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刚果共和国(利奥波德维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刚果共和国
(1960–1964)
République du Congo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4–1971)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
1960年—1971年
刚果国旗 (1966–1971)
国旗
(1966–1971)
格言:"Justice – Paix – Travail"
法语:
"正义,和平,劳动"
国歌:起来,刚果人
法语:Debout Congolais
刚果的位置
首都利奥波德维尔(1966年后更名金沙萨)
常用语言
政府议会共和制(至1965年)
军事独裁(自1965年)
总统 
• 1960–1965
约瑟夫·卡萨武布
• 1965–1971
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
总理 
• 1960
帕特里斯·卢蒙巴
• 1960, 1961
约瑟夫·伊莱奥英语Joseph Iléo
• 1961–1964
西里尔·阿杜拉英语Cyrille Adoula
• 1964–1965
莫伊兹·冲伯
• 1965
埃瓦里斯特·金巴英语Évariste Kimba
• 1965–1966
莱昂纳尔·穆兰巴英语Léonard Mulamba
历史时期冷战
• 独立
1960年6月30日
1961年12月30日
1962年1月16日
1963年1月15日
• 改名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4年8月1日
• 蒙博托政变上台
1965年11月25日
1971年10月27日
货币刚果法郎(至1967年)
萨伊(1967–1971)
前身
继承
比属刚果
萨伊
今属于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Congo),或称刚果共和国(利奥波德维尔)[1][2],简称刚果(利)Congo-Léopoldville[3][4]刚果(雷堡市)[5],是非洲中部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家,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前身,首都利奥波德维尔(今名金沙萨)。

1960年,比属刚果独立以后,曾于1960年至1966年期间使用“刚果共和国”这个国名,与邻国同名。为避免混淆,以首都名字作为区别,分别称为刚果共和国(利奥波德维尔)和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简称刚果(利)、刚果(布),这两国后来加入联合国时使用的简称。

1964年,刚果(利)的国名变更为刚果民主共和国。1966年,利奥波德维尔更名为金沙萨,此国的简称改为刚果(金)。蒙博托掌权后,于1971年将国名更改为萨伊。1997年,国名改回刚果民主共和国。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第一次刚果共和国时期

殖民统治

刚果危机

政变

在经历了五年的极端不稳定和内乱之后,时任中将蒙博托在1965年中央情报局支持的政变中推翻了卡萨武布。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决反对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蒙博托宣布自己为未来五年的总统,并表示他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消除政客们在该国独立头五年所造成的损害。 然而两年后,他成立了革命人民运动,成为该国唯一的合法政党。1970年,他成为该国第一次总统直选的唯一候选人。两周后的立法机关选举选出人士皆为革命人民运动成员。此时,刚果民主共和国政权实际上已经终结。一年后,蒙博托正式将国家名称改为扎伊尔

国旗与国徽

注释

参考资料

  1. ^ 摘自毛泽东主席在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发表的关于支持刚果(利奥波德维尔)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声明. 人民日报. 1965年11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中国大陆)). 
  2. ^ 文件S/4775 秘書長與剛果共和國(雷堡市)總統關於馬他地問題之往來函件 (PDF). 联合国数字图书馆. 1961年3月30日 (中文(繁体)). 
  3. ^ 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统治是一定可以打败的 刚果(利)人民武装斗争一年来大发展. 人民日报. 1965年11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中国大陆)). 
  4. ^ 国史馆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组 (编).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綱文備覽(第7冊)-民國51年至民國55年(上). 国史馆. 2002. ISBN 957-01-1555-6 (中文(台湾)). 
  5. ^ 王文隆. 展開我與非洲國家技術合作及加強對非宣傳工作計畫修正案 (PDF). 外交下鄉,農業出洋:中華民國農技援助非洲的實施和影響(1960–1974).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2004. ISBN 9789570175035 (中文(台湾)). 

资料

延伸阅读

  • Frank R. Villafaña, Cold War in the Congo: The Confrontation of Cuban Military Forces, 1960–1967. Piscataway,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