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厘米LG 40无后座力炮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5月20日) |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7.5 cm Leichtgeschütz 40 (LG40) | |
---|---|
类型 | 无后座力炮 |
原产地 | 纳粹德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1-1945 |
使用方 | 纳粹德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莱茵金属 |
生产日期 | 1941-1944 |
制造数量 | 450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45公斤 (319.l 磅) |
长度 | 0.75米 |
枪管长度 | 458毫米 L/15.5 |
炮弹 | 75×130 mm. R (高爆弹) 75×200 mm. R (穿甲弹) |
口径 | 75 毫米(2.95 吋) |
后膛 | 水平滑契式炮栓 |
射击仰角 | -15至+42度 |
回旋角度 | 360°(低于20°仰角) 60° (高于20°仰角) |
射速 | 每分钟8发 |
枪口初速 | 350米/秒 |
有效射程 | 6,800 米 |
7.5厘米LG 40无后座力炮是由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无后座力炮。
背景
莱茵金属公司为了提供空降部队可空投的重型武器支援,于1937年开始发展无后座力武器,并击败克虏伯公司赢得生产合约。初期生产代号为LG 1,但很快就被改为LG 40以符合当时的“年分”命名系统。
设计问题
德国无后座力炮的共同特点是,使用一般弹壳搭配不同火药包,来应付后座力所产生的问题。
不过7.5公分LG 40无后座力炮使用的是7.5公分Gebirgsgeschütz 36(山炮)的HE弹壳,和7.5公分Feldkanone 16(新型号野战炮)的反坦克炮弹弹壳,虽然说无法发挥无后座力武器的弹道特性,但由于现有的产线和库存的炮弹可以立即上线使用,还是省下了大量的研究时间和精力。
7.5公分LG 40无后座力炮在实战中有两个显著缺点。首先,炮弹发射时所排出的气体,会在击发机构中的文氏管里积垢。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重新设计整个炮膛,为此得修改整个生产线来重制现有炮身,并不值得。此外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在炮体射击了约300发后,炮座会开始局部晃动。依学理分析,炮弹击发时咬住膛线所产生的反方向扭力,要与炮尾喷嘴的推力抵销,而一旦喷嘴被炮弹击发时的燃烧气体腐蚀,便失去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炮尾喷嘴里加焊与炮膛线反向的曲面叶片,如此喷出的尾气便可产生另一道反方向的扭力,将炮弹施加在膛线上的扭力尽可能抵消,加强炮身稳定性。
使用纪录
LG40首先出现于克里特岛战役,先由德军空降炮兵营二连配属使用,而后广泛使用于德军空降部队(包含纳粹空军与纳粹党卫队)。 党卫队500伞兵营空降约瑟普·布罗兹·狄托位于Drvar的总部时,也使用了4门样炮。 德军山岳步兵师(Gebirgsjäger) 特别青睐其轻盈的炮身,因此在1942年后期的高加索山区战役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