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景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景仁
大清縣丞
籍貫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字號字仲則
出生乾隆十四年正月(1749年)
江蘇宜興氿里
逝世乾隆四十八年四月(1783年)
山西運城
親屬黃大樂
黃之掞,母 屠氏
出身
  • 博士弟子員
著作
  • 《兩當軒集》

黃景仁(1749年—178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自號鹿菲子[1],為文以黃仲則署名,江蘇常州府武進縣人,清代詩人。

生平

黃景仁舊居(兩當軒)

黃庭堅之後,祖黃大樂,為高淳校官。父黃之掞,為縣學生。四歲喪父,依賴母親屠氏養成,八歲能制舉文。十六歲應童子試,三千人中名列第一。十七歲補博士弟子員,於宜興氿里讀書。與汪中友好。乾隆三十一年,於江陰遇洪亮吉。為毗陵七子之一。次年,娶趙夫人。三十三年開始浪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高宗南巡,召試入二等,任主簿[2]乾隆四十三年,受業於鴻臚寺少卿王昶門下。家境日貧。[3]在北京從伶人乞食,粉墨登場。[4]入陝西巡撫畢沅幕府,畢沅替他捐補縣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為債主所逼,乃北走太行,抱病赴西安,至山西解州運城,四月二十五日,以肺疾卒於河東鹽運使沈業富官舍。[5]好友洪亮吉持其喪以歸。作品輯成《兩當軒集》[6]

文學成就

工於詩,詩學李白,「天才亮特」,其風格悲苦,《綺懷》十六首是代表作。黃景仁的《雜感》有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6]乾隆三十七年,作《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其中:「若論七尺歸蓬蒿,此樓作客山是主。若論醉月來江濱,此樓作主山作賓。」一句富有辯證哲理味。「身後蒼涼盡如此,俯仰悲歌亦徒爾。杯底空餘今古愁,眼前忽盡東南美。高會題詩最上頭,姓名未死重山丘。請將詩卷擲江水,定不與江東向流!」結尾四句點明主旨,人生短暫,但好的詩詞定會被世人追捧,長久地流傳。此詩一出,眾人爭相傳抄,頓時紙張價格上漲,留下「太白樓紙貴」的佳話。當代著名詩詞理論家徐晉如曾經說,讀懂了郁達夫,才能與之討論黃景仁,這句話無疑是正確的。

又工於詞,「小令情辭兼勝,慢聲多楚調。」[7]

生前約做兩千多首詩作,今存詩作一千餘首。朱克敬評其「狷狹寡諧」。[8]

評價

  • 王昶評其詩:「上自漢魏,下逮唐宋,無弗傚者,疏瀹靈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摯,不以蹈襲剽竊為能。」
  • 吳嵩梁於《石溪舫詩話》中提及:「仲則詩無奇不有,無妙不臻,如仙人張樂,音外有音。」
  • 包世臣評價黃景仁:「乾隆六十年間,論詩者推為第一」。[9]
  • 袁枚詩云:「中有黃滔今李白,觀潮七古冠錢塘。」
  • 瞿秋白詩云:「詞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

影響

現代作家郁達夫的小說《采石磯》即以黃景仁為故事主角[6]

註釋

  1. ^ 黃逸之. 黃仲則年譜 .初版.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4-03. 
  2. ^ 清史稿·黃景仁列傳》:高宗四十一年東巡,召試二等。武英殿書簽,例得主簿。
  3. ^ 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四載:「庚子年,陽湖洪亮吉稚存、黃景仁仲則流寓日下,貧不能歸,偕飲於天橋酒樓,遇君,招之入席。盡數盞後,忽左右顧盼,哭聲大作,樓中飲酒者駭而散去。」
  4. ^ 楊懋建《夢華瑣簿》記:「日惟從伶人乞食,有時竟於紅氍毹上現身說法,粉墨淋漓,登場歌哭,謔浪笑傲,旁若無人。」
  5. ^ 洪亮吉《卷施閣文甲集》卷一○〈候選縣丞附監生黃君行狀〉;又據朱錫庚是年六月撰〈黃餘二生傳〉云:「今年夏,有客自山西來者,曰:『黃生死矣。』未旬日,而餘生訃至。黃生年三十七而卒,餘生年二十六而卒,卒之月同也。」
  6. ^ 6.0 6.1 6.2 蔣肖斌.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中國青年報. 2019-04-12. 04版. 
  7. ^ 張德瀛《詞徴》卷六
  8. ^ 朱克敬:《儒林瑣記》
  9. ^ 包世臣《齊民四術》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