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合車站
館合車站 | |||||||||||
---|---|---|---|---|---|---|---|---|---|---|---|
日語名稱 | |||||||||||
舘合 – たてあい – TATEAI | |||||||||||
車站概覽 | |||||||||||
位置 | 日本秋田縣平鹿郡雄物川町薄井中鳥屋場 (現時:橫手市雄物川町薄井中鳥屋場) | ||||||||||
地理座標 | 39°19′33.0″N 140°25′56.3″E / 39.325833°N 140.432306°E | ||||||||||
車站構造 | |||||||||||
站體類型 | 地面車站 | ||||||||||
月台 | 1面1線 | ||||||||||
歷史 | |||||||||||
啟用日期 | 1919年(大正8年)7月15日 | ||||||||||
關閉日期 | 1969年(昭和44年)1月16日 | ||||||||||
鄰近車站 | |||||||||||
| |||||||||||
|
館合車站(日語:舘合駅/たてあいえき Tateai eki */?)是位於秋田縣平鹿郡雄物川町沼館八掛(現時:橫手市雄物川町薄井中鳥屋場),羽後交通橫莊線的鐵路車站(廢站)。
關於日文站名,曾經出現「舘合」和「館合」兩種寫法,此條目的日文站名取自羽後交通橫莊線的研究書《RM LIBRARY 61 羽後交通横荘線》(著作: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發行)所採用的寫法「舘合」。
歷史
- 1919年(大正8年)7月15日:橫莊鐵道沼館站至此站開通,此站啟用[1][2][3][4]。當時為一般車站[4]。車站用地的購入費用由當地富有人家,橫莊鐵道創設委員長土田萬助捐贈[5]。
- 1920年(大正9年)3月24日:此站至羽後大森站之間開通,成為中途站[1][2][3][6]。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日:公司改名為羽後鐵道。此線的名稱定為橫莊線。使此站成為羽後鐵道橫莊線車站[1][2][6]。
- 1947年(昭和22年)
- 1948年(昭和23年)11月8日:此站至老方站之間重開[3][7]。
- 1952年(昭和27年)2月15日:公司改名為羽後交通。使此站成為羽後交通橫莊線車站[1][2][3][6]。
- 1965年(昭和40年)
- 1966年(昭和41年)6月15日:此站至二井山站之間廢除[1][2][3][6]。
- 1969年(昭和44年)1月16日:沼館站至此站之間廢除線,此站也被廢除[1][2][3][6]。
車站構造
截至廢站前,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9]。月台在路軌的東邊(老方方向的列車會開啟右邊車門)[9]。此站設有側線,當中從本線向西分岔設有1條機走線。在本線靠近橫手一方的機走線處還有向東分岔的側線,該側線延伸至站舍南邊。在機走線靠近老方一方與本線匯合前設有分岔出來的例線[9]。
此站是直營車站[4]。站舍位於站內東邊,鄰接月台中央[9]。
截至1966年(昭和41年)2月,此站設有一條分支出來的礫石開採線,該線延伸至雄物川河床。在1947年(昭和22年)因水災而暫停營業時,把羽後大森站餘下的車輛運送時使用[9][10]。
關於此站的名稱,羽後交通的資料使用了「舘合」這個寫法[9]。
雄物川橋梁
在此站至羽後大森站之間,路線會跨越雄物川。跨越該河流的橋梁名為「雄物川橋梁」[8]。該鐵橋長428米,共有23座橋墩和24節橋面[8]。
與晩年的橋梁相比,由於雄物川過度捕撈礫石和河堤工程,使河流的河床下降了。在1965年(昭和40年)7月9日發生暴雨後,九號橋墩被侵蝕(同日暫停列車行走),經過調査後,發現其他橋墩也有老化的情況,而這個惡劣的情況已經無法進行修輯[8]。在翌年1966年(昭和41年)2月4日,職員目睹九號橋墩倒塌[8],這樣進行復修變得更加困難,也是成為橫莊線廢除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8]。
車站周邊
- 秋田縣道13號湯澤雄物川大曲線 - 部分路軌遺址變成了此道路。
- 雄物川
- 館合郵局
現狀
在2002年(平成14年)3月,雄物川町(當時)在車站遺址的農協用地內,建立了一塊白色紀念碑,碑上刻上了「橫莊線 館合車站跡」(日語:横荘線 館合駅跡)和此站的歷史[3][6]。在2007年(平成19年)5月[3][6]和2010年(平成22年)10月仍然存在[11]。
另外,此站遺址附近的路軌遺址變成了道路。截至2007年(平成19年)5月,靠近橫手一方的路段已經看不到往日路軌的樣子[3]、而此站遺址至雄物川河堤之間的道路上還可看到路基,還可確認曾經該處設有鐵道路線的存在[3][6]。在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樣[11]。
關於雄物川橋梁,截至1996年(平成8年),橋墩已經使用爆破的方式拆毀。另外,從河道上的沙州可確認,靠近羽後大森一方的橋邊與圓形橋墩地基還存在[12]。在1999年(平成11年)[10]和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樣情況[13]。而使用爆破型式拆毀橋墩是為了進行河道整治工程[3]。
相鄰車站
注腳
- ^ 1.0 1.1 1.2 1.3 1.4 1.5 《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 全線全駅全廃線 2 東北》(監修:今尾惠介,新潮社,2008年6月發行)43頁。
- ^ 2.0 2.1 2.2 2.3 2.4 2.5 《新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1 北海道・北東北編》(JTB出版,2010年4月發行)222頁。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新 消えた轍 3 東北》(著:寺田裕一,Neko出版,2010年8月發行)25-28,30-31頁。
- ^ 4.0 4.1 4.2 《私鉄の廃線跡を歩くI 北海道・東北編》(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發行)165頁。
- ^ 《秋田人名大事典(第二版)》秋田魁新報社,2000年,391-392頁。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私鉄の廃線跡を歩くI 北海道・東北編》(著:寺田裕一,JTB出版,2007年9月發行)82-85頁。
- ^ 7.0 7.1 7.2 《RM LIBRARY 61 羽後交通橫荘線》(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發行)16-17頁。
- ^ 8.0 8.1 8.2 8.3 8.4 8.5 《RM LIBRARY 61 羽後交通橫荘線》(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發行)19-20頁。
- ^ 9.0 9.1 9.2 9.3 9.4 9.5 《RM LIBRARY 61 羽後交通橫荘線》(著:若林宣,Neko出版,2004年9月發行)6,11,14-15頁。
- ^ 10.0 10.1 《とうほく廃線紀行》(無明捨出版,1999年12月發行)60-61頁。
- ^ 11.0 11.1 《新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1 北海道・北東北編》(JTB出版,2010年4月發行)201-203頁。
- ^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II》(JTB出版,1996年9月發行)34-35頁。
- ^ 《新 鉄道廃線跡を歩く1 北海道・北東北編》(JTB出版,2010年4月發行)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