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方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恰達耶夫

西方派(俄語:За́падник羅馬化Západnik/ˈzɑːpɑːdnɪk/)是1830年代至1850年代發展起來的俄羅斯知識分子團體,大多數出身貴族地主。他們相信俄羅斯的發展依靠接受西歐的科技成果和自由主義政府體制。在他們眼中,要使俄羅斯成為更成功的國家,西方的理念,如工業化,應當在全國推廣。

在俄羅斯歷史上,西方派常常和斯拉夫派形成對比。斯拉夫派認為西方應當接受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而非相反。[1]

在當代語境中,這個詞可以被用來指代支持西式經濟發展模式的人。

代表人物

彼得·恰達耶夫是西方派運動的先驅。在他1831年出版的的《哲學書簡》中,他從西歐的視角來剖析了俄羅斯文化上的孤立。他質疑俄羅斯歷史的輝煌,嘲諷東正教沒能為俄羅斯的心智提供健全的精神基礎。他讚揚歐洲的成就,尤其是他們的理性和邏輯思想、進取精神、科技上的領先以及在追求自由之路上的領袖地位。[2]

別林斯基是西方派的主要人物。他主要是一位文學評論家,因為相比於政治小冊子,文學作品更少遭到審查。他認同斯拉夫派提出的社會應當先於個體的主張,但是他堅信社會應當容許個體為理念和權利而發聲。他強烈反對斯拉夫派在東正教作用上的觀點,在他眼中,東正教是倒退勢力。他強調理性和知識,反對獨裁神權。他對年青一代有着巨大的影響力。[3]

赫爾岑是貴族之子,在別林斯基去世後繼續宣傳他的理念。他受到伏爾泰弗里德里希·席勒聖西門蒲魯東,特別是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影響。赫爾岑最初是自由主義者,但逐漸接納社會主義。自1847年開始他便離開了俄羅斯,但是他從1857年到1867年在英國出版的《警鐘》在俄羅斯國內被廣泛閱讀。赫爾岑融合了法國大革命和德國唯心主義的主要觀點。他不喜歡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試圖在農民當中找尋真實。他鼓動俄國農奴解放,並在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後進而宣揚土地公有、民治政府和擴大個人權利。[4]

索洛維約夫將西方主義定義為「我們的社會思想和文學的方向,承認俄羅斯和西歐的精神團結是一個文化歷史共同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關於信仰與理性、權威與自由的關係,關於宗教與哲學以及兩者與實證科學的聯繫,關於個人與人類之間的界限,關於人民對人類、教會對國家、國家對經濟社會的態度——所有這些以及其他類似的問題都對西方和東方同樣重要和緊迫。

西方派與斯拉夫派

帕斯圖霍夫認為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爭論並沒有什麼特別「俄羅斯」的。他引用阿諾爾德·J·湯因比的話說,任何落後社會在對抗軍事和經濟上更強大敵人時,都會出現兩種傾向:「希律黨英語Herodians」——提倡照搬外國制度;「奮銳黨」——呼籲保留傳統生活方式。根據湯因比的說法,任何一種趨勢都不能引導社會走向成功,因為它們都缺乏創造力。帕斯圖霍夫還指出,套用列寧的話,可以說布爾什維主義有「三個來源,三個組成部分」:「西方派」和「斯拉夫派」,這是 19 世紀中葉俄羅斯知識探索的兩個主要方向;「東正教」的則變成了「里襯」,有助於將似乎永遠無法連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5]

爭論問題 斯拉夫派 西方派
對專制的態度 君主制+人民代表 有限的君主制,議會制,民主自由。
對待農奴制的態度 消極的,他們主張從上而下廢除農奴制 消極的,他們主張從上而下廢除農奴制
對彼得一世的態度 消極的,彼得引入了西方的命令和習俗,導致俄羅斯誤入歧途 積極的,彼得拯救了俄羅斯,使其煥然一新,將其帶入國際社會
俄羅斯應該走哪條路? 俄羅斯有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但可以利用西方的工廠、鐵路 俄羅斯姍姍來遲,它現在應該遵循西方的發展道路
如何執行變革 和平之路,自上而下的改革 不允許革命動亂發生

參考資料

  1. ^ Howard F. Stein, "Russian Nationalism and the Divided Soul of the Westemizers and Slavophiles." Ethos 4.4 (1976): 403-438.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Raymond T. McN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Chaadayev's Weltanschauung." Russian Review 23.4 (1964): 352-361.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Neil Cornwell, "Belinsky and V.F. Odoyevsky."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62.1 (1984): 6-24.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Vladimir K. Kantor, "The tragedy of Herzen, or seduction by radicalism." Russian Studies in Philosophy 51.3 (2012): 40-57.
  5. ^ Пастухов В. Б. «Третье пришествие большевизма» (англ.) // Русская служба Би-би-си. — 2014. — 27 October. Архивировано 6 сентября 2015 го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