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盥訓(1876年—1953年2月16日),字孚若(又作芙若、扶弱),山西省猗氏縣(今臨猗縣)陳家卓人。[1]
生平
劉盥訓在家中排行老大,其父劉子俊在曲沃縣開油店。年紀稍大後便被過繼給叔父劉子秀,此後在寧武縣學習。他是清朝拔貢,曾入太原令德堂,後入京師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後他留學日本,在東京參加了中國同盟會。回國後,他在1906年9月、10月間出任山西大學堂中齋教務長,任職大概有兩年。此後他任河南開封學監,並曾經任職於北京大學。辛亥革命南北議和之後,袁世凱曾以山西起義兵變搶掠為藉口,拒絕將山西劃為起義省份。劉盥訓遂聯合了在南京的山西籍人士以及其他省份人士通過孫中山致電袁世凱,逼迫袁世凱承認了山西省的起義省份地位。[1]
中華民國成立後,他出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1913年,山西大學開設法學科,劉盥訓任法科學長,不久即去職。袁世凱稱帝時,籌安會的楊度、嚴復等人屢次邀請劉盥訓支持帝制,遭到劉盥訓拒絕。1917年,劉盥訓到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張勳復辟失敗後,劉盥訓返回北京。[1]
1924年1月20日到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劉盥訓、王用賓作為山西代表與會。1927年6月17日,劉盥訓作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視察員視察山西。1928年,他任國民政府立法院財經委員會委員。[1]
抗日戰爭爆發後,劉盥訓多次在《國民外交》等刊物上發文號召抗戰。1938年,劉盥訓奉國民政府之命到陝西發放賑濟。當時西安有人提出願意代勞,被劉盥訓拒絕。劉盥訓堅持統一由賑濟委員會調查並發放賑濟,直接使災民受益。在陝北辦理賑濟工作時,他會晤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1941年,劉盥訓奉命到山西監督發放賑濟,因查放主任委員未到任,故兼查放主任委員。當時山西政府考慮到敵區的危險,準備將賑濟款交由地方發放,對此劉盥訓表示:「中賑會交代,不可諉之他人。」劉盥訓遂率各部委親到敵區發放賑濟。[1]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被蔣介石任命為逆產委員會主任,但他沒有就職。[1]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他攜家自南京回到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曾受到總理周恩來邀請參加建設人民政權,但因病沒有就職。1952年8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聘字第97號任命劉盥訓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
1953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初三),劉盥訓在北京病逝,享年77歲。[1]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北京臨時參議院 |
---|
民國元年(1912年)4月29日~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 |
議長 | | |
---|
副議長 | |
---|
委員長 | 全院委員會委員長 | |
---|
法制委員會委員長 | |
---|
財政委員會委員長 | |
---|
庶政委員會委員長 | |
---|
請願委員會委員長 | |
---|
懲罰委員會委員長 | |
---|
|
---|
參議員 | 奉天 | |
---|
吉林 | |
---|
黑龍江 | |
---|
直隸 | |
---|
山東 | |
---|
山西 | |
---|
陝西 | |
---|
甘肅 | |
---|
新疆 | |
---|
河南 | |
---|
湖北 | |
---|
湖南 | |
---|
四川 | |
---|
江西 | |
---|
安徽 | |
---|
江蘇 | |
---|
浙江 | |
---|
福建 | |
---|
廣東 | |
---|
廣西 | |
---|
雲南 | |
---|
貴州 | |
---|
蒙古 | |
---|
青海 | |
---|
|
---|
|
---|
1928年11月7日 共49名 | | |
---|
1929年9月10日 共1名 | |
---|
1930年5月9日 共1名 | |
---|
1930年8月23日 共1名 | |
---|
1930年10月29日 共1名 | |
---|
|
|
---|
1930年12月16日 共49名 | |
---|
1931年10月12日 共15名 | |
---|
1932年5月4日 共1名 | |
---|
1932年8月10日 共1名 | |
---|
1932年9月9日 共1名 | |
---|
|
|
---|
1933年1月12日 共90名 | |
---|
1933年2月9日 共2名 | |
---|
1933年3月10日 共1名 | |
---|
1933年9月15日 共1名 | |
---|
1933年10月12日 共2名 | |
---|
1933年12月16日 共1名 | |
---|
1934年11月19日 共1名 | |
---|
|
|
---|
1935年1月12日 共86名 | |
---|
1936年 |
- 1936年8月15日1名:葉夏聲(1943年3月9日免)
- 1936年9月5日5名:李登輝(1938年12月24日免)、馮自由(1943年4月12日免)、王毓祥、林庚白(1941年12月19日亡)、艾沙(1946年7月4日免)
- 1936年12月5日7名:盤珠祁(1940年5月25日免)、戴夏、張西曼、溫源寧(1947年9月1日免)、劉廷芳(1942年6月5日免)、凌冰(1940年4月27日免)、緱克敬
|
---|
1937年 |
- 1937年2月6日1名:李光漢(1942年7月18日免)
|
---|
1938年 | |
---|
1939年 |
- 1939年1月7日2名:全增嘏(1942年3月28日免)、吳雲鵬
- 1939年1月20日1名:陳伯莊(1946年6月25日免)
- 1939年3月9日1名:王禮錫
- 1939年9月18日1名:凌璋
|
---|
1940年 |
- 1940年2月17日1名:劉志平
- 1940年4月2日1名:陸亞夫(1945年9月29日免)
- 1940年4月27日1名:洪瑞釗
- 1940年5月25日1名:馬曉軍
- 1940年8月7日1名:張鳳九(1947年4月12日免)
|
---|
1941年 |
- 1941年5月23日3名:羅友仁(1947年5月8日免)、趙巨旭、趙珮
- 1941年6月4日1名:曾彥
- 1941年6月18日1名:袁世斌(1946年6月25日免)
- 1941年7月3日2名:葉秋原(1942年3月28日免)、陳紫楓
- 1941年9月25日2名:連聲海(1942年3月28日免)、朱學範(1945年2月3日免)
|
---|
1942年 | |
---|
1943年 |
- 1943年2月18日1名:盛振爲
- 1943年3月9日1名:連聲海
- 1943年4月12日1名:王泉笙
- 1943年5月1日1名:董霖(1945年3月21日免)
|
---|
1944年 |
- 1944年1月22日1名:柳克述
- 1944年7月10日1名:陳揚鑣
|
---|
1945年 | |
---|
1946年 | |
---|
1947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