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成驤
駱成驤(1865年—1926年),字公骕,四川资州(今四川资中)舒家桥人,清朝官员、学者,也是清朝唯一的四川省籍状元。[1]
生平
清朝官员
駱成驤生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17岁时中秀才。两年后,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尊经书院。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会试得中后参加殿试,在殿试策中提出了整军练军、惩治贪官、励行节俭、兴修水利等四项自强之计,并且文中有“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等语,遂为光绪帝赏识,自第十拔置第一,获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2][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駱成驤充会试同考官。同年夏,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與同乡杨锐等京员在北京共创蜀学堂讲习新学,支持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贵州乡试主考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广西乡试主考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官费派往日本入速成科合班学习,并考察宪政。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留学诸友译十六国宪法条文,汇成《十六国宪法议院法渊鉴》呈清廷。[2]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归国后,駱成驤受广西巡抚聘任,主持桂林法政学堂,人称广西“三贤”之一。宣统二年(1910年),出督山西学政。宣统三年(1911年),学政改为提学使,骆成骧留任。辛亥革命爆发,山西省各界联名吁请清帝逊位,骆成骧列名其中。隆裕太后阅读了他们的请愿书后说:“爱国状元亦出名,势不可挽。”爱国状元即指駱成驤。后来高树就此赋诗云,“状头拔取君恩重,禅表书名隆裕惊”。[1][2]
文武双全
1912年2月,駱成驤返回四川,任四川临时省议会议长,主持成都国学院事。后来任国史馆纂修。他曾将刺杀袁世凯的烈士杨禹昌的血衣和书籍带回资中,并撰写了碑文《杨烈士节略》。[1][2]1912年至1916年,駱成驤任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大学的前身)校长。后来他辞去了省议会议长、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务,一心办教育。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他拒绝担任川滇黔三省筹安会会长。1916年,駱成驤代四川巡按使陈宧拟讨袁世凯通电三则,对袁世凯打击甚重。[3]
1922年,駱成驤为筹办四川大学而奔走,建议在四川高等学校的基础上改立四川大学。后来他任四川大学筹备处处长。同时他还任教于四川法政学堂、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并在成都筹建成都资属中学。1923年,他任四川国学专门学校校长,并筹办成都大学,力荐张澜任校长。
1925年,駱成驤从各方筹集资金,在成都少城公园(今成都人民公园)半边桥旁修建了四川省武士馆,成立了四川武士总会,駱成驤任会长,刘崇俊任副会长。后来他还曾把自己撰写碑文得到的酬金全部捐给武士会。1925年,他还创立了射德会,以促进中国传统射箭,并任该会首任会长。此后在駱成驤去世后,1928年在成都成立了四川射德总会,四川军事将领邓锡侯、刘文辉、田颂尧、刘湘、孙震等人都曾任射德会会长或副会长。[3]
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他在成都文庙西街的住所病逝。享年61岁。其灵柩归葬家乡,今骆成骧墓为资中县文物保护单位。[1]
著述
駱成驤工书,有诗文集《清漪楼遗稿》存世。此外,他的著作除了《十六国宪法议院法渊鉴》之外,还有《国文中坚集》、《左传五十凡例》两部书稿等等。
詩作
- 書生
年年逐帥錦官城,得失公然問老兵。
竭盡銅山填甲卒,虛回炮火嚇書生。
重來半段槍猶在,一笑三軍鼓不鳴。
私鬥怯時公戰勇,誰知此意鐵錚錚。
- 屈原廟
女嬃砧畔訪巫陽,屈廟空山江水長。
變體詞章傳弟子,傷心草木怨君王。
三千里外客垂淚,十二峰頭猿斷腸。
哀郢懷沙人不見,閑吟橘頌惜芬芳。
- 四川高等學堂校歌
岷山峨峨開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
聚精會神生大禹,近揆文教遠奮武。
桓桓熊羆起西土,鏘鏘文教適東魯。
祭神人,歌且舞,領袖群英吾與汝。
家庭
- 駱鳳嶙[1],長子。中國著名水利專家,於留學德國之時,恰遇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甲寅)的一天,駱成驤收到長子的信,感慨萬端,揮毫寫下兩首詩:「夢斷吾衰也,行留汝壯哉。龍泉肝膽盡,駟隙鬢毛催。」「天地貪新局,文章誤異才。學書兼學劍,不就莫歸來。」
評價
- 曾訓騏:「駱成驤在乙未年(1895年)的會試策論第一題《主忠信》中,這樣說過:『以百人為一心,則天下無不可成之事。……以百年為一日,則天下無不可競之功。』時代的大幕總有緩緩落下的時候,人生的歲月總有黃葉飄飛的秋天。駱狀元的背影已漸行漸遠,但駱狀元留下的著作,等待我們去研究;駱狀元巨大的文化價值,需要我們去大力繼承、弘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