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门三圣殿
隘门三圣殿 Aimen Sansheng Temple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湾 885 澎湖县湖西乡隘门村40号 |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
主神 | 金府千岁 万府千岁 文衡帝君 中坛元帅 水仙尊王 玄天上帝 | ||||
庙格 | 角头庙、王爷庙 | ||||
领导 | 重要人物:洪清徙 | ||||
开基 | 林投村民 | ||||
建立时间 | 清朝乾隆50年(公元1785年) | ||||
地图 | |||||
汉语名称 | |||||
|
隘门三圣殿(台湾话:Ài-Mn̂g Sam-Sìng Tiān),全名代天巡狩三圣殿,古名代天巡狩庙、大巡狩宫。台湾澎湖县庙宇,位于湖西乡隘门村,邻近澎湖机场[1]。开基之初奉中坛元帅,后主祀金府千岁,今主奉万府千岁。[a][2]法师流派为普庵派。[3]
沿革
隘门村自清领时期属“林投澳”[4]:169,庙宇坐落于村内俗称“七星穴”所在。[5]根据日治时期的调查:三圣殿在清乾隆乙巳年(即乾隆50年,公元1785年)便有“代天巡狩庙”的庙宇纪载、乾隆丙午年(乾隆51年,公元1786年)则作“大巡狩宫”,曾请外来的客神“纸王爷”来镇境,后奉“金府王爷”为主神[5],而在民国91年(2002年),主祀神明又改为“万府千岁”。[2]
已故的洪清徙法师长曾推论过三圣殿的历史,最早应能追溯至乾隆初年至中叶(1736年-1775年),但依据庙方所藏的“并受其福”、“声灵赫濯”两匾,落款年份为乾隆51年(1786年)、而乾隆50年(1785),隘门三圣殿有从他处迁建至今址的文献纪录,故建庙可考历史年代仍以乾隆50年(1785年)为主。[5]
隘门代天巡狩庙分别在光绪15年(1889年)、 昭和四年(1929年)间进行过修建工程;在民国57年(1968年)修建时,乃委请大木匠师叶根壮施作[6],并将原“代天巡狩庙”增改作“代天巡狩三圣殿”,顺利于民国60年(1971年)落成入火。据称“三圣”系指原祀奉的万、金府两位王爷千岁,又添入扶鸾信仰的文衡圣帝,引以为三圣,故以“三圣殿”名之。[5]
民国85年(1996年),隘门村民筹组“三圣殿管理委员会”,鉴于庙舍老旧、屋顶漏水严重,委员会于民国86年(1997年)提出旧庙全拆、另立新庙之议,获得全体委员同意。新庙于民国86年(1997年)农历十月初十动土、民国88年(1999年)农历十月廿八举行入火安座,农历十一月正式告成,即为今貌。此次重建耗时两年,重建经费则总计为新台币6000万元左右。[5]
轶闻
据称当初雕塑三圣殿神像之时,金府恩主公(金府千岁)曾托梦予庙中的人,表示要选择眼睛旁带一点红痣的神像,但是之后取神像的人并非是神明托梦之人。另外那人在雕刻店挑选之时,以为“目旁红痣的神像”为瑕疵品,所以挑走另外一尊神像,事后发现请错的时候,原本那尊已经被大仓屿的人给携回。嗣后据称,但凡隘门三圣殿信众祭拜金恩主时,都须面朝村落的西北方,乃是因为金恩主的元神仍座落于西北方大仓屿的缘故。[2]
图辑
-
庙埕、榕树
-
天公炉、楹联
-
大符雷令
-
神明厅
-
慈悲为怀匾(李登辉题)
-
壁画:黄龙祖师渡化吕纯阳
相关条目
交陪庙
注释
- ^ 原本主祀金府千岁,在民国91年(2002年)改登记为万府千岁。
参考资料
- ^ 〈澎湖機場〉.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隘門村三聖殿〉.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7) (中文(台湾)).
- ^ 甘, 村吉. 《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圖錄》. 澎湖县: 甘村吉. 2009. ISBN 9789574164110 (中文(台湾)).
- ^ 颜, 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5.3 5.4 〈三聖殿〉.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台湾)).
- ^ 林, 世超; 张, 宇彤. 《宮廟巧藝:跨越傳統的葉根壯大木作技術》. 台中市: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8: 33. ISBN 978986056194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