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電影
東亞電影 |
---|
|
本條目介紹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電影。
歷史
建國前
建國後
朝鮮日治時期結束後南北分治,並於1948年先後成立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後,南北電影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朝鮮建國初期戰爭不斷,電影發展相當緩慢,主要作品是一些戰爭記錄片。1950年代後期,朝鮮展開千里馬運動,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逐漸恢復,為後來的電影事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1970年代是朝鮮電影的高峰。中國大陸的觀眾也是在這一時期逐漸熟悉了朝鮮電影。
朝鮮第一任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和第二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都十分喜愛電影,金正日年輕時曾長期領導並參與電影有關工作,金正日強調電影的創作與製作要緊跟勞動黨政策和領袖(金日成)的指示。金日成的許多劇作被改編為電影,如《賣花姑娘》。經典的朝鮮電影被稱為「不朽名作」(如《血海》)。[1]
政治傾向
朝鮮電影往往有強烈的政治色彩,起到意識形態的宣傳作用。
著名作品
- 《在鐵道上》
- 《摘蘋果的時候》
- 《看不見的戰線》
- 《原形畢露》
- 《鮮花盛開的村莊》
- 《火車司機的兒子》
- 《血海》
- 《賣花姑娘》
- 《春香傳》
-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
- 《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
- 《無名英雄》系列
- 《民族與命運》系列
- 《一個女學生的日記》
- 《金同志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