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石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康(1968年3月14日),男,生於北京,編劇、作家。

1987至199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航天工程學院電子系計算機軟件專業。研究生在哈工大管理學院讀技術經濟專業,理科碩士。1993年從事文學創作,1998年開始發表小說作品。

著有《晃晃悠悠》、《支離破碎》、《一塌糊塗》(合稱「青春三部曲」)、《在一起》、《激情與迷茫》、《心碎你好》,隨筆集《雞一嘴鴨一嘴》、劇本《大腕》、《北京風情畫》、《我眼裏的文化人生》、《那些不值錢的經驗》。後以小說《晃晃悠悠》成名。

作品

小說與隨筆

長篇小說 1998年:《晃晃悠悠》 1999年:《支離破碎》 2001年:《一塌糊塗》 《在一起》 2002年:《激情與迷茫》 2003年:《心碎你好》 2007年:《奮鬥》 2009年:《奮鬥烏托邦》

隨筆集 2002年:《雞一嘴鴨一嘴》 2004年:《北京姑娘》 2007年:《那些不值錢的經驗》 2008年:《口吐蓮花》《打撈閃爍時間》 2009年:《憤怒與柔情》

中短篇小說集 2009年:《過山車》

編劇

  • 電影《大腕
  • 2007年大陸熱播電視劇《奮鬥》作者

主要作品簡介

中國第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青春小說,小說深刻地描繪了中國當代年輕人迷茫的精神狀態,成為1999年度中國最暢銷年度小說,發行量達百萬冊以上,中國的大街小巷的各種書店及書攤兒佈滿了這部小說的正版及盜版。儘管作者迴避媒體,但仍一夜之間仍成為中國的文學青春偶像。不久台灣也發行了這部小說的繁體版。接下來作者出版了《支離破碎》、《一塌糊塗》,完成了他本人的青春三部曲,創造了巨大的銷量,並成為中國青春文學的經典,這一系列小說也成為中國所有圖書館的必藏書。作者石康也完成了他從暢銷書作家到嚴肅的作家的艱難過渡。 可以說,中國當代的春青文學是從石康開始的。

奮鬥

青春時尚劇《奮鬥》使再一次石康回到公眾的視野,使作者從一個暢銷書作家一躍成為大眾名人,這部長達32集的電視連續視在中國擁有多達10億觀眾,並在亞洲地區成功發行,瘋狂的觀眾通過各種媒體不停地呼籲」我們要看《奮鬥2》!「,網絡上流傳着網友自發寫作奮鬥續集的各種版本,奮鬥捧紅了王珞丹,文章等眾多明星偶象,使他們成為中國的超級娛樂明星,這部劇集因表達出中國當代年輕人的現實及夢想,連續兩年在中國所有電視台被反覆多次播放,一時間,只要打開電視,就有《奮鬥》在播出,「奮鬥」、「八十後」成為2008至2009年度的中國流行語,網友收集的《奮鬥》中100句經典台詞被熱心的網友通過字幕打下來,傳上互聯網,並在網上到處被轉貼、流傳,中國的在校生模仿劇中人的裝着打扮及行為方式,《奮鬥》的幾乎每一個人物成為人們在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網絡聚集了成百上千個《奮鬥》論壇,《奮鬥》中的米萊以其清純及對愛情的堅持,成為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斷電視劇之後,《奮鬥》小說發行也取得空前的成功,被喻為「中國八十後聖經」,《奮鬥》不僅使作者石康連續兩年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前10,也使他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四大金牌編劇」之一,作者名利雙收,成為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及編劇之一,石康本人從青春頹廢叛逆的代表,華麗轉身,成為引領中國當代主流文化的時尚達人,目前尚不清楚,」奮鬥現象「在中國的出現,到底是意味着作者向主流商業文化妥協了,還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日益成熟,清楚的是,這一次《奮鬥》再次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八十後「年輕人,」奮鬥「也成為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奮鬥烏托邦

接《奮鬥》第一季,講主人公陸濤、向南、華子從2006至2010年的經歷。 陸濤在徐志森的幫助下,與朋友們一起,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在北京建設一個城市。他最終成功了,但自己卻沒有得到利益,為了把城市建得完美,他賣掉了自己的股份,並且把徐志森留下的遺產也搭了進去。但是,北京有了一個屬於一個自己的藝術衛星城,用來聚集創意人群。在建城市的過程中,徐志森在最困難的時刻因病去世了,陸濤與另一個城市設計者蔡明一起工作,最終成功地完成了理想。 華子為了春曉而奮鬥,使她成為一個明星,當她成功的時候,春曉醉酒駛車,出了車禍,撞死了人,他卻默默替她頂了罪,春曉後來後悔了,用盡全力營救華子。華子出獄了,卻不再愛她,華子受到陸濤感染,把自己全部的錢投進入了陸濤的城市,與陸濤一起戰鬥。 向南受商業社會影響,為了成功,進了證券公司,開始淘金生活,終於迷失在紙醉金迷的商業社會中,他與楊曉芸離了婚,跟遙遙在一起,但遙遙也因他的貪婪離開他,他不思悔過,跟着莊家在股市里興風作浪,卻終因自己不慎,為老鼠倉所累,差一點使公司蒙受巨額損失,關鍵時刻,被患有自閉症的天才投資者真真救了,他終於知道最愛自己的人是那個郭栩如,但郭栩如卻發現他並不愛自己,她為他付出一切,最終卻離開他。失意的華子找到陸濤與華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激情,與他們一起建設城市。 最終,經歷了商業社會洗禮的三個年輕人,用不同的方式,懂得了什麼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他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