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大汉族主义
Untitled
关于汉服的论述不太清晰而且需要更多佐证。--68.108.199.190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05:42 (UTC)
是一种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大汉族主义不是种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你不明白这种区别吗?
种族主义的特点是对其它民族奴役,禁止通婚,或屠杀消灭,或强制血统同化(不是文化同化)。大汉族主义者这么主张吗? 这是要证据的。
相较于世界其他民族,汉族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汉文化也有更强的包容性和韧性,这一点可以从其历史连续性可以看出来; 汉文化主“和”; 有一点不能否认和抹杀,相较于世界其他民族,汉文化中对人文和人性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汉文化倾向于整体意识、集体意识,针对问题倾向于问题的整体性和兼容性, 汉文化崇尚奉献和荣誉,“忠孝礼义仁廉耻”“家国天下”这是中国古训,忠孝为先,中国人拜“天地君亲师”,简单地讲就是做人要懂得规矩,不要犯上欺下。
所谓“仁义”,讲的也是人际关系。“仁”的字形就是“两人”,即将心比心,慈悲宽怀。“义”的简体字形是“两人一心”,意即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礼义廉耻”的另一种讲法就是孔老夫子天天挂在嘴上的“克己复礼”,即忍耐克制,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再补充一下,中国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能做到这八点确实很难, 但这个认知已经深入固化到汉文化。确实在强调个体的西方文化中,很难理解者几点,如果真正理解到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灾难面前,政府的第一要务为什么会不同, 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的那场飓风时,政府第一要务是派出全副武装的部队维持当地秩序,至9月1号,已有6500名国民警卫队奉命赶到新奥尔良。9月2号, 州长要求增派4万名国民警卫队参与救援和维护治安。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向救援的直升飞机和车队开枪射击。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时,中国一天之内调集2万部队,中国政府所组织的救援行动是超常规模的,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迅速的救援行动。山地空降, 单日空运万人入川,全实况的新闻输送,通讯恢复的速度与能力,医疗措施的跟进,甚至不惜动用空降部队精锐,从美国的标准看,这是核战规模的国家级救援!
西方人不会明白解放军为什么不携带武器就进入灾区!解放军为什么可以徒步强行军21小时,在大雨和余震中前进了90多公里,两个多马拉松的距离,到达后又立即投入救灾工作!
解放军为什么可以把自己的口粮全部留给灾区的百姓,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为什么当地的百姓在看到解放军后都知道自己有救了!
总结为一句话:大汉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不是种族主义;汉文化崇尚奉献和荣誉;汉文化崇尚和平,但又不畏惧战争。
中国汉族主义者真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本国政府照顾本国人民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做到了理所应当,没做到才是罪该万死,这种基本操作有什么好吹嘘的?中国人真是不知所谓,愚蠢至极,误把自己应得之物当作别人的赏赐,不知这些人可曾想过,自己的祖先原本并不是汉族人,但是却被窜改历史导致自己误信自己是汉族人?以前维基有个条目叫做“中国历史消失民族列表”,列出历史上诸多被后汉族消灭的其他民族,来条目消失不见,想来是中国人怕自己那丑陋不堪的历史被人揭破刻意窜改掉了,不知中国人可曾想过,这种自以为是汉人的错误想法,和日本成功共荣中国之后,日本政府经过长期窜改历史,导致所有中国人都误认为自己是大和民族的脑残行为有何不同?111.252.226.111(留言) 2024年6月7日 (五) 05:58 (UTC)
驱逐鞑虏,复兴中华
当时满族在中国是统治民族,对汉族进行民族压迫,享有特权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类似美国内战前白人针对黑人或者说印弟安人一样)。 驱逐鞑虏,复兴中华是汉族的复国运动,是民族独立运动。反清复明运动的延续!怎么也算大汉族主义呢? 这是汉本位思想,中华国是汉人的国家,不是满人的国家,就和印度认为印度是印度人的国家,不是英人的国家一样! 要求把这条删掉。至少要把满清 对汉族进行民族压迫,享有特权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加上去。
请久远停止破坏性编辑,请不要彻底删除前人内容代之以你的文字,大汉族主义和独尊儒术相去甚远,被罢黜的百家大多也是汉族思想,您加入的对三民主义的过激评论也是不客观的。—鸟甲 2007年8月8日 (三) 16:24 (UTC)
本文太混乱了
大汉族主义和汉本位主义居然都混为一谈。哪些是历史,哪些是现实,哪些是主张(并没有成为现实),也全都混在一起……需要全面改写。小骆驼商队 (留言) 2011年3月29日 (二) 05:43 (UTC)
如果你只会讲国语跟英语就不要妄想自己是大汉族主义者。111.80.61.184 (留言) 2011年9月10日 (六) 09:43 (UTC)
大汉族主义中的原创研究
- 首段中根据若干来源总结出:
大汉族主义一词的产生是中共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借用马克思的民族平等、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对中国传统历史观进行贬损,并对华夏文明和中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
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少数民族利益为中心,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来限制汉族的权利、剥夺汉族的权利,为少数民族建立自治区,从而稳定中共的统治和共产主义理想。一九八九年前后,共产主义理想陷于崩溃,由共产主义理想凝聚的社会主义中国经历了政治危机并面临苏联那样的解体风险。中共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反对汉化,以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格局》为基调开始构建马克思主义下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不仅对汉族历史观进行大规模篡改,同时仍延续以少数民族利益为中心的民族政策。
- 此观点未见于任何来源。
- "向政治妥协的中国定义"一节中:
以后者的中国则包括了费孝通定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主体民族汉族和满、蒙、回、藏、苗、壮、维等数十个少数民族)。第二种定义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都是国内战争的提法。这种篡改的历史观下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被侵略过、打了近4000年内战的国家。
- 此观点完全无法被所标记来源佐证。
- "中共消融汉族民族意识的文艺政策"一节中观点与行文不分。
为避免类似中华民族条目中的编辑战(部分讨论见此[锚点失效]),故在客栈中提出次讨论,希望有经验的维基人帮助解决此条目的问题。--Mys 721tx(留言) 2012年2月18日 (六) 23:47 (UTC)
- 我怎么就没法现有人和我说,中国打了4000年内战?胡人入侵中原不算侵略?沙皇呢?西伯利亚呢?有些文章一看就是主观强烈的。--Zfb1200 (留言) 2012年2月29日 (三) 08:42 (UTC)
我去挂了模板。希望有能力的编辑能够清理一下那个条目。另外真的恳请有些人在表达自己观点之前能够关注一下维基百科的编辑守则。--黑色流星(留言) 2012年3月8日 (四) 13:34 (UTC)
移至讨论区段落1: 请将符合内容的移回, 或移到其他适合的条目
历史与现状
大汉族主义始于大禹的五服制度,天子建立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观:以首都为圆心,向外口每五百里画一个圈,画五个。[1] 中原的天子推崇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天子要求周边异族每年“朝贡”或者成为中国的“藩属国”。[2] 五服制度从夏商周延续到满清。
五服制是古代中国一贯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以五服制为中心,形成了东亚的汉文化圈,日本、朝鲜、琉球、越南都是汉文化圈的一部分。汉文化圈不承认汉族(华夏文明)以外的异族文化的价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对象。中国是汉文化圈的中心,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宗主国。华夏中心观一直是中国进行领土扩张并维系其文化心理认同的保证。儒家思想的传承发扬了华夏中心观,并且成为汉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3]
种族民族主义只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4]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5]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6] 按照这里的说法,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汉服的礼仪之邦”。汉族的历法夏历、汉语、汉衣冠、礼乐文明是中国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汉人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 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汉族以外的四夷必须臣服中国,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臣服,更是政治上的服从。汉文明和四夷犹如太阳与列星。[7] 汉代始建蛮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馆"。明朝四夷馆,内分八馆, 曰鞑靼、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回回、百夷(傣族)、高昌、缅甸等等。朝代名仅仅是王者的“天下之号”。[8] 历史上的异族政权为了和汉族政权争夺天下正统,也接受了汉族的礼仪文化,汉语以及汉衣冠。
移至讨论区段落2:请将符合内容的移回, 或移到其他适合的条目
而五四运动以来,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自由、平等、人权、科学、民主的西方启蒙思想破坏了儒家思想。传统精神的华夏中心观也因此受到了彻底排挤。[9]
以下为2012/12/15编修到一半的草稿, 因为edit protect无法提交
大汉族主义,又称大汉沙文主义、皇汉主义,汉人优越主义, 汉人至上主义是一种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张汉族历史、文化、血缘、正统性优越于其他族裔/民族。在政治上主张一切事务以汉族利益为优先、认为汉族重要性高于其他民族的民族主义。[10][11]在中国近代, 有不同形式及内容支持或打压此意识形态的历史和定义。支持者大汉族主义者常自认为是复兴汉文化的汉族人, 而反对大汉族主义则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及主张来抑制大汉族主义者的种族主义倾向。
历史上的大汉族主义
先秦史
由于中国史的史观常是大汉族主义及民族孤立的史观,翦伯赞所著的【先秦史】则采多民族国家历史辅以世界史的观点[12]
五胡乱华与唐朝
大汉族主义的优越感, 往往在儒家夷夏观的助长下, 也影响了唐朝边塞诗人使用侮辱边疆民族的词语。[13]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
辛亥革命的“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口号中的“兴汉排满”的革命主张, 因为和保皇及改革派立场相异,认为中国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和清朝统治阶级的种族把持有关系。尽管如此, 这些原来有大汉族主义的革命主张, 在汉族一词往中华民族一词在20 世纪初有各种不同的立场的意义及诠释转变,如早期孙中山的章太炎主张和言论的“大汉族主义”都有程度不一的往“五族共和”修正或调整。
“兴汉排满”的革命主张中的大汉族主义
孙中山讲“革命者志在排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批评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陷于淸政府"以汉攻汉之策" ,帮助镇压太平天国, "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14] 一九〇四年,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他还说满洲人是野蛮民族,中国革命"将满洲鞑子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章太炎也说:“举一纲而众目张,惟排满为其先务。”[15] [16]更有汉地十八省独立建国的思想:“若满洲政府自知不直,退守旧封,以复靺鞨金源之迹,凡我汉族,当与满洲何怨?以神州之奥博,地邑民居,殷繁至矣,益之东方三省,愈泯棼不可理。若以汉人治汉,满人治满,地稍迫削,而政治易以精严”[17]。“如吾前所举民主政体成立之四因,吾国实有其三焉:(一)十八省得天然之地势,远胜美之十三州,以地理论可独立而民主也;……”[18]。排满兴汉思潮,既沿袭了传统中国的“华夷之辨”,又借用了近代西方的民族主义,使汉族提高了民族自觉。排满兴汉又经革命党人如陈天华、邹容宣扬而深入人心。1910年,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的席正铭、易正柏等人组建黄汉光复党,宗旨为光复炎黄子孙地位和汉族固有河山,与武汉各革命团体密切联络,志在推翻满清王朝。[19]武昌起义时,汉口的市民听说武昌开来了军队,不约而同地大放鞭炮,夹道欢迎,无数群众高呼"杀尽胡儿"、"兴汉灭满"的口号。[20] 武昌首义占领武汉三镇以后,革命党人继续不停地大肆捕杀满人,碗实造成了一种"兴汉灭满"的局面。但排满思潮瓦解了满清构建的家天下体系,使原本臣服于满清政权下的未曾汉化的异族民族主义滋长。
“五族共和”及“中华民族”的修正
Template:Details:中华民族 Template:See also:五族共和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 认为“兴汉排满”的革命主张, 是种“小民族主义”的汉民族主义。梁启超为晚清君主立宪的改革派人士代表,反对鼓吹推翻满清建立共和的革命党政治主张,主张将满清疆域境内各民族视为一个整体来拯救的“大民族主义”。因此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及国族概念,主张汉族是这新国族的组成分子之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 “五族共和”的口号在当时以五大民族并列的方式, 减低原来认为有汉族至上的革命民族主义。
尽管如此, 当代台湾学者李筱峰则表示大汉族主义是指孙中山理想中的中华民族。[21],而中国共产党及其后来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也做出类似的批判, 认为中华民族出发的民族政策其本质上仍是大汉族主义及大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3年3月16日毛泽东的《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则主张要避免两种民族主义, 一为“大汉族主义”另一为“地方民族主义”。[22][23]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期间则延续此主张, 并认为反对大汉族主义是重点。[24]
采用国际共产及苏联的反对一切大民族主义的理论批评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早期采取的是类似苏联人民的民族主义政策, 对中华民族一词所含的大汉族主义进行批判 (支持中华民族一词在当时正是中国国民党)。至今,中共在提到民族工作的场合仍会惯例地说“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在大民族主义的理论批评下, 辛亥革命的后来的“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主张被中国官方诠释为带有早期兴汉排满的“大汉族主义”。 [25]
</ref>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来限制汉族的权利、保障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权利,从而稳定中共的统治。但被批评为制造特权阶层和忽视汉文化。[来源请求]
按照马列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阶段的官方主流看法,大汉族主义是一种大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歧视、压迫、剥削汉族以外的民族;限制、剥夺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服饰等;武装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10][2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28]
批判大汉族主义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基础常以列宁主义民族政策为出发, 批评大汉族主义是“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 并批评其政敌“大汉族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他们思想是大汉族主义。”[29] 是一种强调汉族利益的民族观,是列宁主义民族政策的对立面。[30][31][32] 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列宁主义,对国民党民族政策的概括。[33][34][35][36] 目前所知,较早提到“大汉族主义”此名称的文献是毛泽东在1953年3月16日所作的《批判大汉族主义》[37] 之后,毛泽东多次在会议和讲话中批判大汉族主义,如1955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38]、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39]。
依此理论批评, 相关的法律及决策文字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40][41] 出于共产主义理想,中共根据马克思的民族平等、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反对中国传统历史观民族观,[42] 对各族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43][44] 塑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4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阶段的官方主流看法,大汉族主义是一种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是未获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体现,[46] 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歧视、压迫、剥削汉族以外的民族;限制、剥夺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风俗、语言、服饰等;武装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26][27] 具体表现包括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不承认少数民族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不承认少数民族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而不尊重少数民族干部,不同他们商量办事,不相信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管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等等。[47] 1982年通过的新修正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2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出于反对大汉族主义,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48][49][50][51]
批判“第二代民族政策”倡议者的大汉族主义的立场
近年来, 针对现有民族政策要求改变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胡联合,其提出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也被批评为大汉族主义。[52]
当代网络上的汉族至上及汉族复兴
网络言论研究学者研究发现, 在2008年十月发生阎崇年事件, 在中文网络上为汉族至上论(大汉族主义)的表现: 一群由非精英的都会年轻人组成非正式团体, 来动员汉人的族裔特质进而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多元文化政策, 同时打造自傲自显的, 和少数民族区分开来的“汉民族”)。[11]另一研究则发现, 这网络上文化保守的论述展现出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活化汉族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同时, 也把汉族文化和中国文化混为一谈。这些网络上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完全正面的方式重新诠释中国历史, 并致力于攻击所有对中国历史有负面看法的各种官方、学术及流行论述。他们主张中国无法进步及现代化的主要问题在于满族, 而非汉族。他们的政治主张是复兴传统中国文化, 他们的政治观点综合了文化决定论及汉族主义。[53]
而“皇汉主义”一名则出自当代部分主张,“皇”是“伟大光明”之义。[来源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相关措施是否消除大汉族主义
按照中共的说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施民族政策已经基本消除大汉族主义,但仍留有部分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汉人不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与风俗、歧视排斥少数民族干部,不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许多政策法规来限制保障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权利,以平衡汉族因人口、文化、语言、历史等因素形成的巨大既有优势。例如:
- 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提干等各方面享受优惠;
- 保证少数民族在官员、代表中占一定比例;
- 为少数民族创造文字,实行民族语言教育;
- 地方自治政策,自治地区政府首长必须由少数民族担任;
- 汉族及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少数民族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绝大多数情况下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少数民族则可以多生;
- 为照顾其他民族的情绪,修改教科书,岳飞等不得称为民族英雄;
- 审查影视等文艺作品,不得使用“鞑虏”、“蛮夷”、“尼堪”等被认为带有贬义的词语,如2006年版《神雕侠侣》中的“驱逐鞑虏”口号被改成了“驱逐他们”,“尔乃蛮夷”被删去“蛮夷”,只留下“尔乃”。
以上在民族政策给于少数民族的优惠待遇,让评论家曾节明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民族政策主张,并宣称现在的汉族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汉族沙文主义”。[54]。曾节明认为中共执政以来,汉族才是在中国各民族中受迫害最重的民族,如在文革中,破坏的文化古迹几乎全部是汉族的文化古迹,被迫害的文化人士几乎全部是汉族文化人士。{fact}宗教信仰自由被剥夺得最彻底的也是汉民族。{fact}五十六年来,汉族也没有得到任何优于其他少数民族的优待。因为这些政策都是维护其他民族利益、打压汉族利益{fact},一些人认为在中国少数民族反而成了特权阶级{fact},中国不存在大汉族主义{fact}。
主要观点
大汉族主义者倾向把中国视为汉族主导的民族国家,认为国家政权必须为汉族所掌握。非汉族掌握政权的国家不能称之为中国。主要不承认蒙元、满清为中国,有些甚至否定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十国的非汉族政权,即使这些政权已经高度汉化,后代亦以汉族自居,他们仍不承认他们为汉族一分子。鼓吹血统论,认为汉族血统纯正,盲信族谱记载,忽略历史上有外族同化并攀附同姓汉族名人以及收养、改姓、冒姓等情况。贬低混血儿,尤其是父系血统非“纯种”汉族者,称他们为“杂种”。
对于分离主义,大汉族主义者一般不主张在文化上将民族的外沿扩大,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对其他族群的尽快汉化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因此排斥、打压少数民族文化,排挤外来文化、宗教,亦由于历史上中国的藩属国家及民族于近代与中国常有冲突,因此也受到大汉族主义者贬低、排斥,以至世界上其他民族也受到排挤。最极端者甚至主张对曾经统治中国的满族、蒙古族等民族进行种族灭绝。这是由于大量清宫戏的刺激[来源请求]和近几年网络上污蔑汉人[来源请求]的帖子影响,部分汉人开始重新倾向大汉族主义[来源请求],并且将其与纳粹进行糅合来创造一种新的纳粹式的种族主义[来源请求]。
大汉族主义者也会把社会中的欺诈和拜金视为汉族长期迷失,失去原本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造成的。有部分主张恢复传统性别分工,反对跨性别者和同性恋者。而不认同这些观点者常会以蝗汉、蝗汗等词嘲笑之。[来源请求]这令部分较温和的汉文化复兴者避免与极端份子混淆而不使用皇汉一名,而以“汉本位”、“汉文化复兴者”自称。[来源请求]
评价
刘宗正指责孙中山有“大汉沙文主义”的思想,例如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第四讲提到:“就历史上说,我们四万万汉族是从那一条路走来的呢?也是自帝国主义一条路走来的。我们的祖宗从前常用政治力去侵略弱小民族”而实际上,汉族往往都是被侵略者,中国的领土是在自卫反击中一步步扩大,而且有些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汉族的迁移对这些地方的发展和文明化做出了大量贡献。[55];刘宗正指责从黄河流域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的中国发展历史:“汉人”从河南一小块所谓“中国”之地,到现在中共所统治的“大陆”之地,就是大汉沙文主义与铁血所建立的,数千年来的汉人,曾经为这种反人类罪与屠杀行为,痛哭流涕与严厉忏悔吗?[56] 他认为原始汉民族活动的范围应该只包括原来河南一小块地方,谴责了几千年来该民族在扩张中的沙文主义。
相关但并不一样的思想
中国中心主义主张“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来源请求],汉本位主张“汉族是中国之本”[来源请求],与大汉族主义是不同的思想。
参见条目
注释
- ^ 《尚书`夏书》:“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
- ^ 《荀子》“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终王。”
- ^ 李泽厚,1998,《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2007,《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孔颖达,《左传·定公十年》疏
- ^ 《尚书正义》注“华夏”
-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学术年刊》第31期第27页:“这一“天下”由诸夏与蛮夷戎狄所组成,在方位上,是由中国居中心,蛮夷戎狄居四裔;在层次上,由中国居内服,蛮夷戎狄居外服……共享中国“天子”的皇恩浩荡,这是历代帝王最终极的“四海升平”的政治理想蓝图,此即所谓:中国与夷狄,犹太阳与列星。 ”
- ^ 《白虎通义》“天子至尊,即备有天下之号,而兼万国矣。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当为中和之道也。闻也,见也,谓当道著见中和之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无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号也?《诗》云:“命此文王,于周于京。”此改号为周,易邑为京也。《春秋传》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自称也。”
- ^ 杜维明,2008,《对话的文明: 池田大作与杜维明对谈集》,商务印书馆(香港)
- ^ 10.0 10.1 V. A. Krivcov. Maoism and Great-Han Chauvinism of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1974* [30 November 2012].
- ^ 11.0 11.1 Leibold, James. More Than a Category: Han Supremacism on the Chinese Internet. The China Quarterly. 2010, 203: 539–559. doi:10.1017/S0305741010000585.
- ^ 翦伯赞. 先秦史. 知书房出版集团. 2003: 7–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986-7938-26-8.
- ^ 周勋初. 詩仙李白之谜.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6: 105–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957-05-1328-8.
- ^ 孙中山,《敬告同乡书》,1903 年
- ^ 《排满平议》
- ^ 汤志钧. 章太炎傳.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6: 408–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957-05-1329-5.
- ^ 《排满平议》
- ^ 《政体进化论》
- ^ 章开沅,1991,《辛亥革命辞典》,武汉出版社
- ^ 王春霞,2005,《"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李筱峰. 2006/12/22. 李筱峰專欄續集(2004-2006). '新自然主义'. [2006]. ISBN 9576966205.
- ^ p.137 大汉族主义 关于毛泽东批评的“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游梓翔. 領袖的聲音: 兩岸領導人政治語藝批評, 1906-2006.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37–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957-11-4268-5.
- ^ Zedong Mao; Michael Y. M. Kau; John K. Leung. The Writings of Mao Zedong, 1949-1976: January 1956-December 1957. M.E. Sharpe. 1992: 55– [30 November 2012]. ISBN 978-0-87332-392-5.
- ^ 见p.100邬涵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职高专).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 100– [15 December 2012]. ISBN 978-7-302-09199-8.
- ^ 李世涛,2000年,《知识分子立场: 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 世纪初年到辛亥革命期间,在西方民族主义的激发之下,在"排满"的热浪中,迅速地盛极一时。..."排满"宣传就是源远流长的大汉族主义。
- ^ 26.0 26.1 26.2 什么是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 ^ 27.0 27.1 中央统战部-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 ^ 28.0 28.1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jimlee02”的
<ref>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共产党政策阐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集中表现,它是剥削阶级思想在国内民族关系上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
- ^ 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以大汉族主义代替了列宁主义的民族政策。”
- ^ 毛泽东《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大汉族主义,只顾汉族,认为汉族最高级,就危害少数民族。”
- ^ 王宾,1998,《后现代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主体性的困惑》,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周恩来,1943年,《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蒋介石的新专制主义》“蒋介石国民党对国内各小民族,还不是充满了大汉族主义的民族优越感和传统的理藩政策的思想么?即在对外,国民党还不是有人在提倡大中华联邦应该圈入安南、泰国、缅甸、朝鲜甚至南洋群岛么?”
- ^ 周恩来1943年《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
- ^ 毛泽东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蒋介石的方针就是实施大汉族主义,摧残镇压,无所不至。”
- ^ 《红色延安令人向往 少数民族革命者奔赴圣地》“过去我们脑子里头有大汉族主义,压迫,就讲大汉族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他们思想是大汉族主义。”
- ^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69—270页。
- ^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05页。
- ^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27页。
-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指针》“苏维埃共和国必须特别注意落后民族共和国与自治区域内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提高,必须为国内少数民族设立完全应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学校、编辑馆与印刷局,允许在一切政府的机关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并且坚决反对一切大汉族主义的倾向。”
-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在内蒙古的实践》
- ^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 ^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任何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或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都是与共产党的原则,亦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不相容的。共产党人主张国际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并为此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它在党内和人民中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 ^ 江泽民《加强新疆各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要坚信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各族干部群众。”
- ^ 江泽民《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
- ^ 《中共中央关于批判大汉族主义思想的指示》
- ^ 刘少奇1954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 ^ 周恩来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忽视民族自治权利的倾向,多半是从大汉族主义来的,应该批判。”
- ^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第四节《关于民族自治问题》
- ^ 《毛泽东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 《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原则不容改变——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
- ^ M. Chew, Matthew; Yi Wang. Online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Han Ethnicism in China. Asian Social Science. 2012-05-28, 8 (7) [2012-12-14]. 1911-2017 ISSN 1911-2025, 1911-2017 请检查
|issn=
值 (帮助). doi:10.5539/ass.v8n7p3. - ^ 仇汉 ― 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不可取
- ^ 刘宗正:〈孙中山的联邦思想〉
- ^ 刘宗正:大汉沙文主义是人类文明最大规模的病毒
外部链接
实在是没有心情应付阁下的无理取闹行为
请user:Lauyulam 先生自行去向管理员报告,用另一个账号(user:子规)去也可以。
--No1lovesu(留言) 2015年2月8日 (日) 17:03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汉族主义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3221c48.aspx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archive.is/20120729153434/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3221c48.aspx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2日 (六) 23:43 (UTC)
党与政府的区别
在中共政府没删除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同,中国政府有歧异--叶又嘉(留言) 2019年4月3日 (三) 03:33 (UTC)
- @葉又嘉::那么您觉得拿“中共政府”这种称呼来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适咯?—以上签了名的留言由Ngguls(对话|贡献)加入。 2019年4月6日 (六) 07:26 (UTC)
- (:)回应,个人意见 觉得合适,但我的意见不重要。社群有共识就行。至于合适理由,国民党政府也是存在的--叶又嘉(留言) 2019年4月6日 (六) 10:08 (UTC)
编辑请求 2019-04-06
请求已拒绝
请求管理员将条目“争议”一节的“中共政府”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中共政府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合适,一方面“中共政府”有贬低的意味,另一方面“中共政府”和“中国政府”一词一样有明显的歧义,参见此处的讨论。--—以上签了名的留言由Ngguls(对话|贡献)加入。 2019年4月6日 (六) 07:28 (UTC)
- 保护已过期,且申请人已自行更改。此编辑请求无效。--S Wang👉中文—乌尔都语协作计划❤ 2019年4月15日 (一) 01: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