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共價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共價鍵是由電子雲重疊形成。如圖所示,兩個氫原子的1s電子雲部分重疊,就形成了H-H共價鍵。

共價鍵(英語:covalent bond)是種化學鍵。兩粒或以上非金屬原子共同使用它們的外層電子(除砷化鎵),在理想情況下達到電子飽和的狀態,由此組成比較穩定和堅固的化學結構。與離子鍵不同,它們並沒有獲得或損失電子,進入共價鍵的原子向外不顯示電荷。共價鍵的強度比氫鍵強,比離子鍵小。同一種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都可以通過共​​價鍵結合,一般共價鍵結合的產物是分子,在少數情況下也可以形成晶體。又稱為共價鏈。

吉爾伯特·路易斯於1916年最早提出「共價鍵」這一概念。他認為——在簡單原子軌道模型中,要形成共價鍵的原子必須互相提供電子(一個或多個)從而組成電子對,電子對則扮演了共價鍵的角色,而形成共價鍵後的原子共同擁有那對電子對。

量子力學中,最早的共價鍵形成的解釋是由電子的複合而構成完整的軌道來解釋的。第一件量子力學共價鍵模型是1927年提出,當時人們還只能計算最簡單的共價鍵:氫氣分子的共價鍵。今天的計算表明,原子間的距離非常近時,它們的電子軌道會相互作用而形成整粒分子共用的電子軌道。

吸引和排斥

共價鍵中,以共價鍵連接的原子吸引共用的電子,使這些原子結合在一起。雖然其原子核之間和電子之間會因電荷相同而互相排斥,但原子核間的電子會減弱這些排斥作用,而電子與原子核間的相互作用更強。

共價鍵中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共用的電子受原子核的吸引(4綠線)

電子之間和原子核之間互相排斥(2紅線)

電子飽和

按照簡單的電子殼模型,原子的外層電子在達到飽和狀態下最穩定。對大多數原子來說,外層電子數為8時它們達到飽和,即「八隅體」。這時它們的外層電子數與同周期的惰性氣體元素的外層電子數相同。

氯化氫為例,在氯化氫分子中原子並沒有將它的外層電子交給原子。而是兩粒原子共用一對外層電子而達到飽和狀態。

鍵參數

鍵參數,是可以用於描述共價鍵性質的物理量的統稱,參數詳情可見於下列條目:

例子

氧分子

原子的外層電子數為6,這六粒電子中的四粒組成兩對,其它兩粒單獨存在。

氧原子的模型

每粒氧原子有六粒外層電子

這兩粒單獨的電子與另一粒原子中相應的單獨電子結合組成兩對新的共用電子對,由此達到電子飽和狀態。

氧分子

氧分子的模型

注意:此處的氧分子模型是簡化模型,實際上的氧分子要比這裡描述的要複雜得多,因為這6粒外層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軌道上,所以它們不能形成這樣簡單的電子對。在實際之中,氧分子有3對共用的電子對和2粒單獨的電子。

分類

共價鍵是電子雲的重疊,所以共價鍵最本質的分類方式就是它們的重疊方式。現在已知有3種重疊方式,分別稱作:

有機化合物中,通常把共價鍵以其共用的電子對數分為單鍵雙鍵以及叄鍵。單鍵是一根σ鍵;雙鍵和叄鍵都含一根σ鍵,其餘1根或2根是π鍵。

無機化合物不用此法。原因是,無機化合物中經常出現的共軛體系(離域π鍵)使得某兩粒原子之間共用的電子對數很難確定,因此無機物中常取平均鍵級,作為鍵能的粗略標準。

共價鍵還可以分為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

極性共價鍵

假如組成共價鍵的原子的電負度不同,那麼其中一粒原子核可能吸引共用的電子對,電子對在分子中的分布也不相等,電子較集中的地方顯負性,電子較稀疏的地方顯正性。這樣整粒分子就會顯示出一定的極性。分子的電極的分布除其原子的電負性外還與其分子的組成有關。

網狀共價鍵

網狀共價鍵(Network covalent bonding)是原子晶體的主要化學鍵,是晶體結構的主要連接鍵。

網狀共價鍵是共價鍵中的一種,它所形成的物質不是一粒粒的分子,而是大的原子晶體。網狀共價鍵的連接之力很強,若想使鍵斷開則需要有很大的能量,所以以網狀共價鍵作為化學鍵的物質的熔點和沸點都較高、硬度也很大,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金剛石

配位鍵

配位鍵(又稱配位共價鍵)是特殊的共價鍵,它的特點在於共用的一對電子出自同一原子。形成配位鍵的條件是,一粒原子有孤電子對,而另一粒原子有空軌道。配位化合物,尤其是過渡金屬配合物,種類繁多,用途廣泛,現已形成配位化學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