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极烟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极烟霞的漂浮路径

北极烟霞(Arctic haze)指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出现在北极地区大气层纬度上可见的污染现象。因其成分90%为硫,其余为碳,故显红棕色。与其他污染物相比,北极烟霞的化学物质能够在大气中持续较长的时间。由于在雪,雨和湍流空气数量上的限制,无法在春天替换极地气团的污染物,霾在北部大气层能够存在超过一个月。

危害

导致北极温度上升的速度超过地球的任何地区,虽然气候变化主要缘于温室气体的增加。[1]

产生的原因

燃烧,工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汽车的使用引起。颜色会发生变化,1974年,来自中国外蒙古的沙尘暴,致烟霞颜色变为黄色。次年因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变为黑灰色。[2]

导致的后果

欧洲气候学家预测,到二十一世纪末,北极地区的温度会上升3°C,同样地,来自挪威气象研究学院(NILU)的学者安德烈亚斯·托尔(Andreas Stohl)在《国家地理学会》上发表的文章称:“早期的气候模型表明,如果变暖持续,那么,到2040年,北极的夏季海冰(Sea ice)将完全消失。”

注释与参考资料

  1. ^ Law, Kathy S. and Andreas Stohl. Arctic Air Pollution: Origins and Impacts. 16 March 2007. Science. Sci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Soroos, Marvin. The odyssey of Arctic haze: toward a global atmosphere regime. December, 1992. Environment Magazine.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