須的,但此方法無法詳述遊戲資訊。表格可加入排序功能,但遊戲系列列表無需這麼做:一個系列不會有上百款遊戲,而且大多數系列中,作品順序顯然。最終幻想系列尚未如此,我保證你的系列比它還小。
問:我選好了模板,但點列中要放什麼資訊?
答:因系列而異,但是有一般性建議。專案1:開發/發行商;如果所有遊戲都相同,這一/兩項即可略去。專案2:如果用VG table,請介紹遊戲對應平台。專案3:若非中文遊戲請列出原文。專案4:遊戲類型,若全系列類型相同可不寫。專案5+:引人注目的遊戲事實——簡短列出你認為值得關注的事實,可分多點列出。最後一項:如果使用VG table,可列出移植版的新增內容,或敘述版本差異[3]

按平台

這類列表和系列列表不同,因為它們很,所以選擇餘地不大。這一問題無解,各主機/電腦系統幾乎都有上百款遊戲,更甚的列表能長到要拆成數篇子條目。若給每款遊戲一寸空間,列表會長到一里,撥號上網永遠也載入不完。所以,用維基表格。

這其實並非壞事,讀者看平台列表和看系列列表不同,你大概也一定會選維基表格。系列中的遊戲有明顯順序,但平台列表只是由各遊戲堆積而成,它們的開發商、發行商和遊戲類型不一。該按什麼方式排序:字母表,日期順序,或者按開發商/發行商/首發區域/類型分組?可排序列表避開了這一問題,讀者可以自行選擇。我建議預設順序為日期或字母表——它們對平台列表來說最為合理[譯註 3]

之後就剩下選擇表格的豎列。御三家自然是標題、開發商和發行商[譯註 4]。一般還可插入發行區域欄目:任天堂64遊戲列表將它們塞入一列,但這樣實際等於沒有排序,因此我建議分成三列,還可給專案配色——Mega Drive遊戲列表加入了第四列「其它」,但這極不適合所有主機,亦會讓原始碼臃腫[譯註 5]。接着你還需要「首發時間」一列,敘述發行日期或只介紹年份。你也可像N64列表一樣,加入分級、玩家人數或類型欄目,當然這些不加也無妨。這兩個列表頂部配有目錄,你的列表這樣做應該也不錯——如果表格預設按日期排序,目錄應改用年份列出。目錄製作方法可以參見這些列表的原始碼。

按公司

說實話,不要隨意分斷維基表格。這是所有可能選項中最糟的。

這具體取決於你的公司規模,最後回歸於系列或平台列表規則。小公司?像Looking Glass Studios遊戲列表實際等於按發行日排序的系列列表。Looking Glass是北美公司,故無需強調發行地區,而對應平台不系統或不重要,所以也未獨立強調。巨型公司?像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遊戲非常多,因此分為兩篇列表,其中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手機遊戲列表採用平台列表格式(非手遊列表史克威爾列表也一樣)。順序方面有一點要提:大量公司類非特色列表按平台分成多個表格,比如早期的克威爾艾尼克斯遊戲列表。請不要這麼做;這不僅徹底破壞了重要的排序功能,對跨平台遊戲也完全不適用。想知道X遊戲在哪些平台推出?你要在3-10個獨立表格中尋找,而無法以名稱排序速查。想了解公司全體作品的發行日期順序?你要手動估算,在表格間跳來跳去。所以……不要這麼做。

倘使內容不止遊戲?

你說如果系列有10款遊戲和4冊書,想把書也放進來,應該怎麼列?簡單的三步即可完成。第1步:新增新章節「書籍」。第2步:新建一個表格,格式規則同前——勇者鬥惡龍系列作品列表的非遊戲作品基本只在日本推出,所以使用「VG titles」,而最終幻想系列作品列表許多作品有海外版,故使用「VG table」。第3步:把條目名從「XX系列遊戲列表」改為「XX系列作品列表」。就是這樣!你可以按需增加不同章節:勇者鬥惡龍系列有電視和電影、書籍、漫畫、音樂與原聲章節(最後一節採用維基表格),質量效應系列作品列表有紙質媒體(下分書籍和漫畫)、電影、原聲章節。前線任務系列作品列表的玩具章節不很適合表格,因此甚至以文段格式敘述。這類章節的點列內容略有不同——書籍列著者和ISBN,漫畫列編劇、畫師和ISBN,二者亦或需以年表排序——但基本理念無異。

好的,我填好了表格,接着呢?

現在,各種不同的樂趣來了。你需要做兩件事。一:序言,將條目以文字形式概括。這是基本是條目惟有的文段,故要說清系列/公司/主機是什麼,談及其重要性(系列高銷量/公司製作了大量遊戲/遊戲機在世代中最為暢銷),總結表格,此外若合適還可連結相關列表。列表和條目的序言不盡相同:你可以敘述下文未出現的資訊(列表真的是再沒文段了),同理,也可以列上一切所需引用[譯註 6]二:參考文獻。大量大量的參考文獻。每次的發行日期、每個對應平台、每間開發商、每家發行商,以及理想中幾乎所有點列專案(明顯來自遊戲自身的可例外),這些都需要引用。它們的引用往往是同一項!若你手頭的來源很不錯,那一條即能應對某遊戲所有需引用之處。如果不行,享受Google的樂趣吧。Mega Drive遊戲列表以數十條來源應對上百款遊戲;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手機遊戲列表則用了150+條來源。我發誓此舉可行——我僅靠線上來源,就註明了80年代起,史克威爾的所有日本電腦遊戲。你可以將引用緊貼在支援文字之後,對於維基表格式列表,也可以在最後單開一列放置。注意:不可以拿GameSpot遊戲資訊頁當來源,它的資料庫調用自GameFAQs的用戶生成內容。不過二者資料庫在2003年5月前還沒合併,你若有幸查到GameSpot的早期網頁存檔,則也可以使用[4]。此外拿開發商/發行商/主機本身當來源亦可,但要頁面不因時間而變化,建議你儘量不要用此方法。

我的列表非常精美了,那麼現在呢?

無人評審的列表提名,就如失去翅膀的天使。

就是WP:FLC!特色列表評選是特色條目評選的姊妹專案,但通過列表評選相對非常非常簡單——主因是不會有諸多文段卡住你。你按頁面介紹即可提名列表。判定通過的規則非常直接:獲得8張淨支援票且無侵權問題。這就是說:不需要很繁瑣的來源評審,以及深入的文段分析[譯註 7]!按本文的技巧,您可以越過一些棘手問題——WP:ACCESS是個大頭,但上文所提模板幫您解決了問題[5]。要注意FLC不會通過少於10項的列表;如果把系列全部作品加上都不到這數……請把內容改寫為條目吧。然而有一大問題,FLC目前評審人手嚴重不足,且評審會在14日後強制結束,而你只能隔月重新提名列表。因此您每次提名都要保證有至少另外7名評審。您可請人來回報您給他做的評審。維基百科各領域列表的風格大有不同,所以無需擔心您的評審是否達標,或對話題/列表是否足夠了解——您任何善意貢獻都和他人的一樣好[6]

我的列表標記上了星星,接下來是什麼?

恭喜,去維護您您的列表,當然還要更新PJ:VG/FA。您為貢獻了超過2%的電子遊戲特色列表,享受這一光芒吧!

我想詳細了解如何實際製作表格

大體上你可以複製其他條目的原始碼,不過簡單的說一下:

  • {{VG table}}生成表頭;在該模板內部,每一個{{VG table/item}}都會生成一行。填好item模板的欄位即可——這非常簡單,註釋也只是點列。
  • {{VG titles}}和{{VG titles/item}}的用法相同,但你可以微調格式,比如將描述改為中止發行等。VG titles的文檔有解說和示例。
  • 若您使用維基表格,請看Mega Drive遊戲列表是如何建立表頭的——FLC中標記scope="col"和scope="row"很重要(熒幕閱讀器軟件能正確解釋表格),部分欄目可禁止排序(如參考文獻)。
  • 如何讓內容正確排序?你可以使用data-sort-value="..."功能。如|data-sort-value="game name"|the game name可在顯示「the game name」的同時,讓單元格按「game name」排序;日期欄位同理,如|data-sort-value="19971221"|1997年12月21日。在列頭加入data-sort-type="number"還可讓數字正確排序[譯註 8]

旁白漫話

我想頁面沒有腳註是不對的,論述也不例外。
  1. ^ 我們暫不介紹尚無FL的列表類型,比如某一類型遊戲列表。但希望本指導能說明,怎樣按呈現的資訊來更好組織格式。
  2. ^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ListEntry/VG——我認為它很古怪,太過強調平台家系(PS/PS2/PS3等),蓋過了其它一切資訊。話雖如此,該模板格式卻完全合法,我也聽人抱怨過VG titles和VG table的美感。最後雖然本指導引導你使用特定模板,但您也可選擇其它模板代之。本文並非對此問題討論的終結。
  3. ^ 請注意點列不是完整的句子,結尾無需句號。這是列表而非段落。我將以採用非句子:將「*它由XYZ開發」改為「XYZ開發」。附加文字過多表格會擁擠難讀。
  4. ^ 這很讓人受打擊:GameSpot/GameFAQs資料庫非常完整,特別是老日本遊戲發行日期。網站最近改版式後隱藏了許多資訊,讓人不那麼屈從於誘惑。我一次依賴GameSpot的FLC遭到異議,只得急忙搜尋新來源。另外要指出這隻針對「遊戲資訊」頁;它們一般的文章沒有問題。
  5. ^ WP:ACCESS是自行編寫模板的一個大檻,當然前提是你得能寫模板程式碼。它主要規定,最後的維基文字可仍按你的標記,分辨出表格及行列。如果不這麼做,則視力障礙(含視力不佳)者的熒幕閱讀軟件會豎直閱讀表格,最後返回無意義內容——我見過這樣的輸出內容,完全不知所云。此規則限制了黏框成行的想法。不過你有好主意的話可以試一下——作為ACCESS人,我會提供諮詢。
  6. ^ 真的,只有音樂、電影和部分體育專案的列表有標準格式,而且這些格式非常簡單。這也就是說,你不缺領域知識,評審就沒問題。

譯註

坦白說,這節是來刷存在感的。
譯者
  1. ^ 作者亦是英文維基百科管理員,並在原文發佈一個月後擔任FLC代表團成員。
  2. ^ 中文版目前無此模板,下方的示例系複製英文版模板的原始碼。譯者不打算引入此模板,故未翻譯後文中該模板用法的介紹。
  3. ^ 中文版受地區詞轉換技術所限,無法為各用字模式指定不同預設排序,故建議按發行日期排序。
  4. ^ 中文版對於外文遊戲,還建議加入原文一列,所以基準列一般是4列。
  5. ^ 中文版條目還關注台港和中國大陸地區市場,所以對21世紀的主機,第四列並非多餘;對於當今世代的主機(如PlayStation 4),則可直接加入台、陸兩列。
  6. ^ 與之相對,條目的序言是儘量不放腳註
  7. ^ 入選規則之處我改為了中文維基的規則。按作者所述,英文維基FLC的最低評審人數較少(3人),且制約規則不難,所以通過難度低於FAC。但中文版投票者多無意細讀條目,所以無人投票是反而是列表入選的大門檻。中文版FLC活躍的投票者較少,但票數門檻和FAC一樣,所以實際入選更為困難……
  8. ^ 原文使用{{sort}}和{{dts}}模板,但譯者偏好表格的原生功能,而且{{dts}}漢化後用法很奇怪,所以譯文全部改用data-sort-value語法。對於中文譯名這類存在地區詞轉換的內容,可以使用{{sort3}}模板解決。但該模板使用方式略顯奇怪,而且也不能強求編輯掌握各地標音系統。所以譯者只說一下有解決方案,有興趣的編輯可以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