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克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克襄
出生刘资愧
(1957-01-08) 1957年1月8日67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中县乌日乡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学系学士
台中市立居仁国民中学
体裁现代诗散文
主题自然书写
代表作《风鸟皮诺查》
《山黄麻家书》
《十五颗小行星》
《11 元的铁道旅行》
《男人的菜市场》
奖项吴三连文学奖
中国时报叙事诗推荐奖
台湾诗选年度诗奖
台湾自然保育奖
吴鲁芹散文奖
第52届金钟奖第58届金钟奖生活风格节目主持人奖
第六届联合报文学大奖[1]

刘克襄(1957年1月8日),本名刘资愧台湾台中市乌日区人,台湾诗人作家、自然观察解说员,曾任中央通讯社董事长。

刘克襄从事自然观察、历史旅行与旧路探勘十余年,外号“鸟人”。[2] 至今出版诗、散文、长篇小说、绘本[3]摄影作品二十余部。

生平[4]

刘克襄1957年生于台中,毕业于台中一中私立中国文化大学新闻学系。

刘克襄的文学由诗作起步,就读文化大学期间,对于自然草木药草产生兴致,并且加入“华冈诗社”开始写作。第一篇见报作品〈发散〉刊登于联合报副刊,此时他的作品深受盖瑞.史耐德翻译的《寒山诗集》影响,就读文化大学期间,他也以本名刘资愧自费出版诗集《河下游》(1978年出版),但一星期后即自行毁弃。随后他便加入联合报副刊实习,开始了近三十年的副刊编辑生涯。

1979年入伍,服役于海军军舰,并开始对鸟类萌生兴趣,退伍后便开始撰写鸟类相关文章,也加入了台中野鸟保育协会,经常至各地进行自然观察活动。1982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旅次札记》,开始在自然写作展露头角。随后陆续出版生态报导文学《旅鸟的驿站——淡水河下游的四季观察》(1984),而政治诗集《漂鸟的故乡》(1984)更因批判政治反映社会现实,一度掀起“刘克襄旋风”。

1985年起担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编辑,1988年任职在自立报系艺文组主任,策划“探险家在台湾”专题,后出版诗集《小鼯鼠的看法》(1988) ,开启具有深度历史感的自然志书写《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1840-1912)、《横越福尔摩沙——外国人在台湾的旅行(1860-1880)》。1991年出版台湾第一部动物小说《风鸟皮诺查》,1993年出版第一部有关海洋生物的小说创作《座头鲸赫连么么》。1995年将“城市荒野”的概念结合自然踏查的经验,出版《小绿山之歌》、《小绿山之舞》、《小绿山之精灵》三部曲。1996年起开始尝试面向儿童与青少年的创作,如绘本创作《鲸鱼不需快乐时》、《不需要名字的水鸟》、《豆鼠私生活》(1996),奇幻小说三部曲《扁豆森林》、《小岛飞行》、《草原鬼雨》(1997),介绍常见鸟类习性和行为的青少年著作《望远镜里的精灵》(1997),《少年绿皮书:我们的岛屿旅行作者》(2003)。2000年起出版与旅游相关的文学《北台湾自然旅游指南》(2000)、《迷路一天,在小镇》(2002)、《11元的铁道旅行》(2000)等。

经历

曾任中央通讯社董事长、健行科技大学担任驻校作家(2007年3月—6月)、《台湾日报》副刊编辑、《中国时报》美洲版副刊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编辑、《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撰述委员、自立报系艺文组主任、执行副主任。[5]

作品

  • 《野狗之丘》 —— 2007 年 三月(初版); 2016 六月(再版)
  • 《风鸟皮诺查》 —— 1991 年
  • 《座头鲸赫连么么:小说 × 绘本》 —— 2017 年 二月
  • 《豆鼠首部曲——扁豆森林》
  • 《豆鼠二部曲——小岛飞行》
  • 《豆鼠三部曲——草原鬼雨》
  • 散文集《自然旅情》
  • 散文集《山黄麻家书》
  • 《花纹样的生命:自然生态散文集》
  • 《快乐绿背包》
  • 《少年绿皮书 — 我们的岛屿旅行》 —— 2003 年七月
  • 《我们姓台湾:台湾特有种写真》
  • 《迷路一天,在小镇》
  • 《安静的游荡─刘克襄旅记》
  • 《最美丽的时候》
  • 《北台湾自然旅游指南》
  • 《自然生态绿皮书》
  • 《小绿山之精灵──植物、贝类篇》
  • 《小绿山之舞──昆虫、两栖篇》
  • 《小绿山歌──四季的自然观察》
  • 《望远镜里的精灵—台湾常见鸟类的故事》 获“联合报1997年度十大童书”“1998年小太阳奖”
  • 《豆鼠私生活》 绘本
  • 《豆鼠回家》 绘本 —— 2011 年十二月
  • 《鲸鱼不快乐时》 绘本
  • 《不需要名字的水鸟》 绘本
  • 《大便虫》 绘本
  • 《小蜥蜴的回忆》绘本 —— 2011 年 三月
  • 《大头鸟小传奇》 绘本
  • 《小石头大流浪》 绘本
  • 《鲸鱼不快乐时》 绘本
  • 《不需要名字的水鸟》 绘本
  • 《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 自然史
  • 《后山探险》 自然史
  • 《台湾旧路踏查记》自然史
  • 《福尔摩沙大旅行》自然史
  • 《11元的铁道旅行》旅行文学 —— 2009 年 四月
  • 《永远的信天翁:刘克襄动物故事》 —— 2008 年
  • 《虎地猫》 —— 2016 年 六月
  • 《十五颗小行星》 —— 2010 六月
  • 《里台湾》—— 2013 年 六月
  • 《溪谷间的野鸟》
  • 《北台湾漫游——不知名山径指南1》
  • 《北台湾漫游——不知名山径指南2》
  • 《找回自然的心 ─ 社区与学校的自然观察》
  • 《溪涧的旅次:刘克襄精选集》 —— 2016 年十月
  • 《消失中的亚热带》
  • 《随鸟走天涯》
  • 《革命青年:解严前的野狼之旅》
  • 《池边散步》
  • 《老树之歌》
  • 《大山下,远离台三线》旅行文学
  • 《两天半的面店》旅行文学 —— 2015 年 四月
  •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 穿村‧ 遇见风水林》 —— 2014 年 四月
  • 《失落的蔬果》
  • 《小鼯鼠的看法》 —— 2014 年 八月 (新版)
  • 《男人的菜市场》
  • 《淡水河畔的一场壮游》
  • 《在街角,遇到飞行》
  • 《早安,自然选修课》
  • 《小站也有远方》 —— 2021 年 五月
  • 《流火:鹿野忠雄的台湾养成》

获奖[6]

刘克襄获奖无数,曾获笠诗社二十年新人奖、台湾诗奖、时报文学奖、中外文学现代诗奖、吴三连奖、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台湾自然保育奖、明日报十大本土书奖、开卷最佳青少年图书奖、第二十一届吴鲁芹散文奖、第五届台中文学贡献奖。

相关

团体成员

  • 1979年底阳光小集诗社成立,刘克襄为诗社成员。

节目主持

担任评审

争议

  • 2014年7月14日,超商7-11传出将于离岛兰屿开店,刘克襄说,此举可能会打垮当地许多特色小店,甚至冲击兰屿人核心的生活价值,成为继核废料后,汉人带给兰屿的另一个恶灵[8]。对于刘克襄的批评言论,当地民众表示:“台湾人为什么不关心核废料迁出兰屿的公共议题,反而担心这种民生小问题?台湾人是不是生病了?”并且当地民意代表及民众均表示,该店铺之设立目地为便利游客之购物需求,不认为一家7-11会改变岛上居民的购物习惯[9]。当地达悟族年轻人说,上山种芋头、出海捉飞鱼,是兰屿人长久以来生活秩序,不会因小7改变,“只会去兰屿旅游付钱,就自以为很了解兰屿,反小7的外地人根本神经病”[10]
  • 2016年3月,投书媒体“台中人的早餐在哪”一文,批评台中早餐文化贫弱,不及南部及一些滨海城市,引起众多台中人不满。台中市长林佳龙在脸书上分享早餐地图,并骄傲表示:“台中人的早餐在哪里?底家啦!”力挺在地美食。台中市政府专门委员陈文信透过脸书回应:“身为台中人的作家,竟然不知道台中的早餐在哪里,还说台中饮食文化贫弱?刘桑,我才来一年,就可以画给你看了耶。”并随文附上详细的手绘早餐地图[11]。但刘克襄本人澄清他所强调的并非台中早餐文化贫弱,而是台中早餐的文化特色并期望这个丧失生活论述许久的城市,能够从一日之初的饮食,定位我城的特质[12][需要较佳来源]
  • 2020年9月3日 刘克襄批评,玉山排云山庄提供的餐点“味如嚼蜡”,引发登山社群热烈讨论。对此,作家孙玮芒直言,高山美食的代价,就是会增加环境负担,尤其厨余可能被野鸟吃下,进而影响其健康。

参考资料

  1. ^ 陈宛茜. 劉克襄獲聯合報文學大獎 「每一本書就是他走過的路」. 联合报. 2019-07-02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2. ^ 向阳. 作家向陽 談全能的「鳥人」作家劉克襄. 中央广播电台. 2020-12-24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3. ^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放屁啦!文學也能變繪本?. 联合报. 2015-12-23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4. ^ 劉克襄數位主題館. liukashiang.campus-studio.com.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5. ^ Yahoo新聞:曾虛白新聞獎頒獎典禮 劉克襄致詞 (圖).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1). 
  6. ^ 劉克襄數位主題館. liukashiang.campus-studio.com.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7. ^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8. ^ 谢莉慧. 小7進駐?劉克襄:別再帶給蘭嶼惡靈. 新头壳newtalk. 2014-07-14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9. ^ 张存薇; 杨媛婷; 杨雅民; 吴志伟. 藝文界反7-ELEVEn進駐 蘭嶼人反嗆管太多. 自由时报. 2014-07-15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10. ^ 庄哲权. 外地人反7-11 蘭嶼人:神經病. 中国时报. 2014-07-15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11. ^ 反擊作家 他才住一年就畫出台中早餐地圖. Yahoo奇摩新闻. 2016-03-11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2. ^ 刘克襄. 為什麼要談早餐. 2016-03-16 [2019-10-0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