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阿爾伯特實驗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實驗的一張照片,左邊是打扮成聖誕老人的實驗員,右邊是小艾伯特。下面一行字的意思是「現在他連聖誕老人都害怕」
The film of the experiment

小阿爾伯特實驗(英語:Little Albert experiment)是一個顯示嬰兒經典條件反射的實驗。這項研究也是一個刺激泛化的例子。它是在1920年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及其助手羅莎莉·雷納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該實驗很著名,也很有爭議。

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在野外觀察兒童後,有興趣尋求對他兒童反應觀念的支持,此外,他推斷這種恐懼是天生的,或由於非條件反應。他認為,根據經典條件反射原理,他可以使嬰兒恐懼一個一般嬰兒不會害怕的東西。

實驗過程和結果

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研究。艾伯特的母親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殘疾兒童的奶媽,艾伯特是華生和雷納進行實驗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之斐馬克診所一名僱員的兒子。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在此起點,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大約兩個月後,當小艾伯特剛超過11個月大,華生和他的同事開始進行實驗。第一步,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實驗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處,允許他玩弄牠。這時,兒童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遊蕩,他開始伸手觸摸牠。第二步,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刺耳的聲音。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便大哭起來,表現出恐懼。該過程重複數次。第三步,把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沒有聲音刺激。艾伯特對白鼠出現在房間裏感到非常痛苦,哭着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顯然,這名男嬰已經將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現在的條件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建立了聯繫,並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原先對巨響的無條件反射,現在對白鼠的條件反射)。

這個實驗導致以下一系列的後果:

  • 巨響(非條件刺激)出現,引起恐懼(無條件反射)。
  • 白鼠(中性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同時出現,引起恐懼(無條件反射)。
  • 白鼠(條件刺激)出現,引起恐懼(條件反射)。在這裏,學習發生了。

而且,這種恐懼對其他相似的東西也有效。在實驗的17天後,當華生將一隻(非白色的)兔子帶到房間,艾伯特也變得不安。對於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華生戴上有白色棉花鬍鬚的聖誕老人面具出現在他面前,他都顯示出相同的反應,不過艾伯特並不是單純懼怕一切有毛髮的東西。

爭議

準確性

根據錄像顯示,阿爾伯特有痴呆和發育殘疾的跡象[1],這有可能影響實驗的結果,因此該實驗結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仍有爭議。

實驗倫理

該實驗完成後,約翰·華生並未去除阿爾伯特的條件反射,導致阿爾伯特的心理受到扭曲,此後看到相同類型的物品時仍會表現出恐懼,被後來的科學界認為違反學術道德[2]

2009年,Beck、Levinson和Irons想調查該實驗對阿爾伯特後來的生活的影響,但他們發現該嬰兒在3歲時因不明原因(可能為腦膜炎)得了腦水腫,並於1925年5月10日逝世,得年6歲,因此該實驗對其後來的發育的影響無從知曉。[3]

參考文獻

引用

  1. ^ Gary Irons, et al. "Little Albert: A Neurologically Impaired Child." History Of Psychology 15.4 (2012): 302-327. PsycINFO. Web. 20 May 2013.
  2. ^ Harris, B. (1979). Whatever happened to Little Albert?. American Psychologists, 34, 151-160.
  3. ^ Beck, H. P., Levinson, S., & Irons, G. (2009) Finding Little Albert: A journey to John B. Watson's infant laborat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4, 605-614. doi:10.1037/a0017234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