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卑南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卑南族
Pinuyumayan、Punuyumayan
南王普悠玛除丧祭团祭
总人口
约15,562人(2024年6月)[1]
分布地区
台东县台东市卑南乡
语言
卑南语中华民国国语
宗教信仰
卑南族神灵信仰基督宗教
相关族群

卑南族卑南语Pinuyumayan ),音译比努悠玛漾埔努悠玛雅恩卑南语Pinuyumayan、Punuyumayan,後者為南王部落專用),台湾汉人昔称八社番闽南语Peh-siā-hoan),为台湾东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脉以东,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区,以及花东纵谷南方的高山地区,族群主要居住于台东县台东市卑南乡,偏向属于母系社会,人口约一万五千余人。

神话传说

人类始祖

石生说

从前,在Revuwa'an的海岸,涌现海浪泡沫,之后产生如尘土般的物质,最后再变成石头。石头裂开后出现一人形,双上长有眼睛,且前后各有两张。人形的右小腿中怀着胎儿,后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名为Sokasokau,女孩名为Tavatav。两成婚后在Ruvoahan生下石头,后至Kavorongan(大武山)再生下石头,在Revuwa'an生下的石头生出名为Rarihin的女孩,在Kavorongan生下的石头生出名为Vasakaran的男孩。Vasakaran与Rarihin生下名为Arongatai的男孩与名为Vayayon的女孩,后Arongatai与Vayayon再生下Ruviruvi与TaTa两姊妹,后一名叫Sihasihau的阿美族男子招赘予Ruviruvi,成为知本部落的祖先[2]:52、53

竹生说

创造女神奴努劳(Nunur)从大地中出生后,把一根竹子插在起源之地巴拿巴拿样(Panapanayan,位于知本部落南方、今太麻里乡三和村南回公路旁的海岸地),而一对男女便分别从竹子的竹节中出生,分别叫做巴辜马赖(Pagumalay/Pakomarai/Pakmalai)和芭谷穆莎(Pagumsir/Pskoshiselu/Pakoshiser/Pagumuser)[3][4][5]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卑南族最早的祖先是从巴拿巴拿样登陆、进入台东平原地区建立以母系社会为基础的政治与军事组织(部落),过着游猎的生活,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部落之间开始发生冲突,在这段过程中,位于北部平原区域的族人逐渐放弃了原本游猎的生活方式,改以农耕或渔捞为主,并严格划分势力范围,其中以巴沙拉阿特(Pasara'at)、巴拉哪都(Valangato/Palangato)、沙巴彦(Sapayan)组成了现今南王部落的前身:东东安.巴依湾部落(Tongtongan Paiwan),又随着阿拉西斯氏族(Arasis)的加入而扩大,成为当地最大势力(竹生系统)[5];南部靠近中央山脉的石生系统区域,各部落主要维持着打猎、火耕的生活,族人以部落为核心分散开来生活,其中以知本部落的前身:卡砦卡兰部落(Kazekalan,位于现在知本部落后方山上)的势力最大(石生系统[6]

分布

卑南族服饰

卑南族主要分布在台东平原的台东市以及卑南乡的十个聚落,分别为:

(由北往南)

Dandanaw 龙过脉部落(卑南乡明峰村)

Ulivelivek 初鹿部落卑南乡初鹿村)

Alripay 上宾朗部落(阿里摆,卑南乡宾朗村)

Damalagaw 泰安部落(大巴六九卑南乡泰安村)

Likavung 利嘉部落(吕家,卑南乡利嘉村)

Kasavakan 建和部落(射马干台东市建和里)

Katratripul 知本部落(卡大地布台东市知本里)

(由东到西)

Papulu 宝桑部落台东市宝桑里)

Puyuma 南王部落(普悠玛,台东市南王里)

Pinaski 下宾朗部落(槟榔树格,卑南乡宾朗村)

社会

卑南族的社会有两个领导人物。一是男祭师(rahan)负责主持部落性的重要祭仪,一是领袖(ayawan),由村子里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部落里重大事情的协调者,亦是人猎祭、争战的领导人物。

目前男祭师依然沿续传统的职责,在部落里受人敬重。领袖ayawan则因现代行政体系的介入在各村的职权消长也有所不同。以南王为例,里长虽有行政上的职权,但长老群依然非常受敬重。建和则头目的领导地位居高不下。有些村落的年轻人有感于传统文化的式微,近年来极力鼓吹延续传统命脉的活动,呈现了年轻人拉着老人往前跑的现象。不管任何形式的演变,族中长老的生活体验与传统智慧依然是族人咨询的对象与精神支柱。

  1. 婚姻上,男子以入赘女方家为原则。
  2. 氏族姓氏的继承以女子为主。
  3. 财产的继承是母传女。
  4. 祭祀权的管理与责任也是由母亲方面的女子来承续。

然而这样的习俗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调适。以结婚为例,目前大都是从夫居住的父系社会的婚姻法则。孩子们的姓氏也以父亲的姓氏为主,有些家庭则一半从父姓一半从母姓。

住宅

卑南族的传统家屋

传统卑南族人的本家除了生活起居的家屋(ruma')以外,亦包含家族祭祀与巫师作法的祖灵屋(karuma'an),以及家族小米祭祀的小米灵屋(ka'aliliyan)。卑南族人会在家中安置镇宅护符(lu'em),以祈求住屋的安宁。卑南族人为每间屋子命名,而后在此屋舍出生的人,便以此屋为名。[7]

传统上,卑南族的房屋是以竹子为主要建材:壁柱、墙壁、屋顶铺面、小梁及床都以刺竹为主,其次是长枝竹家屋的主柱使用坚硬的榉木,主梁使用轻又笔直的枫香槟榔,屋顶上方则以白茅覆盖[7]

文化

卑南族少年会所,是12-18岁之卑南族少年接受部落教育的地方
穿着正装的卑南族青年
会所训练

卑南族特有的斯巴达式学长制的会所训练,卑南族男子成长的阶段共有三个重要的过程:

  1. 少年期(ttakubakuban,takuvakuvan,cakuvakuvan):约在十二、三岁时,进入少年会所(ttakuban,takuvan),参加集体生活;接受打屁股(melangtti)、跑步(pabekas)、摔角(mareburubu)、胆量(waringettan)、刺猴(pangayangayaw)等严格的体能训练,为的是要少年们各个成为体格强健、服从、守纪律又勇敢有礼貌的普悠玛(普悠玛源自卑南语,原指卑南族部落大首领所在地,亦有集合团结的意思;英文名译为“Puyuma”,同时这也是卑南乡以及台东市南王部落的称呼。)的男人。
  2. 青少年期(myabetan,valisen):少年到了十七、八岁时,升为青少年(myabetan,valisen)入成人会所(palakuwan),任派服役级,参加各类成人活动和祭仪。担任服侍长老、杂役、传令等工作,强调刻苦耐劳、学习自动自发、服从命令的精神。
  3. 准青年期(kitubangsar):成年礼仪式(约二十岁),在大猎祭(mangayaw)举行。凡通过考验获此殊荣的青年,才算成为卑南族真正的青年(paseket bangsaran)。青少年平时只能穿着一件短裤,而青年更只能用一件蓝色短裙包裹下半身。
槟榔树格社背袋
精湛的刺绣手艺:

以十字绣法最普遍,人形舞蹈纹是卑南族特有的图案。

戴花环的普遍性:

虽然不是只有卑南族才戴花环,但形制的一致性及花环所代表的男子成年意义是其他族群所没有的。

巫术的盛行:

早期卑南族的巫术十分盛行,其他族群的人都惧怕三分。巫术又分为白巫与黑巫,白巫替人治病,黑巫施咒害人。目前卑南八社尚有多位祭师。光是南王就有二十几位男、女巫师,负责部落性的祭仪。或为族人祈福趋邪。甚至有一位巫师开业服务,为人占卜、趋邪,解答人生疑惑,当然,服务的对象不仅止于卑南人,连汉人也前去卜问。

祭典

卑南族的武器

由于时代的变迁与地理位置的差异,卑南八社的祭典呈现了不同的风貌。

  • 知本里(Katratipulr):最重视七月中旬的收获祭,为期三~七天。著名的勇士舞游街祈福是其特色。一九三三年恢复年祭(一月一日)中的除丧活动,并重建会所制度。1996年恢复猴祭,目前致力于会所制度的重建,尤其偏重于青少年的成长及训练。
  • 南王里(puyuma):
  1. 小米收获祭(mulaliyaban):在七月中举行,在海边往兰屿的方向遥祭带小米种籽到人间的二位先人,会后并在部落的会所举办摔角活动。
  2. 年祭(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元月二日止):是卑南社对少年年祭、大猎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著名内容有:
    1. 青少年驱邪活动:部落的小孩赤裸上身,脸上涂抹炭灰,手拿芭蕉叶至各家户驱除不净,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2. 少年年祭(mangamangayaw):举办时间在mangayaw之前。借着刺猴培养少年的胆识及杀敌的气概,由于动物保育猴子由草猴代替。猴祭意义演变成让现代的青少年认识族群历史与文化的一个媒介。
    3. 大猎祭(mangayaw):原意为年度狩猎、巡视领域,可长达数月,目前缩短为数日,由长老主导在野地扎营打猎。大猎祭回来的当天,族人前立凯旋门,全部落妇女小孩盛装列队欢迎,并为长老们戴上花环,吟唱传统古老的史诗(bayrayray)、聚餐等一连串的活动。
    4. 联合年祭:(年祭后不定期举行)由十个部落轮流举办表演及竞赛,是观摩卑南八社文化的最好时机。
  • 建和里(Kasavakan):以七月中的小米收获祭(kemaderunan)及十二月底的年祭('amiyan)为主。其中年祭搭建的巨型秋千是此部落之特色,在卑南八社中只有建和村与初鹿村保有此项技术,但各别有着不同的技术工法与意义。
  • 初鹿村(Ulivelivek):以七月的收获祭及十二月底的年祭较受重视。其中收获祭的荡秋千活动是一大特色。
  • 宾朗村(Pinaski):以三月八日妇女除草完工的传统节日最具特色,显现了宾朗村妇女团队组织的严谨。七月小米收获祭,十二月底的猴祭、年祭亦是主要祭典之一。
  • 利嘉村(Likavung):以十二月底的年祭为主,其中的除丧祭最为完整。目前致力于重建部落阶级制度及传统歌舞。
  • 泰安村(Tamarakaw):以十二月底的大猎祭为主。
  • 宝桑村(Papulu):以十二月底的大猎祭为主。

统计

卑南族男子服饰
县市别卑南族人口 (2000年)[8]
县市 卑南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台东县 5,993 204,919 2.92%
台北县 739 3,722,082 0.02%
桃园县 529 1,808,833 0.03%
台北市 315 2,624,257 0.01%
花莲县 306 327,064 0.09%
高雄市 267 1,493,806 0.02%
台中县 217 1,510,480 0.01%
高雄县 210 1,262,969 0.02%
屏东县 185 872,902 0.02%
台中市 124 989,047 0.01%
宜兰县 122 444,950 0.03%
彰化县 104 1,255,332 0.01%
台南县 83 1,120,394 0.01%
新竹县 68 451,316 0.02%
苗栗县 57 534,366 0.01%
台南市 51 725,985 0.01%
嘉义县 41 552,749 0.01%
南投县 41 487,398 0.01%
云林县 37 705,440 0.01%
基隆市 31 387,504 0.01%
金门县 25 56,275 0.04%
澎湖县 22 83,214 0.03%
新竹市 19 395,746 0.00%
嘉义市 10 266,126 0.00%
连江县 10 17,775 0.06%
总计 9,606 22,300,929 0.04%
乡镇市区别卑南族人口 (2000年)[8]
乡镇市区 卑南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台东县台东市 3,396 98,276 3.46%
台东县卑南乡 2,303 19,331 11.91%
台北县新庄市 105 387,014 0.03%

参考文献

  1. ^ "卑南族"[1] ,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2024年7月31日查阅.
  2. ^ 田哲益(达西乌拉弯·毕马). 《卑南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3. ISBN 9574554775. 
  3. ^ 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2021-06-08]. ISBN 9789576717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4. ^ 林豪勋 / 陈光荣.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 台东县政府文化局. 1994-06-01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5. ^ 5.0 5.1 宋龙生.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8-12-01 [2021-02-08]. ISBN 9789570231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6. ^ 卑南族族群歷史. 台湾原住民族资讯资源网. 
  7. ^ 7.0 7.1 “传统卑南族人的家”,台东市卑南文化公园内看板。
  8. ^ 8.0 8.1 行政院主计处编. 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台北市: 行政院主计处. 2002. 

延伸阅读

  • 孙大川 总策划(2016年). 《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1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台北:新自然主义).

外部链接

歌谣

参见

  1. ^ 台灣地區僑委機構網站 – 團體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