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人口結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年龄
  2. 性别
  3. 種族
  4. 民族
  5. 宗教
  6. 教育程度
  7. 职业
  8. 收入
  9. 家庭人数等等

一般来说,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以年龄划分人口的时候,大致上有三个模型,一种是成长型。即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非常大。这种类型的的社会人口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增加,因而根本就不用担心劳动力的问题。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非洲国家,南亞,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国家都是这种类型。

第二种是稳固型,即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大抵相当。青壮年占社会人口的中等偏上。这种类型的社会中人口的数量会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中,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地增加或减少。

第三种是衰老型,即人口的出生率略低于或等于死亡率,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并且会越来越大。这种类型的社会人口趋于老化和减少。 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出生率的减少,导致老龄化的国家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这已经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诸如养老保险,老年人的医疗,社会负担的加重等等。

性别是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根据生物学的原理,人类生育男性后代和女性后代的机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各占50%。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也确实是如此。但是在少数国家,由于传统社会观念以及某些特殊原因会导致人口结构中的男女比例失调。中国目前的男性已经多出女性数千万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溺婴和人工性别选择。印度也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印度女性出嫁的嫁妆非常高昂,所以很多的家庭选择把生出来的女婴溺死以使整个家庭不至于因婚姻问题陷入贫困。另外,某些外来原因也会导致人口比例失调,比如说二战结束后,由于苏联的男性在二战中死亡过多而导致政府鼓励生育。

其它的分类方法虽然也存在,但是没有像前两种这么普遍和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