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11月26日) |
系列条目 |
不列颠群岛历史 |
---|
不列颠群岛系列模板 · 年表 |
联合王国历史(英语:History of United Kingdom)即英国历史,其发展以英格兰王国为核心,逐次并入威尔斯公国、苏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目前联合王国的领土包含英格兰、威尔斯、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1535年,英格兰王国以《联合法案公章》合并威尔斯公国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再以《1707年联合法案》合并苏格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再以《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爱尔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今为爱尔兰共和国)脱离联合王国,但北爱尔兰留下。1927年,英国国名正式改为今日的名称(爱尔兰字样改为北爱尔兰)。
征服与合并
征服威尔斯
中世纪时候,威尔斯由许多地方公国分别统治,几乎没统一过。当英格兰受到诺曼人侵入时,威尔斯人也南进接邻英格兰的边界地区,在当地和威尔斯东部建立一些贵族统治。威尔斯北部和西部则逐渐统一在罗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斯北部和西部的威尔斯公国[1],两年后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1301年2月7日,他为了平息当地威尔斯人,册封其出生于威尔斯的儿子为威尔斯亲王(后来继任为爱德华二世)。此一将威尔斯亲王头衔封给英国君主长子的传统,至今持续实行。英王室直接统治这块地区,故称之威尔斯公国(1284年—1536年)。该公国之外的威尔斯东部和南部地区,仍然不受英王管辖。
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斯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2],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斯,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斯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合并苏格兰
苏格兰原是独立王国,不受南方邻居英格兰统治。苏格兰气候较恶劣,相对贫穷。苏格兰和法国的“老同盟”关系,向来使英格兰相当紧张,企图离间苏格兰和天主教法国。苏格兰宗教改革派利用此一天主教新旧教派的矛盾,迫使旧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于1567年退位,逃亡至英格兰,最终于1587年2月8日被当时的英王伊莉莎白一世处死。詹姆士六世幼年继位,由新教的大臣摄政至1583年。
1603年,苏格兰詹姆士六世继承伊莉莎白一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但两王国分立且各有议会。往后100馀年中,双方在宗教和政治的差异仍大,时有对立竞争冲突,共通的王室也无法阻止。
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他以君权神授说扩大王权,与议会气氛紧张,进而发生战争。这场英国内战从1642年开始,至1649年以国王被处死为结束,国家进入英格兰联邦时期(1649年-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新政权未得到广泛支持。克伦威尔死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受到军官和人民逼迫,重新召开父亲解散的议会。1659年,议会宣布君主制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登基。
1702年,安妮女王继位,希望更紧密结合苏格兰。1706年,她公布联合法案草案,认真协商合并。但苏格兰内部激烈辩论,某些地区还相当排斥。反对者认为草案缺少利益方面的协议,必然会失败。苏格兰议会最后决议接受,主因是它已接近破产。
安妮女王批准《1707年联合法案》,废止双方王国和议会,取代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和“大不列颠议会”,自己是首位大不列颠君王。议会设在伦敦西敏寺,内有45名苏格兰议员。两地从此可以自由贸易,但原有的制度习俗依然维持、法律仍旧分开、货币各自发行、苏格兰教会与英格兰教会也同时保留。该法案并计画改名两地为“北不列颠”、“南不列颠”,但由于无人使用而很快取消。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签订协议,苏格兰在2014年秋季就是否独立进行全民公投。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最终投票结果是55%反对独立,45%支持独立,苏格兰继续留在英国。
合并爱尔兰
英格兰王亨利二世展开对爱尔兰的征服,起因是诺曼人在爱尔兰取得根据地。他们并非英格兰人,也不听从英格兰王命令。诺曼人理查·费兹吉伯特·克雷是威尔斯男爵,外号“强弓手”。他协助一位被驱逐的爱尔兰国王迪阿尔木德·麦克姆洛(Diarmuid MacMorrough)夺回其兰斯特王国。1170年,他占领都柏林。
亨利二世担心“强弓手”势力太大,就在1171年领军攻打爱尔兰,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1199年,约翰继承其兄理查一世死后的王位,称号不变。他在都柏林设立议会,但只对“佩尔”地区有律法权,自己掌控的地区也相当窄小。爱尔兰领地从此由英王直接统治。
1541年,爱尔兰议会决议建成爱尔兰王国(1541年—1800年),以亨利八世为统治者。但亨利八世想得到超越议会的权力,所以拒绝这头衔,隔年再自称为爱尔兰国王。两边的王位从此结合,类似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情形。16世纪另一现象是英格兰大力开发殖民地,其影响力遂更加深入爱尔兰。双方终于在1800年合并,但爱尔兰自由邦于1922年独立,北爱尔兰则留下。
联合王国与大英国协
19世纪中期以后,“联合王国”由于势力衰退和民族主义兴盛(尤其印度和埃及),逐渐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1867年-1910年间,联合王国给予澳大利亚、加拿大、纽西兰“自治领”的地位,相互仍有紧密关系。1920年代,英国开始考虑让殖民地自主。1931年,《西敏寺法令》通过,大英国协正式成立,前三者成为创始会员国,大英帝国正式瓦解。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其馀殖民地纷纷跟随,几乎都成功独立,并成为大英国协的会员国。仍有13个殖民地,包括百慕达、直布罗陀,福克兰群岛,选择不独立而成为英国海外领地。
二战后和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迅速崛起,在历次大选均取得佳绩,于1945至1951年、1964至1970年及1974至1979年长期执政。期间工党政府推动大力为公用事业和主要工业国有化,并设立国民保健署,推动免费医疗及教育,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保守党最初反对这种方针,但不久以后却又受到所有政党支持,并为历届政府所沿袭,因此产生所谓的“战后共识”。“战后共识”的时代一直至戴卓尔夫人在1970年代成为保守党党魁才走上终结。
1979年英国大选,戴卓尔夫人上台后,开始推动部分企业私有化,为了使英国经济恢复活力,摆脱“英国病”的困扰,她抛弃二战之后的所谓“共识政治”与凯恩斯主义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大多数国营事业私有化,劳动力市场也变得更具弹性,在财政上采用货币主义政策,英国经济最终走出长期“滞胀”的局面。自1981年以后,其年实际增长率达3%以上,在当时是仅次于日本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文化领域,撒切尔夫人则致力于抨击福利制度所衍生的“不劳而获”思想,颂扬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鼓吹通过努力工作以创造财富,而非追求财富的再分配。然而戴卓尔夫人的政策也使得英国社会出现分裂,尤其是财政紧缩与产业转型,对于英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1997年英国大选,英国工党成为执政党,结束保守党18年的执政,取得执政权。其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新任首相,他是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连任三届后,2007年5月11日,执政十年的布莱尔在其选区宣布辞任首相并推荐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接任,布朗于6月17日正式就任首相。[3]
2010年英国大选,选举结果,出现自1974年2月以来首个悬峙国会,最后保守党与自民党达成协议,组建65年首个和平时期的联合政府。保守党党魁大卫·卡梅伦出任首相,自民党党魁尼克·克莱格出任副首相。卡梅伦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比布莱尔当选时更年轻5个月。
2013年2月5日,英国议会举行投票以压倒优势通过同性恋合法化法案。英国首相卡梅伦带头支持的这项法案,一直受到执政保守党党内部分议员的强烈反对。在下院举行的首次投票中,这项法案以400票支持,175票反对获得通过。绝大多数支持票来自左翼的工党和自民党议员,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中,有约一半议员投了反对票或者弃权票。有议员更批评卡梅伦为讨民心,不惜牺牲保守党核心价值,恐令卡梅伦党魁地位再受动摇。[4]
2013年5月21日,英国下议院以366票支持,161票反对,三读通过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承认同性婚姻。有关法案使保守党内部出现严重分歧。联合政府另一政党自民党和在野工党领袖均表示支持法案。法案下一步将移交上议院辩论,首相卡梅伦希望能尽快为同性婚姻立法。卡梅伦决意推动法案,但面对党内的反对。反对法案的包括保守党高官威尔士大臣戴维·琼斯和环境大臣奥文·佩特森,还有10名初级官员,倒戈的保守党员共133人。[5]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投票支持脱欧。随后英国国会推出《退出欧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计划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退出欧盟。经过长达数年的波折,欧洲议会于2020年1月29日通过《英国脱欧协议》,正式宣布英国脱欧。
2022年9月8日,统治英国长达70年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其子查尔斯三世继位。
注释
- ^ 约在今天盎格鲁西郡、卡那封郡、麦里昂斯郡、塞勒狄琼郡、凯尔马瑟夏尔郡等地区。
- ^ 安格鲁西郡、布莱根郡、凯尔纳冯郡、卡尔狄更郡、凯尔马瑟郡、丹比夫郡、佛林特郡、葛莱摩根郡、麦里昂斯郡、蒙茅斯郡、蒙哥马利郡、彭布鲁克郡、拉德诺郡。
- ^ 马桂花,尚军,布朗就任英国首相 街边发表亲民讲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 ^ 英國議會投票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 [201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 ^ 英國下議院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201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9).
参阅
|
|
|
参考文献
- ^ Norman Davies The Isles: A History (Macmillan, 1999)
- Frank Welsh The Four nations :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Yale, 2003)
- Jeremy Black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Macmillan, 1996)
- Hugh Kearney The British Isles : a history of four nations (Cambridge, 1989)
- The Short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Isles (series)
- G. Williams Wales and the Act of Union (1992)
- S. Ellis & S. Barber (eds) Conquest and Union: Fashioning a British State, 1485-1725 (1995)
- Linda Colley Britons: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 (New Haven, 1992)
- R.G. Asch (ed) Three Nations: A Common History? England, Scotland, Ireland and British History c.1600-1920 (1993)
- S.J. Connolly (ed) Kingdoms United?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since 1500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