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存档17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条目及分类命名讨论

近日在整理条目、分类时遇到下面几个问题:

1、目前有北势溪 (新北市)条目存在,但查询北势溪条目可知新北市三芝区另有条北势溪存在,使前者显得名不符实,要改名的话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应使用“能区别的上层行政区名称”进行消歧义。“北势溪 (新北市)”流经数个新北市行政区难以定名,请求各位提供建议

北势溪 (淡水河流域)北势溪 (新店溪流域)北势溪 (新店溪支流),河流名不算地名,可以不受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规范。-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月2日 (日) 12:05 (UTC)

2、目前台湾各地村里分类命名规则不一(以下以OOO代表行政区名),有“OOO的村/里”,也有“OOO行政区划”;模板部分则有“Template:上级行政区OOO”、“Template:上级行政区OOO行政区划”、“Template:上级行政区OOO的里”(详参Category:台中市的里Category:高雄市的里Category:高雄市行政区划模板等,不须消歧义时也常看到有人加上级行政区),在此寻求统一共识

3、延续前一点,Category:台北市各行政区组织Category:新北市各行政区组织底下也有许多不须消歧义却加上级行政区前缀的分类名称,像是Category:台北市南港区组织Category:总部位于新北市新店区的工商业机构等,也寻求统一共识,看要照命名常规处理还是维持现状

4、又“工商业机构”一词似乎过于狭隘,我在想改成“企业”不知是否更好?

邀请@Fcuk1203KolymaDEMONBANE:@翰翔默然:参与讨论,也欢迎各位直接在各问题下方缩排进行讨论。--回廊彼端留言2022年1月2日 (日) 05:39 (UTC)

第一点好解决,消歧义不是用了“北势溪 (新北市)”和“北势溪 (三芝区)”区分了,而且三芝的北势溪只在三芝区境内呀。--D留言2022年1月2日 (日) 08:56 (UTC)
这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我认为您并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好比我问您“您是人类还是哺乳类?”一样,层级的逻辑本身就不对。-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月2日 (日) 09:15 (UTC)
不然前者干脆命名为“北势溪 (新店区)”(跟南势溪合流为新店溪之处)算了--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2年1月2日 (日) 17:42 (UTC)
我在第一项议题下方已提议北势溪 (淡水河流域)北势溪 (新店溪流域)北势溪 (新店溪支流),我相信这比用任何单一市辖区区分还好,既然它不只通过一个市辖区。河流就回归河流本质。-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月3日 (一) 00:09 (UTC)
我见过有直接用河流名称作消歧义的,似乎不加上支流二字直接作北势溪 (新店溪)都可?--Ghren🐦🕕 2022年1月3日 (一) 10:00 (UTC)
北势溪 (新店溪)我有考虑过,但我认为不妥,对于不熟悉维基条目命名规则的读者而言,可能会误会北势溪是新店溪的别称。这跟溪州大桥溪洲大桥不一样,通常不会有人误会某桥梁是某河流的别称。不过我也没有足够坚定的理由来反对命名北势溪 (新店溪)就是了。-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月3日 (一) 14:49 (UTC)
可以参考下清水河_(黄河)沁河_(黄河一级支流)的命名。带支流的命名也无不可,但先要决定是否按河流命名。--Ghren🐦🕐 2022年1月7日 (五) 17:13 (UTC)
第二点名称我没意见,大家觉得“XXX行政区划”好还是“XXX的村/里”好都可,我只是把分散于其他分类的村里集中在“分类:台湾各地村和里”及相关的子分类,并细分出了乡级的村里子分类。--D留言2022年1月9日 (日) 15:27 (UTC)
关于第二点,我觉得统一为“某地行政区划”可矣。——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月16日 (日) 19:36 (UTC)

关于司法判决类条目的命名

个人一直在翻译改进甲骨文诉谷歌Java侵权案条目(当然磨洋工就是了),并认为该条目应遵照美国最高法院判决时的名称即“谷歌公司诉甲骨文美国公司案”命名,目前该提议仍在讨论之中。另外,中文维基尚未有关于司法判决条目命名及引用的明确规范。尤其关于大陆地区的案例,如黄静案荣华品牌之争陕西千亿矿权案等,似乎是凭一时的舆论报道作为命名的主要依据,其中利弊值得讨论。个人认为英文维基相关的条目规范英语Wikipedia:Manual_of_Style/Legal可以提供不错的参照。--Jason211pacem留言2022年1月7日 (五) 15:36 (UTC)

澳门案件名也有此问题,如绑架华年达案莫世健饭局性侵案,甚至不一定是报章采用的名称,而衹是一个描述,而且澳门案件经常有当事人名字不公开的情况,如2008年澳门人身保护令案,就更难命名了。印象中澳门学术文献和判辞多直接用案件编号,所以或许根本没有规范名称可言?但是作为百科全书条目名,提供基本资讯来分辨案件,似乎要比单用编号更好。——留言2022年1月9日 (日) 19:59 (UTC)
中国大陆的案件建议依照中国裁判文书网命名。如果是在审案件,可以看一下所在辖区法院的公示;若是还没提审,那建议以国家或当地官方媒体的报道为主,例如: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或湖南日报、湖北日报这样的省级大报等。--冰心2022年1月10日 (一) 07:17 (UTC)
基本同意。不过大陆的案名是带有案由的,以吴梅诉四川省眉山西城纸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为例(这个还算短的了),全名可能导致搜索成本太高,而学术论文通常采用“吴梅案”这种歧义较大的简称。折中可能还是列明两造即可(但还是会有共同原/被告的问题,标题上怎么取舍可能还要想办法)。--Jason211pacem留言2022年1月10日 (一) 13:16 (UTC)
可以考虑参考英语维基上美国案例的命名方法,将案由去掉,直接以“原告被告案”的方式命名。当然,这是一个参考建议。--冰心2022年1月11日 (二) 04:27 (UTC)
个人大致同意此说。——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月19日 (三) 03:17 (UTC)
我建议就此订立一个命名常规,命名格式建议为“【原告】诉【被告】案”(@MrBingxin:所有英美法系的国家官方上都是这样命名案件的,所以不只美国是这种情况,至少香港也一样,但注意香港的翻译是“【原告】对【被告】”,参考庄丰源案的Infobox)。至于多案原被告分别完全相同的情形,我建议以年份消歧义,类推建议格式为“【原告】诉【被告】案 (某年)”,如果年份无法完全消歧义,可以以月份与日期消歧义,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如此极端的情形(年首年末可以理解,月首月末就离谱了)。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1日 (五) 13:48 (UTC)

关于WP:命名常规书名号部分的描述修正

看了一下命名常规中的书名号部分,“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名称”,这样的描述框定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范围,这样的描述并不好,从IAR的考虑,我认为应该是指作品类条目的条目命名不应该带书名号,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考虑修改一下描述。

现行条文

书名号 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名称不带书名号但在条目内部书名号正常使用。

提议条文

书名号 作品类条目(包括但不限于: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名不带书名号

对于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包括但不限于:获奖列表、人物列表)对应作品名部分是否添加书名号括注,除部分具体命名规则有规定的,其他情况社群暂没有共识。

但在条目正文中,书名号正常使用。

另外,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对应作品名部分是否添加书名号括注,已知Wikipedia:命名常规 (电子游戏)有明确禁止,电影类两种情况有出现并拉锯过(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存档16#条目命名一致性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5#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书名号之商榷)(《艺术家》获奖名单她获奖列表),其他情况如果没对应讨论共识结果,视为社群无共识? --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0日 (一) 09:06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2年6月#标题是否可以有书名号?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2#作品命名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0#无法理解条目名不含书名号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5#日本作品名中的波浪号
先前的讨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Ghren🐦🕒 2022年1月11日 (二) 07:01 (UTC)
这里的提案,第一部分是修正描述范围(避免概括范围过小),我认为似乎没太大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对应作品名部分是否添加书名号括注”,我也列出已知的允许或禁止、还有一些现状适应。你列出的大部分只是涉及“作品名条目名称应不应该加书名号括注”,但根据一些过往考虑讨论来看,似乎涉及书写模式转换问题,便于内文链接等,但普遍并不支持“作品名条目名称应不应该加书名号括注”,原来的规则也有类似的概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1日 (二) 07:25 (UTC)
@Cwek:其实对于我而言,加不加书名号其实倒是不太重要,但是要加要么就全部都一起加,要么就完全都不要加,我从来就没见过一本百科全书又些加书名号,有些又不加书名号的。英维也就是全部都用displaytitle加斜体,没有一些加一些不加的道理。其实大多数带书名号的衍生条目名称都是比较后期才在出现,早期定立的时候根本不会去这样搞。特别是电子游戏有明确禁止,这样其他作品又不是作品?电子游戏的性质本则上和作品没有分别。第一部份我倒是没有问题,但是第二部份倒是不必要的放宽,我建议直接改为“作品类条目(包括但不限于: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和衍生条目名称不带书名号”。这样更改之下更容易于站内连结,目前7的书名号命名有很多都没有不带书名号的重定向,不便内链。而且遇到书名号内带书名号的命名时也过于不便,要考虑单双书名号的问题。--Ghren🐦🕙 2022年1月12日 (三) 14:06 (UTC)
大杂锅?显然你搞错了一些问题。对于前一个议题(扩大书名号使用的修饰主体范围),我认为属于合理的抽象化,所以我认为不是重点问题。对于后一个议题(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对应作品名部分是否添加书名号括注),一来书名号不同于斜体,书名号是字符语素的一部分,而斜体只是字体显示一种修饰,在决定条目命名(相当有确定一个页面在mw系统上的路径唯一标识)上,前者是有意义的,二来鉴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所以增加修订只是用于反映现实,和顺便避免与前一个议题有概念重合(更主要来说,是防止像某些人那样),至于这个议题怎样处理,只能说期待社群能有更明确的讨论和共识。于我所见,我不反对后一个议题的肯定,主要考虑到的确出现了某些作品名本身作为常见代词或名词会导致条目命名解读有歧义,最好在条目命名上有区分,但的确不应该常态现象,而是作为允许情况来看待。——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3日 (四) 00:48 (UTC)
前一个我一直都说没问题。书名号虽然是语素的一部份,但是要不要加入标题中却是另一个问题。我手上的文学百科大辞典就明确地在各种书目前后加上书名号。但是斜体不是一种修饰这样简单,这是明确表示是作品的一部份。我建议还是先再讨论一下再将所谓的无共识写进去,社群无共识的东西可以列很长,但也不是每件事都有价值的。要是觉得她得奖名单有歧义,这样的说的歧义不就是更大。不能说因为无共识就强行将一些书名号重定向保留,这个道理也是一样。--Ghren🐦🕗 2022年1月13日 (四) 12:08 (UTC)
“暂无共识”的说法是参考同样里面的“括号的使用”中的全角括号,这句话只是为了反映现实,暂时不就这部分具体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规定。对于正文中作品名添加书名号我认为非常合理,这在原条文就有说明;作品类条目的命名不加书名号,这个有很多讨论结论,认为没需要;但是对于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以往做法也是认为没需要,但是鉴于现在出现了一批括注了书名号的衍生条目(虽然对于此我不表反对或支持的态度),而且还出现了反转,所以我认为是社群对此仍没有共识,所以借修正书名号部分的描述,防止某些人扣字眼,将这部定性为除非已有规则确定的,其他视为没确定,借此而已。(虽然我的意见是“可以特定情况允许,但不建议”,当然既然不是本次修订的重点,所以对此按下不说)——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4日 (五) 00:49 (UTC)
这倒不是我想扣字眼啦 囧rz……。衍生条目用书名号其实大概是7一个人带起来的,以前虽然有但是就但是就不是这样多。问题是一般来说无共识是讨论之后,大家都认为都没有共识才写进去的。现在这里不过是我们俩,再加上一两个那边的人在主要讨论,这能代表社群认为没有共识吗?不能。你希望的是解决问题还是放着问题不管?你要是愿意,我就再展开其他书名号的问题探讨,不然其实没什么意义。--Ghren🐦🕓 2022年1月17日 (一) 08:54 (UTC)
对于“衍生条目……”的观点,在这次修改中,我保持是暂且不讨论,反映现时社群的反应(可能是无意见,更大可能是不建议)。既然“电影类的衍生条目……”是只有一个编辑带起,而且也不成明确的共识,干脆不当一回事。——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9日 (三) 00:49 (UTC)
没有共识就没什么必要改吧?如果要改的话我建议改成“书报歌剧等在正文中应使用书名号的作品名称,作条目名时不带书名号”之类的,现在看起来就是很长一串废话。我对“包括但不限于”这6个字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另外与这次讨论无关的:我支持条目命名全部不加书名号。举一个极端到维基媒体基金会耗尽资金都不太可能出现的例子,制作人 X 拍摄同名自传电影《X》,电影 OST 中有同名歌曲〈X〉,全部奖项大满贯到要单独开条目,是不是要有X得奖列表《X》得奖列表《X》原声带得奖列表〈X〉得奖列表括号键给我用起来X得奖列表X得奖列表 (电影)X得奖列表 (原声带)X得奖列表 (歌曲)。--Austin Zhang留言2022年1月17日 (一) 18:23 (UTC)
两方面,第一部分是修正纯作品类条目的条目名是否添加书名号的描述主体修饰,只是眼延伸至合理的范围,语义基本不大改,应该不影响共识的表达,“包括但不限于:”一来延续之前的描述主体,二来不用硬框定特定的描述主体。第二部分就是为了防止“衍生条目的书名号”被第一部分的修改借题发挥,描述上只是希望反映已确立的和现状。——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9日 (三) 00:54 (UTC)
后一个,水晶球了,留待后人解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9日 (三) 00:59 (UTC)
我的认定是个别用户故意曲解方针并使方针无法正常执行,正解是请求管理员尽快正常执行方针,因此我反对上述修改。--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3日 (日) 04:09 (UTC)

消歧上再消歧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寻求一个没这样难看的消歧义。--Ghren🐦🕙 2022年1月22日 (六) 14:40 (UTC)

泰勒县 (德克萨斯州) (1858)泰勒县 (德克萨斯州中部)泰勒县 (德克萨斯州) (1846)泰勒县 (德克萨斯州东部)?以位置而非设立年份消歧义似乎较有用,因为不属“管辖范围有重叠但不同朝代”的情况。——留言2022年1月22日 (六) 15:15 (UTC)
经查,所有泰勒郡设立年份皆不同,可纯粹以年份做消歧义后缀。——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月22日 (六) 17:20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Ericliu1912:单纯以年份作消歧就可以吧,不必要用泰勒县 (德克萨斯州1858年)这个地方和年份一起使用的消歧义的命名吧?Ghren🐦🕚 2022年1月24日 (一) 03:30 (UTC)

这四个泰勒县条目还是以地域加年份消歧义为宜,这样可同时区分所处州份(德克萨斯州西维吉尼亚州)与具体县名(英语Taylor和Tyler中文均可音译为泰勒,但建县年份不同),方便在相关条目精准添加链接,毕竟标题若仅以年份消歧义则无法判断所处州份,于相关条目添加链接时会带来麻烦。--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4日 (一) 05:00 (UTC)
@ghrenghrenEricliu1912Joker Twins:为什么不以德克萨斯州中部、德克萨斯州东部、西维珍尼亚州中北部、西维珍尼亚州西北部为消歧义?——玖宸 2022年1月24日 (一) 17:24 (UTC)
泰勒县的地域消歧义具体到州份层级就可以了,就不用再细分州份内部具体方位了。同一个州的Taylor和Tyler再依建县年份区别就行。--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2:38 (UTC)
我觉得你的方案更好。目前这个方案感觉就是将年份和地方强行一起靠,括号间两个字眼的关系不足以让他们在同一个括号中。--Ghren🐦🕚 2022年1月25日 (二) 03:28 (UTC)
泰勒县的地域消歧义具体到州份层级已经可以了,毫无必要细分州份内部具体方位。标题采取地域加年份括号消歧义完全可行。--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3:38 (UTC)
那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年份+地域单纯使用地域的消歧义好?你的方案其实说到底就是强行将两个消歧义加在一起,而且也不是你说可行就可行的,好歹说一下咋就你的方案好咧。——玖宸 2022年1月25日 (二) 06:03 (UTC)
“年份加地域”已经是这四篇泰勒县条目消歧义采取的最好方案了,理由我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你要反对你倒是指出“年份加地域”具体如何不行啊,只凭你一句“强行将两个消歧义加在一起”就断言了吗,明明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呀。--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7:37 (UTC)
很正常很自然[来源请求],好歹给我一点除了你搞出来的这四个条目以外的别的例子?我的原因同@ghrenghren,就是年份跟地域本就扯不上关系,这消歧义看著是会混乱的——“德克萨斯州1858年”这堆字根本就看不出来啥意思,而且想消歧义的时候还得先看看那泰勒县的成立年份?
至于你说的理由,借我套用一下:

这四个泰勒县条目还是以详细地域消歧义为宜,这样可同时区分所处州份与具体县名,方便在相关条目精准添加连结,毕竟标题若以年份与州分消歧义无法判断所处在州份的何处,于相关条目添加连结时会带来麻烦。

——玖宸 2022年1月25日 (二) 09:46 (UTC)
首先声明一点,这四个泰勒县目前命名为Ericliu1912所定,不是我。你能具体说说究竟怎么不正常不自然了,一句“年份跟地域本就扯不上关系”就下断言了,州份加建县年份,也就是地域加时间,很正常很自然的消歧义方法(将一个事物描述清楚时间和地点是两个关键要素,这个是常识吧),不知道你为何连这么简单易懂的东西都感觉混乱。再有这四个泰勒县在地域上只需知道在哪个州份就行,至于所处州份的具体位置则过于琐碎,这就是不以所处州份具体位置消歧义的理由。年份消歧义也是维基百科常见的消歧义方法,不知道你为何觉得麻烦而无法接受。
接下来我说说以你所谓州份具体位置消歧义的弊病吧,我本以为你能自行发现的,可惜你到现在都做不到。就拿西维吉尼亚州来说,该州面积狭小,细分东西南北意义本就不大,两个泰勒县都靠北一些且互相挨得很近(其实因为该州面积狭小,靠东靠西靠南靠北距离相隔都非常近,google搜索发现西维吉尼亚州这两个泰勒县最短车程仅有77.8英里[1](合125.2千米)),硬生生分出中北部和西北部有何意义,不了解该州地理的该混还是会混,并没比不上州份加建县年份消歧义好到哪里。州份加建县年份,也就是地域加时间,只要建县年份即时间不同,就可以通过大家更为熟知的行政区域(一般为国家一级行政区划)对于同名县份进行消歧义,且不必区分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方位(毕竟熟知美国州份地理的实在少之又少),而且以州份加建县年份消歧义可同时添加州份和某年建立相关的分类,利于条目分类管理。这就是州份加建县年份消歧义相对于州份具体方位消歧义的好处。--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16:41 (UTC)
“具体位置则过于琐碎”但是建县年份亦然。同样,完全认同“熟知美国州份地理的实在少之又少”,但即使改用建县年份,熟知美国州份历史的仍然少之又少。所以在下建议比较用方位和年份这两种分法时,毋需考虑是否琐碎或是否为人熟知,因为美国的县本来就难以为中文维基百科读者熟知。(中北和西北会混,1844和1814差一个数字更会混了。)当然,若有不琐碎又为人熟知的分法还请不吝𧶽教。--留言2022年1月26日 (三) 03:13 (UTC)
单纯用年份似乎亦无不可。NC:#地名“使用能够区分的最上级行政区划名作为消歧义关键词”但是本情况中不存在能够区分的任何上级行政区划名(因为中北/西北等不是行政区划),除非理解成州名已“能够区分”(分成2对2)从而NC:#地名要求必须使用州名。——留言2022年1月26日 (三) 03:31 (UTC)
@HTinC23: 您觉得对这四个泰勒县均采取县治消歧义如何(即“泰勒县 (县治XX)”的命名格式),经查美国这些泰勒县县治名称均不同。--Joker Twins留言2022年1月26日 (三) 04:04 (UTC)
有道理,这种分法与刚果 (金)刚果 (布)异曲同工,亦可。--留言2022年1月26日 (三) 12:47 (UTC)

书名号重定向页面

刚才一大堆由带书名号重定向至没有重定向的页面以R3删除(维基百科: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1/12/15),但R3项中根本没有包括书名号使用的问题,而且,假如我们可以接受以上书名号命名作品列表(Category:电影获奖与提名列表),或者作品分类(Category:《诗经》篇目,我们是不是更加应该对带书名号的重定向更加宽容,因为重定向是极为廉价的,完全可以考虑到读者看见有部份页面使用了书名号命名而使用了书名号搜索。WP:R中根本没有说明这种情况,而我认为这种重定向是有助于偶然连结。以上,给予社群讨论。🐦T 2021年12月18日 (六) 01:46 (UTC)

《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任意内容》才是需要删的。--Txkk留言2021年12月18日 (六) 03:39 (UTC)
问题是《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之间,《任意内容》这个命名预期会更常使用啊,而且如果根本上用书名号表示作品是R3。这样没有消歧义作用的列表、名单都应该是格式错误,两者不应该有别。🐦T 2021年12月18日 (六) 03:57 (UTC)
书名号之外没有字符的重定向是没有必要的。--Txkk留言2021年12月18日 (六) 04:18 (UTC)
你能否直接说明为什么书名号之外没有字符的重定向是没有必要的?而书名号之外有字符的重定向是必要的?--🐦T 2021年12月18日 (六) 04:43 (UTC)
感觉违反直觉。--Txkk留言2021年12月22日 (三) 16:39 (UTC)
WP:CSD#R3列举的情形是不完全举例,还是仅限这些情形。 绀野梦人 肺炎退散 2021年12月18日 (六) 03:59 (UTC)
我理解WP:R3在TW的时候只能是四选一的,所以应该是仅限这些情形。特殊情况可以雪球,比如我之前提删过“上海文峰美容美发有限公”(没有司字)之类漏字的。--🐦T 2021年12月18日 (六) 04:05 (UTC)
漏字符合主条文“明显笔误”应该完全没有任何疑义,不认同是雪球。--Xiplus#Talk 2021年12月18日 (六) 14:14 (UTC)
2012年10月提过一次,可惜更新时未将“仅限”二字写入方针;2012年11月有一次较大规模的讨论可以参考。消歧义括弧跟间隔号两项的都是有经过讨论决定出来的格式规定,与“我觉得不应该使用这样的格式”有程度上差异,目前是未能符合R3准则的,当然如果你们讨论出不接受这样格式,请务必写入R3,不要再以“我觉得应该删除”的心态来使用R3。--Xiplus#Talk 2021年12月18日 (六) 14:36 (UTC)
还有一种奇葩的情况是《任意内容》任意内容《任意内容》,我还没有见到过[2]。--2021年12月18日 (六) 04:08 (UTC)
只讨论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作品类条目是否允许创建“《<作品名>》”的重定向,我认为没必要,因为不太可能有人搜索时会连书名号一并搜索,对于搜索引擎的话,带书名号搜索可以直接定位到对应作品的条目,即使该条目没有带书名号的重定向(搜索引擎是以导语段加粗的导语词作为匹配,似乎几乎所有的作品类条目的导语词都会添加书名号(暂时没找到没有添加书名号的情况,和确认搜索引擎对于以带书名号的作品名搜索会如何匹配))。——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18日 (六) 07:05 (UTC)
但是有时候书名号会带有消歧义的作用,例如《知识》这类的,带书名号的直接重定向更为方便,现在[3]站内找“《知识》”一词根本不能带到知识 (杂志)一词。而且重定向一文也说明应该要考虑到有些人是直接以url搜索,而非用google或者站内功能。--🐦T 2021年12月18日 (六) 09:40 (UTC)
搜索时不加书名号不行?--Txkk留言2021年12月18日 (六) 12:19 (UTC)
在第十个结果。就是不方便啊。--🐦T🕙 2021年12月18日 (六) 14:06 (UTC)
WP:消歧义(如果歧义项少,现阶段只有两个的话,可以用主题目消歧义)应该可以解决这类多事物同名的简单消歧义。——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18日 (六) 14:28 (UTC)
《知识》”相当于“知识 (作品)”,这个范围太大了。而且读者就算加书名号,也未必是想找这本杂志,毕竟en:The Knowledge (album)也可能适用“《知识》”。
而且普通读者一不确定知识 (杂志)这个条目建立与否,二无法预知《知识》是否导向到其他作品(或者因为没有任何作品条目建立,所以无处定向直接红链):所以搜索“《知识》”很大可能是不尽人意,有点投机碰运气的意思。理性的搜索方法还是不加书名号,直接通过知识的顶注跳转。
而且现在建立带书名号的重定向,将来很可能就要改知识知识 (消歧义)《知识》三处,维护上也会不方便。--洛普利宁 2022年1月3日 (一) 08:41 (UTC)
(!)意见:常用于诗书篇章、歌曲影剧、报纸杂志、图表名称两旁加上的《书名号》,有助读者分辨哪些条目是介绍作品。 --李美连 2021年12月18日 (二) 10:25 (UTC)
WP:消歧义的主题目消歧义可以解决吧?——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18日 (六) 14:05 (UTC)
我认为是可以解决的,个人观点。--夏雪若留言2021年12月19日 (日) 18:13 (UTC)
消歧义是消歧义,重定向是重定向,是两个问题吧 囧rz……。--🐦C🕕 2021年12月20日 (一) 10:35 (UTC)
确实不能放在一起谈。--夏雪若留言2021年12月20日 (一) 14:12 (UTC)
@ghrenghren:,因为你提出的一个例子,知识杂志,完全可以用消歧义的处理方式解决,而不需要添加书名号。——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2日 (三) 02:16 (UTC)
也有可能“知识”这个词的普遍性,导致知识杂志的权重偏低而结果偏后。但如果只以“知识”作为关键词,再配合消歧义的处理,可能更快到达目标条目(或者直接以“知识 杂志”作为搜索关键词组)。有些独特的作品条目名称(不至于同其他常见的通用用词相同),加不加书名号的搜索权重都很高,没有为作品类条目添加带书名号的重定向的需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2日 (三) 02:24 (UTC)
重定向的问题大多都是可以靠消歧义解决,但是加了书名号能直接到的话为为什么不做呢?--Ghren🐦🕐 2021年12月24日 (五) 05:24 (UTC)
那为什么要做呢?一个纯属个人主观的操作问题(至少在站点搜索某个作品的条目还带书名号是很反常的操作),另一个是纯属技术问题(搜索引擎对书名号实际不太感冒,对于独特的作品名加不加都能高权重,对于以常用名称命名的作品名,使用常用词的其他条目怎样都会压过作品条目)。对于衍生条目为了区分出作品名而加书名号我不反对(实际上更早的做法是不加书名号,但基于某些作品名会对某些读者产生歧义才觉得有需要加上),但以重定向的核心是为了处理别名的话,我不认为加书名号的作品名是作品名的别名而视为添加为重定向的考虑。——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5日 (六) 03:32 (UTC)
个人完全不能理解书名号外内容有无会导致二者出现什么实质上的差别,例如说“不太可能有人搜寻时会连书名号一并搜寻”这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同时适用于二者。要嘛就一律删除,要嘛就一律保留,无论是条目、列表还是重新导向页面皆然。——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1年12月20日 (一) 20:47 (UTC)
像“《艺术家》获奖名单”这样的,加书名号是为了消除歧义(不是一群从事艺术的人获了奖,而是一部名叫“艺术家”的作品获了奖),那些与之相同格式的标题是为了命名一致性上次讨论在此,可惜无疾而终)。--Txkk留言2021年12月22日 (三) 16:52 (UTC)
不要炒大杂锅。这次应该主要考虑作品类条目是否加一个作品名带书名号作为重定向名。对于衍生的其它条目暂且应该不是这次的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3日 (四) 02:13 (UTC)
我同意Eric的观点,格式错误理由是通用在本体和衍生条目的。Ghren🐦🕐 2021年12月24日 (五) 05:29 (UTC)
重定向不等同于衍生条目,重定向的核心是解决类似别名的处理,但带书名号的“条目名”不是别名。——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5日 (六) 03:24 (UTC)
假如就是格式错误,艺术家 (电影)获奖名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带书名号的“条目名”(列表等等)既然不是别名,这样的话就更没有保存的理由了,未见得其合乎WP:POFR的哪一项。--Ghren🐦🕖 2021年12月25日 (六) 11:24 (UTC)

我接受且认为逻辑自洽的方案有三个:

  1. 完全可以保留带书名号的重定向,不视作格式错误;
  2. 书名号只作消歧义的方式,在有歧义的时候可以加,没有歧义话就删除;
  3. 书名号就是格式错误,完全不能接受。

--Ghren🐦🕐 2021年12月24日 (五) 05:29 (UTC)

由于命名一致性产生的作品类主体条目的衍生条目(但不包括重定向),例如各种列表等,作品名部分以书名号括注并不反对。对于单纯的只括注书名号的作品名并作为重定向的话,不太认同,不符合搜索习惯,而且有消歧义的命名方法和WP:消歧义的内容处理方法去解决。如果作品名足够特别,作品名作为关键词加不加书名号在站点引擎搜索似乎没有差异。对此不认为需要这样建立重定向页。——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4日 (五) 06:19 (UTC)
命名一致性和消歧义和格式错误本身的问题没什么关系吧。你们现在提出来的论点就是带书名号搜索不合习惯不合当识,你的习惯不一定是读者的习惯,用url直接搜索的读者也不在少数。习惯问题是我无从辩驳,也不是合理的理由吧。带书名号的命名可以直接引导读者去正确标题,而不是《知识》→知识→知识杂志中间再带一层。我只接受上面1或者2的方案。--Ghren🐦🕒 2021年12月24日 (五) 07:50 (UTC)
你的习惯(加书名号搜索)也不一定是其他读者的习惯(至少我和Txkk都认为这不符合操作直觉)。而且维基的连接性就是希望读者能多遍历其他条目。——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5日 (六) 03:34 (UTC)
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一个逻辑:作为衍生条目的条目名称,而为作品名添加书名号括注不是格式错误,但单独为一个作品条目添加带书名号的重定向(来达到某些特殊的操作便捷等)是反常规和不必要的,也就是算是格式错误。——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5日 (六) 03:44 (UTC)
你这个逻辑不合NC:#书名号,衍生作品依我所见也是包括在书名号的规定之内的,如果你认为要这样理解的话,请你写进去。操作直觉可能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所以假如是单纯从条目命名而言,我不在乎从众。但是重定向应该是宽得多,只要有一部份人认为合直觉,应该可以使用,重定向的标准不必和条目这样紧。维基的连接性和这个重定向似乎没什么大关系。假如单独为一个作品条目添加带书名号的重定向是没必要的话,这样以方案2作结论只建立有歧义的就好。--Ghren🐦🕖 2021年12月25日 (六) 11:18 (UTC)
如果以命名常规关于书名号的说明,这种带书名号的作品名作为条目名本身就是不符合的。一致性也只是规范同一分类的条目命名模式一致(不太确定,作品条目的衍生条目对作品名部分加书名号括注好像见过是一次方针版讨论确立过,但我没找到对应的条款)。另外,衍生条目本身还是条目,一个有内容的页面,但重定向页是技术性页面,不是条目,所以不认为这是衍生条目也不是不认为是消歧义,因为消歧义在条目名的处理早有方案。——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6日 (日) 02:00 (UTC)
即使从Wikipedia:重定向#KEEP的情况考虑,例子上都没有对“带书名号的作品名”作为重定向名这种情况有支持,基本围绕着重定向就是作为某个页面的别名处理而存在。——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6日 (日) 02:18 (UTC)
条目一致性和分类一致性都是些很理想但是不能实行的条文,暂时放一边好,上次在Category_talk:电影获奖与提名列表讨论的时候就有人指出这个书名号规范不明确,似乎是以直接执行至衍生条目但缺乏共识。重定向的消歧义方式一般都是比条目命名为广,元朗西铁站这种明显不合命名常规表达方式在重定向也是可以,以因为条目有对应解决方案,来论证重定向不能以此消歧义似乎有所不妥。衍生条目的命名能否要和主条目一致似乎没有结论,重定向和消歧义的相关方针似乎都对书名号的相关使用缺乏支持。--Ghren🐦🕐 2021年12月29日 (三) 05:48 (UTC)
单纯元朗西铁站也有少量连入(Special:链入页面/元朗西铁站),我认为可以套用“方便链接”的理由去满足重定向的需要(元朗站也的确区分了轻铁站和西铁铁路站)。书名号不认为属于这种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9日 (三) 09:06 (UTC)
一致性的处理更像是约定俗成,而非明文规则。例如最起初的作品类条目及衍生条目(包括各种列表)都是直接作品名XX列表进行命名,ACG类几乎都是这样处理,但部分真人电影出现了特别情况,例如前面提到的“艺术家”例子才有考虑将作品名部分用书名号括注。回归这个主题的重点,就是似乎带书名号的作品名重定向没有符合重定向里面允许的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2月29日 (三) 09:15 (UTC)
是的,所以嘛讨论的时候无视一致性这个规制,没什么用。书名号的作品的确在各方都缺乏明确规定,无论是重定向还是条目也好。条目的规定比较语焉不详。所以,艺术家 (电影)获奖名单或者艺术家获奖名单 (电影)就不行吗 囧rz……。--Ghren🐦🕓 2022年1月4日 (二) 08:38 (UTC)
后者可能会与WP:消歧义条目命名机制重合,前者反常规的命名。另,对于“艺术家获奖名单”我不反对,一来作品类衍生条目习惯的命名处理,二来ACG类没见过这种情况所以不好判断。——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4日 (二) 09:14 (UTC)
@Cwek:前者反而没有明文禁止,后者我觉得机制重合但是只要没有相同的内容也不会有歧义吧。--Ghren🐦🕗 2022年1月13日 (四) 12:12 (UTC)
后者参考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存档16#命名常规(方针) § 括号的使用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存档16#命名常规(方针) § 括号的使用2,后者的用法会被认为就是命名消歧义(所以不是全名有歧义就不应该这样写法)。前者是没明确规定,但不合常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4日 (五) 01:06 (UTC)
理论上一切条目都要遵循一致性,因为一致性被归到了技术限制,而技术要求必须得到满足。--东风留言2022年1月4日 (二) 08:48 (UTC)
这是不可达成的终极目标。--Ghren🐦🕒 2022年1月10日 (一) 07:37 (UTC)

题外:另一个极端,命名上不能允许有书名号?

一部分找到的前置讨论: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存档16#条目命名一致性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5#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书名号之商榷
由于留意到Ghrenghren似乎想申请移动一部分使用书名号括注作品的衍生条目(《死侍》获奖名单),看了一下命名常规中的书名号部分,“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名称”,这样的描述框定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范围,这样的描述并不好,从IAR的考虑,我认为应该是指作品类条目的条目命名不应该带书名号,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考虑修改一下描述“作品类(包括但不限于:书、篇、报纸、刊物、歌曲、戏曲)的条目名称不带书名号。”
另,作品类条目的衍生条目(例如:获奖列表、人物列表等)的“作品名”是否允许(注意,不是必要)用书名号括注,并将这个论述字面化?(如果结合上面一句,添加为“但对于其衍生条目(包括不限于获奖列表、人物列表等)社群暂时没有。”)上面提及的讨论就涉及书名号这方面的问题。另外,我没能找到关于允许前述情况的讨论或共识确认,如果有了解相关讨论的,希望留个链接检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0日 (一) 06:14 (UTC)
现行电子游戏命名方针衍生列表要求不加书名号。当然这项方针是8年前通过的,当时社群还没有考虑过书名号的问题,而隔壁日文维基列表也没有加书引号的习惯。这条方针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现状。
书名号是用于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的符号,不是语段的情况没有要求。不像数学上的向量,无论单用还是放到上下文里都要标箭头或加粗。另一方面,英文音乐单曲要加引号,但英维条目命名时一样不加引号,比如en:Saturday (Fall Out Boy song)而非en:"Saturday" (Fall Out Boy song)。类比就是中文维基不加书名号了。
至于“《死侍》获奖名单”一类,我认为在标题上用书名号强调“死侍”是作品的意义不大。一方面“XX获奖名单”不是常设条目,读者往往是从相关条目链接进入的,不需要关心条目标题;另一方面只看“《死侍》获奖名单”,读者同样无法得知列表是电影还是漫画的获奖情况。所以这就要求写出良好的序言,读者根据条目第一句判断找对作品没有。加书名号的作用我认为主要还是“好看”,或者说尽量和正文风格一致。
个人看法,标题兼有页面ID的意思,主要还是在维护便利的前提下,兼顾读者的感受,不需要像正文一样严格要求。比如英文维基专辑标题斜体,只是格式上顺便加斜,不改变标题实际文字;等到单曲加引号字元的时候,英维标题就又不加了。至于中文维基衍生列表,命名加或不加书名号都有各自的道理。我认为这应该有统一的标准,或者都加、或者都不加,而不是根据编者喜好先到先得。统一的格式有利于制造模板和统一维护,也不会让新编辑创建条目时困惑。--洛普利宁 2022年1月10日 (一) 07:13 (UTC)
由于有一部分电影作品条目的衍生条目是作品名加了书名号括注,或者说电影类作品特别喜欢使用常见代词或名词导致产生衍生条目时产生语义歧义才有考虑添加。如果就“衍生条目类的条目名作品名部分是否添加书名号括注”需要方针化的话,分几种情况:1.有子方针约束允许或禁止的按子方针处理(对应电子游戏方针);2.电影条目允许加,尤其是不添加下会产生语义歧义的(对应现时部分电影的情况);3.社群没有定论。以上?——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10日 (一) 08:53 (UTC)

用户172.58.227.x 批量发表美洲原住民条目原创译法

用户172.58.227.x 近期建立大量美洲原住民相关条目:那娑语拨朵斡米人泥师那壁安地斯高山草甸等,使用的专名译音法,选用大量中古梵汉音译用字,并在已有条目中添加此类原创音译,如易洛魁联盟库里奇巴(见历史[4])等。

Talk:那娑语(已经移动至Talk:那萨语)讨论页中,我同该用户有过讨论,我认为这属于在维基百科发表原创研究,但对方称我使用的“新华社系”选字同样是原创研究,对方的音译法更精准且贴切各地方音。管理员User:Iokseng依此恢复原状。

我仍然认为维基百科不可容许此类原创译法刊载。因此在客栈开启讨论,恳请各位关注并发表意见。先前讨论请参见Talk:那娑语。--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1月23日 (日) 06:35 (UTC)

  • 我看了半天,也看不出这些条目与梵语有什么关系,更看不出有任何理由采用梵汉对音。->>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1月23日 (日) 10:48 (UTC)
    • 我好像没说过这些条目与梵语有关系,使用梵汉对音的理由是必须采用一个译音参考。考虑到那娑语的音韵体系,使用壮语、梵语、泰语译音表都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将çxh、tx等音都译出来。依壮语作那洒,依梵语作那娑,依泰语作那莎都是比较合理的译音。但是HMGiovanniV使用的“纳萨”这种体系就不知如何译出那些音(这里壮语泰语都是新华社译法,我从未反对新华社译法只是反对乱套)。--172.58.227.30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3:32 (UTC)
梵汉对音是现代翻译界早已弃用的东西,另外其基于中古汉语。--🎋🎍 2022年1月23日 (日) 14:32 (UTC)
欢迎提出建设性意见,比如怎样更好地译出这些音,而不是仅仅为了反对而反对。考虑到“那娑族不属于拉丁美洲,那娑族保留地建制才属于拉丁美洲,而那娑族很多连拉丁语系(罗曼语族西班牙语)都不会说。这点一定要政治正确,这就像美国的土著民族不属于美国但印第安保留地的建制属于美国且土著民族的每一个个人同时又是美国公民一样,所以奥巴马才说…………”以及那娑语音系无法将拉丁系的译音表直接套用。另外可以选择西班牙语译音表以外的字是为兼容性考虑,防止转写出来的土著词汇被应用新华社西班牙语译音表还原出不存在的词源(所以才选择了犁字没选择利字)。--172.58.227.30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3:32 (UTC)
  • 最后把我使用这些对音时的考虑发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您(这里指HMGiovanniV君)的观点我也曾经持有,即直接将新华社欧语浊音列译字应用之不送气而清音列对应送气,但一来那样会和西班牙语地名产生冲突,读者无法分辨哪个事物来自西语哪个事物来自土著语(毕竟需要同时尊重双方,某些土著语源的建制是需要经由西语翻译的)最终产生混乱;二来,不够尊重港台中文社群,产生名称不具跨地性;三来,既然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自创”(包括您前面对fxi’jatewe’sx的几种翻译也不过是原创,而且英维的命名常规里包括大量社群自创的译音表来应用于尚无英文常用名称的情形,没有道理一到中文维基就被您说成原创研究一到英维就理所应当)。如此既然要做,为何不参照梵汉对音把它做到最好为何不直接做成跨两岸四地的?如果您希望更贴近北方音而港台马新社群又没意见的话我可以接受,但是您强推“萨尔卡”这种明显吐气不分的翻译在下实在无法接受。下面是您参照新华欧语表原创的译法及在下参照梵汉对音的译法:
以下诸词无一送气,且语源中区分送气对立,不区分清浊或存在一套鼻化全浊塞音。ll本应译莉或梨,唯考虑避免与新华社西语译音表冲突而选择了梵汉对音中常用的犁字。
您的翻译 原文 我的翻译 备注
纳萨 nasa 那娑 那字常用于壮语na音节汉译,两字均源自梵汉对音。波那娑paṇasa水果文读音bōnuósuō白bōnāsa
萨尔卡 sallqa/shallqa 洒犁哥/晒犁哥 "洒"字常用于壮语sa音节汉译
哈尔卡 hallka 诃犁迦 西语常将印加诸语音节尾ll译作"li利"而非"l尔",如西班牙语万卡韦利卡来自Wanka Willka弯迦崴莉迦。
韦佩 we'pe 崣碑 可忽略那一'写崴碑,这样字更常用。考虑兼意译选用了山字。

供社群参考并给出意见,尤其欢迎来自不同地域的维基人给出意见。--172.58.227.30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3:32 (UTC)

  • 而像“泥师那壁”这种是带有无奈的,请问HMGiovanniV君,您所钟意的名字到底是什么?这种条目在英文中翻译本身就不统一,必须退到土著语才能准确对音。维基百科先前出现了“阿尼士纳阿比族”、“安尼席那贝民族”、“阿尼辛纳贝人”、“安尼希纳贝”等等一系列六字翻译哪个适合作中文?这么多奇怪的翻译您都不管专门跟泥师那壁过不去。您是不使用梵汉对音,可您的译法把标题弄得跟六字真言一样长,而且还没个准。还有拨朵斡米,光英文就十好几个词,这要翻译进中文的话,好家伙……至于您说的其它的我就不清楚了,您看着办吧。--172.58.227.30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3:32 (UTC)
    翻译的保准是“信达雅”,首先你音译的词汇就得让人看懂,而你举例的那些字词几乎都是生僻字,而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不理解你在说什么。按照新华社译音表至少可以通过“信”的标准,当然如果按照“达”或者“雅”的标准,比如把Dahmer翻译成“丹墨”也是可以的。--BuenosDías 2022年1月24日 (一) 00:43 (UTC)
    请问你从哪里看出丹墨“达雅”了,哪个字跟那个杀人犯有关?那个才是原创译名好嘛。另外我从未在标题里使用过生僻字,如果认为泥师那壁娑洒都属于生僻字的话我觉得你不太适合编辑维基百科(如果你不是特地无中生有的话)。兼顾达雅的时候我有时会在内文使用生僻字,比如“垛焥”就是信存在一定损失的情况下增添达雅的结果,还都是只在内文中出现的,而转音时出现的生僻字则更是只在括号中出现。--172.58.227.28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2:43 (UTC)
  • 一般英语西班牙语比较固化的名字我都是直接套用新华社译音表的,参照吉韦雷语,尤其是地名,我套用新华社译音表多次都被装作看不见,好像我喜欢创造名字一样。--172.58.227.30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3:41 (UTC)
    翻译外文人名或者地名时,如果不能意译的,需要按照新华社译音表进行音译,如果出现重复的现象需要加消歧义的括号,如:科克伦 (安大略省),禁止使用中古梵汉音译用字,否则视为原创研究,违者将被移送至贵宾室。--BuenosDías 2022年1月24日 (一) 00:13 (UTC)
    不当翻译名已被移动后提请快速删除,同时需要管理员置换不恰当翻译名--BuenosDías 2022年1月24日 (一) 00:34 (UTC)

(*)提醒:目前条目名称“那萨语”源自该族自称语名(Nasa Yuwe)之音译,然而在 Google 上查无中文语境实际使用的来源。依据WP:命名常规#使用常用名称,理应使用较为常用的外称语名 Páez language 之译名为宜,目前ISO 639-3EthnologueGlottologMultitree/LINGULIST List等主流语言学网站都使用该外称语名,而且语言学家黄长著所著《各国语言手册》(1990年) 第360页已使用其中文译名“帕埃斯语”,属于WP:可靠来源。--Kolyma留言2022年1月24日 (一) 04:00 (UTC)

(:)回应:针对以上讨论172.58.227.x提出的言论,我的回应:

  • 172.58.227.x 君称可以借用泰语译音表将Nasa译作那沙,我已经在先前讨论中申明:泰语译音表因为历史因素,诸多用字属于潮州译音,不宜将之挪用至任何语言音译。否则就是毫无疑问之原创研究。
  • 172.58.227.x 君两度表明他选用如此怪异之用字(许多用字并非梵汉对音字)是为了区分原住民事物和欧洲事物,有意选取特殊用字提醒大家不必混淆——我可以理解您的思维,但请您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应该发表在维基百科上,而不是您的学术论文上。
  • 172.58.227.x 君认为我以“纳萨”翻译Nasa是原创研究:诚然从没有“Nasa语新华社译音表”,但na音节在绝大多数译音表中是“纳”,sa是“萨”(只有泰语表中是“沙”),那么就选用“纳萨”。172.58.227.x 君多次声称,我的译法没办法翻译tx、sx等音,我一直难以理解,只要查看条目正文音系一段,就可知道这种拼写对应哪个发音。这是否属于原创研究,以及选用哪个音译,诸位自有意见。
  • 172.58.227.x 君称,我和“泥师那壁”“过不去”,我支持把Anishinaabe译成六字真言,为何不反思Anishinaabe这词本身就有很多音节?依照上述逻辑,依照英语译音表译出“阿尼欣纳贝人”是我建议给出的音译。同理Potawatomi就译成波塔瓦托米。您说英文中翻译不统一我看到了,我选择最常用的,也即条目名的拼法。
  • 172.58.227.x 君上表举例称我音译hallka和sallqa有差错,这里要说声抱歉,最初看到您发表大量此类译名,我的第一反应是改掉,因此仓促中忘记了西班牙语译音表中ll单独应译作“利”,以及没有查明克丘亚语正字法中“q”的对策。这里我也依照上述逻辑修正音译为“哈利卡”“萨利加”。您可能会抗议称,我的译法不分吐气,那么我也要问您一个问题:新华社西班牙语译音表选字的送气对立是否符合西班牙语音系?
  • 我猜测172.58.227.x 君会说Anishinaabes是外来称呼,您借用原本自称Nishnaabey音译更准确,那么我有一疑问:其他语言版本中哪一个条目用了这个自称作条目名?再参照您创建之那萨语,Kolyma君已经指出Páez 语是更常见的选择,我也支持移动条目至“帕埃斯语”。您在维基百科体现出严谨态度值得敬佩,但为了学术准确背离约定俗成并非维基百科之初衷。--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1月24日 (一) 07:18 (UTC)
(:)回应
原文 HMGiovanniV Newbamboo BuenosDias
Nasa 纳萨 那娑(梵;那莎-泰;那洒-壮;) 那萨 萨那
Sallqa 萨尔卡(萨利卡) 洒犁哥(洒利加) 萨里戈
Nishnaabe/Neshnabé 阿尼欣纳贝 泥师那壁 尼什那比
  • 应用泰语译音表算原创研究而应用您的您的就不算这纯属您的个人意见,不是社群共识。避免译字冲突是常识而不是学术讨论,也没有所谓“发表在维基百科上”之说:一些机器辅助翻译软件(中文至外文方向)甚至会把汉字按照某种译音表音译回原文,而此时用字不仅会影响人脑的处理也会影响人工智能的处理。我只是为了照顾西班牙语才去避开那些字还兼顾照顾现代北京音,如果不照顾二者的话其实“洒利加”和“诃利迦”(或者兼顾意译用莉也可以)更能契合sallqa和hallka两词,我更高兴(只要社群没意见),每个音节选字避开西语译音表很累的。
  • 我确实在一些非那娑语的条目命名中使用了非梵汉对音字,比如壮汉对音字(这符合阁下的的现代标准了吧?),但是用于命名条目标题的时候从未用过所谓“如此怪异之用字”。泥、拨、斡、师、壁、娑、洒、朵、米等等请问哪个字怪异了?内文需要转音时才会使用严格音译字,内文需要简称兼顾达和雅的时候才会偶尔使用罕用准意译字,比如垛、焥、等等但也都没有进入。请问这哪里不符合维基精神了?英文中也会简称叫Nish的。
  • 把西班牙语和那娑语类比是不恰当的,这个几周前我们就讨论过,西语是清浊二分对立,映射到汉语的全清次清上正好能还原。您也没必要给社群造成“我不喜欢西语译音表”的假象,我应用西语译音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那娑语和艾马拉语则完全不同,他们的声母是送气对立的,而且有一定的音节结构特征。译音表从不是要做到100%还原,但你怎么也得做到能还原个七八成说得过去才行啊。西语译音表还原个七八成是绰绰有余的,
  • 至于Anishinaabe那是一种北美洲语言词汇,他们语言的特性就是重视辅音而不是音节,缩读一下就少一个音节这样,这和中南美洲语言是本质不同的。我不会说Anishinaabe是外来称呼(当然您后面加上s的那个确实是外来称呼了),但具体怎么读ーーAnishinaabe还是Nishnaabe还是比较随性的。您带来的小朋友把它改成尼“什”那比也问题不重(虽然带着入声,但比“阿尼欣纳贝人”简洁),而且现在这词既可以读尼十那比又可以读尼神那比也算是厉害了(只不过这样改有意思吗?您说原来听着像梵文,结果现在听着像希伯来文,绝对不原创研究)。
  •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和英文维基指定特定语言Naming convention系列译音表(不少原创)是一致,这牵扯到对一个个国族的基本尊重,请务必认真一点,不要儿戏,我谢谢诸位了。虽然您一开始拒绝提出替代方案拒绝讨论,但至少在我完成条目中的正字法部分后阁下立即给出“只要查看条目正文音系一段,就可知道这种拼写对应哪个发音”的方案并给出“fxi’jatewe’sx”一词的的音译方法(尽管后来又有修订),这是很大的进步,虽然音位表达能力有限且方法不明确但至少接近于一套系统的译音体系了。您能把问题提出来讨论(虽然没能做到去条目讨论页里给个提醒),我很赞赏,可是您看您带来的小朋友,把那娑语移动到萨那语(69823828),不过脑子地随性改名,还发出违背维基地域中心方针的必须“按照新华社译音表进行音译”否则就是“原创研究”神论,还大闹条目删除讨论谈什么“翻译拙劣”请去喝茶啦,那么多机翻条目语法都是英语语法他看不见这里人嘴翻译出来的他说拙劣……另还有把Nasa we'wesa说成是“那萨亲人”并随意断链的(69824616)……这本是个严肃的话题,我本是希望能有人认真地给出更好的音译方式形成那娑语译音规则并确立维基标准的,可是你看看这儿戏的态度。恐怕哪天把“托喀依”改成“图加依”了都义正词严。我觉得修订还是要过过脑子,不然连自己写了什么都不知道真的不好。
  • 最后说一下“帕埃斯语”,那个“文献”只是一个列表,而是很久之前土著民族权利运动未完全兴起的时代。今天英语没有改是因为和联邦航空局近似,才造出了“Nasa yuwe”这个重言用法,不少其他语种的维基条目都是用Nasa的。如果1990年的一个列表就能算作“常用名称”并覆盖今天主人意愿的话,那朝鲜民人共和国现在就可以移至北韩了。另外,不少地方台湾是对中国大陆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地名是非常抵触的(比如无视台州的不同词源台湾版特地注明一定要读成阳平),不知为何这里就大陆大好了。硬把列表凹成常用名称的话,那大陆一向管阿美语叫“阿眉斯语”是不是也应当加个地区词(大陆那边可不只有个列表而是真有专门讨论阿眉斯语的文献哦)?大陆管台湾原住民叫“高山族”是不是也加个地区词?如果台湾可以不尊重台州人的意愿叫他们“台州”的话,为何大陆人要单方面尊重台湾原住民的意愿?我认为尊重是相互的是相互妥协的过程而不是一方一味地迁就。阁下(至少自从阁下认真思考译音开始)与Kolyma君都是认真讨论的,对此我很感谢;但那娑族是独立的土著民族,其独立程度不低于台湾原住民族,享有联合国土著民族权利公约规定的权利,制定怎样的音译系统是技术问题,但如果要使用“帕埃斯”就是“高山族问题”了。--172.58.227.28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2:30 (UTC)
  • (...) 吐槽维基社群就是这样,像“他是集合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的混血儿,并指他拥有印地安原住民祖先的血统,特别是渥太华及美国帕塔瓦米族印第安人血统的混血儿,源自他的母亲,他的父母是…。”这种英文文法的假中文从来没人管,但你要是字字考究反倒有人说你“翻译拙劣”。那个英文文法的条目我要是依“翻译拙劣”提删早被关小黑屋了。你要是把托喀依写成“图加伊”估计不会有人管,但是你要是写“泥师那壁”就会有人大喊原创研究外加翻译拙劣。你要是不尊重土著民族没人会在乎,但是不尊重英维那基本玩完。--172.58.227.28留言2022年1月25日 (二) 03:12 (UTC)
(:)回应
  • 无需多探讨条目存废和翻译质量问题,和本讨论无关。条目扩写我愿意一起出力。
  • 您应该意识到我所说之“怪异”指的是什么,并非是说汉字中的生僻字,而是说,在现代汉语音译字里,您的选择很独特,或者说是很冒险的。这也是我的音译建议和您的“体系”的差别。
  • Kolyma君所述之证据和您所举例证明之原则不冲突,我来重述一下:因为Nasa语没有现成中文翻译,而“1990年的文献”有这个中文翻译,采用“帕埃斯语”肯定不是原创研究。至于您所举例之尊重等问题,和本案不能混为一谈。
  • 讨论已经至此,分歧早已摆明,只是不知道为何您一方面在意音译之简洁不惜缩略,另一方面又说要逆向还原,还说要兼顾意译加上各种偏旁,山字头之类。
  • 我们在讨论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当我们翻译外来专名,而这专名在中文范围内又找不到现有音译,按照常见之新华社音译标准作一个保守但难免牺牲准确性的选字,或者像您一样采纳一种独创罕见又在某些方面迎合您的学术追求的标准(梵汉、壮汉、泰汉等种种),我们要怎样从方针指引出发,探讨出一个理想的结果和选择,而非在这里空耗精力,探寻我在先前讨论犯哪些错误,您的标准又如何兼顾意译和各地方音等种种自我重复。--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1月26日 (三) 06:35 (UTC)

(:)回应@HMGiovanniVY814756748

  • 我当然明白你说的“怪异”指的是什么。我选字的时候不考虑这字是否为欧洲语言音译常用字,壮语梵语的兼收(比如中国西南就有现当代音译地名“那洒”,还有南亚水果“波那娑”)。翻译要的是信达雅,单单“信”就要求有一套系统的音译范式,而正是因为没有才造成我选字的时候唯恐出现歧义,很多本来可选的字因为怕无法还原只能放弃。你这个讨论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不达成一个安第斯统一音译表我是不会放弃的,否则就两个破条目我也不会跑来跟你讨论这么多。
    条目质量问题当然与此有关,因为我提到的条目质量问题其实包含阁下及阁下带来的几位所原创的音译,比如“波多沃米”是Badawokmi而非拨朵斡米Bodwewadmiーー这种拍脑袋就出来的“译名”诚然阁下可以一分钟创造一百个甚至“尔”、“利”之差都可以不用管吐气更是无视。我一直所说的正是这个问题:音译的时候至少可以存在两种瑕疵ーー选字不欧洲和音译规则混乱。音译作为一种映射,前者仅仅是关乎其值域而后者却关乎映射规则!孰重孰轻不言自明。然而阁下对混乱的音译规则(比如误用英语译音表翻译西班牙语的情况)容忍度奇高,甚至自行创造混乱的音译规则,却对选字苛责万分。这才是我那段吐槽及前面说“儿戏的态度”所要指的。臭豆腐和品控有缺陷的食物是有区别,要靠脑袋判断而不是靠操纵舆论,食品安全管控要是靠鼻子完成那这世界就完了(祈祷你的胃吧),可惜这还就是维基的现状。音译事大,望有责任感。
    另外还望阁下想好再说,不要以开始说“原创研究”,我提到英维已有Naming convention中制作译音表的习俗且中维对新名词音译无既有准则后又改口说有“生僻字”,我指正不是生僻字后又改口说“怪异”。怎么,那洒镇很怪异吗?还是说这又“是潮州话”?诚然,在无字可选的时候最后选出的字有时确会出现“是很冒险的”情况,这也正是我音译完都做着把控,筛选哪些可以做标题哪些只能出现在正文的原因。如果阁下开始这么说相信我们的讨论会顺畅很多。
  • 如果您认为将一个列表解释成“常用名称”并覆盖主人意愿的讨论“和本案不能混为一谈”,可以去控诉Kolyma君,不过我不推荐这样做。我认为Kolyma君提出的常用名称解读并以此覆盖主人意愿之讨论是个有建设性的讨论,值得深入研究。如果Kolyma对常用名称的理解为社群所接纳,我将立即践行该标准并提出译名布赖尔/布里格尔斯的原创研究质询以恢复常用名称布雷伊。总之规矩就是规矩不能选择性执行,美洲土著和欧洲土著需一视同仁ーー我不会让你们维基人专拣软柿子捏,遇到美洲土著就大谈常用名称遇到欧洲的台湾的就大谈名从主人。当然,Kolyma君所言确实与如何音译美洲土著语言的一般性讨论无关也不解决那些问题,所以最好另起一段分开讨论。
    当然我对美洲土著条目的命名是有底线的,如果确实出现对待美洲土著的尊重低于维基百科平均水平的情况,那么比如对那娑语这个条目我也是有后备选项的。
  • 关于意译,请不要误导舆论。我断不是随便选个山字旁火字旁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一些带有山字旁的字是带有贬义的,所以无论是否兼顾意译,这里每个字我都查过。比如“垛焥”,虽带有生僻字,但冒烟的草垛正好与该词原义(留火种者)相应且无褒贬,与四字全称比可能会是大多数读者觉得更好记的名称,适合放入内文作简称(但作为标题就冒险了),长久之后读者自会选出所倾向的译法形成习惯进入中文。音译只管规范(保证拨朵斡米和拨垛焥多米系统性对照原词音),最后这个词如何被中文世界接受是读者的选择。就如英语音译出Anishinabee时就不会考虑最后英语世界怎样接纳这个词,是接纳成Nish还是什么。
  • 我不是在探寻我在先前讨论犯哪些错误,而是希望阁下端正态度认真讨论出系统的音译规范。阁下一直在持续创造新错误,以己为镜有利于讨论的效率。倒是阁下这讨论标题起的有点翻旧账的意思。--172.58.227.155留言2022年2月1日 (二) 12:26 (UTC)
(:)回应
  • 您能否稍微解释一下“英维已有Naming convention中制作译音表的习俗”是什么?英语维基百科采用拉丁化转写的方案对世界诸多少数语言多有覆盖,但现行汉语对各语言译音标准却有许多缺口。这个差异已经超出维基百科站内的范围。
  • “选字不欧洲和音译规则混乱”,这两者是非要二选一的吗?如果要创造规则,“选字不欧洲”的原因只会是那个语言里的音不存在于任何已有译音表对应的语言里,或者如您所说清浊送气对立情况不一致。但请你反过来看,na,sa,ni,be这些音节作音译,难道偏偏要选择壮汉音译字、梵汉音译字?为什么选择娑不选择萨,不选尼选泥,不选贝选壁,您只说这是兼顾各地方音对吗?为了照顾送气清浊对立,的确泰语梵语是情况类似,但如果您说您是为了避免原创研究才去完全照搬梵汉壮汉,选出那些字,然后说避开了原创研究,恕我不能苟同了。加上山字旁之类说自己是考究也好,新华社地名大辞典里是否写明可以加山字旁,中国大百科全书任何词条是否原创了带火字旁的音译?是考究而已吗?只用您的那一套选字,选字“欧洲化”照您说总是不符合各地方音的。就是纳字不行,萨字也不行。另外您不用说我本人标准不一,我说了只是仓促修改,没有去查音系,如果去查也会尽量贴近。
  • 我最后说如何按照方针作出上面选择,最后您说要在维基百科做一个社群合作原创的安第斯译音表出来,如果社群的各位认为这不是原创研究,我很乐意参加,一同议论选字。--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2月1日 (二) 15:34 (UTC)
  • 感谢回应,抱歉前阵有些忙。关于英维习俗请参考en:Wikipedia:Naming conventions (Mongolian)#Modified BGN/PCGN romanization,这个译音表是没有任何特定单一来源的,而是英语维基人拼装而成。英维在存在既有译音表的情况下仍然自制都不算原创,而我在没有译音表可用的情况下参考梵汉对音和壮汉用字音译却被阁下说成是“原创研究”,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是不高兴的。不过所幸阁下后来正面问题严肃讨论了,我很开心。
  • 不是二选一,而是
    1. 在无法兼顾的时候优先考虑哪个。我优先考虑映射,阁下优先考虑用字。举个例子,qa与ka如果存在译音表的话本可分别译作加与迦。但是如果没有译音表的话就要考虑加存在很大被理解成ka的可能性,还可能对上西班牙语译音表的ga。为退到一个安全的位置,我保守起见选择了哥,确保无论如何不会混入迦。当然这里还有个因素是Qhichwa音系简单我做的就比较严。我反对过的都不是阁下的选字,而是阁下的映射。
    2. 在判断劣质翻译时着重纠正哪个。我遇到奇怪的字,甚至明显机翻,都不会优先纠正,因为你纠正了以后,就看不出是机翻了,而如果纠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认真对照原文,就会出现看起来极其正常但实则问题极大的翻译,这个危害性将远超机翻。译字也一样,使用的都是译音表用字但映射混乱所带来的危害远超出现怪字。这也是我对Newbamboo对拨朵斡米的那次移动极其反感而对泥师那壁移动得却勉强可读(对事不对人,如果译者水平不行却歪打正着我是可以接受的,但见到错误映射无论编者好不好我都会反感)的原因,可以说我对“泥师那壁”这个音译满意程度远超我对“拨朵斡米”的满意程度,但是后者被改得太糟。
  • 关于译音表我建议至少做五至六个:印加诸语一个,北安第斯(那娑为例)一个,瓜拉尼一个,南安第斯(马普切为例)一个,中美洲(玛雅等)一个,墨西哥(Nahuatl)一个。这里要命的是要让印加和玛雅的两个表相容不冲突,我会先起草印加并预留音系兼容。但是在这之前需要先起草一个不涉及译音表的总则,确保何时适用西班牙语(如建制)及规范用语(目前非常混乱)等。至于北美,不打算做,一来音系复杂很难处理,二来基本都沦为原住民了应用范围相对有限。可以个案处理,或套用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译音表。--172.58.227.240留言2022年2月8日 (二) 06:56 (UTC)
您先看下总则这样进行有没有问题:草稿:Wikipedia:美洲土著条目,如果觉得还行咱们吧总则先扩充出来。--172.58.227.240留言2022年2月8日 (二) 08:18 (UTC)
(:)回应:我对准则没有异议。您提议开始编写W字头空间的草案,是否这一讨论已经不是条目探讨范畴,而应移动至方针区?若无异议,考虑移动。那边关注的人更多。这里讨论这么久,后续阶段跟进的用户仍是我们二人。猜测本案在方针区会得到更好关注。题外话,如果可以起草译音表,我是相当乐意,不过我的确可能在选字上和您会有分歧的,映射规则既然都要列成表,后续讨论我们也可以更直观比较。--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2月8日 (二) 14:27 (UTC)
没注意上次编辑被过滤器封禁已经及时解封了(感谢团队积极维护)。不是很明白阁下说的“移动”是什么意思,这个讨论已经从Talk:那娑语转移到了这里,之间的内容全是切断的,如果再次转移是整体内容转移还是新开讨论(以及维基是否允许)。还有我不太清楚维基条目指引是否要像方针一样经过方针区讨论,前些天看到WP:共识里说共识最后多是两三个人讨论出来的人多了反而不容易出结果(想一下我给阁下解释译音表不属于原创研究就解释了这么久,还带来小朋友随性移动"萨那语"什么的),我觉得先把框架草稿做出来再转移到方针区公示讨论也不迟。现在思路有些乱,总则该怎么界定都没有想清楚,扩充的时候还得阁下帮忙看看。至于选字我还是认为阁下没分清主次,前面说了我反对的从不是阁下的选字而是阁下的移动带来的映射混乱ーー我优先关注的永远是映射而不是选字。--172.58.227.73留言2022年2月15日 (二) 13:05 (UTC)
  • 我看了一下,上次的最后一则评论被过滤器封锁了我试试现在能发了没有:我反对过的都不是阁下的选字,而是阁下的映射。至于兼意译用字,可能会涉及山字旁,当然也是常用字优先(如前所述“与四字全称比可能会是大多数读者觉得更好记的名称,适合放入内文作简称(但作为标题就冒险了),长久之后读者自会选出所倾向的译法形成习惯进入中文”),这与新华社(纯音译)就没什么关系了。前面那位不是还提到个“丹墨”吗,那就没按新华社来(当然我是没看出那个杀人犯和丹有什么关系和墨有什么关系)。--172.58.227.73留言2022年2月15日 (二) 13:17 (UTC)
  • @HMGiovanniV:时下比较头疼的是如何科学规范何时用土著语言译音表何时用“共同语”译音表(而对部分地区土著语恰恰就是共同语,所以可能还须对四种类型的土著居民分别定义)。不知阁下可有高见?这个问题不厘清就起草译音表我总觉得不踏实。先前都是针对具体条目,思考一下总能得出结果,可一下一般性地想还真不好下手。--172.58.227.107留言2022年2月25日 (五) 10:03 (UTC)
    新华社公布过一些标准,将一些地区语言音译归并至其他通用语言,如南高加索语言从俄语译法(即使音系不合,更多是政治历史原因)。我建议个别例子个别讨论,因为确实仅用个位数个译音表很难涵盖所有的土著语言,是不是只能穷举分别讨论呢。我认为是否应该得出共同语译音表后,我们继续讨论。--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2月28日 (一) 12:56 (UTC)
    1. 新华社确实曾有一句话将少数民族语言套用至国家语言,但一方面那体现的是上个世纪的政治,是那种“乌克兰属俄罗斯主权势力范围”的那种逻辑(现在乌克兰音译也很混乱,有按俄语译的有按英语译的但就是没有按乌克兰语译的)。新世纪一来美洲土著民族的主权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形式上的)认可,第二个十年部分土著政权开始得到稳固,此时如果再固守陈规就违背了新世纪联合国通过的若干决议。
    2. 个位数的译音表是不可能涵盖所有语言的,但是美洲也是有明显的语盟存在的,六个译音表确实可以粗略地覆盖中南美洲的主要土著语,这点倒不是在下担心的。
    3. 我担心的主要是何时适用土著语:如果这点能够明确,制表的时候就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不用考虑避讳西班牙语用字了。范围定义得越严格,制表就越宽松。--172.58.227.80留言2022年3月10日 (四) 12:25 (UTC)
    可否提供一些以通用语(如西语?)或土著语音译有出入,需要进一步讨论确定范围的例子?--HMGiovanniV--留言 2022年3月12日 (六) 16:59 (UTC)

标题中消歧义用的半形括号

本人查了查相关讨论,不明白为甚么不改用全形括号。

本人已明白有用户很久之前提出的以下原因:

  • 大量需要消歧义的页面已经使用半形括号
  • 可以与实际的名字中带有全形括号的区分

就个人而言,以上两点无法说服我支持使用半形括号。如果是在某个新共笔网站,本人肯定是会用全形括号。所以想问一问如今要用全形括号的话还有甚么技术问题或其他问题吗?——留言2022年4月27日 (三) 11:32 (UTC)

用全形还是半形都没差,只是现在规定消歧义应使用半形括号。你真的想改,可以提议,但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循环我个人是觉得很没必要(第二点换个名字变成“可以与实际的名字中带有半形括号的区分”,这根本是重演爷孙骑驴)。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4月27日 (三) 12:48 (UTC)
阁下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也不太明白阁下括号中的内容是甚么意思。不过本人暂时没有提议在维基百科中修改这一现状的想法。——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02:34 (UTC)
其实我也觉得在中文语境之下应该使用全形括号的,不知道为什么当初选择采用半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4月27日 (三) 15:06 (UTC)
消歧义方针的第一个页面版本里就有这个要求(个人认为可能是技术限制,或者是受英文维基影响?)--Yining Chen留言|签名页2022年4月27日 (三) 15:50 (UTC)
pipe trick的技术限制,用起来方便。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3#条目名称中的括号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5#要求厘清全形括号作为条目名称的使用en:Help:Pipe_trick。--Ghren🐦🕛 2022年4月27日 (三) 16:39 (UTC)
这么看来,原因就只是为了能用这个方法吧。那么[[测试(消歧义)|]]也能变成[[测试(消歧义)|测试]]之后就只是囿于现状了吗?——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02:39 (UTC)
如果pipe trick之后支持了全角空格,本站可以考虑换用全角空格吗?--Tranve () 2022年5月3日 (二) 03:13 (UTC)
空格?——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4日 (三) 03:15 (UTC)
可是我认为消歧义标签不算条目所介绍的事物之名称的一部份耶!比方说,地狱新娘 (1965年电影)介绍的明显是“地狱新娘”,而不是“地狱新娘 (1965年电影)”,这部电影也根本不叫“地狱新娘 (1965年电影)”这个名字(片头打的名称是“地狱新娘”)。写《陈情表》的那位著名孝孙明显姓李名“密”,而不是名“密(西晋)”或“密 (西晋)”。
再说,用全形括号是为了让消歧义标签变成道地的中文吗?那有一位维基人一定又会说这才不是中文,这讲的也不是“人话”。在下认为他的“人话”论倒不是全无道理。-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4月27日 (三) 18:33 (UTC)
我认为这是从en延续下来加上技术因素,为了突出后续部分“ (<消歧义主题语>)”不是条目主体的命名的一部分。至于全角括号,按照前面的叙述反之,一般被视为是是条目主体的命名的一部分。可能是惯例。——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4月28日 (四) 02:44 (UTC)
这很有可能是鉴于半形括号的使用情况而相应演化出来的。如果当初即是采用全形括号做消歧义,那么今日之情况当然可能有所不同。说不定会用上方头括号、六角括号或中括号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4月28日 (四) 10:37 (UTC)
都说了是英维留下来的积弊了……就好比wiki上另起一段必须按两下↵ Enter留个空段一样,西方人搞出来的东西当然以他们使用方便为优先。--185.217.119.46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05:09 (UTC)
最终可能和“美国为什么不用公制”问题差不多,因为积重难返。--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20:14 (UTC)
杠一下:我觉得不如改成问“美国为什么不用dd-MMM-yyyy”比较好,毕竟美国在某些领域也是用公制……--185.217.119.44留言2022年4月29日 (五) 02:12 (UTC)
美国也在很多领域用ISO、UTC……总之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切换。--YFdyh000留言2022年4月29日 (五) 03:49 (UTC)

大量“电影列表”移动至“电影作品列表”,建议回退所有移动

User:寒吉好像在今年1月将大量“电影列表”移动至“电影作品列表”,如这样。我认为“作品”二字多馀,“电影列表”并不会产生歧义。建议回退所有相关移动。现寻求社群共识。如一星期内无反对,就随时执行回退。谢谢。-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2:29 (UTC)

建议扩大讨论范围,中维亦有大量“XX音乐作品列表”的页面,建统一并讨论以统一此类条目命名。--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7日 (五) 12:38 (UTC)
反对扩大讨论范围。“电影列表”等于“电影作品列表”,但“音乐列表”不等于“音乐作品列表”吧?-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2:46 (UTC)
啊?音乐列表除了音乐作品还包括什么吗?--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8日 (六) 02:24 (UTC)
我的感觉是“音乐作品”比较常用?“音乐”好像没“电影”般那么常直接表示作品本身?你怎么看?-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8日 (六) 03:35 (UTC)
反对移回。2022年电影收录当年度电影的票房、颁奖典礼、作品、影视人物辞世等等内容,而以音乐来说,韩国音乐有按年划分建立自己的条目(2018年韩国音乐),同理各个电影市场也能建立自己的“2022年XX电影”,如台湾为“2022年台湾电影”(可参考电影年鉴建立),收录票房、颁奖典礼、作品、影视人物辞世等等,而作品部分早已有独立成“2022年台湾电影作品列表”,若“2022年台湾电影作品列表”只命名为“2022年台湾电影列表”,那读者从条目名称是能立刻区别“2022年台湾电影”与“2022年台湾电影列表”的差异在哪?还是说反对“2022年台湾电影”这种条目建立?还是说“2022年电影”就该被命名为“2022年电影业”、“2022年电影界”、“2022年电影圈”,而“2022年台湾电影”就该被命名为“2022年台湾电影业”、“2022年台湾电影界”、“2022年台湾电影圈”这种丑不拉基名称?-- 2022年5月27日 (五) 12:53 (UTC)
既然“日本电视剧”跟“日本电视剧列表”能够并存,“日本漫画家”跟“日本漫画家列表”能够并存,“电子游戏”跟“电子游戏列表”能够并存,“日本动画”跟“日本动画列表”、“2022年台湾电影”跟“2022年台湾电影列表”自然也能够并存。-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2:59 (UTC)
以条目现在的名称(日本动画列表 (2022年)),我可以写进有关2022年辞世的日本动画相关人物列表,又或是2022年发行的日本动画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列表,因为“日本动画”在中文里可以解读为“日本动画界”或“日本动画作品”,当然我在低估读者的智商,所以条目需要加上“作品”两字。-- 2022年5月27日 (五) 16:20 (UTC)
你明知读者不会将之诠释为“跟日本动画相关事物的列表”,正如上面的“电子游戏列表”不是“跟电子游戏相关事物的列表”,“日本漫画家列表”不是“跟日本漫画家相关事物的列表”,“中华民国政党列表”不是“跟中华民国政党相关事物的列表”。
还有啦,“日本动画”就是日本动画的意思,跟“日本动画界”还是不同的——分别在于:介绍日本动画时需要介绍日本动画界。日本动画是作品本身;日本动画界是有关于参与日本动画相关活动的人,在那个界别里的东西。换成政治,就是政治本身跟政界的分别。“因为‘日本动画’在中文里可以解读为‘日本动画界’或‘日本动画作品’”?没这回事,不能让“人”对“作品”本身喧宾夺主,最多只是“读者会觉得日本动画这个条目里会有日本动画界的资料”,“日本动画要去介绍日本动画的发展源由”。不会有人看见推理小说华语流行曲日本漫画粤剧雕塑昆曲时会先想起那些行业的,一定是先想起作品本身啦。还是你会对台湾代理轻小说列表科尔多瓦城市雕塑列表长篇粤曲列表动手?
总而言之,“作品”二字就是多馀。-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7:09 (UTC)
寒吉君:请问这是不是类似于“‘我在看电视’可不可以解读为‘我在看电视机’(比方我正在检查修理故障的电视机时,或是我正在参观选购电视机时)?”这个问题?当很多很多人都默认“看电视”就是“看电视节目”时,阁下却认为“看电视”也可以是“看电视机”,所以如果你看的是“电视节目”,而不是“电视机”,就要写明是“看电视节目”,而不能“笼统”地说“看电视”。
我不是在反对您,而是在帮大家厘清问题,因为我看您与Hijk910君似乎有点鸡同鸭讲,您们反对的东西似乎都不是对方支持的东西。-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27日 (五) 17:20 (UTC)
跟“看电视”有所分别的是,“日本动画”是个很正式的称呼,“看电视”是个很口语的表达方式。克劳棣君,我的意思不是“很多人默认,严格来说可能有歧义”,而是“‘日本动画’就是日本动画的意思,没有歧义”,寒吉君口中的歧义(因为“日本动画”在中文里可以解读为“日本动画界”或“日本动画作品”)实际并不存在。-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7:24 (UTC)
可是,您一开始讨论的并不是日本动画啊!就算“‘日本动画’不能解读为‘日本动画界’”,但这是否能类推“‘1993年香港电影’不能解读为‘1993年香港电影界’”呢?-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27日 (五) 17:47 (UTC)
所以就来到第一个问题,寒吉君整个立论都是建基于附带年份的列表。不附年份的,就算按照他的歧义逻辑,都是完全没有必要加作品二字的。例如台湾电影列表
第二,我是真的不能理解1993年香港电影列表这个条目名称,到底是有甚么地方会让人觉得不是作品列表。他最初的立论只是“1993年香港电影1993年香港电影列表太像了,难以分辨”,跟歧义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也提出“日本电视剧”和“日本电视剧列表”等例子反驳,“难以分辨”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然后第三,他竟然提出日本动画列表不加作品二字,里面就会应该有“日本动画相关人物列表”“日本动画电影票房收入列表”。完全违反直觉,日本动画列表就是“列出日本动画的表格”,正如中华民国政党就是“列出中华民国政党的表格”。
第四,算有点离题,如果你欣赏一下我们两个今天的编辑纪录,就会知道日本动画是这个讨论的导火线。-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8:15 (UTC)
如果仅是为消歧义考虑的话,可以建立一个台湾电影相关列表作为一个列表的列表(list of lists),内容是:

台湾电影相关列表包括

然后在台湾电影列表加上消歧义模板。--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8日 (六) 02:53 (UTC)
最后回应一下你问的问题:我不认为“1993年香港电影”可以解读为“1993年香港电影界”。1993年香港电影这个条目事实上就是1993年香港电影大事纪,把跟香港电影有关的事情依发生年份列出,条目本身而非切实围绕着1993年上映的香港电影来写(建议换成2018年韩国音乐来理解我的说法)。老实说,1993年死掉哪个演员跟1993年的香港电影本身没甚么关系。你们不能因为维基百科这样命名条目,所以就反向推论“香港电影界有时可以等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跟香港电影界是不同的(上面我已说明“作品”和“人”是不同的)。因此,“1993年香港电影列表”并不会产生歧义。-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7日 (五) 18:50 (UTC)
@寒吉:1. 2022年电影如果更名2022年电影界,我觉得没问题,收录范围本就扩大化、有歧义了,而且如此简化真的符合中文语法习惯吗,命名常规:防止歧义、使用全称。2. 条目中大幅撰写与事物相关的内容,不算好选择吧,应该用序言及顶注消歧义。3. 对于加“作品”,我倒觉得不需要,“电影”“电视剧”本身就通常指产品了,“音乐”“日本动画”等倒是可能产品与概念的常用性并存,但日本动画列表 (2022年)写业界是真不合适,起码是“相关列表”。【所以条目需要加上“作品”两字】逻辑没看懂,参考第二条,条目内容不需要依靠命名约束,比如1997年逝世人物列表如果写“某某逝世xx周年”等周边内容,是内容而非条目命名问题。--YFdyh000留言2022年5月27日 (五) 23:32 (UTC)
反过来说,如果有条目叫“2022年电影列表”,改成“2022年电影作品列表”也能解决歧义。还是说“2022 in film”在中维就要被命名为“2022年电影界”,“2018 in South Korean music”也要被命名为“2018年韩国音乐界”?“2018 in American television”也要被命名为“2018年美国电视界”?“Sport in China”也要被命名为“中国体育界”?“Entertainment in Japan”也要被命名为“日本娱乐圈”?“2022 in comics”也要被命名为“2022年漫画界”?你也指出是“通常指产品了”,也代表并非绝对,加上“作品”两字又无妨。我不是依靠命名来约束条目内容,而是依靠条目内容来命名。而且实际上又不是没有“日本漫画作品”这种用法([5][6][7][8][9]),也又不是没有“台湾电影作品”这种用法([10][11][12][13][14][15])。还是说中维有所谓分类的命名方式不能套用在条目上?-- 2022年5月28日 (六) 07:51 (UTC)
寒吉君:请教您对我这个被淹没的提问的看法?-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28日 (六) 08:52 (UTC)
我会写“看电视节目”不会写“看电视”,否则我就不必建立Category:各年台湾电视节目的子分类“XXXX年台湾电视节目”,只建立Category:各年台湾电视的子分类“XXXX年台湾电视”收录Category:各年台湾电视剧集的子分类“XXXX年台湾电视剧集”就好了,何必多这层分类。-- 2022年5月28日 (六) 09:05 (UTC)
澄清一下,我不是认为“作品”这里用法错误,而是认为“作品”二字多馀。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加“作品”二字在后面,但是不必要。-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8日 (六) 12:12 (UTC)
同意移回。--寒吉留言2022年5月28日 (六) 13:16 (UTC)

学术期刊/学报 标题

以目前条目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目前的标题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实际上分为医学版(ISSN 1672-0741)、自然科学版(ISSN 1671-4512)、社会科学版(ISSN 1671-7023)。

如果单独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条目名称直接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其中的括号用全角"()",还是半角"()?如果某期刊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假如只写英文版的条目,是否可以起名为 XXXX (英文版)?这个有点类似自然杂志旗下的期刊,比如自然-生物技术 。--Kethyga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2:26 (UTC)

名从主人。个人建议全角,消歧义目的时用半角——半角括号内的,可能是原名不具有的原创归纳。如果无法名从主人,不写符号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可能也不错。自然-生物技术感觉有点怪,自然生物科技自然-生物技术可能更好。--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3:26 (UTC)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上倒是用的全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且全角括号和前半部分无空格;但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不完全一致,比如在CNKI上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使用的半角括号、括号与前半部分无空格,百度学术上同CNKI[16]万方数据上同新闻出版署[17]。然后维普期刊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国家图书馆中题名与责任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期刊] =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日本CiNii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Google学术上,参考来源数据库[18]。 --Kethyga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4:15 (UTC)
名从主人建议参考最显要的其自身出版、频繁引用的地方。其他地方,不乏因格式、排版等要求改动标点、字形等。而如果无法确定标准写法,选最好用的也可以,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可读性不错,其他可建立重定向。条目内容更重要,条目名待出现争议再改不迟。--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04:33 (UTC)
先移动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了--Kethyga留言2022年7月16日 (六) 11:29 (UTC)
事实上我在PDF看到的是半形括号,但是确实很多的学报的显示方式都不同,名称也有异,如果不肯定就通通重定向。--Ghren🐦🕛 2022年7月10日 (日) 04:43 (UTC)
很简单,因为很多期刊自己就不太在意自己期刊名字写法的细微区别--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7月12日 (二) 02:39 (UTC)
已移动后者至自然-生物技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7月24日 (日) 11:44 (UTC)

跨年份(度)的体育赛季条目命名

2022年了,希望解决相关条目命名格式不一致的问题。过去讨论存档:2009年2月2012年11月2014年7月2018年12月2021年10月

“2020–21 ABC(season)”在中维该命名为以下哪种(假设须加上“年”)

  1. “2020-21年(度)ABC(赛季)”
  2. “2020年-21年(度)ABC(赛季)”
  3. “2020至21年(度)ABC(赛季)”
  4. “2020年至21年(度)ABC(赛季)”
  5. “2020/21年(度)(赛季)ABC”
  6. “2020-2021年(度)ABC(赛季)”(年份全展)
  7. “2020年-2021年(度)ABC(赛季)”(年份全展)
  8. “2020至2021年(度)ABC(赛季)”(年份全展)
  9. “2020年至2021年(度)ABC(赛季)”(年份全展)--寒吉留言2022年6月30日 (四) 15:51 (UTC)
根据其他条目标题来看,部分用户创建条目时会用错连接号,所以可以考虑弃用,暂时支持8或9。--东风留言2022年7月1日 (五) 03:20 (UTC)
补充说明,“赛季”对有些联赛来说未必会使用到,例如以“联赛”做结尾的体育联赛,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en:2022–23 Premier League)、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2021-2022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或是官方命名 “2021-2022赛季CBA联赛”)、超级篮球联赛(“2021-22 年(第 19 届)SBL 超级篮球联赛”,但条目直接使用常用准则命名即“第十九季超级篮球联赛”)。另外Category:热带气旋季也有牵涉到相关问题,只是维基上应该九成五以上还是牵涉到体育赛季较多。提供现存其他命名方式之一,“ABC2020赛季”(Category:广州足球俱乐部Category: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赛季)。--寒吉留言2022年7月1日 (五) 04:49 (UTC)
第七或第九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7月1日 (五) 14:23 (UTC)
支持6,其次7。9也可以,但如果格式要全面统一就不合适,因为“2020年到2021年”我觉得也可以。--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03:22 (UTC)
是否全面统一还有待商榷,但至少同个联赛的赛季格式要统一,比如Category: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就需统一,也须解决连接号问题。您是第一位提出要使用“到”字的用户,过往讨论都提出使用“至”字,所以我才只列出“至”字方案。--寒吉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04:15 (UTC)
“到”稍显白话,“至”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7月12日 (二) 15:03 (UTC)

支持6和9,反对1、2、3、4、5任何一个。顺便一提:人家法语维基百科早就有共识了,两个年份都必须用四位数。📕📙📒📗📘📚📖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26日 (一) 17:01 (UTC)
(...) 吐槽 差点没发现是旧讨论。首先,都不算错误,正文可能不需严格约束。条目命名规范化有价值,同上反对1~5。9利于输入和最低误解。6~8如果特定小范围内达成一致意见和统一命名(如通过导航模板弱约束),我也不反对,不强求更名。建议不应未有专门讨论时以指引或某次共识为由大规模重命名原有、既定的规范命名。--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26日 (一) 18:26 (UTC)

再谈乌克兰地名译名问题

注意到用户@罗放:开始把一些乌克兰地名移至按照乌克兰语读音的译名。据2022年3月份的讨论结果(Talk:乌克兰),那时社群倾向于保留原有按照俄语读音的译名。现在快半年过去了,可能至少在台湾的媒体上使用乌克兰语读音的译名逐渐增多。希望社群再次讨论一下该如何处理乌克兰地名译名问题。 --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06:51 (UTC)

(:)回应:部分译名是否应暂顺从被媒体使用的俄语发音误译有待讨论。但例如“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之类目前网上乌语发音使用更为广泛的例子,并无理由使用既不符合名从主人原则,也不符合约定俗成的俄语音译。--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43 (UTC)
还不是时候。——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17日 (三) 09:56 (UTC)
(:)回应:可以注意到大多数关于此类地名的中文报道都是在战事波及相应地区后才出现。而此类新闻参考的中文译名有不小可能就是来自于维基百科。因此除已被一些中文媒体使用的俄语发音误译有必要讨论外,网上尚无新闻报道的地名(例如“因霍尔河”/“因古尔河”)以及中文报道中俄语发音误译少于乌语发音翻译的例子(例如“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前者搜索结果多于后者),改为乌语发音似无任何争议点。--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37 (UTC)
乌克兰媒体也是沿用中文译名,比如因古列茨河[19]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移动后的“因霍列茨河”在Google上没搜到任何结果。像因古尔河,在其他语言的维基上音译成Ingul和Inhul的都有。移动到“因霍尔河”,中文啥搜索结果都没有。--Kethyga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0:57 (UTC)
(:)回应:“因古尔河”除了维基百科以外亦没有其他什么中文搜索结果。此类情况有何理据保留俄语发音的误译?此外不知您为何移除“因霍列茨河/因古列茨河”内容中的“乌克兰河流”分类标签?--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5:13 (UTC)
此河已经在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河流分类了,就不用也写乌克兰河流分类--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7 (UTC)
主要是,乌克兰媒体也采用了此俄语译名。。。--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9 (UTC)
关于“因霍列茨河”/“因古列茨河”的译名问题我正致信ukrinform咨询。但后面这个“因古尔河”/“因霍尔河”译名问题,则因目前关注度较少未发现除维基百科外的其他地方使用,后一种情况我认为使用乌语音译应没有争议。--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1:15 (UTC)
1. 由于按命名常规的常用名原则,霍斯托梅较您的编辑所用的戈斯托梅利常用,且符合名从主人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先到先得原则,故已回退您对这一词条的编辑。
2. “因霍尔河”和“因古尔河”两个音译均无百科外的搜索结果,参考名从主人惯例回退至因霍尔河的译名。
3. “因古列茨河”之译由于目前已被不少中文媒体使用,故不做修改待今后讨论或较权威译名出现。--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29 (UTC)
  • (!)意见译名从主人,且不论俄国侵略问题,用别国的语言去翻译乌克兰地名本身就有不妥之处。且这个问题应当分类讨论:
第一类:现有的一些以俄语(尤其是以“古/葛”音取代正确的“霍”的发音)的地名译名甚至是在今年俄国入侵后才被中国媒体使用(很多是由于其新闻自俄宣转译),且在不少情况完全说不上约定俗成。例如安东诺夫机场所在地“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目前在Google俄语音译搜索结果仅有12,600,000,少于乌克兰语发音搜索的结果13,400,000,这类甚至使用广泛程度不如乌语发音的俄语译名按照通常标准应当转用乌语音译。而类似因霍尔河/因古尔之类地名甚至因为绝少被中文互联网提及,两者都没有什么搜索结果的译名,更毫无保留俄语译名的必要,甚至都不涉及误译是否被广泛使用的问题。未见到有任何保留此类俄语音译的理由。
第二类:而一些媒体报道存在普遍使用俄语发音误译的情况,这类情况建议参考中文权威机构翻译,例如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的地名中文译文便是覆盖面较广的来源。而类似情况参考英语维基百科对基辅Kiev和Kyiv的处理,现在大多数过去以俄语翻译的乌克兰地名均已改为以乌克兰语转写来作为主要翻译,哪怕使用新译名时网上仍然存在大量Kiev之类俄语转译。--罗放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4:32 (UTC)
  • (!)意见,如果某乌克兰语发音的中文译名比较常见了,那应该转成乌克兰音的译名。 反之 应该保留原俄语发音的--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1 (UTC)
  • (!)意见,如果是中文媒体对地名译名 还较少见时,建议以乌克兰语音为译名较为恰当--叶又嘉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20:14 (UTC)
  • (?)疑问:另外问@罗放:那Kyiv的乌克兰语译音又是什么?从“基辅”改成基府是吗?这样体现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的意义,而且又对抗衡俄罗斯侵略上展现乌克兰民族的定位。--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8月18日 (四) 01:50 (UTC)
    这就有抬杠之嫌疑了。中文音译两者并无差别,但在英文中把强行用俄语转译的Kiev改为Kyiv则是世界主流做法。同样,Gostomel的翻译被更正为Hostomel也是类似的情况非常明显的例子。尤其是强行使用“戈斯托梅利”等中文媒体都较乌语音译少用的俄语音译,倒是如同把现在的长春依然称为新京一般。而观中文维基百科其他条目对此类地名争议的处理方法,甚至连俄国实际控制的海参崴都依然保持被占领前的名称,更何况是未被俄国占领的乌克兰呢?--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13 (UTC)
    只要中文媒体这么译,而且多数都这么译,那么不用去管译名是否准确之类的问题。只要有可靠来源是这么译的,维基百科就不应该自创译名,无论这个译名多么准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18日 (四) 02:21 (UTC)
    如果按您的意见,至少“因古尔河”,“戈斯托梅利”等既未被多数中文媒体使用,又不知其来源的俄语发音翻译应当没有争议地改为乌语音译。对于这一类,目前暂未看到保留俄语音译的理由。而其他已被中文互联网使用的俄语音译则有待后续讨论或是待更加权威的译名标准出现。
    当然了,这还暂未讨论到一些因战争热度在中文媒体多次出现的翻译有可能是本来就来源于维基百科,而可能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29 (UTC)
    此外,还有一类情况是过去被用户批量创建的定居点小作品中自创的俄语发音译名。对于这类并无来源并只存在于中文维基百科的俄语音译,将其改为乌语也无不妥。--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38 (UTC)
    通用译法怎么弄我们就怎么弄,我们中文又不是别的语言的转写,虽然中文以音译为大体原则,但中文译名本来不一定和人家读音一一对应。WP:COMMONNAME是原则,名从主人只是惯例。维基百科的音译标准沿用国标,我也不知道维基百科用户又什么权威提出乌克兰语的命名标准,这种翻译本身就是自我引用,如果有学界提出新的翻译标准就欢迎告知我们。--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2:47 (UTC)
    暂不讨论已被中文媒体多使用的那些译名。按照这种说法例如“戈斯托梅利”等被强行使用俄语音译,且不如霍斯托梅名称通用(前者在搜索引擎出现次数较少)的例子并无理由被保留。此外,命名常规并无讨论到常用名称以外的争议问题,且名从主人,根据本来语言而非英语俄语之类通用语发音进行音译本身就是中国通常使用的新华社译名原则之一,只有在原译已广泛通用且无更新官方译名时才会有例外。 --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02 (UTC)
    (:)回应:我刚刚没打上留言,误以为是补签名结果不小心冒充楼下IP。继续说下,乌克兰语的译音就看情况。比如台湾媒体以前是用“顿内次克”,后来2022年2月俄乌冲突开始后中央社等台媒都改用“顿内茨克”。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改用乌语译音。--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8月18日 (四) 04:25 (UTC)
    这个比较难说,几个读音听起来都类似。当然如果有试听过该地发音的话会发现无论顿涅茨克还是顿内次克似乎略有差异,顿内茨克更像一些。当然了,在这一译名被大陆或台湾官方收录或是称为更常用的名称之前修改条目的必要性是不大的。而比较矛盾尖锐的则集中在Γ的发音,对于那些中文发G同乌克兰语发音的H差得离谱的例子,如果不是已经成为约定俗成最常用译名,没有更权威译法就先作为例外暂时保留的话,还是改掉为好。--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26 (UTC)
  • 罗放说的在理。我的看法是比照“汉城”和“首尔”。倘若乌克兰政府没有去信要求中文各大媒体改名,而且用俄语译名就是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为由,都要用乌克兰语译音,沿用俄语旧称也未免不可。--115.43.25.70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3:48 (UTC)
    对于有中文媒体已大量使用俄语发音的情况可先这么处理,待权威译名出现。
    而对于中文媒体更多使用乌语发音更多的情况,如霍斯托梅,克里维里赫等,依据命名常规的常用名原则,就没有理由保留使用较少且不符合名从主人惯例的俄语译名。此外,一些译名如“克里维里赫”有大陆较权威地名翻译词典使用[1],同时其他一些译名也有台湾教育部网站的译名规范可供参考。--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14 (UTC)
    如果没有改名要求就不用改,如果要求了,也有“奥巴马”“欧巴马”“洪森”“云升”的不改名先例,通用译名就不需要改,而且维基百科又没有资格出译音表。第二点,乌克兰语和俄语都是当地通行语言的地区(譬如乌克兰东部地区),应该没有必要一定使用乌克兰语音译,有必要讨论一下乌克兰语言政策,2012-2018年地区党执政时期曾经出台法律赋予俄语区域性语言地位,2019年才要求统一使用乌克兰语,我不觉得乌东地区早一点的译名使用俄语存在太大问题。--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25 (UTC)
    如果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常用名称,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没有乌克兰官方或者中文世界权威译名之前可以暂时保留。
    而对于那些俄语发音的中译在网上使用本就较乌语译名少的,如在网上较少见的“戈斯托梅利”等等,那问题反而应该是维基百科上的旧条目使用了非通用译名,根据命名常规当然该更改,无需等乌克兰官方要求。
    地区党14年之后就完蛋了,而乌克兰官方语言从来就是乌语。关于乌东和克里米亚的问题,使用中文为主要语言的陆台港等地都承认是乌克兰领土,没有人去承认“乌东地区”。具体可参考官方各地出版的地图。没必要因此违背名从主人的习惯不用乌语用俄语。此外,乌克兰存在的俄语族裔也不代表就支持俄国,反对乌语官方地位。地区党在2014年亚努科维奇叛逃之后就立马将他开除出党了,而很多俄语母语人士也在当时俄国入侵之后开始学习乌语,来自克里维里赫的泽林斯基总统就是一个例子。 --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4:35 (UTC)
    按照ENWP的Language policy in Ukraine,2012-2018年期间“2012 Law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State Language Policy”生效期间,乌克兰东部地区(不管是不是俄罗斯占领区),俄罗斯语都是合法的区域语言。不讨论政治认同,这个地区俄语和乌克兰语都是通用且获得官方认可(不管谁更通用,也不管当地人是否反对乌克兰语官方地位),不管用乌克兰语翻译,还是俄罗斯语也好,翻译过来都应该是正确的译名,没有你所谓的中文一定要使用乌克兰语译名。--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5:31 (UTC)
    简而言之,只要俄语是当地的通用语言之一,就有必要保留其俄语译名。至于哪个是正式译名,应该按照乌克兰政府要求规定,维基百科还没有权威决定哪个译名更加标准。--方的1P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5:44 (UTC)
    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情况下,更通用->名从主人两者都是是优于先到先得的。因此在乌语音译网上见得更多的情况下,标题和主要的正式译名应当更换为乌语发音的译名。而不论俄语是否曾经在某些地区有法定地位,如果过去基于俄语的译名既未因通用而被视为约定俗成在有官方译名之前被接受,也因按现行法律没有官方语言地位不符合名从主人原则,没有必要保留。--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49 (UTC)
命名常规中地方名从不是这样使用的吧:“国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该国或该地的政府或其上级政府的官方中文资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称的(主权有争议者除外,先到先得为主),以该中文名称来命名”。所以主要还是看常用原则,在多个中文区共同常用越多的越可能常用,而且考虑到这些地区存在两个语言的原名,不应该只考虑政治正确而排斥另一个及对应的译名。——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18日 (四) 06:07 (UTC)
不用排斥,可以作为又译为xxx。但标题只有一个,对于乌语发音在中文网络已经更常用的情况,无论考虑常用原则还是名从主人都不应保留俄语发音为标题。--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52 (UTC)
你似乎理解错了?对于条目命名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按照WP:命名常规去处理,而导语词一般情况下是跟随条目命名,至于导语段是否保留其他命名作为次导语词,一般情况都保留。也就是一般情况下,根据大部分情况,是取常用的作为条目命名并作为主导语词,其他此常用或曾经出现过的作为次导语词后列。至于是来自于俄语语源、乌克兰语源,还是以前这里的翻译循环引证的,一般情况没必要关心。如果俄语语源的译名更常用,那就不应该因为政治正确性而排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19日 (五) 02:11 (UTC)
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Kethyga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6:19 (UTC)
所以不应以“把(俄据时期)历史放哪里了”作为反对更名的理由。如果一个页面存在的乌克兰地名的俄语发音音译已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规,那主动地将其修改为官方译法-更常用原则/更符合名从主人惯例的译名是合适的。而“先到先得”惯例在此是不适用的。--罗放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12:59 (UTC)
关于在维基百科上正名的问题,比如土耳其的官方缩写已经改成Türkiye,英语Republic of Türkiye,主流印欧语系中没有一个改的。捷克的更名在英维也被否决了。--Kethyga留言2022年8月20日 (六) 12:35 (UTC)
@Ericliu1912 你看此人又急迫地给移动回去了, 因霍尔河 (Special:Diff/73284125/73336619)。此外,还在条目内夹带私货, 卢甘斯克 (Special:Diff/72440070/73257148),“叙利亚,朝鲜等俄罗斯卫星国”。且不说,有不少书籍中曾用过因古尔河。--Kethyga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09:04 (UTC)
Turkiye这个才是刚出现的情况,并无可比性。如果事事都能举个例来看,Kiev之译在英语维基百科等等地方已近乎绝迹又说明了什么?叙利亚,朝鲜等的地位您可在个别页面发起讨论,与此讨论无关故不认为有在此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但请注意,您提到的俄国傀儡卢甘斯克共和国的主要仅有军事或经济依赖俄国的从属国承认是当前的客观情况。--罗放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0:12 (UTC)
前者已经回退。若情况未有改善,应当提请管理员对相关页面进行移动保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3日 (二) 09:05 (UTC)
如果您认为“因古尔”已成为常用名应当先提理据,而非未经讨论进行回退操作。此外霍斯托梅/戈斯托梅利这个条目的个别问题已经在相应页面发起了讨论,建议附上您的依据而非进行编辑战未经讨论就多次进行回退操作。--罗放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0:07 (UTC)
我认为阁下才应提供合理之移动理据。另外,所谓“因霍尔河”显系原创译名,相对原名还没有采用的理由。——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8月23日 (二) 11:52 (UTC)
不好意思,我有致电中央社问关于地名翻译的问题,中央社客服是说他们有自己的版本,但他们没有提供自己的译名表,不过就内容来看跟国教院的版本不同,另外国教院的译名是一般人可以提出修改建议的。--Twistinez-Taiwaner留言2022年8月30日 (二) 03:27 (UTC)

参考资料

  1. ^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2022-08-17] (中文). 

部分国家/地区条目命名未遵循WP:常用名称

由于常用名称优先于名从主人,中文维基下部分国家/地区条目均未遵循此方针而采用名从主人优先于常用名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名中国)、中华民国(常用名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常用名为朝鲜)、大韩民国(常用名韩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似乎常用名为阿联酋)。尽管大部分国家/地区命名确实有遵守,如美国(官方名称美利坚合众国)、香港(官方名称香港特别行政区)、德国(官方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官方名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我想发起如下讨论:以上这些未采用WP:常用名称条目命名是否适用命名常规中其他方针?或者之前有共识将这些条目命名作为例外处理?如没有,社群是否认为应该修改上述条目命名?另外,作为参考,英维中上述条目除阿联酋外均使用常用名称:China, Taiwan, North Korea, South Korea;英维的命名规则(Wikipedia:Article titles)与中维接近。另外,英维中国与台湾条目的讨论页也有记录更名讨论历史,亦可作为参考。 --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3:57 (UTC)

“常用名称”与“通称”并非相同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并非不常用。通称可能会受到时代、地域、立场等因素影响,如“大陆”、“中共当局”、“北韩”、“南朝鲜”等。将包含大陆时期台湾时期中华民国条目改称“台湾”明显不妥。为了保持中立性,建议这几个条目保持原名。维基百科关于两岸四地用语的规则请参见MOS:两岸。--Mosowai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5:36 (UTC)
我(作为提出讨论者)的观点:我暂时倾向于移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到朝鲜、移动大韩民国到韩国、移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至阿联酋,但是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原名,鉴于后者特别是中华民国的使用似乎更加符合中立性需要。并且如果使用中华民国作为条目名,那么有必要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中国作为条目名。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6:15 (UTC)
在港台,多使用“北韩”及“南韩”而非“朝鲜”及“韩国”。--Mosowai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6:33 (UTC)
这个倒不是大问题,可以通过设置语言转换实现。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6:51 (UTC)
这就存在地方性常用性差异,不能单靠表面功夫的转换来解决。应该维持全名。——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30日 (五) 01:13 (UTC)
“中国”“台湾”指地域概念仍非常广泛,仅指国家难以易于识别、防止歧义,且目前页面运转良好。朝鲜和韩国可能有类似问题,但仍需研究,是否能参照香港、德国等例。--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29日 (四) 18:47 (UTC)
“中国”、“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主要是中国的概念在中文语境下就有歧义倾向,现时条目中“中国”、“台湾”的概念侧重于历史、地理等脱离政权的、地区性和长久历史性的事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则侧重于政权性的描述。所以这个en那边有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套用。——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30日 (五) 01:18 (UTC)
这主要还是由于中文维基的中立性原则优先于常用名原则吧,且汉字文化圈里各地域不同,对诸政权的常用名也不同。--Liang5276x留言2022年9月30日 (五) 05:29 (UTC)
POV的命名只对没有专有名词的虚概念有意义。一大堆有争议的专有名词向拿所谓的“中立性(而且估计还只是编者自己的主观中立性)”来改名,但直接用魔法打败“魔法”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30日 (五) 06:34 (UTC)
综合下来,跑了下GoogleTest(用JP线路跑google.jp),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组倒有可能需要移动(“阿联酋”的数量同等级且略高于全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30日 (五) 06:36 (UTC)
建议采信其他标准,Google结果数很玄学,我这边搜的结果相反,并且向后翻页会变化,有时Google甚至告诉我只有几百个结果。--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30日 (五) 07:13 (UTC)
欢迎举例。我也想找一个比常用搜索引擎测试更好的常用度测试方法。——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30日 (五) 08:04 (UTC)
我在Google hk试过,两者在同一量级,但是阿联酋略多。往后翻会有变化似乎是Google提醒会省去重复结果,如果把那个去掉似乎就能解决。--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9月30日 (五) 14:59 (UTC)
阿联的部分,要注意避免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混淆,另外还有地区词问题。我个人不建议移动条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9月30日 (五) 18:10 (UTC)
有混淆的可能性的话,可能就不适合以简称作为条目名,NC:使用全称“请尽量不要使用简称或缩写来命名条目,除非这个名称只有它使用,……”。另外,就常用名称来讲,“阿联”真的明显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常用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0月1日 (六) 00:15 (UTC)
我倒觉得不是问题。首先这两者与阿联酋的Google搜索结果差了几个量级,即使觉得读者会混淆的话在条目前面注明就可以了。其次,根据这两个页面,阿联酋这个称呼确实只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使用,上述两者的简称均不是阿联酋,所以NC:使用全称也不适用。--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01:20 (UTC)
可是台湾对这个国家的全称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简称阿联,并不是阿联酋。-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10月1日 (六) 03:34 (UTC)
确实如此[20]。台湾似乎阿联和阿联酋都有使用,还有时称“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联酋)”。--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06:20 (UTC)
啊抱歉抱歉我之前不了解台湾的用法,那么这样看起来保留原条目似乎比较好。--雪山下的秋天留言2022年10月2日 (日) 13:46 (UTC)
“且这个名称大部分人都知道,且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只使用这个名称”,后者未必符合,新闻中仍常见“全称(简称)”,正式场合中全称和简称的概率可能差不多。--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1日 (六) 02:49 (UTC)

强烈建议制订或修订关于国家/地区体育代表队的命名规则

诸位好。本人现强烈建议制订或修订关于国家/地区体育代表队的命名规则,将单讲男子代表队的“某某国家队/某某代表队”更名为“某某国家男子队/某某男子代表队”,以跟上性别平等的时代潮流。

以上。祝编安。📕📙📒📗📘📚📖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18日 (四) 05:08 (UTC)

感觉可以移动,毕竟男队和女队都有,且女队也获得了足够地关注和报道。Googel搜索“中国国家足球队”,似乎大多数会强队男足还是女足。另外,如果移动,条目内的历史部分可以得重新遣词造句。国家级或者国际间,男队和女队都有且同时参加比赛的情况可以考虑。其他联赛级别的似乎女队的关注度比较低,比如英超欧冠。--Kethyga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7:48 (UTC)
仅赞成这一例移动,其他条目的统一化欠研究,提案陈述的理由不足。--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8:39 (UTC)
感觉像是WP:OFFICIALNOT的观点。个人觉得你要不要考虑去弄个性别平等重导向的分类去专门搞这个。--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18日 (四) 07:32 (UTC)
目前的趋势是各大媒体都是称呼男子/女子XX队,个人建议制定一个命名规则,避免每个条目命名不一致给人造成困惑。----脳補。◕‿◕。讨论 2022年8月19日 (五) 13:45 (UTC)
个人建议名从主人、基于来源,必要时避免误解,但不要为平等或统一命名法而原创命名。有些国家代表队的官方名称不带性别,en:Category:National_sports_teams可作参考。新西兰国家板球队(另有女子队),Google有三千多条结果,而"新西兰国家男子板球队"是5条结果,极不常用。en:Singapore national cricket team等英维/官方命名同上。以及"肯尼亚田径队"en)3000条、"肯尼亚国家田径队"30条、"肯尼亚国家男子田径队"6条(有多个新闻来源),但重点是似乎并无女子田径队、女子选手似乎被计入该队。所以全面统一命名个人感觉稍欠火候,但这不妨碍有官方来源支持的情况下选用清楚的“男子队”。--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4:15 (UTC)
(!)意见:应当细分这些队伍是否拒绝女性参加。当前世界发展主流是允许女性参加传统上男性参加的赛事及队伍,开明国度的发展趋势为演变为不分性别赛事(队伍)和女性赛事(队伍)两类。如无证据显示这些队伍明文拒绝女性参加,则不应添加性别定语。如此,才符合性别平等的实质。--神秘悟饭留言2022年9月3日 (六) 02:02 (UTC)
Special:PermaLink/71269867#建议改名:“中国国家足球队”→“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怎么当时反对的用户现在都没有来。--寒吉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04:50 (UTC)

条文

综合以上诸位的意见,以下是本人提出的条文:

现行条文

(无)

提议条文

条目名称:

  • 同时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的男子代表队,不应命名为“某某(政治实体)体育(代表)队”,而应命名为“某某(政治实体)男子体育(代表)队”:
    1. 管辖此男子队的政治实体有对应的女子队。
    2. 官方网站或新闻公告等不使用体育的名称默认指代此男子队,而使用“男子(代表)队”。
    3. 此男子队不接收女子运动员,而女子运动员的成绩也不算入此男子队。(某些体育的国家/地区代表队已经向所有性别开放。例如:加拿大国家脑瘫足球队从去年开始允许女子球员参加选拔。)
  • 若官方使用体育的名称默认指代男子队,但当地中文媒体大量使用“男子队”,也可以使用“某某(政治实体)男子体育(代表)队”,或提出改名。
  • 不符合以上条件,则暂时不移动相关条目。
  • 不建议将“某某(政治实体)男子体育(代表)队”移动到“某某(政治实体)体育(代表)队”,除非此代表队已经对非男子运动员开放。

条目分类:

  • [[分類:某某國家/地區體育(代表)隊]]应作为母分类,包含[[分類:某某國家/地區男子體育(代表)隊]][[分類:某某國家/地區女子體育(代表)隊]]等子分类。

欢迎拍砖。《条目名称》和《条目分类》两部份分别投票,不作捆绑。📕📙📒📗📘📚📖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21日 (日) 02:42 (UTC)

还行。但应明确“此代表队不接收女子运动员,而女子运动员的成绩也不算入此代表队”条件的前提是存在“女子队”。对于代表队仅有男性成员,但官方未明文限制或者不称“男子队”的情况,我仍有顾虑。--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08:56 (UTC)
@YFdyh000:已增加。📕📙📒📗📘📚📖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21日 (日) 17:07 (UTC)
我怎么觉得这个条文更偏重于用因政治或宣传等因素制造的第三方宣传来替代掉官方名称呢?比如说奥会官方认定的代表队名称是中华台北,如果中文媒体大量使用奥运台湾男子代表队的话,条目就可以申请改名移动去奥运台湾男子代表队了?感觉这规则有炎上的潜质呢(点订阅)--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15:53 (UTC)
@Anghualee:此项提议只涉及是否在条目名称中使用“男子”字眼,不涉及政治实体名称。📕📙📒📗📘📚📖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21日 (日) 17:02 (UTC)
即便媒体大量使用台湾指称中华台北(这种情况在去年的东京奥运开始明显频繁起来),依然可以根据国际体育组织的称呼,及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非官方机构及国际活动之规定维持使用中华台北。--🔨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23:56 (UTC)
媒体还是算了,建议还是看主人。 ——魔琴 [ 留言 贡献 ] 2022年8月28日 (日) 13:27 (UTC)
PÑēüḾôňïę1357请问“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的男子代表队,……”是说“同时符合以下三项条件的男子代表队,……”,还是“至少符合以下三项条件之一的男子代表队,……”?这要写清楚,否则争议太大了。-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6日 (五) 14:46 (UTC)
克劳棣十分感谢提醒。已更正为“同时符合”。📕📙📒📗📘📚📖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26日 (五) 14:55 (UTC)
PÑēüḾôňïę1357“若官方使用体育名称默认指代男子队,但中文媒体大量使用“男子队”的话”,请删除“的话”两字,这是赘词。-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8月27日 (六) 12:27 (UTC)
克劳棣个人认为删除不删除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还是删除了。📕📙📒📗📘📚📖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8月29日 (一) 14:48 (UTC)
我忘了是哪个体育项目,名为男子其实女子也可以参加的....(希望是我记错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8月29日 (一) 02:24 (UTC)
1.跨性别运动员。2.围棋?[21] "中国男子围棋队",不过大多数报道是"中国围棋队"。3.据说很多项目是“原则上”允许[22]。--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9日 (一) 02:32 (UTC)
据小弟所知,有些男子职业体育联赛的确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但目前绝大部份国际体育比赛(以政治实体代表队为参赛单位)依然是根据运动员的生理性别判定参赛资格。国际泳联不久前才通过新规则,禁止12岁前还没开始变性的跨女运动员参加国际女子比赛📕📙📒📗📘📚📖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8日 (四) 14:47 (UTC)
我其实觉得名从主人就可以,中国围棋队是包括男女的集训队,所以既没有男子队也没有女子队,不符合提案条件。----Cat on the Mars 2022年8月30日 (二) 15:17 (UTC)
还可以,感觉不存在过多的歧义和矛盾。----脳補。◕‿◕。讨论 2022年9月1日 (四) 06:50 (UTC)
脳内补完“不存在过多的歧义和矛盾”也就是说还有歧异和矛盾,还请指出。📕📙📒📗📘📚📖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2日 (五) 15:01 (UTC)
根据维基名称共识,新闻公告及官方网站应该以体育代表队所在地为准,如所在地没有的话则以其他地区官方中文媒体为准,其他的都基本上更改过来了。----脳補。◕‿◕。讨论 2022年9月10日 (六) 18:11 (UTC)
脳内补完小弟认为以上条文已经暗示了应该用所在地的官方网站作为参考。只有蓄意抬杠的人会用A地区的官网来作为B地区男子代表队的参考来源。📕📙📒📗📘📚📖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11日 (日) 03:43 (UTC)
1.何谓“体育名称”,令我等一般读者及编者不解,应予修正;2.第3条上半句建议改为“根据已公布的可靠证据,此男子队不接收女子运动员(含跨性别女性运动员)”,下半句提及成绩用意何为?是否赘余?3.应订明该队如隶属于通用中文的地方,则以当地官方或当地中文媒体为准,而非其他地方的中文媒体;4.“/地区”应修正为“(地区)”,且注明“地区”二字不必要,以免令编者误以为“香港XX队”均需改为“香港地区XX队”等。--神秘悟饭留言2022年9月3日 (六) 02:23 (UTC)
  1. 神秘悟饭已加入“的”字。“体育的名称”是指“足球”、“蓝球”、“田径”等。
  2. 此项建议很有道理,但已经涉及到关于可靠来源的讨论,受《WP:可靠来源》管辖,因此已经超出本政策的讨论范围。下半句提及成绩是吸收了YFdyh000君的建议。
  3. 已加入“当地”。
  4. 已全部改为“(政治实体)”。📕📙📒📗📘📚📖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8日 (四) 14:47 (UTC)

公示

还有没有其他发言?没有就公示了。📕📙📒📗📘📚📖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20日 (二) 00:27 (UTC)

YFdyh000、​脳内补完、​CatOnMars、​神秘悟饭、​Shizhao、​克劳棣、​Kethyga、​Anghualee、​Liu116魔琴超过七天没有新发言。现 公示到10月3日。📕📙📒📗📘📚📖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26日 (一) 16:42 (UTC)

@PÑēüḾôňïę1357:公示应一并张贴于公告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9月28日 (三) 21:32 (UTC)
@Ericliu1912:感谢指点。已更新公告栏📕📙📒📗📘📚📖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9月28日 (三) 21:38 (UTC)
寒吉Ericliu1912七天过去了,没人投票。这算通过还是算流选?📕📙📒📗📘📚📖强烈抗议维基基金会无理封禁中维管理员 2022年10月5日 (三) 20:40 (UTC)
通过(WP:7DAYS)--寒吉留言2022年10月6日 (四) 03:05 (UTC)

何谓“初始繁简”?

注意到管理员@Iokseng:经常以“初始繁简”的理由移动条目,例如[23]。请问该方针的出处在哪里?我觉得如果有正当的理由将条目更名,编辑有权将其移动至自己系统所用的字体。这种情况不属于“简繁破坏”。相反,以所谓的“初始繁简”理由单纯地将条目名移动至另外一种字体,反而是“简繁破坏”。另外,既然维基能自动转换字体,为什么还保留那么多的单纯的简繁转换重定向? --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11月13日 (日) 09:54 (UTC)

其实我个人认为,只有与初始标题完全相同时,才应考虑繁简“先到先得”,否则没有必要如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1月13日 (日) 11:31 (UTC)
以往讨论似乎无共识。方针与指引好像只说不能单纯繁简替换,没说移动后标题应与最初繁简一致。我觉得如“英國旅遊產業→英国旅游产业”应不可行,但如“英國旅遊產業→英国旅游”应可行,不过有人主张“英國旅遊產業→英国旅游→英國旅遊”的话我不会阻止。--绀野梦人 100000+ 2022年11月13日 (日) 14:08 (UTC)
其实如果我的话,可能就会类似“英国旅游产业→英国观光业”这样移动。毕竟简体环境下打繁体比较麻烦(而且繁体简体都看得多了,有时候会一下子想不起某个字是简体还是繁体或者某个字是不是有对应的简体或繁体...)。但是我不太会“英国旅游产业→英国旅游”这样移动,毕竟复制粘贴一下的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1月14日 (一) 02:23 (UTC)
单就此例,恢复初始简繁形式,未见问题。因为之前移动的最终效果为仅简繁变更。--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05:43 (UTC)
之前的移动是因为繁体“贝里斯”会被系统全域转成简体“伯利兹”(见下一个讨论章节)。首先移动至俄语译名“别里斯拉夫”,后来再移动至简体的“贝里斯拉夫”。简体的“贝里斯”自动转换为繁体的话还是“贝里斯”,但用繁体的“贝里斯”在那个全域转换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依然会被转换成简体的“伯利兹”。因此Iokseng的移动出现了问题。另外,如果用手机来浏览维基的话,可以看到系统在跳转,这就增加了系统的负荷量。而移动条目又花费了编辑或管理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一条无用的重定向,为什么我们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07:43 (UTC)
规避技术问题有必要在移动理由/讨论页中注明,以便了解和寻找解决方案。有无重定向的性能影响讨论过,似乎可忽略不计,仅界面上显得冗余。暂未理解更名必要性,为何标题的字词转换无法解决。
先到先得、恢复简繁的目的,是尊重前人+以此遏制故意更改。举个例子,假设有用户对中國条目名是繁体而感到不爽,于是移动到如“古代中国”、以误操作为由移回中国(输入便利性等理由;请忽视占用问题),看到两笔移动的人就很可能感觉不爽、推定恶意、引发争吵,而恶意的移动者又可能说“不都一样”、为何要斤斤计较。我对是否做还原操作持中性态度。--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17:08 (UTC)
我上面的例子和你举得例子是特例,可以放开来不在这里讨论。而Iokseng经常做得是这样:有人将正当理由将繁体条目“中國”移动到简体“古代中国”,然后Iokseng已“初始繁简”的理由将简体“古代中国”移动到繁体得“古代中國”。我觉得TA这么做反而是“简繁破坏”。--万水千山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17:59 (UTC)
抱歉是我误解了。非字形差异的移动不应恢复“初始”,那样变成最早创建者有条目名称繁简的所有权了。翻看发现确有此现象,如重型运载火箭中华门 (南京)双关等,未见需要恢复初始繁简。--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20:07 (UTC)
如果有人以改变繁简为目的将“古代中國”移动至“中国古代”或“历史上的中国”呢?--Mosowai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20:20 (UTC)
只要移动能落实敲定,就沿用移动者选用的形式。--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4日 (一) 22:05 (UTC)
“中國→古代中国→中国”之例中,标题变为原字不同繁简,应依先到先得移回原字原繁简的“中國”。如果只有“中國→古代中国”我认为不必进一步移至“古代中國”,不过有人主张移动我不会反对。--绀野梦人 100000+ 2022年11月15日 (二) 07:45 (UTC)
(▲)同上,但如果主张或实践大规模的移回,我会反对、认为是OWN和繁简破坏倾向。--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5日 (二) 17:11 (UTC)

关于WP:命名常规WP:POV的冲突

算一个比较长久的问题,现时对条目命名最直接影响的WP:命名常规,并没有提及POV的问题,而WP:POV对命名的观点主要是这样:

然后,在讨论一个条目命名的问题时,我跑去看了一下现时命名常规的来源(大概是?),en的en:Wikipedia:Article titles,然后留意到是有对POV的说明,初步翻译如右(User:Cwek/工作室/关于条目常规的一些备存),大概意思就是两类:如果来源够多,即使看上去用词不中立的现在常用的名称,可以用;或者可以创建一个使用中立词语的描述性用语。POV在en关于命名的章节也初步翻译过(意见:大致相似,但有部分差异)。另外,也列出了部分涉及是否考虑POV的命名常规讨论。

所以,我们是否考虑在命名常规中考虑POV的需要? ——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0日 (四) 08:35 (UTC)

补充,en命名常规关于POV的说明,初步找到是2010年5月时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0日 (四) 08:44 (UTC)
@Ch.AndrewShizhaoRekeMewaquaGakmo:,提及一下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0#关于修改维基百科:命名常规的建议_2有参与讨论仍有活跃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1日 (五) 01:16 (UTC)
@Peacearth蘇州宇文宙武Happyseeu:,提及一下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1#提议:命名常规不应违反中立性原则有参与讨论仍有活跃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1日 (五) 01:18 (UTC)
@ChiefweiSilvermetals:,提及一下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1#中文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引起的问题有参与讨论仍有活跃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1日 (五) 01:20 (UTC)
我的理解,所谓描述性用语是指那些非专有名词类的条目标题,例如“对xxx的批评”,“xxx争议”,“20xx年xxxx事件”,这一类不太会在其他出版物中使用的短语。所以,“如果来源够多,即使看上去用词不中立的现在常用的名称,可以用;或者可以创建一个使用中立词语的描述性用语。”。在我看来二者并不是“或”的关系,而是对两类标题的两种规范方式(专有名词:常用,可以POV;其他的描述性用语:应当尽可能NPOV),是并行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10月21日 (五) 02:18 (UTC)
@Shizhao:,这个问题,一来命名常规早就讨论过几次,二来是来源于西藏和平解放‎‎的问题,因为一直有编辑认为需要体现POV(或者是他们的主观“中立”),需要更换命名,但我认为根据现有命名常规并没有POV的要求,而且POV对于命名中有提到这类有争议的有专有名词的,可以跟随命名常规的常用性。按照现有规则,这个命名暂时不需要修改(满足命名常规的常用,处于争议状态下的最后一个正常命名,而且属于POV排除情况)。但考虑这些编辑对于POV的执着,我看了en的做法,留意到en对于POV是有这样的表述,刚好对应提及的两种情况:“西藏和平解放”是(可能)不中立的但常用,他们也挑选了“中国吞并西藏”(我认为可以选择更中性的“中国占领西藏”)符合中立的描述性用语。
如果考虑修正命名常规和POV(由于涉及专有名词部分应该是排除性条件),则可以考虑上面两个方案再选择合适的命名,如果不修正的话,则可以说明“命名常规不需要考虑POV,POV即使作为支柱之一是可以忽略的(而且它的确有一个豁免条件)”,那除非挑战“西藏和平解放”的常用性(用其他更好的可以量化的判断方法),否则以POV作为命名调整的依据是不成立的。
这个改动可能影响广泛,大量现时以中国大陆观点并且满足命名常规常用原则的条目,就都可以POV来挑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1日 (五) 03:14 (UTC)
可以加入说明,但我也同意如书生所言,应该没什么冲突。就我的理解是如果专有名词本身带有POV,仍以常用为主。比方说国共内战的许多战事都有双方命名,各在两岸为常用语,此时无论用何者为主条目命名都POV,而维基并不能自创一个NPOV的名称。但如果是描述性的标题,就要尽量NPOV。--Reke留言2022年10月21日 (五) 03:27 (UTC)
  • 如果追求名称绝对中立,也许意味着命名忌用入侵等负面词汇(如同条目中忌用感叹号),不局限于中国大陆问题。广泛原创出不常用命名的后果,恐怕很糟。使用文献中最常见、广泛的称呼,并在序言阐明,应能应对大多数情况,也利于读者搜索和对应概念。
  • ( π )题外话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等本身是事物专有名称(保护建筑)但同时是事物描述的条目命名,又是否要“中立化”。后者如果改掉条目名,序言写清事物名称就比较啰嗦了。前者改名等于原创命名或变更主题。
  • 另应参考WP:NPOVFAQWP:YESBIAS,绝对中立的后果可能是,伪科学叫“未被主流认可的科学体系”。
--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21日 (五) 03:56 (UTC)
@YFdyh000:,根据我对en对于命名对中立观点的表述的理解,应该分为“不中立但常用的标题”和“非判断性的描述性标题”,而后者的举例是“吸烟对健康的影响”等类似“XXX的影响”、“XXX的反应”等无实事物的虚概念的命名,应该是不带褒贬的判断。而前者就对应存在实事物、形成一个专用用语、并且被大部分文献来源使用的。所以伪满皇宫博物院等是事物专有名称的,不是属于像“影响”、“反应”等虚概念的,就可以第一个观点。而且从zh对于中立对命名的表述,看上去也体现了这两个观点,但不如en在命名常规中具有明确可行的描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9日 (三) 04:49 (UTC)
基于西藏和平解放的问题,1.我们需要为命名常规和POV添加关联性;2.如何行文?因为命名常规的POV注意是在“常用”中提及并单独一章,而en的POV也提到只要常用,就算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非中立的,或者POV,也是可以的;3.如果确立了命名常规和POV的关联性,这个个例这样使用?是用可能是非中立但常用的“西藏和平解放”,还是略常用、非中立、带有描述性(?)的“中国吞并西藏”,还是一般常用、中立、带有描述性的“中国占领西藏”?关于常用的搜索引擎检查,这里一个记录:User:Cwek/工作室/西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0月21日 (五) 04:56 (UTC)
作为百科全书,应该考虑检索问题。可以常用名称优先,即使它很偏离主流立场;如果有多个立场相互冲突的常用名称,则“先到先得”,或者用{{NoteTA}}处理,禁止无故移动条目名称。至于标题名称的问题,可以放到导言里面去详细讲述。--高文海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06:31 (UTC)
WP:TITLEWP:POV综合理解说就应当是以通用兼描述性地标明相关称谓,但基于WP:地域中心等系统的影响而言有关实践并在本地议题是否完满,包括结论本身是否合乎通行维基尺度而言是很难定论的。
如有关WP:VPD可能仍存有争议之个别裁判所命名问题,在主推议案人限定以中文圈之地方法院潜在导致一统本地既有或未来所有裁判所命名情况,该如何判定相关引用基础之中立客观?唯一强调法则即如以单一时限之中文文献优先,不考虑日文与中文长久相互贯通因素、且有关术语亦并非罕见而见诸于中文文本自身含专业层面,是以强调采编仍以一统使用中文地区命名而限制有关客观中立立足之下,命名优先之选择问题,恐并非基于使用是否广泛或是否合乎通常认知、语文沿袭习惯等法,而全赖于当期主事强调之时所采用之压制化路线是否得以成型而定。
个案而言,有关通行规则本身在部分个案内被单独孤立依照其本身采编单一意向而孤立援引之时,在如既已有既定之非以合乎综合材料观点研判、非以合乎参议之时所通俗理解或通常使用逻辑知识,仅以如whataboutism及变相堆砌无异议之单一意向氛围下而强调合乎一切所谓商议并自行定论,有关命名移动等皆已无可挑战、是以相应社区及社群实际并未有适切比例地落实到一直以来需要各使用者尽力之协作及适当参与等维基要义。
方针问题即在于实际采用之时,是为基于合乎方针背后维基核心之超越系统局限而显维基多元及广泛知识面,或基于与之相反路线,矛盾不加制约,则可继续旧往。--约克客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07:39 (UTC)

具体问题

作为重要的的方针问题,居然没人关注,只能说太麻木了。

如果在不考虑具体个案的话,不需要具体的评论,我们应该怎样决定:

  1. 是否在涉及条目命名的命名常规中,考虑明显地体现中立的方针,而且是两边都需要互相提及,如同en所做的?是或否?
    1. 如果否的话,那怎样在两个方针体现这个观点“命名常规不考虑中立性”?
    2. 如果是是的话,同样,怎样在两个方针体现这个观点“命名常规考虑中立性”。是否参考en的做法,在“常用性”中提到要考虑中立性,而且对于这种情况有“不中立但常用的标题”和“非判断性的描述性标题”两种具体的操作情况?
  2. 如果还是保持沉默的,是否意味这维持现状:“ 命名常规没有明显地考虑中立的观点,但中立的观点对于命名上存在‘条目标题本身可能便是争议与对立的来源。特别是当描述性标题所表明的观点“支持”或“反对”某一特定议题时……因此,百科式的条目标题应能表现出最高程度的中立性。条目可以在尽量少用感情词汇的情况下涉及相同的内容,或为了确保中立观点而涉及更多的内容(例如将“对毒品的批评”修改为“对毒品的社会观点”)。’和‘当条目标题为姓名等专有名词时,可能出现的争议往往是应不应该使用某一特定名称。维基百科对此倾向于描述而非指定,应使用在可查证的可靠来源中找到的常见中文名称。’两种观点”?

以上。也请不要说一些打太极的话。——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9日 (三) 04:19 (UTC)

与其说没人关注,不如说话题“太大”,难以总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1月9日 (三) 07:59 (UTC)
所以我举出en的说法。en是命名和NPOV都互相提及对方,然后作为影响命名最直接的命名常规就说明了如何操作。但zh只有NPOV提及到在命名中关于NPOV的问题,也给出两个方案的概要,其中一个方案还是指向命名常规的常用,命名常规没有提及。所以如果遇到条目命名中提及以“中立性”(或者NPOV的话)为理由,怎样操作?单靠每次的条目共识解决?或者遇到解释不清的问题怎样解决?而且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我列出了好几次的讨论。
所以我认为,参考en的命名常规、NPOV对于命名的处理:NPOV提到不能制造分立观点式的命名、可以对于虚概念制造描述性命名、但专有用词常用的话就跟随常用,即使POV的;命名常规则提到两种命名方式,常用但不中立的命名和非判断的描述性命名,正好对应NPOV的第三、二点。zh的NPOV基本上对应en的NPOV的说法,主要是命名常规怎样处理,是否定或不认同NPOV,还是参照en的做法补充相应的说明?——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9日 (三) 09:35 (UTC)
可以英语维基百科的Article_titles作为参考,扩充汉语维基百科的命名常规。 -- 月都 2022年11月14日 (一) 07:46 (UTC)
(+)赞成Eric_Liu,难以概括地用于所有情况,通常以命名常规作为参考;维基百科的规则不只有中立的观点,有些时候以含义或知名度作为参考,需要透过共识解决。 -- 月都 2022年11月14日 (一) 07:54 (UTC)
共识无法解决的话?或者说方针可能出现冲突时,讨论双方都自持方针为依据,怎样解决?en在命名常规和NPOV上的说明我认为足够合理并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案,但zh这边实在难以操作。——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1月14日 (一) 09:33 (UTC)
谁在这个网站朋党最多,本身时间最多,或是嘴炮最强,就能-- Jason22  对话页 贡献 2022年11月22日 (二) 15:55 (UTC)
(:)回应:命名标题只能选择一个,因此才会引起较大的争议;如果遇到未能解决的争议,寻求第三方提供意见,采用理据较强的观点。 -- 月都 2022年12月19日 (一) 23:31 (UTC)
  • (!)意见:个人条目写作经验薄弱,仅尝试依方针内容和综合经验针对站友论题表达个人观点。
1.热心站友可考虑正式提案,个人倾向无迫切必要;否,需仰赖每次的条目共识解决,而共识体现此平台和社群于特定时期或时空背景下之阶段性结论。
  • 1.方针“命名常规”中的“命名原则”章节中,已将“常用”“易于识别”作为多数时候的通用原则,亦言及“所有条目命名都应当首先使用大多数中文使用者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同时尽量确保其他人可以简单符合常识地连结到这些条目。”。此外,导言谈及“因方针不完善而出现条目命名争议时,应按照命名争议的处理一节所列的方式处理。”;而“命名争议的处理”章节中亦言明,若“不能通过解释、调解、讨论命名方针达成共识,则使用条目符合命名方针的最初使用名称(即将条目名称恢复为争议发生或移动战之前的状况),在共识产生之前,作为该条目的名称。”换言之,出现个案争议时仍回归讨论共识决定
而方针“中立的观点”的“条目命名”一节中,谈及“不能为了解决非中立争议而使用标新立异的条目名称”、“特别注意不能为了解决分列的观点而刻意杜撰新名词”,明确规范编者不得原创字词,已否决个人自行排组文字另创词汇之可能性。下方段落叙及“百科式的条目标题应能表现出最高程度的中立性。条目可以在尽量少用感情词汇的情况下涉及相同的内容,或为了确保中立观点而涉及更多的内容(例如将“对毒品的批评”修改为“社会对毒品的观点”)。中立的标题鼓励多种观点以及负责任的条目写作。”;此外,站友翻译的英文版命名常规谈及:“在某些情况下,为主题选择的名称可能会产生偏见。虽然中立术语通常更可取,但这必须与清晰度相平衡。如果一个名字在可靠来源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很可能被读者很好地识别,即使有些人可能认为它有偏见,它也可能被使用。....用于主题的最佳名称可能取决于提及它的上下文。”。结合以上内容与中文版“命名常规”方针综合考量,个人将相关段落内容视为期许、鼓励或提倡编者将“中立的观点”纳入考量;若需强制以中立性字词命名,实务上未必能兼顾命名原则的“常用”和“易于识别”外,有时也可能造成读者的困扰,亦即既可能无明显裨益于搜寻查找,也恐怕难以第一时间明确揭橥条目主题。或因如此,条目命名可能通常以反映条目“内容主体的指涉范畴”和“收录选用的资料来源”之易识性和普及性为考量基础
2.社群往往以动态竞逐发声。当条目主题及其用字涉及“价值评断”,而此类“评价”又建立在庞杂的“事实认定”之上,加上众编者对于不同遣词用字之说文解字、认知情境和语感差异各有所见时,命名对于“中立的观点”相关规范如何取舍,若仅以机械式做法贯彻,个人认为似乎过于不人性化。
更何况,所谓“中立的观点”于方针中之定义为“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平等地表达出任何曾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过的重要观点”,然而字数有所限制的命名用字择取,不时涉及“话语权”之竞逐,在客观条件限制下又该如何在标题用字同时体现“平等”和“重要”呢?而何种观点又是否比其他观点更重要呢?此类实务上(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往往为“不同社群和观点的竞合角力,最终达致妥协”的动态过程,亦可能随著时势迁移持续发展演变,因此要求编者于创建条目时以区区数字的条目名称,完美体现方针精神又兼顾实务需求,以希冀彻底实现“中立”精神,除了要求的智性门槛过高、强人所难,也恐怕大大减损用户编写条目和参与此平台的乐趣和初衷了(笑)。个人意见,供参。--Kriz Ju留言2022年12月7日 (三) 00:48 (UTC)
(+)赞成Kriz Ju之言。我认为现有的中立观点方针和命名常规方针足矣,没有必要在命名常规中再加入有关POV的内容。--CuSO4 2022年12月9日 (五) 22: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