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大圣徒
乐队 | |||||||
---|---|---|---|---|---|---|---|
英文名 | Judas Priest | ||||||
音乐类型 | 重金属音乐 | ||||||
出道地点 | 英国伯明罕 | ||||||
活跃年代 | 1969年 - 至今 | ||||||
唱片公司 | |||||||
网站 | judaspriest | ||||||
相关团体 | |||||||
现任成员 | |||||||
伊恩·希尔 罗柏·哈尔福德 葛伦·蒂普顿 史考特·特拉维斯 李奇·福克纳 | |||||||
已离开成员 | |||||||
离任成员 | |||||||
|
犹大祭司(英语:Judas Priest)是英国重金属乐团,1969年成立于伯明罕,截至2016年已发行17张专辑[1],全球销售量约4500万张[2]。1970年代后期,乐团在音乐上有极具影响力的创新和开拓。1980年发行代表作《不列颠钢片》,开始获得商业成功,并取得重金属音乐性的突破[3]。
除获得葛莱美奖“最佳金属演出”,也获得MTV评选为“史上伟大金属乐团”第二名,并入选VH1频道“摇滚荣耀”、“40首伟大金属歌曲”〈打破法律〉和“史上经典硬式摇滚歌曲”〈你料不到〉[1]。
音乐特色为主唱罗柏·哈尔福德高亢的歌剧式唱腔、破坏力极强的双吉他。他们将皮衣皮裤、铆钉、哈雷机车和其他禁忌物品作为表演的一部分[3],引起后来大量的金属乐团效仿[4]。犹大祭司在重金属乐团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地位、典范和影响力。他们统一了金属乐音调,被视为仅次黑色安息日之后的重金属始祖之一[5],也使主唱罗柏·哈尔福德赢得“金属之神”的称号[6][7][8]。
历史
组建与早期(1969 - 1974年)
1969年,犹大祭司最初成立于西米德兰城市区,当时第一批阵容为:亚伦·阿特金斯(主唱)、约翰·佩里(吉他手)、布鲁诺·史提芬希尔(贝斯手)与约翰·帕特里奇(鼓手)[9][10]。乐团的名字是布鲁诺取的,源自巴布·狄伦的歌曲〈弗兰基李和和犹大祭司的歌谣〉[11]。成员也都是在布鲁诺的住家排练。然而组团后不久,成员约翰·佩里就突然逝世[12],吉他的位置便由厄尼·查塔威取代[13]。同年的11月25日,乐团在沃尔索尔的乔治酒店进行第一次公开演出。1969年12月和1970年1月,到苏格兰进行第一次巡演。1970年4月20日,在坎诺克的青年中心演出后,成员解散,犹大祭司的名字和拥有权归于亚伦。
之后在黑郡,亚伦认识了一支名为“货物”的乐团,成员包括吉他手K·K·唐宁、贝斯手伊恩·希尔与鼓手约翰·艾利斯[3]。唐宁与希尔都是从小生活在西布罗米奇的孩子,他们十几岁就已成为好友,也喜欢一样的音乐,如黑色安息日、齐柏林飞船、深紫、吉米·罕醉克斯、何许人、鲜奶油与雏鸟,并一起学著弹奏乐器。1970年10月,“货物”结束活动,三名成员在伯明罕加入了亚伦的犹大祭司。乐团在亚伦的继母家排练。1971年3月,犹大祭司重新出发,在埃辛顿的圣约翰大厅进行了首演。
随著唐宁逐渐成为领导者,乐团舍弃了蓝调元素,专注在硬式摇滚上。鼓手约翰很快的离团,伯明罕区的乐手艾伦·摩尔与克里斯·坎贝尔都曾短暂的递补。他们负责过一些知名乐团的暖场,如虎皮鹦鹉、瘦李奇和飞人,也吸引了黑色安息日吉他手东尼·艾欧密的注意。1973年5月,乐团面临财务困难,有家庭压力的主唱亚伦与鼓手克里斯都决定离团[14]。当时,伊恩·希尔正与一位女孩交往,她推荐弟弟罗柏·哈尔福德接任主唱[3]。罗柏加入后,也带来他以前的乐团成员约翰·辛区接任鼓手[3]。以这个阵容,乐团在英国展开了巡演[3]。
专辑《摇滚萝拉》(1974 - 1975年)
1974年4月,在乐团进录音室录制第一张专辑前,他们的唱片公司海鸥唱片建议再增加一个乐手。由于唐宁不愿纳入键盘,他选择前飞帽乐团的葛伦·蒂普顿加入担任吉他手[15]。为了因应改成双吉他编制的新阵容,葛伦也立刻加入了创作行列。1974年8月,乐团先发行了首张单曲〈摇滚萝拉〉。
在录制过程中,所有的成员是同时演奏收音的,并非个别录下音轨再混音[16]。但因技术问题导致录音品质不佳,曾做过黑色安息日前三张专辑的制作人罗杰·贝恩则要求乐团,先不要收录一些现场观众喜爱的歌曲,如〈威士忌女人〉、〈暴君〉、〈种族灭绝〉和〈开膛手〉。也把十分钟长的曲子〈鱼子酱和冰毒〉剪到剩两分钟[17]。
1974年9月6日,犹大祭司发行首张专辑《摇滚萝拉》。为宣传新专辑,乐团首次展开国际巡回[18],他们到了德国、荷兰、挪威和丹麦演出[19][20]。但这张专辑最终的销量十分惨淡,总计卖不到一万张,乐团再度面临财务困难,导致鼓手约翰·辛区离团,前成员艾伦·摩尔回归接任。他们试著与海鸥唱片确保月薪五十英镑的协议,但唱片公司的一些要求,最后还是让他们拒绝了[21]。1976年后,除了〈贪心〉,《摇滚萝拉》内的收录曲都没有在现场表演过,直到2011年的巡回才在现场演唱[22]。在2011年的回顾性研究,美国音乐资料库Allmusic表示“虽然这张粗略的处女作不受关注,但犹大祭司已经展现了潜力和独特原创性”[23]。
专辑《命运之翼》(1975 - 1977年)
1975年底,乐团展开下一张专辑的录制,但著重在制作人身上。海鸥唱片只给他们两千英镑的录音预算[24],成员们限制自己一天只吃一餐,并兼差打工:葛伦去做园丁、唐宁在工厂当工人、伊恩去当货车司机[25]。
1976年3月23日,发行第二张专辑《命运之翼》,这张专辑有许多旧创作,包括上一张被剃除的曲目。专辑的第一曲〈变迁的受害者〉尝试了迷幻元素,它取材自亚伦创作的〈威士忌女人〉[26]和罗柏创作的〈红灯女〉[27]。专辑中,乐团增强了沉重复杂的吉他即兴重复段、古典色彩的双吉他演奏、更情绪化和高音调的唱腔,使得声音更有重金属味[28]。主唱罗柏在发行后开玩笑说:“当初有买《摇滚萝拉》的人,应该把它烧了”[29]。
很快的,乐团登上雷丁里兹音乐节,展现强劲的表演风格,并深受好评[30]。但这张专辑发行时,碰上庞克摇滚在英国的强势崛起[31],销售量仍旧疲软,鼓手艾伦·摩尔再次离团[32]。因不满海鸥唱片的消极态度[33],乐团提前解除合作关系,在新经纪人大卫·汉明斯的帮助下,转与关注《命运之翼》的哥伦比亚/CBS唱片签约,并获得六万英镑的录音预算。不过,这也导致前两张专辑、试听带和所有相关的演出影像版权,都落入海鸥唱片手中[34]。借此,犹大祭司也抛弃所有前卫摇滚的元素,笔直走向硬式摇滚的改良与深化[35]。
在1997年的回顾性研究中,加拿大重金属杂志《豪言与血拳》资深编辑马丁·帕夫表示:“《命运之翼》不但确立了犹大祭司的音乐和图像风格,其灵巧的演奏技术、歌剧式唱腔和黑暗主题,全都定义了往后的重金属曲风。如铁娘子、超级杀手、金属制品、麦加帝斯和范海伦全都受到它的影响”[36]。
逐渐成名(1977 - 1979年)
1976年,西门·菲利浦担任鼓手。1977年1月展开新专辑录制,深紫乐团的贝斯手罗杰·格洛弗担任制作人,音讯工程师为马克·道森[37][38]。4月8日,发行第三张专辑《罪后罪》,这张曲风进化的新作品在美国就卖破50万张,获颁美国唱片业协会金唱片认证[39]。在英国专辑排行榜也登上第23名[40],乐团的知名度被广泛普及,并登上了电台轮播。但鼓手西门·菲利浦拒绝成为正式成员,于是罗杰·格洛弗推荐莱斯·宾克斯加入[41]。
1978年2月10日,发行第四张专辑《玷污的阶层》,五名成员都有歌曲创作,新鼓手莱斯展现了强大的鼓技和丰富才华[41]。此时期开始,唐宁转为节奏吉他,主奏吉他由葛伦担任[42]。葛伦逐渐主宰乐团的词曲创作与表演,他开始加入点弦,而唐宁的影响力则开始减弱[43]。10月9日,发行第五张专辑《杀戮机器》,因命名争议,在美国改称《末路狂飙》[44]。同时展开末路狂飙巡回,并将日本的其中两场演出发行为首张现场专辑《在东方解放》,获颁白金唱片认证[45]。
虽然犹大祭司的专辑通常都有类似黑色安息日、齐柏林飞船和深紫乐团的痕迹,但《杀戮机器》已开始不同以往,它的重金属声更加纯粹,不变的是黑暗主题。自《杀戮机器》发行起,他们便创造出强烈的舞台表演风格,首先将重机骑士的打扮变化成重金属音乐的标准形象[3]。他们开始穿戴皮衣皮裤、铆钉、铁链等具有性虐恋风格的服饰作为表演的一部分[46],这种风格也是犹大祭司最鲜明的形象。尤其是主唱罗柏,他经常在舞台上戴雷朋太阳眼镜、穿铆钉皮背心、骑乘哈雷机车进行演唱。成为重金属时尚的先锋,许多乐团前仆后继的模仿他们[3]。
取得商业成功,开启重金属狂潮(1979 - 1991年)
自《杀戮机器》与《在东方解放》发行后,乐团的录音与混音品质逐渐精进。他们的演奏风格也逐渐加重,例如〈激励〉和〈钻石与铁锈〉的现场演奏往往比录音室版本更重、更快[47]。1979年底,因乐团想寻求更蛊戮的乐风、减少爵士风格,导致鼓手莱斯不满而退出[41],于是鼓手换成了戴夫·霍兰德[48]。这个阵容将会发行六张录音室专辑、一张现场专辑,并达到不同程度的里程碑和商业上的成功。
1980年3月,展开不列颠钢片巡回,共计演出了75个场次。4月14日,发行第六张专辑《不列颠钢片》成为乐团最具突破性的代表作[49],它登上英国专辑排行榜第4名[50],销售量首次突破一百万张,获颁白金唱片认证[51]。并获得AllMusic与About.com的五颗星满分评价[52][53]。专辑中再度强化速度、侵略性与旋律感,将重金属音乐打入主流市场,开启金属乐团的时代[54]。收录曲如〈联盟〉、〈打破法律〉和〈夜生活〉在英美电台中频繁播放[55]。炭疽吉他手伊恩·斯科特在自传《我这个人:就是炭疽那家伙的故事》中表示:“这是一张真正定义重金属的专辑”[56]。
在不列颠钢片世界巡回结束之后,乐团终于获得足够的资金,飞到西班牙拥有先进设备的伊维萨录音室录音室展开工作。1981年2月13日,展开全球闪击战巡回,共计演出了76个场次[57]。2月26日,发行第七张专辑《切入点》,在全新风格上做出更响、更亮,也更有张力的作品。如〈踏上旅程〉和〈日光天使〉[58]。同样取得好成绩,获得金唱片认证[59]。
1982年7月17日,发行第八张专辑《尖叫复仇》,使乐团的名声地位更上层楼,征服了北美唱片市场[60]。它在全球卖破五百万张,获颁2×白金唱片认证[61]。进一步确立乐团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重金属乐团之一[60]。8月,他们也占据美国各大电台的热播排行榜,如〈你料不到〉、〈电眼〉和〈乘风远去〉[60]。
80年代中期,犹大祭司继续成功之路。1983年,发行单曲〈风火轮〉,受到各大摇滚电台的热播。1984年1月4日,展开金属征服者世界巡回,发行第九张专辑《信仰捍卫者》,持续乐团的百万销售纪录[62]。一些批评者认为,这张专辑曲风没有什么变化,简直是《尖叫复仇第二章》[63]。
1985年7月13日,乐团至美国费城参与了拯救生命大型演唱会,与黑色安息日、齐柏林飞船同台。[64]
1986年4月14日,发行第十张专辑《涡轮》,他们首次使用吉他合成器,两位吉他手也开始应用扫弦技术[65]。销量依旧获得金唱片认证[51]。主唱罗柏称这是犹大祭司最爱恨交加的专辑:“有些人喜欢我们透过技术实验出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却不赞同它改变了乐团传统,觉得这样做很主流”[66]。同时,乐团展开了规模更大的生命之源世界巡回,共计演出了99个场次。1986年5月31日,纪录片《重金属停车场》拍摄了乐团在美国的演唱会情形[67]。
1987年6月21日,发行第二张现场专辑《祭司...现场!》,获金唱片认证[62]。
1988年5月17日,发行第十一张专辑《砸下去》,并展开金属雇佣兵世界巡回,共计演出了99个场次。原本《涡轮》是要以双碟形式发行,一张是商业旋律风格、另一张是更重的原始重金属,但唱片公司反对[68]。乐团录制了两首新歌〈奔忙〉与〈回头是岸〉,但由于决策问题最终没有收录[69]。然而这张专辑收到较差的评价,被批评没有创意、乐团在词曲创作上已没有过去的努力,并被认为犹大祭司的风光不再[70]。鼓手戴夫在录制时发生了健康问题,因此有一部分音轨是来自鼓声音源机。1989年,因健康和家庭问题,戴夫退出乐团。随后,一直想加入犹大祭司的美国乐手史考特·特拉维斯接受乐团面试,得到了正式鼓手位置[71]。
1990年7月,犹大祭司的两位乐迷詹姆斯·文斯和雷蒙德·贝纳普自杀身亡[72],家长称乐团第四张专辑《玷污的阶层》中的〈我们都比不上〉害他们的儿子自杀,因此乐团被告上美国法院,被迫延迟新专辑与欧洲巡回计画。犹大祭司被两位乐迷的家长索赔620万美元。8月24日,法官依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裁定犹大祭司不需负责,庭审驳回诉讼[73]。演员比尔·希克斯对此案件表示:“一个成功的乐团会想杀死自己的消费群吗?这诉讼太荒谬了”[74]。
1990年9月3日,发行第十二张专辑《痛苦终结者》,获金唱片认证[61]。这张专辑除了〈邪恶之触〉,其他曲目都削弱了80年代风格的合成器。它获得第33届葛莱美奖提名“最佳金属乐演奏奖”,但最终败给金属制品[75]。专辑中,双踏大鼓具有快速过门的特色、人声也提高音域、双吉他展现复杂的扫弦、即兴重复段比起以往更加猛烈快速。这张专辑成为犹大祭司的经典作品之一,在金属百科上获得93%的正面评价[76]。不但改变了外界看法,也影响了鞭击金属、速度金属与力量金属的发展[77]。
10月,展开宣传《痛苦终结者》的世界巡演,替他们暖场的乐团包括了麦加帝斯、潘特拉、神碑和圣约。1991年1月23日,参加在巴西举办的里约摇滚音乐节,聚集约十万人。
1991年8月,罗柏在多伦多的演出中受伤,他在舞台上骑著机车时,因被干冰的烟雾掩藏,导致他没看见鼓座后面的设备而猛力撞上[78]。表演暂停数分钟后,恢复知觉的罗柏继续完成剩馀演出,最后才去医院。贝斯手伊恩·希尔后来表示:“他一定很痛”[79]。
主唱离团、乐团沉寂(1992 - 1996年)
1991年7月4日,主唱罗柏宣布将要离开犹大祭司,8月17日是他离开前最后的演出。9月,他组了自己的鞭击金属乐团“战斗”[80]。他也针对唱片公司对乐团的限制而控告了Sony唱片。由于合约上载明的义务,罗柏到1992年5月才正式退出[81]。失去主唱的犹大祭司立即陷入困境,除了1993年5月18日发行纪念20周年精选辑《1979至93年金属作品》时,罗柏有回来乐团一小段时间外,乐团足足沉寂了四年,没有任何活动和消息[80]。
在1998年的采访中,罗柏对MTV表明自己的同性恋倾向[82] “基于重金属是讲求男子气概与英雄主义的音乐,为了做个称职的主唱,我隐瞒了很久,这给我带来极端的抑郁和孤立感”[83]。他也告诉《蒙特娄宪报》:“原本以为金属乐迷会疏远我。但我收到来自世界各地令人难以置信的宽容回应,很多人支持我出柜。金属乐迷都一样,他们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让我如释重负,感觉好多了”[84]。
新主唱加入(1996 - 2003年)
1996年,吉他手唐宁偶然从朋友那拿到一卷美国致敬乐团“不列颠钢片”的表演录影带,他们在一个偏僻的乡下演出,专门翻唱犹大祭司的作品,团名也是犹大祭司1980年的专辑名[85]。唐宁发现主唱"开膛手"提姆·欧文斯的歌声非常神似罗柏,于是邀请他到英国面试。提姆在成员面前唱完〈开膛手〉后,当场录取[80]。在加入犹大祭司之前,提姆只是俄亥俄州一个平凡的印表机推销员[85],他在一夜之间进入自己憧憬的传奇乐团、担任主唱,纽约时报以“金属头成为金属之神”作为标题大幅报导[86]。
获得新主唱的犹大祭司,在1997年10月28日发行第十三张专辑《猎头者》,但评价褒贬不一。只给了两颗星的Allmusic表示:“新主唱很有胆识,但这张专辑只是《痛苦终结者》的翻版,没有创意,连唐宁和葛伦都变成男孩版的超级杀手。犹大祭司不放弃金属的精神值得赞扬,但这张新作还是差强人意”[87]。金属网站“金属重生”则有不同看法:“〈子弹列车〉似乎是〈痛苦终结者〉的衍生,快、重、咄咄逼人,令人难忘”[88]。新专辑受到市场冷淡的反应,乐团检讨评估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最终他们认为应该折衷,既要包含老乐迷喜欢的80年代作品,也要有些采样器、工业风格的节奏[60]。
2001年,提姆这段被视为“美国梦”成真的故事,被华纳兄弟公司拍成好莱坞电影《摇滚巨星》[85]。这部以提姆为原型改编的电影,由马克·华伯格主演。原先片名叫《金属之神》,并打算取得犹大祭司的授权合作。但乐团发现剧本没有根据事实后回绝,华纳兄弟公司更改剧本及片名[89]。这部电影虽然让许多观众认识了犹大祭司和金属乐,但提姆表示“这是他们从我的故事编造出的东西。如果可以起诉,我会的”[85]。吉他手葛伦也说:“我们拒绝这部电影用犹大祭司的名字,这不是我们乐团的故事,它也不是提姆的梦想”、“如果人们因为电影的故事情节而误解犹大祭司,那我们将会诉诸法律行动”[85][89]。
2001年7月16日,发行第十四张专辑《崩坏》,收到的评价和《猎头者》大同小异,且销量下滑[90]。Allmusic表示:“这是张有趣的专辑,听的时候会觉得:"这乐团好像犹大祭司"。虽然这是非常棒的专辑,但它配不上犹大祭司的历史地位和名声。他们已经是另一支乐团了,应该改个团名才对”[91]。
前主唱回归、摇滚荣耀(2003 - 2006年)
2002年开始,流传著罗柏将会回到犹大祭司的消息[90][80]。经过十一年的分开,2003年7月,犹大祭司和罗柏·哈尔福德宣布重聚[92]。而提姆则和乐团友好的分开,他随后加入“冰冻大地”担任主唱[93]。
2004年5月11日,发行典藏套装盒组《金属秘笈》。恢复原阵容的犹大祭司也展开了惩戒世界巡演,并参加了奥兹音乐节,几乎所有美国媒体都报导了犹大祭司与罗柏的回归[80]。
2005年3月1日,发行第十五张专辑《惩戒天使》,登上告示牌200大专辑榜第17名,是他们在美国前三高的名次[94]。这张专辑被认为是乐团的成功回归,他们照惯例展开全球宣传巡演[90],Allmusic表示:“毫无疑问,金属之神回来了”[95]。
2006年5月25日,犹大祭司进入VH1频道“摇滚荣耀”行列[96]。6月,惩戒世界巡演后,主唱罗柏宣布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金属之神娱乐,以保护自己的版权,并希望扶助更多新的金属乐团[90]。
专辑《诺斯特拉达姆士》、获葛莱美奖(2008 - 2010年)
2008年6月17日,发行第十六张专辑《诺斯特拉达姆士》,乐团同时展开2008/2009世界巡回,共计演出了143个场次[97]。这是他们第一张概念专辑,灵感来自于十六世纪的法国预言家诺斯特拉达姆士[98]。乐团在录制时加入交响乐器,包括键盘和合唱团,这是他们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尝试[99]。音乐网站“音乐卫星”表示:“《诺斯特拉达姆士》剔除了速度金属和硬式摇滚,取而代之的是交响金属。显而易见,他们在一个陌生的风格里奋斗著”[100]。金属网站“金属重生”则表示:“尽管《诺斯特拉达姆士》是一张很正经的好专辑,但肯定不会是犹大祭司的经典佳作,它是伟大金属乐团的冒险和实验产品”[88]。主唱罗柏表示:“我们有些乐迷只想听《痛苦终结者》《痛苦终结者》和《痛苦终结者》。当然,这很正常,不过如果想听《痛苦终结者》你大可放CD来听。我认为,一个乐团就应该让他们去做想做的音乐。我们做的音乐,有些人立刻就有共鸣,有些则需要花一些时间”[8]。
2009年2月初,犹大祭司加入各大乐团联名反对票券高价转售(黄牛票)的行列,他们谴责这种不当行为,并呼吁乐迷只透过官方的管道来购买门票[101]。同月,乐团在英国、爱尔兰、瑞典、葡萄牙、义大利、法国举行欧洲巡演。6月至8月,完成北美巡演。2009年7月14日,发行第五张现场专辑《现场:邪恶之触》,其中收录的现场曲〈党同伐异〉获第52届葛莱美奖“最佳金属乐演奏奖”[102],此前曾经历四次葛莱美奖提名都未能获奖。主唱罗柏表示:“获奖的霎那,一切似乎都变了。你成为葛莱美俱乐部的一员,真是妙不可言。"葛莱美奖...犹大祭司",这是世上最好的事情之一”[103]。
吉他手唐宁退休、墓志铭世界巡演(2010 - 2011年)
2010年12月7日,犹大祭司宣布将举行告别巡演“墓志铭世界巡回”,巡演从2011年6月7日开始,结束于2012年5月26日[104]。在2011年1月接受采访时,主唱罗柏针对乐团即将退休表示:
“我认为现在是时候了,你懂的。我们不是第一支说要告别的乐团,这只是人生旅程必经的路。明年初我们还会公布一些消息,所以,我们最主要是想请大家考虑一下,不要再难过了啦。开始庆祝吧!为我们大家、为犹大祭司干过的丰功伟业而开心吧!”[105]
2011年1月27日,乐团宣布已经在进行创作,并声明对未来的计划:“这绝不是乐团的终点。事实上,我们目前正在编写新的曲子,但我们打算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世界巡演”[106]。5月26日在洛杉矶的新闻发布会上,吉他手葛伦谈到新的创作方向:“是个大杂烩,在某种程度上,这次的专辑有更多的感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告别专辑,虽然它可能不会是我们的最后一个作品。为了向我们的乐迷们致意,里面有一些金属国歌”[107]。
4月20日,犹大祭司透过新闻稿以及线上音乐刊物发表官方声明:
“犹大祭司遗憾的宣布 - 吉他手K·K·唐宁已经从乐团正式退休了,他将不会参加墓志铭世界巡回演唱会。乐团尊重他的决定,也希望他一切顺利。其馀成员们一致认为,不论有多漫长而艰难,都应该继续前进,不会让世界各地的乐迷失望。由现年31岁 - 令人尊敬的吉他手李奇·福克纳(他曾与铁娘子贝斯手史提夫·哈里斯的女儿萝伦·哈里斯组团)接替即将开始的墓志铭世界巡回。他已完美融入乐团,李奇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即时抢救了我们失火的舞台!墓志铭巡回的曲目将会涵盖历年所有的犹大祭司专辑,包括一些从未登台的经典老歌!由于乐团预计明年发行新专辑,金属之神将再次巡视这颗星球,金属乐、灯光、雷射光、机车和地狱之火已万事齐备,这场秀不容错过![108]”
5月10日,主唱罗柏接受采访时表示:“唐宁永远无法被取代,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需要任何山寨版的唐宁”[109]。他也表达了对新任吉他手李奇的看法:“人们都在说,李奇是唐宁的年轻版复制人,看起来好像有唐宁的DNA,我认为这只是外表上的巧合。我们不可能说"喂,找个像唐宁的吉他手来替补吧",这太蠢了,我们要的是一个优秀的金属吉他手,而李奇正是我们要找的人。能赢得这个位置是由于他的技术,而不是外表”[110]。
5月25日,乐团在《美国偶像第十季》中压轴演出了〈夜生活〉和〈打破法律〉,这是替换吉他手后的首次演出[111] 。6月7日,乐团展开墓志铭全球巡回,首站为荷兰,终站回到故乡英国,共计演出了120个场次[112]。10月18日,发行典藏套装盒组《单曲精选》,收录1977年至1992年的51首单曲[113]。
专辑《灵魂救赎》(2011 - 2016年)
2011年8月,在《告示牌》杂志的采访中,主唱罗柏表示:“我和葛伦大约有12到14首的歌曲雏型了,其中4首准备要录制及混音。好消息是,明年犹大祭司的新专辑将会问世”[114]。然而,一年后仍未发行新专辑。在2012年8月,《告示牌》杂志又采访了罗柏,他说:“直觉告诉我,明年我们将会看到成品,但我们不想承诺确切时间。我的态度就是"当它准备好的时候才能发表"。我不认为我们会懈怠,也不打算因为大家想听、就一鼓作气把它丢出来。为了关注和照顾所有的歌曲,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看著所有的一切,然后辛勤挑出最好的声音,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115]。
2013年6月5,主唱罗柏证实,墓志铭世界巡回不会是乐团最后一次的巡回:“我们的齿轮又转动了,特别是因为李奇的加入,我们突然意识到,现在有更多的机会”[116]。12月22日,乐团的官方网站宣布,2014年的某一天将会推出最新专辑[117]。
2014年1月5日,犹大祭司被画进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家庭》,〈打破法律〉也在节目中播放,他们的音乐被误植为死亡金属[118]。为此制片方又特别做了霸子·辛普森向犹大祭司道歉的影片[119]。
3月17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三届罗尼·詹姆斯·迪欧大奖的颁奖典体上,主唱罗柏除了谈论他已故的朋友罗尼·詹姆斯·迪欧,也宣布新专辑已经完成[120]。4月28日,乐团官方网站上传了名为〈灵魂救赎〉的新单曲音轨[121]。
7月8日,发行第十七张专辑《灵魂救赎》,登上告示牌200大专辑榜第1名,是他们成立以来在美国最高的名次[122]。另外在捷克与芬兰也登上第1名[123]。新作品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是一张经典的犹大祭司专辑。About.com表示:“这张专辑有很多惊人的吉他独奏,新的吉他手李奇似乎激励了乐团,他的词曲创作非常契合这支传奇老牌乐团,犹大祭司像换了血一样充满活力。当然还有'金属之神'罗柏·哈尔福德,年过六旬的他仍然能在关键时飙出高音”[124]。AllMusic也表示:“这是犹大祭司最明智、最自信也最冠冕堂皇的新时代专辑,它能够与《命运之翼》和《不列颠钢片》一同高居在上。毫无疑问,它够格与那个时代的专辑并列”[125]。金属网站“金属重生”则表示:“强悍的双吉他阵线依旧,唐宁可以被取代吗?不能,但是李奇做得很好。几十年来,他们在金属风格内探索过、改变过方向,有时成功、有时付出巨大代价。然而,犹大祭司最擅长的就是直球对决,总是带头冲破旧有的重金属,也正是这张专辑传递的精神”[88]。
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7日,乐团展开灵魂救赎巡回,在全球五大洲共计演出了129个场次。摩托头、威豹、龙族悍将、撒克逊等知名乐团都担任了他们的暖场团[126][127]。
2015年11月,吉他手李奇接受Reverb.com采访时表示,乐团将在2016年展开新专辑的制作[128]。2016年4月,美国摇滚乐杂志《Loudwire》披露了罗柏、葛伦和李奇回到录音室工作的照片[129]。
特色
音乐风格和影响力
犹大祭司开创的双吉他攻击,具有快速节奏,和非蓝调、更干净的金属乐声,以及复杂编曲、快速过门与高音域的尖吼歌声,对后来的历史有重大影响[130]。作家伊恩·克里斯蒂在他的书《野兽之声:重金属完全甩头史》里面写道:
“黑色安息日的观众,领略了影响深远的声音。到了70年代中期,瘦李奇带来阴沉贝斯和复杂的双吉他、埃利斯·库珀的舞台艺术、皇后乐团的炙热吉他和艳丽歌声、以及打响中世纪题材的彩虹...。直到犹大祭司的出现,才从硬摇滚各种不同的亮点中,简化并统一了金属乐音调。这是第一次,重金属成为一个真正属于它自身的流派”[131]
其音乐风格根植于重金属,也透过不同专辑展现过各种元素,成为往后各式重金属流派的衍生源头。首张专辑《摇滚萝拉》偏重蓝调摇滚与硬式摇滚,同时也具有沉重即兴重复段的特征,是毁灭金属的衍生源头之一[132]。第二张专辑《命运之翼》偏重前卫摇滚,开始呈现精湛的词曲创作、歌剧式唱腔、古典色彩的双吉他协奏与尖嚣的独奏,另外,也尝试了迷幻元素、键盘音色与快速变拍。是速度金属、力量金属、交响金属与前卫金属的衍生源头之一,也是现代重金属成熟的开端[133]。第三张专辑《罪后罪》削弱前卫摇滚的风格,开始使用双踏大鼓打击十六分音符低音节奏,与吉他的十六分音符低音节奏相结合,加强节奏感和侵略感,对金属乐有决定性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对鞭击金属的影响力[134]。
经过成员不断的试验调校,第四张专辑《玷污的阶层》开始脱离传统,紧凑的即兴重复段、密集化的鼓点、音色更清晰的贝斯[135],大幅稀释了蓝调摇滚的味道,完全成为重金属音乐。是速度金属和鞭击金属的衍生源头之一,也表露了英国重金属新浪潮运动的早期迹象[136],被《金属之锤》杂志列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金属乐专辑”[135]。第五张专辑《杀戮机器》成为英国重金属新浪潮的典范之一,蓝调元素消失,更前卫的快速点弦、同步的贝斯与大鼓低音、加快速度的节奏,继续扩张侵略性[137]。第六张专辑《不列颠钢片》有重大突破,将金属乐再度精进,速度、层次与感染力都明显提升,以他们的方式统合金属乐的音调,超越当时所有乐团的专辑,是现代重金属音乐最主要的衍生源头之一[138]。
第七张专辑《切入点》强化上一张的风格,将重金属变得更响亮,提高张力。第八张专辑《尖叫复仇》平衡了旋律风格和重型节奏。第九张专辑《信仰捍卫者》开始展现更激烈的速度、更强悍疯狂的即兴重复段和更高亢的唱腔,而且不失旋律性。是力量金属的衍生源头之一[139]。第十张专辑《涡轮》开始了实验性质,尝试使用吉他合成器,使重金属变得华丽,是前卫金属的衍生源头之一[65]。第十一张专辑《砸下去》抛弃合成的吉他声,回到快节奏的速度、鞭击金属风格[140]。第十二张专辑《痛苦终结者》在传统和极端形成完美交叉,暴力的双主奏吉他攻击、惊人的尖叫唱腔与非常戏剧性的氛围,持续助长速度金属的狂潮[140]。第十四张专辑《崩坏》则含有新金属和工业金属的元素。
开创性
金属媒体网站“金属叛逆者”表示:“黑色安息日创造了重金属,但将它完善的是犹大祭司”[133]。他们是现今所有重金属音乐的根源,该类型音乐圈的音乐人们也一再表示,犹大祭司是第一个真正的重金属音乐[141]。炭疽吉他手伊恩·斯科特说:“若没有犹大祭司,就没有今天的重金属”。超级杀手吉他手凯瑞·金说:“感谢犹大祭司,否则我今天没机会玩这样的音乐”[142]。邪神大敌吉他手麦可·阿莫特也说:“对我来说,真正的重金属是犹大祭司。因为他们除了金属乐,没有加任何其他东西。他们就是纯度100%的重金属。而像金属制品那样的乐团,已经没有那么金属了”[143]。
他们所奠定的基础,对许多金属乐手产生巨大影响,横跨三个世代。从80年代初的英国重金属新浪潮、速度金属,80年代末的鞭击金属、力量金属,到90年代初的死亡金属等等[88]。在声音技术上,他们融合黑色安息日的沉重、深紫的技巧,加上些微的齐柏林飞船和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重金属的祖先。在他们身后,逐渐发展出各大金属流派[144]。在1970年代末,很多硬式摇滚乐团就开始学习他们的元素,包括很多摇滚乐团也转型为重金属乐团。
此外,两位吉他手也具有开创性意义。葛伦曾透露,他复杂独奏的灵感是来自古典音乐和吉米·罕醉克斯,并不断纳入新的技术,风格灵活,经常展现高度精准和侵略感的演奏[42],而唐宁倾向更原始、更粗麻、更强调速度的激情演奏[145]。他们频频相互较劲、试图超越对方的吉他独奏,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两人都是“双吉他对决”概念的先行者[146]。在音乐中,这种手法能推升戏剧性张力,且能高度压迫、刺激感官,使听者难以喘息或情绪高涨,一直是重金属音乐常被应用的典范[88]。
地位
1999年、2002年与2008年,许多知名金属乐团合作发行了三张《向犹大祭司致敬》合辑,这些乐团包括万圣节、伽玛射线、摩托头等,显示其对金属乐的影响举足轻重。另外,有许多顶尖的乐团在成立之初,就是从翻唱犹大祭司开始的,例如鞭击金属四巨头中的超级杀手[88]。犹大祭司在重金属乐团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地位、典范和影响力。主唱罗柏·哈尔福德并赢得“金属之神”的称号[8][6][7]。2013年,获MTV评选为“史上最伟大的金属乐团”第二名,仅次于黑色安息日[147]。
现场表演和影响力
在人声上,可以横跨五个八度音的主唱罗柏,其高亢、尖亮、干烈的歌声,与众不同且辨识度极高,他的特色影响了力量金属与黑腔的发展[133]。他曾透露受到小理察、猫王、珍妮丝·贾普林和劳勃·普兰特的影响,他们在专辑中的示范,让他学会将自己的演唱能力推向极限[148]。罗柏开创了具有惊人力量的歌唱技巧,与罗尼·詹姆斯·迪欧和布鲁斯·迪金森都是歌剧式唱腔的先驱,他们的技巧后来被力量金属主唱与许多摇滚歌手采用[149][150]。他常游走于低音咆哮、颤音、假音到刺耳的高声尖叫之间,并且毫不费力的转换腔调[151]。罗柏也提到自己是皇后乐团的超级歌迷,其主唱佛莱迪·墨裘瑞是他的英雄[152]。
服饰
除了声音,犹大祭司显著的视觉风格也革新、并定义了重金属时尚。在1978年之前,金属乐团几乎都穿嬉皮风格的服饰,例如鲜艳衬衫、毛衣和高腰喇叭裤等[153]。当犹大祭司发行第五张专辑《杀戮机器》时,他们开始穿起完全不同的服饰:打上金属铆钉的皮衣、皮裤、皮手套、手环、腰带、护腿、皮靴和锁链,就连吉他背带也打上满满的铆钉。因衔接上讲究阳刚气息的英国重金属新浪潮,这种全黑的皮革/金属装扮成为展现男子气概的典范,也是重金属音乐最根深蒂固的象征[152]。
首先将哈雷机车骑上舞台的主唱罗柏,引入重机骑士的硬派风格。他也时常戴上警帽和墨镜、手持皮鞭、在腰际挂著手铐,将S&M风格引入重金属音乐[152]。很快的,其他乐团纷纷效仿犹大祭司的穿著,例如铁娘子第三任主唱保罗·迪安诺,他也开始穿上皮夹克和铆钉手环。这在80年代初引发了一场金属乐复兴,犹大祭司的音乐与形象都一跃成名。英国重金属新浪潮、死亡金属、鞭击金属与挪威早期的黑金属,都开始借鉴罗柏的服装风格[152]。
2009年,罗柏在采访中说起这段缘故:“这是出于我们的试验。我记得在写〈末路狂飙〉这首歌的时候,脑海中整个形象就出来了,我们想把机车骑上舞台。照理讲,如果我要骑重机演唱,就该穿件重机外套才合适。当时我们正在发展更响亮、躁进和侵略性的音乐,但是外表还没有到位。我上台前都会看著镜中的自己,于是拿起夹克和背心,把能找到的铆钉全用上了。最后,我们看来起终于像自己做的音乐了。很快的,乐迷也选择穿这种服装,成为它代表的形象。一路走来就是这么奇妙”[154]。
成员
现任成员
|
离任成员
|
|
|
音乐作品
|
|
|
|
|
重要奖项
- 2007年 - Kerrang!音乐奖名人堂
- 2010年 - 葛莱美奖最佳金属乐演奏
- 2015年 - Kerrang!音乐奖独立精神奖
参考资料
- ^ 1.0 1.1 Glasgow SECC | Judas Priest Epitaph Tour 2011. Glasgowvant. 1999-02-22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英语).
- ^ Judas Priest Albums Ranked Worst to Best.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英语).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An Interview with Judas Priest's Ian Hill. PopMatters. 2015-06-01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英语).
- ^ Daniel Bukszpan《The Encyclopedia of Heavy Metal: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Paperback》(2012)ISBN 978-1402792304,第12页
- ^ Ian Christe《Sound of the Beast: The Complete Headbanging History of Heavy Metal》(2004)ISBN 978-0380811274,第19-20页
- ^ 6.0 6.1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Explains ‘Metal God’ Trademark.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英语).
- ^ 7.0 7.1 Rough Guides《The Rough Guide to Heavy Metal (Rough Guide Reference)》(2005)ISBN 978-1843534150,第172页
- ^ 8.0 8.1 8.2 猶大聖徒公佈告別巡演 重金屬傳奇退出歷史舞台. 新浪. 2010-12-09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中文).
- ^ The Judas Priest History. Jugulator.net.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英语).
- ^ Former Judas Priest Singer Completing Work on Autobiography. Blabbermouth.net. 2004-07-02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英语).
- ^ AL ATKINS EX-SINGER IN JUDAS PRIES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Judas Priest is in a novel by Louis L'amour, Treasure Mountain. – JUDAS PRIEST 1969 -1973. Allanatkins.pwp.blueyonder.co.uk. 1973-02-19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3) (英语).
- ^ Al Atkins interview about Judas Priest and his latest album Serpent's Kiss. Klemen Breznikar. [2016-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英语).
- ^ Early Judas Priest Guitarist Ernie Chataway Dies at 62. Loudwire.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英语).
- ^ Ex-Judas Priest Singer Says Band Could’ve Sounded Like AC/DC If He Stuck Around. Ultimateclassicrock.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K.K. – Glenn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Post on the official Judas Priest Facebook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12-02. Retrieved 2011-12-14.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Rocka Rolla. [200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Forging The Metal. Thexquorum.com.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英语).
- ^ Hotell Sentralt i Tønsberg - Quality Hotel Klubben. Nordicchoicehotels.no.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英语).
- ^ Newspaper cutting : Lydsjokk pa Klubben. Kkdowning.net. [201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英语).
- ^ Judas Priest Behind The Music Remastered: Judas Priest. MTV.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英语).
- ^ Judas Priest - Never Satisfied statistics. Setlist.fm. [2015-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英语).
- ^ 犹太祭司在Allmusic上的页面. [2011-07-01].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41页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39页
- ^ Bogdanov, Vladimir; Chris Woodstra; Stephen Thomas Erlewine. All music guide to roc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rock, pop, and soul. Hal Leonard. 2002: 第605–606页 [2016-09-18]. ISBN 978-0-87930-65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6) (英语).
- ^ Popoff, Martin. Top 500 Heavy Metal Songs of All Time. ECW Press. 2003 [2016-09-18]. ISBN 978-1-55022-5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英语).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30-31页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29页
- ^ Judas Priest Newcastle City Hall October 1978. Vintage Rock.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4) (英语).
- ^ Brian J. Bowe《Judas Priest: Metal Gods》Enslow Publishers.(2009)ISBN 978-0766030299,第39页
- ^ Neil Daniels《The Story of Judas Priest: Defenders of the Faith》Omnibus Press.(2007)ISBN 978-0857122391,第102页
- ^ Brian J. Bowe《Judas Priest: Metal Gods》Enslow Publishers.(2009)ISBN 978-0766030299,第41-42页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41-42页
- ^ Jeff Wagner《Mean Deviation: Four Decades of Progressive Heavy Metal》Bazillion Points Books.(2010)ISBN 978-0979616334,第17页
- ^ Martin Popoff《The Collector's Guide To Heavy Metal》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1997)ISBN 978-1896522326,第280–281页
- ^ Martin Popoff《Judas Priest: Heavy Metal Painkillers—An Illustrated History》ECW Press.(2007)ISBN 978-1550227840,第49页
- ^ Credits: Sin After Sin. Allmusic. [2010-03-19] (英语).
- ^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语).
- ^ Roberts, David. British Hit Singles & Albums 19th. London: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2006: 第291页. ISBN 1-904994-10-5 (英语).
- ^ 41.0 41.1 41.2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Prato, Greg. Biography: Judas Priest. Allmusic.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31) (英语).
- ^ 42.0 42.1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artin Popoff《The Collector's Guide To Heavy Metal》Collector's Guide Publishing.(1997)ISBN 978-1896522326,第341页
- ^ Daniels, Neil. The story of Judas priest: Defenders of the faith. Omnibus Press. 2007 [2016-09-18]. ISBN 97808571223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英语).
- ^ Heavy Metal: The Music and Its Culture - Deena Weinstein - Google Boeken. Books.google.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3) (英语).
- ^ Unleashed in the East > Overview'. AllMusic. [200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4)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Alumni Profile. Thexquorum.com.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英语).
- ^ Robinson, Joe. 11 Classic Rock Artists That Shaped Heavy Metal.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英语).
- ^ "Judas Priest Artist Official Charts". 英国专辑排行榜.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英语).
- ^ 51.0 51.1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英语).
- ^ British Steel review. AllMusic. [201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英语).
- ^ Bowar, Chad. Judas Priest - 'British Steel: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bout.com. [201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英语).
- ^ British Steel - 30th Anniversary專輯資訊. Omusic.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中文).
- ^ Rocker, Ron. Judas Priest - Breaking The Law Lyrics. SongMeanings.com. [2016-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英语).
- ^ Scott Ian《I'm the Man: The Story of That Guy from Anthrax》(2014)ISBN 978-0306823343,第30页
- ^ Judas Priest - Hell Bent For Leather Live San Bernardino 1981. YouTube. 2011-07-29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英语).
- ^ Huey, Steve. AllMusic review. [201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英语).
- ^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语).
- ^ 60.0 60.1 60.2 60.3 Screaming for Vengeance Info Page.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7).
- ^ 61.0 61.1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4) (英语).
- ^ 62.0 62.1 Gold & Platinum.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2) (英语).
- ^ Defenders of the Faith Info Page.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5) (英语).
- ^ Collins recalls Led Zep ‘disaster’. Classic Rock.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9) (英语).
- ^ 65.0 65.1 Huey, Steve. Judas Priest - Turbo review. AllMusic. All Media Guide.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8) (英语).
- ^ Travers, Paul. Treasure chest.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Love in Rock. Rob Halford. Kerrang!. No. 1211. 2008-05-24: 第52页 (英语). 参数
|journal=
与模板{{cite magazine}}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
或|magazine=
) (帮助) - ^ Kelly O. Heavy Metal Rules, All That Punk Shit Sucks. The Stranger. 2011-05-18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英语).
- ^ Sharpe-Young, Garry. Metal: The Definitive Guide: Heavy, NWOBHM, Progressive, Thrash, Death, Black, Gothic, Doom, Nu. Jawbone Press. 2007: 第36页. ISBN 9781906002015 (英语).
- ^ songDisplay. Mike Stock Music.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6) (英语).
- ^ RIAA Searchable Database: search for Judas Priest. 美国唱片业协会. [2015-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4) (英语).
- ^ Interview with Scott Travis from the DVD "Classic Albums – British Steel". [201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2) (英语).
- ^ Moore, Timothy. Scientific Consensus and Expert Testimony: Lessons from the Judas Priest Trial. Skeptical Inquirer. 1996-11-20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5) (英语).
- ^ Moore, Timothy. Scientific Consensus and Expert Testimony: Lessons from the Judas Priest Trial. Skeptical Inquirer. 1996-11-05 [2006-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5) (英语).
- ^ Bill Hicks; John Lahr. Love All the People: Letters, Lyrics, Routines. Constable & Robinson. 2004 [2015-04-20]. ISBN 1-84119-87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英语).
- ^ Morse, Steve. Grammys focus on fresh faces, jilt Madonna. 波士顿环球报 (纽约时报公司). 1991-02-11 [2009-12-17]. (原始内容 (fee required)存档于2019-07-01) (英语).
- ^ Painkiller. 金属百科.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8) (英语).
- ^ 猶大祭司之豪佛 Halford. 五大唱片. [2016-09-18] (中文).[失效链接]
- ^ Ling, Dave. Judas Priest: The Making of Painkiller. Daveling.co.uk. 2003-12-25 [200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07) (英语).
- ^ Q&A with Rob Halford Overview. 蒙特娄宪报. [200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 ^ 80.0 80.1 80.2 80.3 80.4 War of Words Info Page. 金属百科.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8) (英语).
- ^ War of Words Info Page.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200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5) (英语).
- ^ Rob Halford Discusses Sexuality Publicly for the First Time. MTV News. 1998-01-15 [201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4) (英语).
- ^ 《經典搖滾客》一生搖滾 傳奇主唱坦然出櫃. Yahoo奇摩. 2014-06-03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中文).
- ^ 11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Rob Halford. Loudwire. 1998-01-15 [2016-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9) (英语).
- ^ 85.0 85.1 85.2 85.3 85.4 Death of a salesman birth of a rock star. 卫报. 2011-11-09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英语).
- ^ A Metal-Head Becomes A Metal-God.. 纽约时报. 1997-07-27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英语).
- ^ Jugulator review. AllMusic.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英语).
- ^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Judas Priest (n) 1. Heavy Metal! Any questions?. No Life Til Metal.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英语).
- ^ 89.0 89.1 Judas Priest Turn Their Backs on "Rock Star" Movie. MTV.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30) (英语).
- ^ 90.0 90.1 90.2 90.3 Judas Priest Biography. 100 XR.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英语).
- ^ Demolition review. AllMusic.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 ^ Interview with Rob Halford of Two. NY Rock. [2012-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英语).
- ^ Tim "Ripper" Owens interviewed by Metal Rules.. Metal Rules. [201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告示牌 (杂志).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英语).
- ^ Angel of Retribution review. AllMusic.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英语).
- ^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Saulnier, Jason. Rob Halford Interview, Judas Priest Singer talks Rare Recordings. Music Legends. 2011-04-16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4) (英语).
- ^ >Judas Priest Confirmed For Denmark's Roskilde Festival. blabbermouth.net. [2008-03-10] (英语).
- ^ Nostradamus (album). [2013-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3) (英语).
- ^ Stagno, Mike. Judas Priest – Nostradamus. Sputnik Music. 2008-06-14 [2014-11-02] (英语).
- ^ Judas Priest Issues Warning About Ticket Prices. idiomag. 2009-02-13 [200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英语).
- ^ Judas Priest Grammy Nomination for Dissident Aggressor. Judaspriest.com. 2009-12-04 [201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3) (英语).
- ^ Reesman, Bryan. Rob Halford: Back To The Future. Attention Deficit Delirium. 4 June 2010 [2010-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8) (英语).
- ^ JUDAS PRIEST Announces Farewell 'Epitaph' Tour – Dec. 7, 2010. Blabbermouth.net. 2010-12-07 [2010-12-08] (英语).[永久失效链接]
- ^ ROB HALFORD Doesn't Want Fans To Be Sad About JUDAS PRIEST's Upcoming Farewell Tour. Blabbermouth.net. 2011-01-11 [201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5) (英语).
- ^ JUDAS PRIEST Working on New Material – Jan. 27, 2011. Blabbermouth.net. 2011-01-27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30) (英语).
- ^ JUDAS PRIEST: More Video Footage Of Los Angeles Press Conference – 2011-05-25. Roadrunner Records. [201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 (英语).
- ^ News – K.K. DOWNING retirement Press Release. JudasPriest.com. 20 April 2011 [10 Jul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2) (英语).
- ^ JUDAS PRIEST Begins Rehearsing For 'Epitaph' World Tour. Blabbermouth.net. 2011-05-10 [201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英语).
-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New Guitarist’s Skills, Not Resemblance to K.K. Downing, Earned Him the Job. Ultimate Classic Rock. 2011-06-15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Performs On 'American Idol' Finale; Video Available. Blabbermouth.net. 2011-05-25 [2011-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9) (英语).
- ^ Richard Warrell. Judas Priest – Hammersmith Apollo, London (26/05/2012). Born Music Online. 2012-05-25 [2012-08-20] (英语).[永久失效链接]
- ^ JUDAS PRIEST To Release 'Single Cuts' In August. Blabbermouth.net. 2011-06-07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英语).
- ^ JUDAS PRIEST Singer Says '12 Or 14' Songs Have Been 'Completely Mapped Out' For Next Album. Blabbermouth.net. 2011-09-01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Hints at New Music for 2013. 告示牌. 2012-08-06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2) (英语).
-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Richie Faulkner Talk Epitaph, 40th Anniversary – "It's Not The End of Touring; We Are Still Going To Be Going Out There". Bravewords.com. 2013-06-05 [2013-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2) (英语).
- ^ Official Judas Priest news: Christmas message. JudasPriest.com. 2013-12-22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英语).
- ^ Beaumont-Thomas, Ben. The Simpsons apologise to Judas Priest for calling them 'death metal'. 卫报. 2014-01-14 [20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
- ^ Bart Simpson Apologizes for Calling Judas Priest 'Death Metal'. 滚石 (杂志). 2014-01-13 [201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30) (英语).
- ^ Rob Halford: New Judas Priest Album Is ‘Finished’ and ‘F—ing Heavy’. Loudwire. 2014-03-19 [201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英语).
- ^ Judas Priest Unveil New Track from Upcoming Album. Tapp Out Music. [2014-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6) (英语).
- ^ Judas Priest. 告示牌杂志.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Redeemer Of Souls. 国际唱片业协会. [2016-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 ^ Bowar, Chad. Judas Priest - Redeemer of Souls. About.com. [2014-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英语).
- ^ Monger, James Christopher. Review: Redeemer of Souls. Allmusic.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2) (英语).
- ^ Judas Priest 2015 Redeemer of Souls Tour Schedule With Saxon. 2015-01-11 [2015-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英语).
- ^ Judas Priest Tour Schedule. [2015-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5) (英语).
- ^ Spotlight On: Judas Priest’s Richie Faulkner. Reverb.com. 2015-11-18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英语).
- ^ Judas Priest Are Back in the Studio. Loudwire. 2016-04-19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英语).
- ^ Robert Walser《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1993)ISBN 0-8195-6260-2,第6页
- ^ Ian Christe《Sound of the Beast: The Complete Headbanging History of Heavy Metal》(2004)ISBN 978-0380811274,第19-20页
- ^ Blast From The Past: Judas Priest – Rocka Rolla. Metal Recusants. 2014-09-06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英语).
- ^ 133.0 133.1 133.2 Blast From The Past: Judas Priest – Rocka Rolla. Metal Recusants. 2014-09-06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2) (英语).
- ^ Cope, Andrew Laurence. Black Sabbath and the Rise of Heavy Metal Music. Ashgate Publishing. [2016-09-20]. ISBN 97814094939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英语).
- ^ 135.0 135.1 Judas Priest: Fall To Your Knees And Repent, If You Please. Louder Sound. 2011-06-20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英语).
- ^ Stained Class review. AllMusic. 2010-12-07 [201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英语).
- ^ Rock Hard (Hrsg.)《Best of Rock & Metal die 500 stärksten Scheiben aller Zeiten》(2005)ISBN 3-89880-517-4,第82页
- ^ Roy Wilkinson. How Judas Priest invented heavy metal. 卫报. 2010-05-20 [2014-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9) (英语).
- ^ Judas Priest – Defenders of the Faith. Metal Recusants. 2015-03-05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英语).
- ^ 140.0 140.1 Judas Priest – Painkiller. Metal Recusants. 2015-09-03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4) (英语).
- ^ ДОКТОР TIPTONИЗ JUDASPRIESTДАЕТ УРОК. fight-right. 1983-06-30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俄语).
- ^ Joel McIver《The Bloody Reign of Slayer》(2009)ISBN 978-1847721099,第29页
- ^ Interview – Michael Amott of Arch Enemy. CrypticRock. 2014-07-09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英语).
- ^ Judas Priest - Metalogy (Columbia) 2004. No Life Til Metal.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英语).
- ^ Judas Priest Info Pages – K.K. – Glenn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usic - Album Review - Judas Priest - Painkiller. RevelationZ.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英语).
- ^ MTV's Top 10 Heavy Metal Bands of All-Time. MTV.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英语).
- ^ Four Decades of Hellfire with Judas Priest (Interview). Rock Cellar Magazine.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1) (英语).
- ^ Hit Parader's Top 100 Metal Vocalists of All Time. Hearya.com. [2010-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8) (英语).
- ^ Bruce Dickinson And Ronnie James Dio Are Heavy Metal's Top Singers. Legacy.roadrunnerrecords.com. [2010-08-01] (英语).[永久失效链接]
- ^ Prato, Greg. AllMusic biography. AllMusic.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5) (英语).
- ^ 152.0 152.1 152.2 152.3 How Judas Priest invented heavy metal. 卫报. 2010-05-20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英语).
- ^ Hell Bent Forever - Judas Priest's Rob Halford Interviewed. The Quietus. 2009-02-11 [2016-09-21] (英语).
- ^ ROB HALFORD: 'I've Always Had Fun With Costume Changes With JUDAS PRIEST'. Blabbermouth.net. 2009-05-24 [2016-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