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Theserious/南埔里 (臺中市)
南埔里 舊稱:南埔、南埔村 | |
---|---|
里 | |
南埔里位於臺中市大安區西南端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縣市 | 臺中市 |
鄉鎮市區 | 大安區 |
設立 | 1920年(南埔大字) 1945年(南埔村) 2010年(南埔里) |
區劃 | 9鄰 |
政府 | |
• 里長 | 林恭[1][2] |
• 辦公處 | 南安路400巷10號[1][2] |
面积[3] | |
• 总计 | 2.1827平方公里 |
人口(2022年12月)[4][5] | |
• 總計 | 1,147人 |
• 密度 | 525.50人/平方公里 |
• 戶數 | 368 |
性別比:112.41 (男性607人,女性540人) |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439 |
電話區號 | 04 |
毗鄰 | 南庄里、東安里;清水區高北里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
漢字 | 南埔里 |
注音 | ㄋㄢˊ ㄆㄨˇ ㄌㄧˇ |
汉语拼音 | Nán Pǔ Lǐ |
台語白話字 | Lâm-po͘-lí |
台語羅馬字 | Lâm-poo-lí |
客羅 | Nàm-phû-lî |
南埔里(臺灣話:Lâm-poo-lí),前身「南埔村」,位於臺灣臺中市大安區西南端,大甲溪出海口北側,北接南庄里,南隔大甲溪與清水區高北里相望,東鄰東安里,西臨臺灣海峽[6]。
歷史
南埔里里名由來,係因當地聚落位於大安南端的埔地,故名[6]。
日治時期,1901年,南埔里屬大甲支廳十八庄區南埔庄。至1920年起,隸屬大安庄南埔大字。1945年,改名為「南埔村」[6]。2010年12月25日配合臺中縣市合併,臺中縣大安鄉南埔村改制為臺中市大安區「南埔里」[7]。
地理
南埔里位於大安區西南端,北接南庄里,南隔大甲溪與清水區高北里相望,東鄰東安里,西臨臺灣海峽。境內地勢低平,南方大甲溪西岸側有數個溪埔地分布[6]。
年份 | 人口 | ±% |
---|---|---|
2010 | 1,314 | — |
2011 | 1,287 | −2.1% |
2012 | 1,304 | +1.3% |
2013 | 1,291 | −1.0% |
2014 | 1,272 | −1.5% |
2015 | 1,263 | −0.7% |
2016 | 1,249 | −1.1% |
2017 | 1,244 | −0.4% |
2018 | 1,235 | −0.7% |
2019 | 1,197 | −3.1% |
2020 | 1,197 | +0.0% |
2021 | 1,177 | −1.7% |
2022 | 1,147 | −2.5% |
來源:
|
南埔里居民主要姓氏有蕭姓、陳姓、莊姓[8]。
政治
歷任首長
- 南埔村村長(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初期)[9]
任次 | 姓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陳生才 | 1945年12月14日 | 1946年2月25日 |
任次 | 姓名 | 黨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陳生才 | 1946年2月26日 | 1948年3月25日 | ||
2 | 陳生才 | 1948年3月26日 | 1950年9月30日 | ||
3 | 陳生才 | 1950年10月1日 | 1952年12月13日 | ||
4 | 陳生才 | 1952年12月14日 | 1955年4月16日 | ||
5 | 陳村田 | 1955年4月17日 | 1958年4月26日 | 辭職 | |
田再福 | 1958年4月27日 | 1958年4月26日 | 補選 | ||
6 | 田再福 | 1958年4月27日 | 1961年4月22日 | ||
7 | 田再福 | 1961年4月23日 | 1965年5月1日 | ||
8 | 田再福 | 1965年5月2日 | 1969年5月31日 | ||
9 | 田再福 | 1969年6月1日 | 1971年10月31日 | 任內死亡 | |
陳文興 | 1971年11月1日 | 1974年7月29日 | 補選 | ||
10 | 莊皆得 | 1974年7月30日 | 1978年7月31日 | ||
11 | 莊皆得 | 1978年8月1日 | 1982年7月31日 | ||
12 | 莊皆得 | 1982年8月1日 | 1986年7月31日 | ||
13 | 莊皆得 | 1986年8月1日 | 1988年11月8日 | 任內車禍死亡 | |
莊健明 | 1989年1月28日 | 1990年7月31日 | 補選 | ||
14 | 陳漢聰 | 中國國民黨 | 1990年8月1日 | 1994年7月31日 | |
15 | 陳漢聰 | 中國國民黨 | 1994年8月1日 | 1998年7月31日 | |
16 | 林恭 | 無黨籍 | 1998年8月1日 | 2002年7月31日 | |
17 | 林恭 | 中國國民黨 | 2002年8月1日 | 2006年7月31日 | |
18 | 林恭 | 無黨籍 | 2006年8月1日 | 2010年12月24日 |
任次 | 姓名 | 黨籍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備註 |
---|---|---|---|---|---|
1 | 林恭 | 無黨籍 | 2010年12月25日 | 2014年12月24日 | |
2 | 林恭 | 無黨籍 | 2014年12月25日 | 2018年12月24日 | |
3 | 林恭 | 無黨籍 | 2018年12月25日 | 2022年12月24日 | |
4 | 林恭 | 無黨籍 | 2022年12月25日 | 現任[2] |
經濟
南埔里的經濟產業主要為農業及漁業,農作物以水稻、青蔥為大宗,畜產主要有毛豬、羊,並有部分居民從事漁業捕撈工作[8]。
文化
- 鎮南宮
教育
南埔里境內並無任何國民中小學的設立。在學區劃分上,南埔里全境皆屬於大安國中、大安國小的學區範圍[14]。
交通
公車
臺中市市區公車行經南埔里的路線有216路(大甲至南埔)[15]、699路(南埔至大甲體育場)[16]等2條公車路線及黃12路(南庄至大甲車站)[17]等1條小黃公車路線,提供當地居民搭乘及轉乘之用。
公路
旅遊
注釋
參考資料
- 引用
- ^ 1.0 1.1 1.2 中華民國內政部. 主題服務-民政服務專區-地方公職人員資訊專區-村里長.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中文網.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便民服務-里長介紹. 臺中市大安區公所. 2013-03-10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陳炎正 1989,第12頁,一·封域志.
- ^ 臺中市人口統計管理平台-大安區人口統計.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資料集-村里戶數、單一年齡人口(新增區域代碼). 中華民國行政院 數位發展部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6.3 施添福,第246頁.
- ^ 臺中市政府. 熱門公告-市政新聞-臺中縣市12/25合併改制直轄市 縣原轄鄉、鎮、市改制為區、里. 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0-11-16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8.0 8.1 陳炎正 1989,第64頁,四·政事志.
- ^ 陳炎正 1989,第110-111頁,四·政事志.
- ^ 陳炎正 1989,第112-137頁,四·政事志.
- ^ 戴月芳 (编). 第六篇·村里長之選舉. 《臺中縣志·卷六·選舉志·第二冊》. 臺中縣: 臺中縣政府. 1989 (中文(臺灣)).
- ^ 蔡郁蘋 (编). 第三篇·地方行政首長暨基層公職人員選舉. 《臺中縣志(續修)·卷四·選舉志》. 臺中縣: 臺中縣政府. 2010 (中文(臺灣)).
- ^ 選舉及公投資料庫-投開票概況資料-選舉-村里長.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單位介紹-各級學校-學區查詢.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216 大甲-南埔 班車時刻表 (jpg). 豐原客運.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699 路線圖 南埔-大甲體育場 (png). 巨業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黃12路大甲大安線 路線及各班次時間 (JPG).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公路工程-省道-省道公路路線.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 [2023-01-28] (中文(臺灣)).
- ^ 臺中市空間地圖查詢系統. 臺中市政府. [2023-01-28] (中文(臺灣)).
- 書籍
- 陳炎正等編纂. 《大安鄉志》. 臺中縣: 大安鄉公所. 1989 (中文(臺灣)).
- 蔡建宗等編纂. 《探索大安:河口人文生態之旅》. 臺中縣: 大安鄉公所. 2001. ISBN 957-02-9712-3 (中文(臺灣)).
- 張慶宗等編纂. 《探索大安(二):聚落人文采風》. 臺中縣: 大安鄉公所. 2002. ISBN 957-01-2310-9 (中文(臺灣)).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六章·大安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一)》. 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6. ISBN 978-986-00-6418-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