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 (电影)
宠儿 The Favourite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尤格·蓝西莫 |
监制 |
|
编剧 |
|
主演 | |
摄影 | 罗比·莱恩 |
剪辑 | 山姆·斯尼德 |
制片商 | |
片长 | 120分钟 |
产地 |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福斯探照灯影业 |
预算 | 1500万美元 |
票房 | 9590万美元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宠儿 |
香港 | 争宠 |
台湾 | 真宠[1] |
新加坡 | 真宠 |
《宠儿》(英语:The Favourite,香港译《争宠》,新加坡、台湾译《真宠》)是一部于2018年上映,并由爱尔兰、英国及美国联合制作的黑色幽默惊悚历史传记式剧情片,由尤格·蓝西莫执导,黛博拉·戴维斯(Deborah Davis)及托尼·麦克纳马拉担任编剧。电影设定于18世纪初的英国,剧情探讨了一对表姐妹之间的关系,两人在背后的勾心斗角,运用各种手段在宫廷谋利,并争夺成为安妮女王最爱的宠儿。电影由奥利维娅·科尔曼、艾玛·斯通、蕾切尔·薇兹、尼古拉斯·霍尔特、乔·阿尔文和马克·加蒂斯主演。拍摄于2017年3月至5月期间在赫特福德郡的哈特菲尔德庄园,以及萨里郡的汉普敦宫取景。
电影于2018年8月30日于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进行全球首映,赢得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柯尔曼)。随后于2018年11月23日由福斯探照灯影业在美国发行[2][3],英国及爱尔兰于2019年1月1日发行[4]。电影在商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功,在1,500万美元的制作预算下获得超过8,32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并获得好评,存其在剧本、执导方向、摄影、演技(特别是柯尔曼、史东及怀兹)、音乐、服装设计及制作价值观。
《宠儿》获得多个奖项及提名,它在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上获得七项大奖,包括最佳英国电影、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柯尔曼)、最佳女配角(怀兹),以及12项提名的领先。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等10项提名,跟《罗马》同样获得最多提名,赢得最佳女主角奖。其他荣誉包括赢得1项金球奖及10项英国独立电影奖。
剧情
1708年,英国跟法国正在交战,而安妮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 饰)正在王位上。安妮女王身体虚弱,对执政没什么兴趣,她反而喜欢如赛鸭一样的古怪活动,以及跟她的17只兔子一起玩,每只兔子都代表着她多年来失去的孩子。她的红颜知己、心腹顾问,以及秘密情人—马尔博罗公爵夫人莎拉·丘吉尔(蕾切尔·薇兹 饰),透过她对女王的影响而有效地统治国家。莎拉努力控制安妮女王将战争继续下去,而政敌托利党领袖罗伯特·哈利(尼古拉斯·霍尔特 饰)则反对为战争提供资金而提议增加财产税一倍。
与此同时,莎拉的贫穷年轻的表妹艾碧嘉·玛莎姆(艾玛·斯通 饰)到宫廷寻找工作。艾碧嘉的地位受到了其嗜赌父亲的玷污,他把自己的好名声及女儿在纸牌游戏中输掉给一个德国人。最初艾碧嘉被迫在宫廷里做一名洗碗女工,但是当她看到女王的情况后,她发现了一个既能讨好莎拉,同时可以取悦安妮女王的机会:便自作主张觅得草药来治愈女王正在发炎的脚,然而她最初因这个冒昧行为而受到莎拉的惩罚,但莎拉后来意识到此确实缓解了女王的痛苦时,她松了一口气。为了感激,莎拉让艾碧嘉成为她的司寝女官。
哈利很快接近艾碧嘉,希望利用她作为间谍,以了解莎拉的计划,以及想想办法以规避她的权威。艾碧嘉最初拒绝了他,但艾碧嘉很快便意识到安妮女王与莎拉之间秘密的女同性恋关系。由于她对女王同性恋倾向丑闻的着迷,她开始让女王青睐自己,以成为女王的宠儿。
随着莎拉专注于战争的国务,艾碧嘉跟安妮女王发展友谊,很快成为性伴。莎拉便开始意识到艾碧嘉的阴谋,并试图将她送走。艾碧嘉在莎拉的茶里下药,导致她昏迷坠马并被拖进森林,使她失踪了好几天。安妮女王认为莎拉暂时抛弃了她,是为了让她嫉妒,故意让艾碧嘉受宠,为她与第一代马沙姆男爵(乔·阿尔文 饰)赐婚作为第一个奖励,而这段婚姻让艾碧嘉恢复了男爵家眷的崇高地位。
脸部受创并伤痕累累的莎拉从一家青楼里醒来。当怒气勃勃的她回到宫廷后就向安妮女王发出最后通牒:把艾碧嘉送走,或是她会公开跟女王的性关系。此事威胁著安妮女王与莎拉之间的关系。虽然莎拉在悔恨中自愿把这封信烧掉,但她仍被解除职位并逐出宫廷。艾碧嘉随即晋升为王室司库,她意识到女王现在因为对莎拉的伤心而厌恶她,于是趁机指控莎拉犯有贪污钱财的罪行,使得莎拉与她的丈夫终于被流放海外。
艾碧嘉把莎拉打败后不久,她对权欲和奢华的欲望开始如莎拉般膨胀。有一天,安妮女王在房间休息时,艾碧嘉故意脚踏女王其中一只兔子,安妮女王怀疑那是艾碧嘉显露真本性的恶作剧,她即时回应了艾碧嘉的虐待行为,抓住艾碧嘉的头发并命令她为其按摩双腿,就如对待奴仆一般。
演员
- 奥利维娅·科尔曼 饰 安妮女王
- 艾玛·斯通 饰 艾碧嘉·玛莎姆
- 蕾切尔·薇兹 饰 莎拉·丘吉尔
- 尼古拉斯·霍尔特 饰 罗伯特·哈利,第一代牛津伯爵及莫蒂默伯爵
- 乔·阿尔文 饰 塞缪尔·马沙姆,第一代马沙姆男爵
- 马克·加蒂斯 饰 约翰·丘吉尔,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
- 詹姆斯·史密夫 饰 西德尼·高多芬,第一代高多芬伯爵
- 约翰·托米 饰 随行神职人员
制作
创作及发展
编剧黛博拉·戴维斯(Deborah Davis)早在1998年就为电影写了剧本,她当时命名为《权力的平衡(The Balance of Power)》。戴维斯承认自己对女王以及跟莎拉和阿比盖伊的关系一无所知,她说:“我对安妮女王的事情一无所知,我对这种关系也一无所知,所以我为自己设定了查找莎拉与安妮女王的任务。很快,我偶然发现了这个女权与女性三角恋故事[5]。”戴维斯随后汇编并研究了安妮女王,莎拉和阿比盖尔所写的信:
我做了很多研究,结果证明,这里有丰富的原始资源。你有该时期的历史记载。其中一个最好的资源是温斯顿·丘吉尔,他写了四部传记,当中提及到关于其祖先马尔堡公爵的故事,那些故事也涵盖了女性三角恋的故事,以及安妮,莎拉与阿比盖伊之间的关系。那里有大量的资源。另一个当然是莎拉的回忆录,她在那里写了她如何被阿比盖伊取代了女王宠儿的地位,以及阿比盖伊如何成为女王绝对宠儿的地位[5]。
关于制作电影的过程,戴维斯说:“我在1998年写了第一稿,而我对编剧剧本并没有经验。我到夜校里学习,我把第一稿给塞西·登普西(Cecila Dempsey),她对此非常感兴趣...她从未动摇过对这个项目的支持和热情[5]。”
制片人塞西·登普西拥有该剧本的初稿,并发现她自己被“这些女人的激情、生存本能,操纵以及她们如何求存”这些东西“缠绕”。然而,登普西在融资方面遇上困难,基于女同性恋的内容,以及缺乏男性代表,那些财务人员也认为此对市场具有挑战性。差不多十年之后,制片人埃德·甘尼(Ed Guiney)掌握了剧本,同样被复杂的情节及和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所吸引。“我们不想制作另一部英国古装剧”,他指出:“(我们想要)一个感觉现代,以及互相关连及充满活力的故事 — 而非出自博物馆的东西”。
在此期间,甘尼认识到尤格·蓝西莫,他的电影《非普通教欲》(2009年)于奥斯卡奖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并为未来执导电影而接触他。蓝西莫随即对“这三个女人拥有影响数百万人的力量”的这个想法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发现故事“亲热”的情节。蓝西莫随后为了使剧本“清新”而开始跟编剧托尼·麦克纳马拉密切合作。2013年,制片人收到几家公司的融资报价,当中包括了最终合作的电影4制作及航点娱乐(Waypoint Entertainment)[6]。
2015年9月,电影公司宣布蓝西莫将会执导电影,黛博拉·戴维斯及托尼·麦克纳马拉担任编剧,电影被描述为“一个关于王室淫秽和尖刻阴谋的故事,激情,嫉妒和背叛”[7]。塞西·登普西、埃德·甘尼、利·麦基利(Lee Magiday)及安德鲁·洛(Andrew Lowe)分别于猩红电影公司和元素影业旗下担任制片人[8]。
此电影是尤格·蓝西莫首次并非跟长期合作无间的编剧艾锡米斯·费利柏执导的电影,但蓝西莫被戴维斯与麦克纳马拉的剧本吸引,并且跟“真人的三个角色认识了,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你也有机会去创造三个复杂的女性角色,这是你会很少看到的东西[9] 。”在登普西跟蓝西莫工作的关系中,她说:
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包括视野的见解,他保留了并故意保存着它。他在各个层面都非常直觉的,选角如是。即使是聘请该部门,这也是同样的过程... 你永远永远永远不会说服到他做任何事,当你接受了这个,你就必须凭直觉或吸入他想要的东西,但是他有个非常特别的视野,而你只需要跟着它[10]。
在电影以女同性恋为中心的三角关系,蓝西莫说:“我的直觉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我不希望这成为电影的问题,对我们而言,就像我们试图从中得出一个观点...我甚至不希望电影中的人物出现这问题。我只想把这三个女人当作人类来看待。同性别之间的关系并不重要。我在这个过程的很早时候就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了[11]。”他还详细阐述了“#MeToo运动”对电影的“积极”影响:“因为盛行普遍的男性凝视女性被描绘成家庭主妇,女朋友......我们的小小贡献只是试图展示她们像其他人一样复杂,美妙和可怕[9]。”
选角
2015年9月,电影公司宣布艾玛·斯通、奥利维娅·科尔曼和凯特·温斯莱特将于电影演出,分别饰演阿比盖伊·马沙姆,安妮女王及莎拉·丘吉尔[8]。2015年10月,蕾切尔·薇兹顶替凯特·温斯莱特演出角色[12]。此电影是继2015年的《单身动物园》后,蓝西莫、奥利维娅·科尔曼及蕾切尔·薇兹的第二次合作[13]。 2017年2月,尼古拉斯·霍尔特加入剧组[14],而乔·阿尔文随后于2017年3月加入[15][16][17]。2018年8月8日,马克·加蒂斯,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和珍妮·兰斯福(Jenny Rainsford)被宣布为演员阵容的一部分[18]。
选角对蓝西莫来说至关重要,他形容这个过程为"本能":“其中之一个就是当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无论如何你都需要坚持着[6]。”柯尔曼是他对安妮女王的首个及唯一的选择,她亦很乐意接受这角色,尽管她已于2012年的《总统别恋》中饰演伊利莎伯王太后。在凯特·温斯莱特退出项目后,蓝西莫向凯特·布兰切特提出这角色,然而后者拒绝了[19][20]。蓝西莫问及史东,他只是从2011年喜剧《疯狂愚蠢的爱》中得知她跟一位方言教练一起工作。“这确保了我们能够在想要工作的方式下,创造性地没有口音成为障碍下自由工作...”蓝西莫说[21]。
柯尔曼说她发现饰演安妮女王是“一种快乐,因为她对一切都有感觉”。当被问到此角色是否只不过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时,她回答说:“她只是一个不自信的女人,以及不知道是否有人真正爱她。在她手上拥有太多权力和太多时间[9]”,柯尔曼说安妮女王跟她从前饰演的女王之间的分别在于“其他女王并没有爱上两个辣妹[6]”。怀兹把这部电影形容为喜剧,跟更有趣的和有性驱使的《慧星美人》互相比较,由于女主角较突出,考虑到她的角色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富刺激性”,故吸引她参与这项目[22]。史东起初对接受这个角色的态度犹豫不决,最初她认为阿比盖伊是个“甜美的那种女孩,是个受害者,这些人的女仆...[6]”但在读过剧本后她改变了主意,最后恳求蓝西莫给予试镜的机会。史东最关心的问题是掌握她的口音:“那是1705年,距离我做过的任何时期角色都差不多300年。在几个层面上都相当令人生畏 — 必须像英国人和不要伸出手指,就像一根酸痛的拇指般[23]。”
尽管动态的角色比较少,霍特及欧文还是被这三位复杂女性角色所主导的电影吸引,二人仍然很有兴趣参与其中,“这显然非常及时有三个女主角,很高兴能够看到,因为它是如此罕见...”霍尔特说。他补充:“她们所饰演的角色之间的动态是如此美妙,因为它就是如此错综复杂,和难以准确理解究竟是谁想要从这场爱情权力斗争中得到什么,能够看到真是太好了[25]。”欧文也有类似的观点:“我认为,有一部由三位女士牵头的电影是不寻常的,而这三位女性的天赋如此令人难以置信,作为表演者和人们来说都很大方,并与她们共度时光,和与她们在一起时,人人都有很多乐趣。我很高兴能成为它的一部分。很难像这样的电影跟我们以前看到的完全不同,特别是对于这样的导演,所以在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很棒[25]。”
在拍摄之前,蓝西莫让主要演员参与为期三周非正统的的排练过程。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演员们“试图以绳索把自己束缚在一起时念对白,从一块地毯砖跳到另一块,或在地板上扭动[26]。”“他让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让你无法思考你的对白意味着什么...”柯尔曼说[26] 。根据怀兹的说法,另一项练习涉及演员们连接着臂膀以创造一个“人类椒盐卷饼(human pretzel)[27]。”她说:“某人的屁股在你的脸上,你的脸在别人的屁股上,而当时你正要说一段真正严肃,戏剧性场景的对白...[27]”据史东说,蓝西莫希望看到“在见不到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感觉到对方有多少[6]。”蓝西莫自己说他相信排练能让演员们“不要对自己太认真,透过以物理方式阅读文字,然后在这个场景做完全无相关的事,只是舒服地愚弄他们自己[6]。”
拍摄
主体拍摄预期于2016年春季开始,然而被推迟一年,在此期间蓝西莫制作了《圣鹿猎杀》[28]。
《宠儿》的主体拍摄在2017年3月于赫特福德郡哈特菲尔德庄园开始[29][30][31],拍摄于5月完成[7],合共拍摄了45天[32]。关于他对哈特菲尔德庄园的选择,蓝西莫说:“从一开始,我就有这些孤独角色在巨型空间的想像[32]。”
制作设计师菲奥娜·克龙比(Fiona Crombie)于庄园的大厅里的黑白大理石方格地板,以此作为电影调色板的灵感,并指“角色会走进一个房间,你会得到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广角镜头 — 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从地板到天花板到角落,你会看到"一切"[33]。”庄园内的各个房间都进行了一些改动,特别是女王的房间,其中包括移除了绘画,家俱及其他装饰品,以“把我们的语言融入其中”。电影跟众多蓝西莫的作品一样,它实现了自然采光而非人工照明,事实证明这对晚间的场景来说是有些挑战性,那些需要蜡烛光:“正如你想像的那样,管理蜡烛有非常严格的协议...我们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蜡烛捕手。但是管理哈特菲尔德庄园的人非常支持我们,我们商议再商议,我们都能够完成我们想做的绝大部分工作[34]。”
服装设计师珊迪·鲍威尔(Sandy Powell)特别寻找蓝西莫,她曾是其从前作品的粉丝,包括2009年《非普通教欲》及2011年的《阿伊卑斯》。对于阿比盖伊,鲍威尔希望角色的服装能反映其崛起之路。“我想给她家道中落的暴发户那种俗气,所以她的衣服会有点大胆和炫耀。这涉及更多样式和有些黑白条纹...我想让她从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因为太努力了...”她说[35]。尽管安妮女王在电影中大部分时间都穿着睡衣,因为她病了,鲍威尔希望她有一个“标志性”的外观,因此构造了一个由貂皮制成的长袍,并解释说:
这是女王的仪式服装中最女王的...我看过图片和像它的实物,通常(这类型的服装)会是纯金、刺绣和以宝石装饰的,所以我在想我还能做些什么来给它一个王室的气息呢?白鼬毛皮是与王室有关,它经常用作少量的装饰,所以我决定只是把它在里面盖着她。因为在影片的其余部分,我让她穿着睡衣,并不打算每天更衣[35]。
鲍威尔虽然无意,但她为莎拉的“女性化”礼服及她的“男性化”和“过于男子气的”休闲服装,从她之前为1992年电影《美丽佳人欧兰朵》中蒂尔达·斯温顿的角色设计:“当时我没想过,它只是潜意识。我认为两部电影之间有相似之处,因为《美丽佳人欧兰朵》是我的最后一部非传统时期的电影,所以有相似性[35]。”鲍威尔表示,蓝西莫希望电影中的女性拥有自然的头发和脸部,但是他希望这些男性能有相当的化妆及大型假发:“电影通常都是男性,女人只是背景中的装饰,而我做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所以这次女性成为电影的中心,而男人则是背景中的装饰,所以这次被逆转是相当不错的事。当然,他们也有严肃、重要的部分,但我认为他们的无聊行为也相当有趣[35]。”鲍威尔提供服装,正如蓝西莫要求的那样,确保它们称身,演员们并且没有问题,她描述了他的导演风格:
他知道他想跟他的演员和他的摄影机一起独处。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它会是怎样的。即使你阅读报章,你都不能够真的说出来,直至全部都放在一起...但当它们汇集在一起的时候,你当然是会把这一切聚集在一起,他知道自己确实正在做什么。我们都是拼图的一部分,而他会把所有小块拼在一起[35]。
对电影摄影师罗比·莱恩来说拍摄最具挑战性的方面就是不使用斯坦尼康(Steadicam)下试图捕捉液态相机的动态:
我们探索了很多方法在非使用斯坦尼康下进行流畅的镜头动态,他早前给我看一部名为《不安》的1983年电影...他想尝试向我们灌输拍摄《宠儿》的方式,但这样做真的很难。因为那些服装及其物质性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试图想出一种尽可能像相机一样流畅的方法。我们想出了一些有趣的装备 — 我们探索了不同的平衡环钻井设备和类似的东西[36]。
蓝西莫鼓励莱恩在大多数拍摄中使用鱼眼镜及广角镜,莱恩认为这些镜头为这个故事作出了重大贡献:
广角镜是双向的,它透过向你展示整个房间及分隔在狭小空间里的角色...你会感到无法逃脱。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某个评论说它就像一个游乐场变成了战场再变成监狱。我认为这是对电影中透过这些人物相遇作非常好的解释。我认为广角镜同样非常不可或缺的[36]。
发行
2017年5月,福斯探照灯影业获得电影的分销权[37]。其待定于2018年11月23日上映[38]。
由于2019年3月福斯集团被迪士尼并购,该片也成为福斯探照灯发行的最后两部电影之一。
评价
烂番茄根据258条评论,该片持有94%的新鲜度,平均得分为8.5/10[39]。在Metacritic上,电影获得了90分[40]。
2023年8月,本片在烂番茄整理“2010年代最佳50部喜剧”的排行榜,位居第6名[41]。
奖项
奖项和提名 | |||||
---|---|---|---|---|---|
奖项 | 类别 | 提名人 | 结果 | ||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42] | 金狮奖 | 《宠儿》 | 提名 | ||
评审团大奖 | 《宠儿》 | 获奖 | |||
酷儿狮奖 | 《宠儿》 | 提名 | |||
最佳女演员奖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获奖 | |||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塞奇·邓普斯、艾德·圭奈、尤格·蓝西莫和李·麦格戴 | 提名 | ||
最佳英国电影 | 尤格·蓝西莫、塞奇·邓普斯、艾德·圭奈、李·麦格戴、黛博拉·戴维斯和托尼·麦克纳马拉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尤格·蓝西莫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黛博拉·戴维斯和托尼·麦克纳马拉 | 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艾玛·斯通 | 提名 | |||
蕾切尔·薇兹 | 获奖 | ||||
最佳摄影 | 罗比·莱恩 | 提名 | |||
最佳美术指导 | 费欧娜·克罗比和艾莉丝·费尔顿 | 获奖 | |||
最佳服装设计 | 桑迪·鲍威尔 | 获奖 | |||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 纳迪亚·史黛西(Nadia Stacey)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尤格·马夫罗帕萨里迪斯 | 提名 | |||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 《宠儿》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尤格·蓝西莫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艾玛·斯通 | 提名 | |||
蕾切尔·薇兹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黛博拉·戴维斯(Deborah Davis)和托尼·麦克纳马拉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罗比·莱恩 | 提名 | |||
美术设计 | 费欧娜·克罗比(Fiona Crombie)和艾莉丝·费尔顿(Alice Felton) | 提名 | |||
服装设计 | 桑迪·鲍威尔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尤格·马夫罗帕萨里迪斯 | 提名 | |||
第76届金球奖 | 最佳音乐喜剧类影片 | 《宠儿》 | 提名 | ||
最佳音乐喜剧类女主角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艾玛·斯通 | 提名 | |||
蕾切尔·薇兹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黛博拉·戴维斯和托尼·麦克纳马拉 | 提名 |
参考资料
- ^ 十部夢幻新作金馬搶先上映 艾瑪史東、瑞秋懷茲上演英國宮鬥劇《真寵》. 台北金马影展. 2018-09-06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中文(台湾)).
- ^ Anderson, Ariston. Venice to Kick Off Awards Season With New Films From Coen Brothers, Luca Guadagnino and Alfonso Cuar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7-25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 ^ Vivarelli, Nick. Venice Film Festival Lineup: Heavy on Award Hopefuls, Netflix and Star Power. Variety. 2018-07-25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
- ^ The Favourite trailer: Rachel Weisz and Emma Stone go head to head as love rivals in Olivia Colman's bawdy Queen Anne drama. The Telegraph. 2018-09-04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 ^ 5.0 5.1 5.2 Tangcay, Jazz. Deborah Davis Talks To Awards Daily About The Favourite’s Twenty Year Journey To The Big Screen. Awards Daily. 2018-11-05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 6.0 6.1 6.2 6.3 6.4 6.5 Siegel, Tatiana. 'The Favourite' Blows Up Gender Politics With the Year's Most Outrageous Love Triangl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11-14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 ^ 7.0 7.1 Dry, Jude. Yorgos Lanthimos Wraps Period Piece 'The Favourite,' Official Synopsis Hints At Royal-Centric Lesbian Love Triangle. IndieWire. 2017-05-15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1).
- ^ 8.0 8.1 Jafaar, Ali. Emma Stone & Olivia Colman In Talks To Board Yorgos Lanthimos' 'The Favourite'. Deadline Hollywood. 2015-09-24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 ^ 9.0 9.1 9.2 Tartaglione, Nancy. Olivia Colman On 'The Favourite': It Was "Awfully Fun Having Sex With Emma Stone" – Venice.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8-30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 ^ McVey, Ciara. Ceci Dempsey on Yorgos Lanthimos' "Particular" Vision for 'The Favourit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11-07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 Kohn, Eric. Yorgos Lanthimos on the Lesbian Love Triangle of 'The Favourite': 'I Didn't Want This to Become an Issue'. IndieWire. 2018-09-03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 ^ Jafaar, Ali. Rachel Weisz In Talks To Reunite With Yorgos Lanthimos In 'The Favourite'. Deadline Hollywood. 2015-10-15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 ^ Ramachandran, Naman. Yorgos Lanthimos commences The Lobster shoot. Cineuropa. 2014-03-31 [201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9).
- ^ Busch, Anita. Nicholas Hoult Joins Emma Stone And Rachel Weisz In ‘The Favourite’. Deadline.com. 2017-02-28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 ^ Ford, Rebecca. 'Billy Lynn' Star Joe Alwyn Joins Emma Stone in 'The Favourite'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3-03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3).
- ^ Busch, Anita. Nicholas Hoult Joins Emma Stone And Rachel Weisz In 'The Favourite'.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2-28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 ^ Ford, Rebecca. 'Billy Lynn' Star Joe Alwyn Joins Emma Stone in 'The Favourite'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3-03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 Chu, Henry. Yorgos Lanthimos' 'The Favourite' to Be London Film Festival Centerpiece. Variety. 2018-08-08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 ^ Ryan, Patrick. Rachel Weisz doesn't care about the royals, but loved playing one in 'The Favourite'. USA Today. 2018-11-23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Cashin, Rory. Yorgos Lanthimos discusses the very different original cast for The Favourite. JOE.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Guerrasio, Jason. Oscar winner Emma Stone explains why she had to audition for her new movie, but 'didn’t find it insulting'. Business Insider Australia. 2018-11-20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英语).
- ^ Erbland, Kate. Rachel Weisz Says Yorgos Lanthimos' 'The Favourite' Is Like a Funnier, Sex-Driven 'All About Eve'. IndieWire. 2017-06-06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 ^ Galloway, Stephen. Telluride: Emma Stone Reveals Her Acting Breaking Poin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9-02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 ^ Rothkopf, Joshua. The Favourite. TimeOut. 2018-09-28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 25.0 25.1 Gibson, Cristina. ‘The Favourite’: Female-Led Film Resonates During #MeToo and Times Up. Variety. 2018-09-29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
- ^ 26.0 26.1 Kleeman, Alexandra. Yorgos Lanthimos's Polarizing Visions.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1-21 [2019-01-23].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美国英语).
- ^ 27.0 27.1 Handler, Rachel. Rachel Weisz: ‘When Women Are Together, There’s a Lot of Freedom’. www.vulture.com. 2018-11-23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 ^ Lodderhose, Diana. Cannes: Colin Farrell Reunites With Yorgos Lanthimos for '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EXCLUSIVE). Variety. 2016-05-11 [2016-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7).
- ^ Daniels, Nia. Emma Stone to film The Favourite in UK. The Knowledge Bulletin. 2017-01-10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 ^ Kroll, Justin. Colin Farrell to Star as Oliver North in Iran-Contra Series for Amazon (EXCLUSIVE). Variety. 2017-03-20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 ^ Kroll, Justin. Colin Farrell to Star as Oliver North in Iran-Contra Series for Amazon (EXCLUSIVE). Variety. 2017-03-20 [2017-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 ^ 32.0 32.1 DP Robbie Ryan BSC ISC combined 35mm film with wide-angled lensing and a fluid camera to depict the courtly capers in The Favourite | Motion Picture Film. www.kodak.com.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Smith, Shona. Yorgos Lanthimos’s Venice Film Festival crowd pleaser The Favourite filmed almost exclusively at Hatfield House, Hertfordshire. The Location Guide. 2018-09-03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 ^ Smith, Shona. Yorgos Lanthimos's Venice Film Festival crowd pleaser The Favourite filmed almost exclusively at Hatfield House, Hertfordshire. The Location Guide. 2018-09-03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3).
- ^ 35.0 35.1 35.2 35.3 35.4 Nolfi, Joey. How 'The Favourite' costumes added renegade 'punk' edge to Queen Anne's court. EW.com. 2018-11-09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 ^ 36.0 36.1 Grobar, Matt. ‘The Favourite’ DP Robbie Ryan Brings Fisheye Lenses & Fluid, Roving Camera To Yorgos Lanthimos’ Madcap Period Piece. Deadline Hollywood. 2018-11-06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 Dry, Jude. Yorgos Lanthimos Wraps Period Piece ‘The Favourite,’ Official Synopsis Hints At Royal-Centric Lesbian Love Triangle. Indiewire.com. 2017-05-15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6).
- ^ Hayes, Britt. Yorgos Lanthimos' 'The Favourite' Sets Awards Season Release. ScreenCrush.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 ^ The Favourite (2018). Rotten Tomatoes. [201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英语).
- ^ The Favourite Reviews. Metacritic.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 ^ The 50 Best Comedies of the 2010s – Best Comedy Movies of the Decade.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美国英语).
- ^ Biennale Cinema 2018 – Venezia 75 Competition. Venice Biennale.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