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坐标23°56′56″N 121°31′24″E / 23.9489046029496°N 121.523230158831°E / 23.9489046029496; 121.52323015883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初音奇莱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位置 台湾花莲县吉安乡干城村吉安段4781-9号
坐标23°56′56″N 121°31′24″E / 23.9489046029496°N 121.523230158831°E / 23.9489046029496; 121.523230158831
建成时间 日治台湾大正七年(1918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参观费用:免费
官方名称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碑碣
详细登录资料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是位于台湾花莲县吉安乡干城村台9丙线旁,题为“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的石碑,与其前方所立的殉职者之碑,是日治时期蕃务本署为纪念自大正六年(1917年)9月15日至七年(1918年)6月30日间,开凿能高越横断道路东段(能高越旧道东段,初音奇莱)完工通行(石碑上记载为1月完工),以及开凿期间作业队殉职人员所立的纪念碑[1][2]碑文一开始就刻着“自初音至奇莱主山”[注 1],故又称为初音奇莱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3]:108-111,126

历史

能高越岭道

台湾地形中央山脉影响,西部阻隔,往来不便。能高越岭古道原由赛德克族德克达雅群(Tgdaya)开发以狩猎、贸易、族群迁徙为主的路径,该社群从发祥地白石出发,西下到浊水溪源头雾社溪的河阶地,首先定居于塔罗湾社,经狩猎发现花东纵谷平原,部分族人渐越中央山脉能高鞍部东移,到达花莲溪最北侧的支流流域左岸山腹聚居,自称来自“mokui”(vogui; vaguai; bakuai),其意为“后面”、“山的后面”,故转译称其为“木瓜群”,所居住的溪流则称为“木瓜溪”。后来原居于中央山脉西侧雾社溪谷更上游的德路固与道泽群赛德克族,亦东迁至木瓜溪北侧太鲁阁山列(奇莱东棱)分隔的得其黎溪流域,转音称为太鲁阁与陶赛群,受其南下的压迫,木瓜群再往下游迁徙至铜门社Tomong),也成为埔里社街莲乡间的贸易媒介。[3]:20[1]

日治初期1897年,台湾总督府派遣台湾高山探险队,调查由雾社通往花莲港兴建道路与铁道的可行路径,深堀大尉率岭的探险队一行,在雾社溪流域一带遭击杀全灭,是为深堀大尉事件。为报复此事件,日方与赛德克太鲁阁族人间引发一连串冲突。日本来台的财阀巨商,为掠夺山林资源,侵犯族人领域,1906年爆发威里事件,花莲港支厅长战死,事件后日方设立更严密的封锁隘勇线。直到1914年太鲁阁战争结束后,为求更严密的山地控制,总督府计划进一步沿隘勇线警备道开辟永久性的越岭道路,在中央山脉建设许多新的东西向连络通路。大正六年(1917年)9月15日,花莲港厅开始开凿能高越横断道路东段,七年(1918年)6月30日竣工(碑文上记载为1月竣工),长约44公里[2],起点由初音起,沿着木瓜溪河谷,经铜门巴托兰社Badoulan)、坂边(德路固语:Skahing[4]:55,74,过去文献拼写为Sakahen,日治时以日文汉字坂邊サカヘン Sakahen”转译,汉语音译沙卡亨社,现另汉名磐石),再攀越天长山,横切奇莱溪谷,再跨越奇莱山奇莱里山(联带山)南侧越岭中央山脉主脊,到达花莲港厅南投厅界,西段则连接到波阿伦社(今庐山部落)连接合欢越岭道雾社,由初音到雾社全长90公里[2]。施工期间,共动用警备员8,500人,职工14,000人,人夫36,000人,总共耗费工费42,000圆。[1]

立碑纪念

台湾总督府为了贯彻理蕃政策,将能高越岭古道由原隘勇线、1.2米宽度规格的警备道提升规格为2米宽度的横断道路。由于地形险峻,须炸山筑路,不少人因而牺牲,并由于工程位处深山险壑而无法立即运送下山安葬,殉职人员遗体只能以油布包裹或薄木板围成形,就地下葬。因此全线道路打通后,蕃务本署于大正七年(1918年)在能高越横断道路东段出口处、初音火车站(今台铁台东线干城车站,已废站)旁设立“能高越横断道路基点”,又在距离初音火车站2.4公里的初音驻在所旁设立了“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与“殉职者之碑”以资纪念,并兴建西宁寺奉祀地藏王菩萨以抚慰太鲁阁战争与筑路的牺牲者,并保佑通行者的平安。[3]:108-111,1261921年,为纪念深堀大尉,在记念碑旁设立深堀神社,神社后来因台风遭暴涨的木瓜溪水冲毁。

由于能高越岭道花莲县开发史上深具意义,故“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与“殉职者之碑”于1997年4月1日经内政部指定为三级古迹[1]

纪念碑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的小屋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的小屋

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包括“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与“殉职者之碑[1],其中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高约160公分,宽约74公分,材质为玄武岩。而殉职者之碑高约100公分、宽约60公分,材料为片麻岩。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及殉职者之碑原竖立于旧台9线(今台9丙线)的左右两侧,殉职者之碑原面对西宁寺的右侧高大刺桐树附近,与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隔马路相对,后来因为道路拓宽关系,才将殉职者之碑移到现今纪念碑前方的位置[2]。目前吉安横断道路开凿记念碑由西宁寺义务维护,西宁寺负责人并以铁皮屋覆盖予以保护,并供人膜拜。[2]

周边

注释

  1. ^ 碑文描述“至奇莱主山”,而横断道路东段实际越岭处为奇莱山南侧附峰奇莱里山(联带山)南坡,位于奇莱主山顶西南方约4公里。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2. ^ 2.0 2.1 2.2 2.3 2.4 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花莲县文化局.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3. ^ 3.0 3.1 3.2 徐如林; 杨南郡.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台北市: 农委会林务局. 2011-05. ISBN 978-986-02-7888-0. 
  4. ^ 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第五年研究報告 (PDF) (报告). 主持·张长义 执行·中国地理学会.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2007-10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