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
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US Open Series),簡稱「美網系列賽」,是由美國網球協會(USTA)主辦,系列賽包括美國網球公開賽以及在美網開賽前的一系列美國網球協會擁有賽事版權的職業網球賽事。它是「美國賽季」或「北美硬地賽季」的一部分。根據2012年至2018年達成的協議,阿聯航空是主要贊助商[1]。該系列賽最初是在2004年發起組織的,目的是通過在國內電視上播放更多的美國網球賽事來獲得更多關注。 [2]直到2004年,除了賽事級別較高的加拿大公開賽和辛辛那提公開賽以外,大多數夏季北美網球賽事都沒有在電視上播出。根據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轉播協議, ESPN擁有自2015年以來所有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的國內轉播權。八場非ATP1000/WTA1000賽事的電視轉播總時長約為50小時,在最後一個周末的話每天轉播大約兩小時,主要是在ESPN2 頻道轉播。男女合辦賽事華盛頓網球公開賽(北美唯一的ATP500級別賽事)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是該系列賽的一部分,但由於媒體缺乏對該賽事有足夠的關注度的,從而不滿而退出了該系列賽,並在2015年將其獨家轉播權出售給了網球頻道。 [3] [4]該賽事於2019年重新加入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但繼續保持其與網球頻道的轉播權。 [5]2022年,Beemok Capital從美國網球協會競購了辛辛那提公開賽的版權後也脫離了美網系列賽。[6]亞特蘭大網球公開賽和名人堂網球公開賽也在2024年舉辦了最後一屆。
隨著美國網協擁有版權的網球賽事逐漸減少,美網系列賽在2023-24年後逐漸不再提及,其獨立官網網站也跳轉到美國網球公開賽官網。[來源請求]
獎金挑戰
根據在這些賽事中取得的成績,球員可以獲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的獎金挑戰賽積分,以便在各網球賽事的獎金之外贏得專門的現金獎勵。在某些賽事中會獲得更多積分,例如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和WTA1000巡迴賽。 [7]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獎金挑戰中得分最高的三名男選手和三名女選手可以格外獲得一筆獎金,金額取決於他們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排名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成績。如果兩者都贏了,那麼可以獲得的獎金為100萬美元(截止2010年)。
萊頓·休伊特和林賽·達文波特是2004年得分最高的球員,安迪·羅迪克和金·克里斯特爾斯在2005年獲勝,安迪·羅迪克和安娜·伊萬諾維奇在2006年獲勝。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羅傑·費德勒和瑪麗亞·莎拉波娃在2007年獲勝。
2005年,羅迪克在美國網球公開賽首輪對陣吉爾斯·穆勒的比賽中失利,而克里斯特爾斯則成為第一位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雙料冠軍的球員,獲得了22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當時女子體育賽事中最高的獎金記錄,當時克里斯特爾斯以6-3、6-1直落兩盤擊敗法國女子選手瑪麗·皮爾斯。 [8] 2010年,她再次贏得了220萬美元,包括170萬美元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和50萬美元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亞軍獎金。 [9]
2007年,費德勒成為第一位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並繼續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男性球員和總計第二位球員,他贏得140萬美元的美網加上100萬美元的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獎金,使他的獎金總額達到240萬美元, [10]這超過了克里斯特爾斯的220萬美元,成為迄今為止最大的獎金獲得者。
2013年,塞雷娜·威廉士和拉斐爾·納達爾在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之後雙雙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由於這些年來幾次可觀的獎金增長,塞雷娜·威廉士和拉斐爾·納達爾以每人360萬美元的成績超越了羅傑·費德勒的記錄,並分享了網球歷史上單場網球賽事最高獎金的記錄。 [11] [12]
2014年,塞雷娜·威廉士重複她前一年的表現,贏得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現在,她以400萬美元的總收入創造了網球歷史上最大的獎金賽事。 [13]從2017年開始,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將不再設有獎金挑戰賽。 [14] [15]
系列賽賽事
巡迴賽
賽事 |
---|
大滿貫賽事 |
ATP500巡迴賽和WTA500巡迴賽 |
ATP250巡迴賽以及和WTA250巡迴賽 |
2023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系列賽包括以下賽事: [16]
周 | 男子賽事 | 女子賽事 |
---|---|---|
1(7月17日當周) | 紐波特名人堂公開賽 | |
2(7月24日當周) | 亞特蘭大網球公開賽 | |
3(7月31月當周) | 華盛頓公開賽 | |
4(8月7日當周) | 空缺 | |
5(8月14日當周) | 空缺 | |
6(8月20日當周) | 溫斯頓-塞勒姆公開賽 | 克利夫蘭女子網球賽 |
7-8(8月28日) |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積分分布
2008-2016年
輪次 | ATP大師賽1000大師賽
WTA超五賽 |
ATP 世界巡迴賽500系列賽和250系列賽
WTA頂級賽 |
---|---|---|
冠軍 | ||
亞軍 | ||
半決賽 | ||
八強 | ||
16強 |
2006-2007年
輪次 | ATP大師系列賽
WTA巡迴賽一級賽 |
ATP國際系列賽
WTA巡迴賽二級賽 |
---|---|---|
冠軍 | ||
亞軍 | ||
半決賽 | ||
八強 | ||
16強 |
2004-2005年
輪次 | ATP大師系列賽
WTA巡迴賽一級賽 |
WTA巡迴賽二級賽 | ATP國際系列賽
(總獎金600,000美元及以上) |
ATP國際系列賽
(總獎金低於 600,000美元) |
---|---|---|---|---|
冠軍 | ||||
亞軍 | ||||
半決賽 | ||||
八強 | ||||
16強 |
歷年冠軍
男子
Year | 紐波特 | 洛杉磯 | 印第安那波利斯/亞特蘭大 | 華盛頓 | 蒙特婁/多倫多 | 辛辛那提 | 紐哈芬/溫斯頓-薩勒姆 |
---|---|---|---|---|---|---|---|
2004 | 非美網系列賽 | 哈斯 (1/2) | 羅迪克 (1/5) | 休伊特 ({1/2) | 費德勒 (1/9) | 阿加西 (1/2) | 休伊特 (2/2) |
2005 | 阿加西 (2/2) | 吉內普里 (1/2) | 羅迪克 (2/5) | 納達爾 (1/6) | 費德勒 (2/9) | 布萊克 (1/3) | |
2006 | 哈斯 (2/2) | 布萊克 (2/3) | 克萊門特 (1/1) | 費德勒 (3/9) | 羅迪克 (3/5) | 達維登科 (1/1) | |
2007 | 斯塔潘內克 (1/2) | 圖爾蘇諾夫 (1/1) | 羅迪克 (4/5) | 德約科維奇 (1/6) | 費德勒 (4/9) | 布萊克 (3/3) | |
2008 | 德爾波特羅 (1/4) | 西蒙 (1/1) | 德爾波特羅 (2/4) | 納達爾 (2/6) | 穆雷 (1/5) | 西里奇 (1/2) | |
2009 | 奎里 (1/3) | 吉內普里 (2/2) | 德爾波特羅 (3/4) | 穆雷 (2/5) | 費德勒 (5/9) | 沃達斯科 (1/1) | |
2010 | 奎里 (2/3) | 費什 (1/2) | 納爾班迪安 (1/1) | 穆雷 (3/5) | 費德勒 (6/9) | 斯坦高夫斯基 (1/1) | |
2011 | 古爾比斯 (1/1) | 費什 (2/2) | 斯塔潘內克 (2/2) | 德約科維奇 (2/6) | 穆雷 (4/5) | 伊斯內爾 (1/8) | |
2012 | 奎里 (3/3) | 羅迪克 (5/5) | 多爾戈波洛夫 (1/1) | 德約科維奇 (3/6) | 費德勒 (7/9) | 伊斯內爾 (2/8) | |
2013 | 沒有舉辦 | 伊斯內爾 (3/8) | 德爾波特羅 (4/4) | 納達爾 (3/6) | 納達爾 (4/6) | 梅爾澤 (1/1) | |
2014 | 伊斯內爾 ({4/8) | 拉奧尼奇 (1/1) | 特松加 (1/1) | 費德勒 (8/9) | 拉索爾 (1/1) | ||
2015 | 伊斯內爾 (5/8) | 非美網系列賽 | 穆雷 (5/5) | 費德勒 (9/9) | 安德森 (1/2) | ||
2016 | 克耶高斯 (1/2) | 德約科維奇 (4/6) | 西里奇 (2/2) | 布斯塔 (1/1) | |||
2017 | 伊斯內爾 (6/8) | 茲維列夫 (1/2) | 迪米特洛夫 (1/1) | 阿古特 (1/1) | |||
2018 | 伊斯內爾 (7/8) | 納達爾 (5/6) | 德約科維奇 (5/6) | 梅德韋傑夫 (1/3) | |||
2019 | 德·米納爾 (1/1) | 克耶高斯 (2/2) | 納達爾 (6/6) | 梅德韋傑夫 (2/3) | 胡爾卡奇 (1/1) | ||
2020 | 取消 | 取消 | 取消 | 取消 | 德約科維奇 (6/6) | 取消 | |
2021 | 安德森 (2/2) | 伊斯內爾 (8/8) | 辛納 (1/1) | 梅德韋傑夫 (3/3) | 茲維列夫 (2/2) | 伊華舒卡 (1/1) |
參考資料
- ^ Archived copy.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Clarke, Liz. USTA Moves to Promote Tennis; U.S. Open Series Aims To Please Players, Fans. The Washington Post. April 20, 2004 [July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7).
- ^ Rothenberg, Ben. Why DC's Citi Open separated from U.S. Open Series. Sports Illustrated. [201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 ^ DC's Citi Open Bumped Out Of U.S. Open Series Due To TV Deal With Tennis Channel. Sports Business Daily. [2019-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英語).
- ^ Citi Open returns to US Open Series for 2019. US Open Series. [2019-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英語).
- ^ Tennis.com. From Cincinnati to Charlotte? Future of Western & Southern Open may involve moving cities. Tennis.com. [2023-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6) (英語).
- ^ Bonus Challenge. US Open Series. [July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 ^ Kreda, Allan. Clijsters Wins U.S. Open; Federer, Agassi Make Final. Bloomberg. September 10, 2005 [July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Clijsters Wins Second Consecutive U.S. Open Title. Long Island Tennis Magazine. September 13, 2010 [July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7).
- ^ Federer tames Djokovic to clinch US Open crown. ABC News. September 10, 2007 [July 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4).
- ^ Bonus Challenge – Emirates Airline US Open Series. Emirates Airline US Open Series. [2021-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
- ^ US Open 2013: Taxman cometh for champions. ZeeNews India. September 10, 2013 [September 10,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30).
- ^ Serena sweeps aside Wozniacki for third straight US Open. US Open Official Site - A USTA Event. [2022-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
- ^ @usopen. We will not have #USOpenSeries bonus money this year. (推文). July 18, 2017 [July 28, 2017] –透過Twitter.
- ^ Tandon, Kamakshi. Emirates drops US Open Series Sponsorship; adds US Open involvement. tennis.com. 7 February 2017 [2021-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 ^ US Open Series Tournaments. [2021-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