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錦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錦棠
陳錦棠肖像,攝於1960年代
男演員
羅馬拼音
Chan Kam Tong
暱稱一哥、一叔
國籍 中華民國
民族漢族
籍貫廣東省
出生(1906-08-07)1906年8月7日
逝世1981年12月30日(1981歲—12—30)(75歲)
職業電影演員粵劇演員
語言粵語
配偶陸淑卿
1936年結婚—1981年結束
出道日期1934年
出道作品紅船外史
代表作品火網梵宮十四年
萬世流芳張玉喬
三盜九龍盃
金鏢黃天霸
活躍年代1934年至1981年
相關團體錦添花劇團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陳錦棠(英語:Chan Kam Tong,1906年8月7日—1981年12月30日)[1][2][3]:260[註 1],一說為廣東中山小欖[2][3],一說為南海[4][1],廣東粵劇名伶、電影演員,行內人稱「一哥」[5][6](年長後多稱「一叔」)。擅演武戲及反派角色,獲得「武狀元」稱號[5][1][2][4][7][8][9]:389,392[3]:50-52,76-78。1950年代起長居香港至逝世。

生平

關於陳錦棠的父母及出生地並沒有明確記載[註 2]

關於早年學藝經歷,一般說法為陳錦棠最初師從名伶新北習武功,與關德興為師兄弟[4][1][2][8]。據粵劇研究者朱少璋在專著中詳述,陳錦棠自6歲起跟從新北於廣州生活,乳名「阿玉」,新北為其義父兼師父,至17歲仍跟隨新北演戲,早期藝名為「新靚玉」[3]:7-11,260-261,簡稱「靚玉」[8]

1924年曾加入駱錫源的新紀元劇團。1925年加入當時由馬師曾陳非儂為台柱的大天羅劇團,從最基層的「拉扯」晉升至「三幫小武」[註 3],當時同樣未成名的桂名揚亦在大天羅,兩人曾一同演無名小卒[3]:17,261。桂名揚後來成名早於陳錦棠,被稱為「金牌小武」[3]:79,開創代表小武的粵劇流派「桂派」。亦有將陳錦棠視為「桂派」的說法[8][10]

薛覺先接手大天羅,1929年正式改組為覺先聲劇團,陳錦棠留在覺先聲[3]:17,262,獲薛覺先賞識,收其為徒兼義子[4][1][2]。據朱少璋引用熟悉當時劇壇的名編劇南海十三郎之說,陳錦棠是先拜薛為師,後再認為義父,此舉曾被新北門人視為忘恩負義,但新北本人並不反對,且替陳向門人解釋,從此陳稱新北為阿叔,稱薛覺先為Daddy[3]:12。這段時期開始受到注意。演藝事業上所使用的名字亦轉為「陳錦棠」。[3]:7

1932年,獲日月星劇團重金禮聘,在覺先聲休班期間加盟,當時已成名的桂名揚亦在日月星[3]:22,53,79-82。1933年,加盟編劇南海十三郎自組的大江南劇團,但該團經營不善,陳錦棠又曾自組臨時班,請南海十三郎編劇。同年覺先聲重組短期班,南海十三郎獲薛覺先之邀主理劇務,並寫出著名劇目《女兒香》,重返覺先聲的陳錦棠因演出該劇的反派文武生(男主角)魏昭仁,知名度及身價暴升。[4][1][2][3]:54-57

1934至36年期間,曾再加盟日月星;加盟黃不廢的新生活劇團等;與關影憐李海泉等人自組金星男女劇團。[3]:264-265

1937年陳錦棠自組錦添花劇團,班底亦包括關影憐、李海泉,早期曾大膽起用新人白雪仙,成立之初劇務上亦多獲南海十三郎協助。除在廣東一帶演出外,1939至40年曾赴美洲巡迴演出。1950年代起完全成為香港本地戲班。錦添花至1970年代初結束,為二戰後香港最長壽的粵劇戲班。[2][3]:65-75,268-269[9]:373,381[註 4]

自成立錦添花後,陳錦棠多年來亦曾新組、加盟其他戲班,如唐滌生等的鴻運劇團、芳艷芬的新艷陽劇團、吳君麗為花旦的麗聲劇團、麥炳榮鳳凰女為台柱的大龍鳳劇團等等[3]:267-290

電影方面,1934年開始參與電影演出,1941年的《俠盜錦毛鼠》為首部主演作品。作品逾百部[4][2],主要集中於1959至1962年間。

最後之電影演出為聚集眾多名伶的大製作《李後主》(1968年上映)[4][2],該片亦同是任劍輝及白雪仙最後參演之電影[3]:90-93。1973年因腳傷結束舞台演出生涯。[2][3]:292

晚年仍積極參與劇團策劃工作,樂於改革。其政策包括在過場編排上重視節奏,盡量避免落幕引起冷場,同時平衡中場休息時間;音樂方面強調曲詞與口白必須爽快,全部樂曲採用中國古樂;改良舞台佈景的寫實感;減低台柱薪酬而提高較基層人員待遇。[3]:158-161

在粵劇業界事務方面,從香港八和會館(業界組織)於1953年成立,直至1978年,陳錦棠一直是每屆理事會成員[3]:148-152,曾任第2屆副理事長、第14屆副主席等職[3]:278,289。1965年啟德遊樂場開始營運,其前八和會館曾計劃承包啟德遊樂場之粵劇演出,作為業界的長期固定演出地點,但內部出現分歧。陳錦棠遂與妻子陸淑卿以及徐時、霍強成立泰來公司,於1965年初起承包該場地之粵劇演出,在當時的成立記者會上指出此舉為響應八和會館的救濟失業運動,除徐時受薪外,其餘三人皆為義務。一直承包至1970年代初。[3]:63-64,153-157

1977年宣布退休。1981年12月28日因嚴重感冒入院,12月30日晚病逝於聖保祿醫院[3]:292-293 粵劇名伶阮兆輝認為陳錦棠是因戒鴉片煙以致身體出現毛病後逝世。[11]

演藝風格

陳錦棠在粵劇中主要擔演文武生小生[3]:95

他以武戲著稱[3]:38-45,擅使「五色真軍」(金屬製真兵器)[2]。更身懷一項高難度絕技「高檯飛椅」[3]:44-45,229(或稱「飛椅」[2]、「飛檯」[12]),即把一張椅放於一張桌上,演員站於椅上,以腿勾住椅腳橫木,借力逐漸移動,最後連人帶椅飛躍至地面,期間需有稱為「台口」的舞台工作人員適時拉開桌子。此技鮮有人練成,自1960年代陳錦棠的演出後,已沒有人再表演過[3]:45。陳錦棠少時雖已跟從新北習武,但據朱少璋引南海十三郎說,新北對各種角色俱有研究,但武戲並非其最擅長的項目,陳錦棠其實曾獲一位武技優秀的京劇坤角(女藝人)傳授北派武功。朱少璋又稱武師張海鵬、蕭月樓、韓雲傑均曾指導陳錦棠。[3]:13,26

雖然正派與反派角色都曾演繹,但陳錦棠的經典角色多屬反派人物,如《女兒香》的魏昭仁、武松潘金蓮故事中的西門慶(但其早年亦擅長演武松)[3]:105-107梁天來案的凌貴興[3]:108-113,因此他相對於介意演反派的生角演員,戲路較廣[3]:56,亦能較好地掌握亦忠亦奸、立場反覆的角色,如《萬世流芳張玉喬》中的明末將領李成棟[3]:48。曾為錦添花編劇的潘焯稱,當時多安排蘇少棠(陳錦棠徒弟)演正面人物,陳錦棠演反面人物,「但戲都多落在『一哥』身上,這樣才襯托出戲味來」[3]:227。此外他亦擅長演周瑜[3]:42,167

武狀元之說

據粵劇研究者黎鍵說,因二戰及國共內戰,1940年代後期大量伶人轉至香港,1950年代初香港粵劇界推選出「三王」,分別為「文武生王」新馬師曾、「花旦王」芳艷芬、「丑生王」梁醒波,後又選出陳錦棠為「武狀元」。1960年代組成的五王劇團之宣傳中,陳錦棠仍稱「武狀元」,其餘台柱為「慈善伶王」新馬師曾、「花旦王」鄧碧雲、「武生王」靚次伯、「丑生王」梁醒波、「小曲丑王」譚蘭卿、「二幫旦王」任冰兒[9]:389-393

但據朱少璋反駁黎說,早在1936年已有報道稱陳錦棠為「武狀元」;而1932年陳錦棠在日月星劇團劇目《花落見花心》中演出的角色朱亮是一名武狀元;又引1977年《星島日報》專訪,陳錦棠自言二戰前因常演武戲,已被人稱作「武狀元」。[3]:50-52

演出作品

粵劇名作

劇目 合作伶人
銅網陣[2]
五龍會[2]
隋宮十載菱花夢[2][3]:8 芳艷芬
火網梵宮十四年[2][8][3]:8
董小宛[2]
萬世流芳張玉喬[2][8]
新海盜名流[2] 紅線女
血海蜂[2]
三盜九龍盃[2][1][8]
金鏢黃天霸[2][8]
紅菱巧破無頭案[3]:8 羅艷卿與鳳凰女
香銷十二美人樓[3]:8 芳艷芬
英雄掌上野荼薇[3]:8[13] 白雪仙
燕子啣來燕子箋 陳露薇[13]
蓋世雙雄霸楚城雙生劇[3]:8
雙龍丹鳳霸皇都雙生劇[3]:8
漢武帝夢會衛夫人[3]:8[註 5] 芳艷芬
洛神雙生劇[3]:8
香羅塚[3]:8 吳君麗
胭脂淚灑戰袍紅[14]:235 陳艷儂
梟雄虎將美⼈威[15]:235 羅艷卿

電影演出

上映年份 電影名稱 角色
1934 紅船外史 出現於戲中戲《璇宮艷史》(改編自美國電影《璇宮艷史英語The Love Parade》的粵劇劇目)[2],角色當為男主角伯爵[3]:19
1937 萬惡之夫 梅絳霞[16]:48
1939 第八天堂[16]:104
1941 俠盜錦毛鼠[2] 錦毛鼠白玉堂,主角[16]:189
1948 金鏢黃天霸(上、下集) 金鏢黃天霸,主角[17]:240
1949 血滴子(上、下集)[17]:420
1950 董小宛[2] 洪承疇,反派[18]:189
1951 珠海三雄[18]:250
1953 新女兒香[2] 魏昭仁,反派[19]:24
梁天來 凌貴興,反派[19]:36
1954 富士山之戀[19]:40 柳永二郎[3]:29-30[註 6]
萬里行屍 閻將軍,反派[19]:70
苦盡甘來[19]:74
1955 繅絲女 何俊堂[19]:79
玉女香車[19]:80
血洗少林刀 爛頭蟀左嵩,主角之一[19]:97
一枝紅豔露凝香[19]:106
八俠英雄傳[19]:107
1956 黃飛鴻七鬥火麒麟 火麒麟,反派[19]:134
武松血濺獅子樓 西門慶,反派[19]:153-154
關公月下釋貂蟬[19]:169
1957 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王[19]:191
七彩梁天來 凌貴興,反派[19]:213
1958 冰山火線 風原[19]:217
萬世流芳張玉喬 李成棟[19]:219
正德皇夜探龍鳳店[19]:234-235
秦香蓮 陳世美,反派[19]:253
香銷十二美人樓 賈彥齡[19]:261
1959 泣荊花 李存義[19]:274
射鵰英雄傳(二集)[19]:286
九天玄女 閩王王延翰,反派[19]:287[3]:91
雪豔娘 湯勤,反派[19]:288
金釵引鳳凰 趙劍青[19]:289
紅菱巧破無頭案 清官左維明[19]:293[3]:114-116
沙三少情殺譚阿仁 沙三少,反派[19]:298
燕子啣來燕子箋[19]:306
武松打虎 西門慶,反派[19]:306-307
三月杜鵑魂 司徒雄天[19]:307
平步青雲(上集、大結局) 正德皇帝[19]:308-309
雙槍陸文龍 王佐[19]:313-314
1960 西施 越王勾踐[20]:10
彩鸞燈 錢貴卿,反派[20]:11
美人計 周瑜[20]:18
書劍恩仇錄(上、下集) 文泰來[20]:28-29
換巢鸞鳳 周中亮[20]:29
西河會妻 郭崇安,反派[20]:31
白蛇女碎屍還孽債 金鈴太子[20]:40-41
銀屏太子陰陽河會妻
琴挑誤(上集、大結局) 曹文,反派[20]:42,52
娘子軍封王 關山雪,主角之一[20]:51
龍虎鬥江南 四皇子胤禛,反派[20]:57
節婦審貪官 麥伯和,反派[20]:65
陣陣驚魂 吳世雄,反派[20]:68
猛鬼孤兒 李文道,反派[20]:71
再世奇緣 劉彪,反派[20]:76
1961 步步高陞 貪官宋萬寶(喜劇諧角)[20]:86[3]:102
殺人王大戰扭計深 扭計深,反派[20]:94
一命難填九命冤 趙王,反派[20]:97
皇城救母定江山 凌霄將軍,反派[20]:106
萬里烽煙尋妹喜 桀王,反派[20]:108
英雄肝膽美人心 姬亮太子[20]:117
還珠淚 林振聲[20]:119
小甘羅拜相(上集)[20]:126
衣帶奇冤 文少泉,反派[20]:140
百鳥朝凰[20]:141
十三歲封王 徐平章,反派[20]:144-145
花木蘭 王忠義[20]:147
楊門女將告御狀[20]:147
漢宮英烈傳 崔成業[20]:149
金鑾教子認親娘 關山虎,反派[20]:150
1962 雙龍丹鳳霸皇都 程金龍,主角之一[20]:152
福祿雙星 張大福,反派[20]:158
新夜光杯 風雲,反派[20]:162-163
珠樓錯 華孝麟[20]:165
小甘羅拜相(大結局) 趙王[20]:173
美人如玉劍如虹 王爺,反派[20]:174-175
文武狀元爭彩鳳 武志雄,主角之一[20]:175
浴室飛屍 名盜何萍,主角之一[20]:179
情淚染袈裟 楊仲華,反派[20]:180
龍鳳奇緣 馬如龍[20]:184-185
大明群英會 張良弼,反派[20]:186
血洗愛河橋 上官千里將軍[20]:195
小薛蛟舉獅觀圖[20]:208
1963 玉龍太子出家 金龍太子洪武[20]:228-229
清官斬孝女 田順,反派[20]:231
亂拜石榴裙 天虹太子[20]:236
風雨泣萍姬[20]:243
武潘安 徐文亮[20]:248
1968 李後主[2] 宋太宗[21]

家庭

其妻陸淑卿為陸佑後人,一說為女兒[6][22],一說為孫女[5]。據朱少璋考證,孫女之說為實,陸淑卿(1908-2001年)是陸佑兒子陸運超的五房太太楊秀坤所生。陳錦棠與陸淑卿於1936年1月1日在香港成婚。陸淑卿一直主理錦添花劇團班務,朱少璋指她在粵劇界與薛覺先之妻唐雪卿、文覺非之妻梁金蝶、羅品超之妻黃寶瓊並稱為「四大老婆」,朱少璋亦認同製作人丘亞葵[22]將她譽為「女班政家」、「女中豪傑」。[3]:58-64,265

陳錦棠的女兒陳琰玲同時亦是其關門弟子。早年在廣州由師公新北照顧並向她傳授粵劇基本功,名字「琰玲」亦為新北所起。[3]:190-194

徒弟

以下僅列出具代表性、記載較多者。

男弟子

  • 蕭仲坤[2](1929-2005年):入門最早的弟子,與蘇少棠合稱陳門「哼哈二將」。[3]:162-168
  • 蘇少棠[2][23](1927-2012年):與蕭仲坤合稱陳門「哼哈二將」。為錦添花劇團後期之台柱。[3]:162-168
  • 梁蔭棠粵語梁蔭棠[24](1911-1979年):曾向桂名揚學藝,後帶藝拜陳錦棠為師,人稱「武探花」(時人本擬稱其為「武榜眼」,但他不敢緊居於師父之後,故稱「武探花」)。[3]:168-172
  • 盧海天(?-2003年)[註 7] :曾向桂名揚學藝,後帶藝拜陳錦棠為師[3]:168-172。香港音樂人盧冠廷之父。
  • 羅家寶(1930-2016年):粵劇大師。約13歲拜陳錦棠為師,與蕭仲坤及蘇少棠為結拜兄弟,亦曾師從薛覺先、桂名揚,始創「蝦腔」[3]:174-175。名伶羅家英堂兄。
  • 林錦堂(1948-2013年):朱少璋據陳錦棠訃文及一些報章報道考證,認為他曾拜陳錦棠為師。[3]:177-180
  • 周少平(1916-2011年):1939年起於美國演出,因太平洋戰爭而滯留,加入美軍,戰後定居美國成為公民,沒有再以粵劇為業,只參與業餘演出。曾為香港八和會館名譽顧問。[25][3]:175-176
  • 唐佳(1937年-):1960-70年代香港著名武術指導,1950年代來到香港謀生,曾在戲班工作,向陳錦棠學藝。[26][3]:176-177
  • 梁漢威(1944-2011年),未曾正式向陳錦棠拜師,1960年代在啟德遊樂場演出期間,常效法陳錦棠的演法,獲陳錦棠指點。於2005年八和會館一項口述調查中表示,曾口頭上向陳錦棠拜師。[3]:181-183

女弟子

  • 陳慧瑜:曾與導演馮峰結婚,誕下著名女演員馮寶寶。又曾與陳錦棠妻陸淑卿之姪兒陸潤龍結婚,1958年離婚。[3]:184-185
  • 梁素琴(1928-2022):粵樂大師梁以忠及粵曲歌唱家張玉京之女,有才女之稱。最初於錦添花劇團師從陳錦棠(1940年前後),不久隨父親轉投當時在桂林的覺先聲劇團,拜薛覺先為師。[27][28][3]:185-189
  • 李香琴(1932-2021):著名二幫花旦及影視演員,曾加入陳錦棠領導的「錦添花劇團」。[29]
  • 陳琰玲:陳錦棠之女,見上。

相關書籍

備註

  1. ^ 出生日為農曆六月十八日,故有6月18日出生之說[4]
  2. ^ 不論中山小欖說及南海說,均沒有明確指出是出生地還是祖籍。
  3. ^ 「小武」為粵劇界行「六柱制」前的傳統行當,即專演年輕的武打角色。「三幫」即第三之意。
  4. ^ 按黎鍵說,早期似以廣州為活動中心點,二戰後轉移至香港,但其未提及最初組班的確切時間。按朱少璋說,早期的活動中心點已是香港,有較詳細考證及指出確切時間。
  5. ^ 薛覺先是此劇文武生。
  6. ^ 此角色姓名存疑。
  7. ^ 據朱少璋引2003年《八和匯報》,1982年逝世之說為誤傳。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區文鳳; 鄭燕虹 (編). 陳錦棠. 香港當代粤劇人名錄.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硏究計劃. 1999: 216. ISBN 962810407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香港電影人小傳檢索:陳錦棠 (PDF).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22-07-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7-1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朱少璋. 陳錦棠演藝平生. 香港: 三聯. 2018. ISBN 978962044412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余慕雲. 香港電影工作者小傳. 李焯桃 (編). 粵語戲曲片回顧. 第1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回顧特刊 1996年修訂本. 香港: 香港市政局. 1996: 96–97. ISBN 9627040533. 
  5. ^ 5.0 5.1 5.2 粵劇紅伶陳錦棠——武狀元光輝傳奇. 星島日報. 2019-01-29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6. ^ 6.0 6.1 陸漢洋與粵劇有血緣. CyberCTM. 澳門. 2018-10-21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透過澳門日報. 
  7. ^ 林娓娓. 伶星印象. 李焯桃 (編). 粵語戲曲片回顧. 第1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回顧特刊 1996年修訂本. 香港: 香港市政局. 1996: 59. ISBN 9627040533.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潘兆賢. 桂派文武生舉隅. 粤藝鉤沈錄. 香港: 科華圖書. 2001: 156–157. ISBN 9621601436. 
  9. ^ 9.0 9.1 9.2 黎鍵. 第十七章:二次大戰後及五十年代的香港粵劇. 香港粤劇敘論. 香港: 三聯. 2010: 372–397. ISBN 9620430484. 
  10. ^ 廖妙薇. 《金牌小武桂名揚》以圖證史. 戲曲品味. 2017-12-16 [2022-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1). 
  11. ^ 香港書展2016:南海十三郎的傳奇人生(阮兆輝主講、朱少璋主持). 香港貿發局. YouTube. 2016-07-26 [202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5). 
  12. ^ 葉世雄. 【戲曲視窗】小武與小生. 香港文匯報. 2017-11-28 [202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13. ^ 13.0 13.1 江駿傑泥印劇本藏品 (不一定是開山首演的版本)
  14. ^ 陳守仁 (編). 香港粤劇劇目概說: 1900-2002.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2007). 2007 [2024-04-28]. ISBN 962-8104-1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6). 
  15. ^ 陳守仁 (編). 香港粤劇劇目概說: 1900-2002.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2007). 2007 [2023-12-16]. ISBN 962-8104-1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6). 
  16. ^ 16.0 16.1 16.2 郭靜寧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一卷(1914-1941) 增訂本.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20. ISBN 978-962-8050-73-4. 
  17. ^ 17.0 17.1 傅慧儀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二卷(1942-1949).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1998. ISBN 962-8050-05-2. 
  18. ^ 18.0 18.1 傅慧儀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0. ISBN 962-8050-08-7.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郭靜寧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3. ISBN 962-8050-18-4.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郭靜寧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五卷(1960-1964).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5. ISBN 962-8050-31-1. 
  21. ^ 郭靜寧 (編). 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 香港: 香港電影資料館. 2007: 175–176. ISBN 962-8050-42-7. 
  22. ^ 22.0 22.1 丘亞葵「瞓身」推粵劇. 大公報. 2016-08-19 [2022-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6). 
  23. ^ 文廸. 蘇少棠對恩師盡忠義為人頌讚. eSee99捌消閒. 加拿大.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中文). 
  24. ^ 黃衛紅. 粤剧“武探花”梁荫棠. 佛山市博物館.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9) (中文(中國大陸)). 
  25. ^ 馮應標. 被困西雅圖的金山大兄. 灼見名家. 2015-01-09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26. ^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 1979-2013 唐佳 Tong Kai. www.hkfilmdirectors.com. 香港電影導演會.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27. ^ 中國戲曲節2014 「嶺南餘韻」八大曲選段. 中國戲曲節.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28. ^ 粤剧粤曲大家谈第八讲精彩回顾:羊城重闻古腔粤曲八大曲. 廣州圖書館. 2017-01-12 [202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9) (中文(中國大陸)). 
  29. ^ 阮兆輝. (有字幕, 請開啟字幕功能) #南海十三郎 傳奇事件簿(2) 同場加映一叔 #陳錦棠 有個咁好嘅徒弟?. YouTube. 一桌兩椅慈善基金. 2020-08-25 [202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