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古德明 Koo Tak Ming | |
---|---|
出生 | 中國廣東省中山市 | 1953年11月13日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
籍貫 | 廣東省中山石岐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
職業 | 作家、時事評論家 |
活躍時期 | 1976年至今 |
古德明(英語:Koo Tak Ming,1953年11月13日—),生於廣東中山石岐,香港英語教育作家、時事評論家。
背景
早年生活
古德明在1957年搬遷至澳門定居,母親是一名車衣女工[1],而父親則是位於澳門水坑尾大井頭的宏漢學校的中文老師;古德明於該校就讀小一至小五年級。[2]1964年再遷至香港[3],及後就讀於香港潮商學校(小五及小六[4],1966年畢業[5])及聖保羅書院(1966年入讀[6])。就讀後者時與前香港電台助理廣播處長(電台及節目策劃)張文新為同班同學[7]。當時,古德明與家人同住於香港島西營盤,家人把寓所間成數間房間分租出去收租以賺取生活費。[8]
投身教育界
古德明在聖保羅書院完成中一至中七年級,高中時為一名文科生;他在中六時以自修方式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同時完成中七的大學入學試。[9]1976年,古德明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英文系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自己因批評文化大革命,並未獲得任何獎學金。[10]1981年考獲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學位。古德明曾在聖貞德中學任英文教師,後於香港大學新聞組擔任翻譯員,[11]1986年任職於中文大學人事組,1989年曾任《明報月刊》總編輯,1991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學翻譯組主管。1997年曾隨家人移民新西蘭,1998年回流香港。[12]回港後在香港教育學院當資訊主任;一年多後不獲時任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學院院長陳永明續約。[13]
創作與論政
古德明之後於香港的《蘋果日報》「生活名采」版每日撰寫專欄「東拼西湊」,回答讀者關於英語、中文和時政的提問;以及星期六於「論壇」版撰寫另一時事評論專欄「常山月旦」,非議中國及香港時弊。另外,古德明亦在《讀者文摘》擔任特約編輯,翻譯英文版讀者文摘為中文,及曾於香港免費報紙《AM730》設有「中華正聲」專欄,旨在扶持正統中文,批評中共現代漢語,但因政見與報社相左,已於2014年停刊。
家庭生活
古德明已婚,其妻為其任職香港教育學院時的舊同事[14]。
筆戰
古德明經常評點名人學者的中英文錯誤,然而一些被批評者並不認同他的意見,較主要的筆戰如下:
中文
- 在《蘋果日報》《常山月旦》專欄,就陳永明主持的節目《中文一分鐘》內「層出不窮的悖謬」,與該節目的負責人展開筆戰。[15]
- 在《蘋果日報》《征服英語》專欄,就可立中學一中文教師贈予當時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的「古典詩」(實為藏頭詩︰羅范椒芬功在教苑)作批評,指這首詩平仄、對仗及文辭出了問題,其後與一名教師展開筆戰。
英文
- 在《明報》《英語聞問切》專欄,就一篇香港某大學的公函內的英文文法訛錯,與瑪利亞書院英文學會展開筆戰。[16]
- 在《明報》《英語聞問切》專欄,多次指出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內容有誤,及指該字典聲稱的「獨立研編」是假的,因為詞典中例句大量剽竊英美英文詞典,還有反駁陸氏於《亞洲字典會議》發表、針對古氏指控的駁論[17]。
- 在《蘋果日報》《征服英語》專欄,就英語Ensign(艦旗或商船旗)的使用問題,與名流鄧永鏘展開筆戰,及後兩人斷斷續續就英語文法互相批評。古最終拋下戰書,以「每題賭一萬港元」,賭他跟鄧討論的八個英語問題誰對誰錯,但是鄧沒有應戰。[18]
- 於《蘋果日報》《征服英語》專欄就唐英年的一句「I think that is completely rubbish that」與讀者筆戰了數天[19][20]。
著作
時事評論
- 《常山月旦》七集 -- 次文化堂出版
- 《明月晚濤》三集 -- 次文化堂出版
- 《以古非今》甲至丁篇 -- 次文化堂出版
- 《胡不仆街》 -- 香港蘋果日報 二零零九年四月四日([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07075233/http://www1.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404&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2602042&coln_id=263%5D%EF%BC%89
英語學習
- 《古德明英語典藏──從對話速學地道英語》-- 紅出版(青森文化)
- 《英語對錯——字典不教你的141個英文用法》-- 紅出版(青森文化)
- 《聽講英語Easy Way》-- 青桐社出版
- 《為甚麼說不好英語》-- 青桐社出版
- 《英語聞問切》1-25集 -- 明窗出版社出版(本系列第26集後作者為魯效陽先生)
- 《征服英語》1-6集 -- 次文化堂出版
- 《英文,放馬過來!—文字的意義和差異》-- 青桐社出版
- 《英文其實不困難—文字的正確用法》-- 青桐社出版
- 《錯英文.大道理》-- 青桐社出版
- 《好壞英語》--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文化研究
- 《尋根究底》三集 -- 次文化堂出版
散文
- 《少年翰墨》 -- 次文化堂出版
- 《少年殊調》 -- 次文化堂出版
譯著
- 《西洋詼諧小品新譯》 -- 明窗出版社出版
- 《西洋幽默小品新譯》 -- 明窗出版社出版
- 《泰西筆記小說選》 -- 次文化堂出版
- 《泰西筆記小說選2》 -- 次文化堂出版
中文專著
- 《實用中文商務公函寫作》 -- 明窗出版社出版
- 《中華正聲》 -- 次文化堂出版
參考資料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5.
媽媽車衣,車到他大學畢業。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5.
他生於一九五三年,父親在是澳門宏漢小學的古文課老師,小一至小五,他也在父親執教的學校唸書。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5.
但他的父親認為澳門是死埠,留在那裏,他和哥哥會沒前途,便移居香港。那是一九六四年。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5.
他十一歲,香港潮州商會小學要他重讀小五。初來香港,
- ^ 十五學校畢業禮. 華僑日報. 1966-07-30: 11 [2022-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9).
- ^ 升中試一萬餘人獲入學. 華僑日報. 1966-07-28: 18 [202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1).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4.
張文新是古德明聖保羅書院的同班同學,張文新說他們同唸中四文科A班。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5.
初來香港,他住西營盤板間房。‧‧‧‧‧‧ 他家人便把六百呎屋間成三間房,分租給人賺生活費。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6.
小學畢業,仍考入聖保羅男校,那裏全英文授課,中一他聽不懂老師說什麼,二百四十人考一百六十六。‧‧‧‧‧‧中四開始,他唸文科,會考沒考數學,在原校升讀預科。中六,憑自修報中大,中文拿A,他想做老師,‧‧‧‧‧‧但他沒放棄中七會考,堅持多一張文憑就是多一張文憑。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6.
他在中大考全系第一名,但因為文革,他的反對批鬥文章被視為反共,所以他一次獎學金也沒拿過。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6.
七六年畢業,在聖貞德教英文,然後在港大做翻譯。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4.
他曾在港大、中大、科大做翻譯或人事組,離職後再回不去了。九七年隨家人移民新西蘭,九八年回流。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4.
在教育學院做了一年多Information Officer,後來陳永明做教育學院語文教育學院院長,他剛巧不獲續約。
- ^ 阮佩儀. 非常人語. 精英文化動力. 2008: 36.
太太細他十八年,二人昔日曾共事教育學院。
- ^ 《常山月旦》, 二零零一年 , 21 - 39頁
- ^ 《英語聞問切(十)英文造句之對稱》 , 一九九八年 , 122 - 146頁
- ^ 《英語聞問切(十四)怎樣增強英語理解力》, 一九九九年 , 55 - 58頁
- ^ 鞋帶鬆開、nothing - 古德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蘋果日報 2004年8月24日
- ^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香港蘋果日報
- ^ 二零一一年九月一日,香港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