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垿
王垿(1857年—1933年12月),字爵生、覺生,號杏村、杏坊,晚號昌陽寄叟。山東萊陽人[1],書法家、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王垿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3],後升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1894年,他在大考翰詹時中第二名,故一年後轉左春坊左贊善,後升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講學士。1900年7月,八國聯軍進攻通州,王垿護駕西行至西安,升國子監祭酒。1901年冬慈禧太后返京後,王垿賞戴花翎。1903年,他授河南學政兼授翰林院學士,後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1907年署法部右侍郎兼實錄館副總裁,撰寫《光緒實錄》。他曾任袁世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辛亥革命之後,1912年他想回家鄉萊陽,但因天津兵變,及聞萊陽也有軍隊譁變,故轉而定居青島。1917年張勳復辟,他曾被任命為弼德院顧問大臣。1933年12月,他在青島病逝,享年76歲。[4][5]
著作
- 王隱居傳
- 張太守允掄傳
- 墨香齋詩文集
家庭
參考文獻
- ^ 光緒己丑科會試同年齒錄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光緒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見新科進士。……杜本崇、周樹模、饒士騰、劉彭年、丁惟禔、費念慈、魏時鉅、熊方燧、陳嘉言、許葉芬、曾廣鈞、江標、陳長橿、徐仁鑄、陳鍾信、葉昌熾、王萬芳、王同愈、張孝謙、盧叢林、何爾鈞、陳祥燕、惲毓鼎、劉啟端、程棫林、劉若曾、陸鍾琦、熙元、鄧維琪、孫鼎烈、豫泰、陳鳴秋、張澂、崇壽、歐陽熙、馬步元、劉爾炘、傅世煒、熙瑛、曹樹藩、段友蘭、葉新第、薛啟榮、朱錦、愛仁、劉奉璋、李傳元、姚士璋、景方昶、余誠格、張鴻翊、孔繁昌、王祖同、徐德沅、薛寶辰、高枬、王尤、朱延薰、戚揚、張維彬、鍾廣、王繼香、趙秉璋、馮端、林孝恂、吳嘉瑞、武玉潤、唐右楨、劉元亮、孫廷翰、錢駿祥、希廉、李鵬飛、陳曾佑、宮耀月、梁鑾藻、喻兆蕃、王垿、劉秉鈞、寶豐、黃炳辰、程豐厚、薩嘉樂、勞肇光、溫仲和、梁肇榮、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四):光緒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引見己丑。科散館人員。得旨。……三甲庶吉士勞肇光、溫仲和、錢駿祥、梁鑾藻、王垿、薩嘉樂、陳曾佑、劉秉鈞、孫廷翰、寶豐、希廉、俱著授為檢討。
- ^ 王垿,山东省情网,于2011-11-17查阅. [2011-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 ^ 王垿,中楹網,2007-3-24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