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法则
科赫法则(台湾作柯霍氏法则),又称柯霍假说、亨勒-柯霍法则,是由四项标准组成的一套研究思维,用以建立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此法则由柯霍和勒夫勒共同于1884年将理论公式化,并于1890年由柯霍独立修正后公诸于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炭疽和结核的病原学,但这套思维已被广泛运用在其他许多疾病上。
科赫法则
科赫法则主要分为四项:[1]
- 病体罹病部位经常可以找到大量的病原体,而在健康活体中找不到这些病原体。
- 病原体可被分离并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记录各项特征。
- 纯粹培养的病原体应该接种至与病株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并产生与病株相同的病征。
- 从接种的病株上以相同的分离方法应能再分离出病原,且其特征与由原病株分离者应完全相同。
理论缺陷
1893年发现有些霍乱带原者以及伤寒玛莉等案例并无任何症状表现,因此柯霍后来又将第一条原则后半删去。后来在小儿麻痹、疱疹、艾滋病、丙型肝炎都有类似发现,甚至今日几乎所有医师和病毒学家都认同小儿麻痹病毒只会对少数感染者造成瘫痪。
第三条原则也同样不尽完美,柯霍本身也在1884年发现霍乱、结核等疾病未必能在不同个体产生相同表现,以今日之观点,艾滋病毒无法感染CCR5 Δ32基因删除的个体。
科赫法则发展于十九世纪,是以当时技术水准能用来辨认病原体的技术通则。[2]但柯霍生活的年代,已有许多疾病明显和某些物质相关,却无法符合这套法则的检验。[3]而过于信任这套研究方法的学界,也在无法透过培养基分离培养病毒的情况下,导致病毒学发展窒碍难行。[4][5]目前,已有不少疾病证实为某种病原体造成,却不能满足柯霍提出的理论。[6]因此,虽然科赫法则在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持续对微生物诊断有所帮助,但目前研究已无要求必须完全符合四项准则考验。
参考文献
- ^ 《作物病虫与防治》,柯勇 编,艺轩图书出版社,13页~15页,1998年3月,ISBN:957-616-482-6
- ^ Walker L, Levine H, Jucker M. Koch's postulates and infectious proteins.. Acta Neuropathol (Berl). 2006, 112 (1): 1–4. PMID 16703338.
- ^ Koch R. (1884) Mitt Kaiser Gesundh 2, 1-88; Koch R. (1893) J. Hyg. Inf. 14, 319-333
- ^ Brock TD (1999) Robert Koch: a life in medicine and bacteriology. American Society of Microbiology Press, Washington
- ^ Evans AS (1976) Causation and disease: the Henle-Koch postulates revisited. Yale J Biol Med 49:175–195
- ^ Jacomo V, Kelly P, Raoult D. Natural history of Bartonella infections (an exception to Koch's postulate).. Clin Diagn Lab Immunol. 2002, 9 (1): 8–18. PMID 11777823.
- Koch R. Über die Ätiologie der Tuberkulose. In: "Verhandlungen des Kongresses für Innere Medizin. Erster Kongress, Wiesbaden 1882".
- Koch R. (1893) J. Hyg. Inf. 14, 31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