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甑山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甑山教
創始人
姜甑山
主要分佈地區
朝鮮半島
宗派
普天教、甑山道、甑山教本部、甑山法宗教、彌勒佛教、大巡眞理會、太極道
宗教經典
《大巡典經》

甑山教韓語:증산교甑山敎 Jeungsangyo ) 有兩種不同的用法[1]:作為韓國新興宗教甑山道英語Jeung_San_Do(증산도)的同義詞,[2]或指以姜甑山(姜一淳英語Gang Il-sun,1871-1909)為宇宙最高神上帝英語Sangje的所有新興宗教團體,即甑山系宗教。[3]

起源和派系

1909年6月24日,被弟子公認為至尊神化身的姜甑山在他於1908年創辦的東谷診所去世。[4]姜甑山沒有明確指定繼任者,他的主要弟子和他的一些親戚都建立了不同的分支宗派,這些分支又進一步分裂成更多的競爭派系,共產生了100多個甑山教分支教團。[3]所有信徒都認為姜甑山是宇宙至尊神上帝,並相信他按照其使命通過儀式重新制定了宇宙秩序,但對於姜甑山的繼任者問題存在分歧。除了姜甑山之外,部分信眾還把自己派系的創始人或其他甑山教領導人神化並崇拜為神。[5]

許多分支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姜甑山的女弟子及妻子「首婦」高判禮韓語고판례(1880-1935)。1907年高判禮失去丈夫,她的表哥車京石韓語차경석(1880-1936)是姜甑山的主要弟子,介紹她與姜甑山發生婚外情。姜甑山於兩年後去世,兩年間在一起的生活共兩個月左右。高判禮在守喪三年後,1911年9月左右突然昏倒,幾個小時後他醒來,說遇到了姜甑山的靈魂。高判禮的周圍遂聚集了許多姜甑山的追隨者。而後來,車京石架空高判禮並成為該教團的實際領袖。高判禮不滿這種情況,於1919年脫離車京石,獨立創立教團,因為信徒誦讀太乙咒而被人稱為「太乙教」或「吽哆教」,後來也被稱為「仙道教」。在1920年代,車京石的派系稱為「普天教韓語Bocheonism」教,並成為韓國最大的新興宗教,也可能是韓國最大的宗教,擁有約600萬追隨者。1928年脫離普天教的李祥昊韓語이상호(1888-1967)創立了「東華教」,1931年高判禮的教團與「東華教」合併,李祥昊和其的兄弟李正立(1895-1968)建立了各種團體,最後成立了「甑山教本部」。李氏兄弟分別是甑山教本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領袖。[6][7]1933年高判禮脫離教團隱居,至1935年去世。

1936年車京石去世後,普天教迅速衰落,並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團體。在起源於高判禮派系的分支中,最大的一個是由安雲山(1922-2012)創建的「甑山道」,安雲山是李祥昊的前弟子[7],1945年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宗教團體。後來經過進一步的分裂,安雲山於1974年與他的兒子安耕田(生於1954年)一起創立了現在的甑山道。甑山道認為姜一淳「甑山上帝」為父神,「太母·高首婦」高判禮為母神,並且在1926年至1935年之間對宇宙進行了秩序重建。[1]甑山道是甑山系宗教中在海外最著名的一支,儘管它在韓國不是最大的派系。[3]

姜甑山的另一位主要弟子是金亨烈(1862-1932),最初是車京石的下屬。1904年,姜甑山與妻子鄭治順離婚後,金亨烈將自己第三女14歲的金末順推薦給34歲的姜甑山作為非法定妻子。姜甑山於1909年去世後,金末順回到家中並於1911年病逝。1914年金亨烈離開車京石並與姜甑山的遺孀鄭治順(1874-1928)建立了獨立的教團。雖然甑山教派一致認為,在化身為姜一淳之前,甑山上帝進入金山寺的巨型彌勒佛像中持續了三十年,但金亨烈的彌勒佛教韓語미륵불교認為,姜甑山去世後再次居住在佛像中。金亨烈從金山寺的佛教僧侶中獲得了對這種信仰的支持,但在1922年被住持驅逐出寺,他的派系也因這一事件而衰落。[5]

另一個重要的分支出現在1920年代,以趙哲濟為中心,他的弟子稱呼其為趙鼎山(1895-1958)。趙哲濟從未親自見過姜甑山,但聲稱在1917年收到了他的啟示。最後,他被認定為姜甑山的妹妹(約1881-1942)、母親權良德(1850-1926)和女兒姜舜任(1904-1959)公佈的姜甑山預言中的神秘繼承人。然而姜舜任與她的丈夫金炳澈(1905-1970)後來開創了自己的獨立派系:甑山法宗教[7],總部位於韓國全羅北道,經過與其他派系的長期訴訟,獲得了姜甑山的遺體,目前在其總部。[5]趙鼎山於1925年創立了無極道,但由於日本對韓國的佔領和對新興宗教的敵意,不得不在1941年解散,1948年改組,1950年更名為「太極道」,總部設在釜山。趙鼎山於1958年去世,他的弟子作為獨立宗教團體直到1968年,確認趙鼎山的繼任者為朴牛堂(1918-1996)。然而,在1968年,朴牛堂的權威遭到了一些高層和趙鼎山兒子的質疑,後者反對朴牛堂提出的改革。反對派將總部保留在釜山附近,並繼續使用太極道的名稱,而朴牛堂則搬到首爾並於1969年將其派系重組為「大巡眞理會」。[8]儘管統計數據存在爭議,但大巡眞理會似乎是甑山系宗教中最大的新興宗教,也可能是韓國最大的新興宗教。[9]在朴牛堂於1996年去世時,大巡眞理會內部爆發了爭論,在主張和否認朴牛堂被神化為繼姜甑山和趙鼎山之後第三位神之間產生了分歧。拒絕神化的派系保持對驪州總部的控制,有大部分成員追隨,而另外四個(或更多)派系承認朴牛堂為神或彌勒佛,並與主要組織分離,但他們仍舊保持聯繫。

此外的重要派系還有甑山大道教、濟化教、朴仁庵教團、順天教、人道教、普化教、母岳教等。

參見

參考

 

  1. ^ 1.0 1.1 Flaherty, Robert Pearson. JeungSanDo and the Great Opening of the Later Heaven: Millenarianism, Syncretism, and the Religion of Gang Il-sun. 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s. March 2004, 7 (3): 26–44 [March 27, 2020]. doi:10.1525/nr.2004.7.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 
  2. ^ See e.g. Lee Chi-ran,"The Emergence of National Religions in Korea", 21.
  3. ^ 3.0 3.1 3.2 Jorgensen, John; Winter. Pokorny, Franz , 編. Chapter 20: Taesunjillihoe. Brill. 2018: 360–381. ISBN 978-90-04-36205-5. 
  4. ^ Key Ray Chong, 「Kang Jeungsan: Trials and Triumphs of a Visionary Pacifist/Nationalist, 1894-1909," in The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ed.), Daesoonjinrihoe: A New Religion Emerging from Traditional East Asian Philosophy, Yeoju: Daesoon Jinrihoe Press, 2016, 17-58.
  5. ^ 5.0 5.1 5.2 Lee, Kang-o. Chungsan-gyo: Its History, Doctrine and Ritu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Korea Branch. 1967, 43: 28–66. 
  6. ^ See Lee, 「Chungsan-gyo: Its History, Doctrine and Ritual,」 cit.
  7. ^ 7.0 7.1 7.2 Hong, Beom-Cho. 범증산교사 (History of Global Jeungsanism). Seoul: Institute of Global Jeungsanism. 1988. ISBN 978-8989752011. 
  8. ^ Park, In-gyu. 대순진리회 조직체계의 변화와 그 특성 (A Study on the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Daesoon-jinrihoe). New Religious Studies. April 2019, 40: 63–95. 
  9. ^ See Don Baker, "The Religious Revolution in Modern Korean History: From ethics to theology and from ritual hegemony to religious freedom," The Review of Korean Studies, 3 (September 2006), 249–275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