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拉胡坤站
阿都拉胡坤站 Stesen Abdullah Hukum Abdullah Hukum Station | |||||||||||||||||||||
---|---|---|---|---|---|---|---|---|---|---|---|---|---|---|---|---|---|---|---|---|---|
位置 | 马来西亚 吉隆坡班底谷 吉隆坡生态城(甘榜哈芝阿都拉胡坤)孟沙路 | ||||||||||||||||||||
地理坐标 | 3°7′7″N 101°40′22″E / 3.11861°N 101.67278°E | ||||||||||||||||||||
车站类别 | 通勤铁路/轻快铁站 | ||||||||||||||||||||
拥有者 | 马来亚铁道公司(通勤铁路) 马来西亚国家基建(轻快铁) | ||||||||||||||||||||
运营者 | 马来亚铁道公司(通勤铁路) 快捷通轨道(轻快铁) | ||||||||||||||||||||
途经线路 | 2 巴生港线 5 格拉那再也线 | ||||||||||||||||||||
换乘交通 | 联外天桥经吉隆坡生态城和花园广场抵达谷中城站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地面车站(通勤铁路) 高架车站(轻快铁) | ||||||||||||||||||||
站厅类型 | 高架站厅 | ||||||||||||||||||||
出口数目 | 3个 | ||||||||||||||||||||
停车设施 | 无 | ||||||||||||||||||||
站台 | 1组完全混合式站台(通勤铁路) 2个侧式站台(轻快铁) | ||||||||||||||||||||
股道 | 3条(通勤铁路) 2条(轻快铁) | ||||||||||||||||||||
其他信息 | |||||||||||||||||||||
车站代码 | KD01 KJ17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98年9月1日 2018年10月28日 (通勤铁路) | (轻快铁)||||||||||||||||||||
旧称 | 生态城(Eco City,通勤铁路工程名) | ||||||||||||||||||||
邻近车站 | |||||||||||||||||||||
| |||||||||||||||||||||
|
阿都拉胡坤站位于吉隆坡班底谷选区的吉隆坡生态城西侧和孟沙路东侧,为马来亚铁道通勤铁路巴生港线和吉隆坡快捷通格拉那再也线上的一个换乘站。
历史
阿都拉胡坤站于1998年6月1日作为布特拉轻快铁(PUTRA,现格拉那再也线)第一阶段线路运营,运营站点由中央艺术坊站至格拉那再也共计10个[1]。实达集团旗下的吉隆坡生态城发展商于2014年开始建设巴生港线部分,占地0.6公顷,直至2018年10月28日投入使用[2]。
车站命名
1980年代期间,阿都拉胡坤站站址为一座乘降所,名为加沙里花园站(Taman Ghazali halt),主要用于货运服务[3]。90年兴建的新轻快铁车站名称便名为"阿都拉胡坤"。其名字由来是一位名为哈芝阿都拉胡坤的领袖,他于1850年在孟沙路和巴生河之间,建立了一个名为甘榜哈芝阿都拉胡坤(Kampung Haji Abdullah Hukim)的马来村庄[4]。和格灵芝站相同,车站建设于未开发区旁,在发展前该村为木屋区,后因让路发展而于2007年开始推平重建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今日位于市区南部,崭新的吉隆坡生态城(KL Eco City)商务大楼和高尚住宅区。[5][6]。吉隆坡生态城是一个占地98,662平方米,总建筑计划面积达696,750平方米的综合发展项目,以“环境友好”的国际绿色建筑标准为目标进行建设,建造成本约为9.96亿美元[7]。也因如此初期通勤铁路部分计划命名为"生态城站",也是位于吉隆坡中央车站和广播大厦站之间的新设站。最终启用时名称和轻快铁部分相同。[8]
另外,也有部分传媒将该站字译为"阿都拉胡贡"[9],因马来语中"kum"与"kom"相似,然而报站系统则使用"kum"的发音。
至谷中城的行人天桥
虽然阿都拉胡坤站距离谷中城商圈仅250米左右,不过在开放初期并未与其相连。在建设吉隆坡生态城和通勤铁路部分前,若要前往谷中城,乘客必须沿着孟沙路向北步行至行人天桥,并越过铁轨到达布特拉丽雅(Putra Ria)公寓大楼,然后沿着公寓通道到另一条前往谷中城的行人天桥;或是直接搭乘KTM通勤铁路万挠至芙蓉路线前往谷中城站。2016年11月30日,正在建设中的跨河行步行桥坍塌,导致一名越南籍工人当场丧命,4名受伤,2名孟加拉工人受困[10],这也导致了该跨河天桥的延迟竣工。2018年末通勤铁路部分启用后,乘客可通过2层的高架天桥前往吉隆坡生态城,而跨越巴生河的行人天桥则于2019年11月14日启用,使乘客可通过该行人天桥步行换乘至芙蓉线的谷中城站。[11]
车站结构
阿都拉胡坤站位于吉隆坡生态城的西面,沿孟沙路(Jalan Bangsar)临新班底大道的高速公路交界处和西海岸铁路轨道设置,为高架三层车站;共设三个出入口。
阿都拉胡坤站站房结构由地上一层的换乘大厅和高架与地面站台组成;地面一层的进站口分别设在孟沙路的匝道和上层的生态城环路旁,生态城环路的出入口也设有停靠处。进站后即是设有车站商店的轻快铁站厅,并与通勤铁路站厅相连。轻快铁的售票柜台兼服务中心位于验票匣门的左边,通勤铁路的则位于通勤铁路车站入口处的右边墙壁旁边则是自动售票机。
两条线路在地上二层互不相连,其中轻快铁站为站台(备有楼梯和升降梯),通勤铁路站则为前往吉隆坡生态城商场、谷中城等地的高架天桥(备有手扶梯、升降梯和楼梯)。此站不能实现付费区换乘,轻快铁的付费区和通勤铁路的付费区由墙壁隔开。通勤铁路的付费区则有楼梯和升降梯至地面站台层。轻快铁站的地面层为巴士、计程车和私家车通道;通勤铁路站则为站台层,共设三个站台,右侧则为通过线和吉隆坡生态城地下道路。轻快铁部分的设计和其他沿线车站相同,其中站台的顶棚便以马来甘榜高脚屋作为建筑设计[12]。而通勤铁路部分则由高拱形顶棚和钢质支撑架组成,并以红色和灰色为主题色。
楼层分布
地上二层 | 侧式站台,左侧开门 | |||
1号站台 | 5 格拉那再也线 往鹅唛(孟沙) | |||
2号站台 | 5 格拉那再也线 往布特拉高原(格灵芝) | |||
侧式站台,左侧开门 | ||||
行人天桥 | 可通往吉隆坡生态城商场1层以及步行换乘至谷中城站 | |||
地上一层 | 换乘站厅 | 出入口、车站商店(轻快铁)、票务服务、自动售票机 | ||
地面 | 地面 | (站外)有盖行人道、私家车停靠处、楼梯往一层出入口 (站内)巴士站、计程车停靠处 |
||
侧式站台,左侧车门将会打开 | ||||
1号站台 | 2 巴生港线 往丹绒马林(下一站:吉隆坡中央) | |||
2号站台 | 2 巴生港线 往丹绒马林(广播大厦) | |||
岛式站台,左侧开门 | ||||
3号站台 | 通过线 |
出入口
阿都拉胡坤站设有3个出入口,以及1个将轻快铁跟通勤铁路站厅互联的大门,其中B口可通过行人天桥至生态城和谷中城。D口也设有行人天桥跨越新班底大道和孟沙路至对面。
巴生港线车站 | |||
出口编号 | 建议前往的目的地 | 图片 | |
---|---|---|---|
A | 生态城环路西侧 吉隆坡生态城 |
||
B | 通勤铁路二层行人天桥 吉隆坡生态城商场、吉隆坡生态城办公楼、谷中城花园广场、谷中城美佳广场、 KB1 谷中城站 |
||
C | 站厅通道大门 通勤铁路 轻快铁 |
||
格拉那再也线车站 | |||
C | 站厅通道大门 轻快铁 通勤铁路 |
||
D | 孟沙路东侧 孟沙路(新班底大道)、行人天桥至国家能源总部 |
图片集
-
通勤铁路出入口外观
-
轻快铁部分的换乘站厅
-
通勤铁路部分的换乘站厅
-
由二层俯视通勤铁路的站厅层
-
通勤铁路的付费区,站台则位于付费区下方
-
阿都拉胡坤站的站牌(轻快铁)
-
阿都拉胡坤站的站牌(通勤铁路)
接驳交通
接驳交通列表 |
---|
|
邻近地点
从阿都拉胡坤站出入口可前往吉隆坡生态城商场(KL Eco City Mall)和办公楼、通过行人天桥(B口)则可前往巴生河右岸的谷中城商圈。国家能源总部则可通过D口外的行人天桥抵达;每年都会有不少足球、射击和竞跑比赛的孟沙路体育场也可通过步行抵达。[13]
参考文献
- ^ Schwarcz _2002_ Public Transport in KL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DF).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9. [28 July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年4月21日) (英语).
- ^ Abdullah Hukum train station in KL Eco City opened. Edge Prop. 2018-11-06 [2019-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英语).
- ^ KTM Klang Valley Network 1985. [2 Jul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https://www.sinchew.com.my/pad/con/2015-04/28/content_1032272.html
- ^ 存档副本. [2022-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3).
- ^ Christina Low. Goodbye to another urban kampung. The Star (Metro/Central section). 31 July 2007 [24 August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May 2011).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An Iconic Station - Abdullah Hukum Welcomes You (PDF). [26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0).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行人天桥开放使用了·搭LRT到谷中城 省时省力. 星洲网.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 ^ 面積外觀易辨識 「三鐵」車站各具特色. 東方網.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 ^ 存档副本. [2020-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外部链接
- MRT网上的车站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