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鳥掌翼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鸟掌翼龙属
化石时期:113–110 Ma
Ornithocheirus sp.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鸟掌翼龙科 Ornithocheiridae
亚科: 鸟掌翼龙亚科 Ornithocheirinae
属: 鸟掌翼龙属 Ornithocheirus
Seeley, 1869
  • 扁鼻鳥掌翼龍O. simus (Owen, 1861)
異名

鳥掌翼龍屬(屬名:Ornithocheirus)意為“鳥類的手掌”,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歐洲南美洲。鳥掌翼龍翼展約6公尺,是種大型翼龍類。由於化石過於零碎,早期建立過多種,造成研究、命名歷史上的困難。

鳥掌翼龍主要發現於英格蘭劍橋海綠石沙(Cambridge Greensand)地層,地質年代約1億1000萬年前,相當於白堊紀早期的阿爾比階[1]。除此之外,巴西的桑塔那組地層也發現數個大型,被歸類於鳥掌翼龍,地質年代約1億1200萬到1億800萬年前[2]。在歐洲坎潘階/馬斯垂克階地層,距今小於7000萬年,也有發現疑似鳥掌翼龍的化石[3]。鳥掌翼龍是最早出現的大型翼龍類之一,其他的大型翼龍類出現在9000萬年前。

敘述

O. mesembrinus
正在攻擊槍嘴翼龍的鳥掌翼龍

鳥掌翼龍的第一個化石,發現於英格蘭,該個體是個中型翼龍類,翼展約2.5公尺。根據之後發現的新標本,顯示O. simus的翼展可達5公尺。發現於巴西的O. mesembrinus,體型較大,翼展可達6公尺[4]

鳥掌翼龍的兩個種,口鼻部上側都有明顯的隆脊狀冠飾[5]。冠飾從口鼻部前端延伸到鼻孔位置。下頜聯合處有一個小型冠狀突起[2]。鳥掌翼龍的頭部後方有大型、明顯的骨質頭冠;而大部分鳥掌翼龍類的頭部後方有小型、圓形骨質頭冠[6]

鳥掌翼龍的頜部外形筆直,前端狹窄,大多數牙齒筆直;而其近親古魔翼龍殘喙翼龍的頜部前端較寬、中段狹窄,前端牙齒向外突出。與其近親相比,鳥掌翼龍的牙齒數量較少[5]

O. simus模式標本是個斷裂的上頜前段。根據o. mesembrinus標本的相同部位骨頭,兩者有類似特徵,可能是相同物種[5]

發現與命名歷史

英格蘭化石

O. simus正模標本
O. cuvieri的下頜化石

在19世紀,英格蘭劍橋海綠石沙(Cambridge Greensand)地層出土許多翼龍類的破碎化石,該地層形成於白堊紀早期,過去是個砂質海床。翼龍類的屍體漂浮於海面,零碎骨頭沉降至海底,經過水流侵蝕、沖刷後,最終被海砂覆蓋,成為化石。由於化石零碎,導致鑑定上的困難。如同許多19世紀的翼龍類化石,這些化石都被歸類於翼手龍屬的種。

當時,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是個年輕研究人員,受命前去劍橋大學附屬博物館整理、歸類古生物化石。他發現這些發現於劍橋的翼龍類化石,有必要建立為新屬,他命名為鳥掌翼龍Ornithocheirus),意為“鳥類的手掌”。絲萊當時認為翼龍類演化成現代鳥類,推測鳥掌翼龍的手掌,是演化成鳥類翅膀的過渡階段。在1869到1870年間,絲萊把這些劍橋大學標本,建立為28個種,絲萊將許多較完整化石建立為新種,另有一些化石是已被其他古生物學家命名為新種。另外,絲萊當時並沒有指定模式種

哈利·絲萊在1870年出版的書籍《The Ornithosauria》後,當時英國首要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非常不滿,理查·歐文並不相信演化論,他認為「Ornithosauria」這名稱代表鳥類與史前爬行動物有關係,而這並不適當。理查·歐文認為,根據口鼻部外形、牙齒位置,這些劍橋大學翼龍類化石可以分成兩群。在1874年,歐文將鳥掌翼龍的許多種,建立兩個新屬,殘喙翼龍Coloborhynchus)、槌喙龍Criorhynchus)。殘喙翼龍的屬名意為「受傷的喙狀嘴」,槌喙龍的屬名意為「槌喙狀嘴」。

哈利·絲萊並沒有接受理查·歐文的分類。在1881年,哈利·絲萊將O. simus指定為鳥掌翼龍的模式種。之後在1888年,愛德華·紐頓(Edward Newton)將鳥掌翼龍的數個種改名,並另外建立幾個新種。

O. mesembrinus的頭顱骨

在鳥掌翼龍的研究歷史中,總共建立了40多種。目前大多翼龍類研究人員認為只有二或三種是有效種:O. simusO. mesembrinus、以及另一未命名種。造成混淆的部分原因是鳥掌翼龍的模式標本保存不好,造成與其他相近翼龍類分辨時的困難(例如:古魔翼龍)。但是,O. simusO. mesembrinus的相同部位化石很類似,兩者也可能是相同物種。

在1914年,雷金纳德·胡利(Reginald Hooley)嘗試重新整理鳥掌翼龍的相關物種。他維持鳥掌翼龍為獨立屬,將槌喙龍歸類於鳥掌翼龍,並將殘喙翼龍的化石建立兩個新屬,Amblydectes槍嘴翼龍Lonchodectes);Amblydectes意為「鈍的咬者」,槍嘴翼龍意為「長槍的咬者」。但是,大部分保存狀態差的化石材料,仍被歸類於鳥掌翼龍。在1978年,彼得·沃爾赫費爾(Peter Wellnhofer)提出鳥掌翼龍沒有模式種,因此將O. compressirostris列為模式種。但該種目前為獨立的槍嘴翼龍屬。

巴西化石

自從1970年代以來,巴西東北部發現許多翼龍類化石,包含許多保存狀態良好的大型標本,所處地層年代與英格蘭化石相近,約1億1000萬年前。其中某些化石被建立為新屬,例如古魔翼龍。某些新化石被歸類於鳥掌翼龍,並有助於重新研究鳥掌翼龍、釐清其分類。在大衛·安文的重新研究中,他將O. simus選定為模式種,而槌喙龍是無效屬;鳥掌翼龍的大部分種,缺乏可鑑定特徵,因此被視為疑名O. compressirostris被認為是獨立的槍嘴翼龍屬

其他種

彼得·沃爾赫費爾(Peter Wellnhofer)在1987年命名的脊頜翼龍Tropeognathus mesembrinus),是個有隆脊突起的頜部標本。這個標本之後被多位研究人員歸類於不同屬:鳥掌翼龍、古魔翼龍殘喙翼龍槌喙龍大衛·安文(David Unwin)提出脊頜翼龍是鳥掌翼龍的一個種,這使得脊頜翼龍成為鳥掌翼龍的次同物異名[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後大衛·安文修改他的分類,直接把這個標本編入於鳥掌翼龍的O. simus,而不是獨立種[6]。在2000年,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則提出脊頜翼龍是獨立的有效屬。關於這個隆脊突起的頜部標本的分類,目前還沒有定論。

CimoliornisCretornis、與Paleornis,過去曾被歸類於鳥類,目前化石都歸類於鳥掌翼龍。但大衛·安文(David Unwin)認為,這些標本可能是獨立的屬。Cimoliornis可能是神龍翼龍超科的近親[7],而Palaeornis則屬於槍嘴翼龍科[8]

大眾文化

鳥掌翼龍的頭部重建模型,牛津博物館[9]

鳥掌翼龍曾出現在英國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在節目中,鳥掌翼龍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翼龍類,但是哈特茲哥翼龍風神翼龍的體型比鳥掌翼龍更大[2]。在節目的相關書籍裡,宣稱根據發現於巴西桑塔納組的數個大型骨頭碎片,推測鳥掌翼龍的翼展接近12公尺,重量約100公斤,是已知最大型的翼龍類之一[10]。但是,根據目前的最大型鳥掌翼龍標本,其翼展最寬約6公尺[4]。當時正在研究這標本的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Heinz Peter Bredow宣稱,他們並不相信節目的數據;節目製作單位可能選取估計值的最大上限,以使數據比較令人印象深刻[11]。 此外,鳥掌翼龍也曾出現在日本電影《你看起來很好吃》裡,電影中的鳥掌翼龍叼著一顆果實,並將果實往海洋拋下

參考資料

  1. ^ Vullo, R. and Neraudeau, D. (2009). "Pterosaur Remains from the Cenomanian (Late Cretaceous) Paralic Deposits of Charentes, Western Franc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9(1):277-282. doi:10.1671/039.029.0123
  2. ^ 2.0 2.1 2.2 Unwin, David M. 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 New York: Pi Press. 2006: 246. ISBN 978-0-13-146308-0. 
  3. ^ 存档副本 (PDF). [2013-0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1-15). 
  4. ^ 4.0 4.1 Wellnhofer, P. (1991).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Pterosaurs.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Books. pp. 124. ISBN 978-0-7607-0154-6.
  5. ^ 5.0 5.1 5.2 Fastnacht, M. (2001). "First record of Coloborhynchus (Pterosauria) from the Santana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of the Chapada do Araripe of Brazil." Paläontologisches Zeitschrift, 75: 23–36.
  6. ^ 6.0 6.1 Veldmeijer, A.J. (2006). "Toothed pterosaurs from the Santana Formation (Cretaceous; Aptian-Albian) of northeastern Brazil. A reappraisal on the basis of newly described material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3-17.." Tekst. - Proefschrift Universiteit Utrecht.
  7. ^ Martill, D.M. 2010. The early history of pterosaur discovery in Great Britain. In: Moody, R., Bueefetaut, E., Naish, D. & Martill, D.M. (eds) Dinosaurs and other extinct saurian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 343, 20-45.
  8. ^ Witton MP, Martill DM, Green M (2009) On pterodactyloid diversity in the British Wealden (Lower Cretaceous) and a reappraisal of “Palaeornis” cliftii Mantell, 1844. Cretaceous Research 30: 676–686.
  9. ^ 存档副本 (PDF).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3). 
  10. ^ Haines, T., 1999, "Walking with Dinosaurs": A Natural History, BBC Books, p. 158
  11. ^ Bredow, H.P. (2000). "Re: WWD non-dino quest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essage to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18 Apr 2000. Accessed online 20 Jan 2011: http://dml.cmnh.org/2000Apr/msg00446.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ines, T., and Chambers, P. (2006).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Canada: Firefly Book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