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龍山
里龍山 | |
---|---|
最高点 | |
海拔 | 1,059.4米(3,476英尺)[1] |
地形突起度 | 708米(2,323英尺)[2] |
列表 | 台灣小百岳、台灣百名山 |
坐标 | 22°09′50.0″N 120°43′58.2″E / 22.163889°N 120.732833°E [3] |
地理 | |
位置 | 臺灣屏東縣獅子鄉、牡丹鄉 |
所属山脉 | 中央山脈 |
地质 | |
岩石年代 | 中新世晚期[4][5] |
攀山 | |
最简路线 |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里龍山步道主線 |
里龍山(排灣語:Quruljan[註 1] 或 Sidan[註 2]),清代譯作里良山[10]或里浪山[11][12],又作里隆山[9]、里瀧山[13]或鯉龍山[6]:34[註 3],是臺灣南部恆春半島的最高峰,海拔1059.4公尺[1],位於屏東縣獅子鄉竹坑村與牡丹鄉石門村交界,距西北方的楓港約5公里[3],屬於中央山脈。該山為中新統牡丹層里龍山砂岩[註 4]的標準地[15]:33,其所蘊藏之中新世里龍山植物群是臺灣已知規模最大的植物化石群[16],現今山區植被皆為常綠闊葉林[17][18]。
里龍山為大石盤溪的發源地,與西北方的下里龍山以該溪相隔。山脊北接北里龍山,南連蚊罩山,此山列構成大石盤溪、竹坑溪與四重溪支流大梅溪的分水嶺[19]。里龍山同時也是琅𤩝十八社中快仔社(排灣語:Tjuruquai[註 5],曾分為上、下快社,今排灣族竹坑部落)的領域[6]:34[22];據日治時期人類學家宮本延人的採錄,鄰近的頂茄芝萊社(排灣語:Tjuqaciljai,今排灣族石門部落)相信里龍山是亡靈的居所,但生前作惡的人死後無法在此安息[7]:300[23]。
攀山
里龍山緊鄰台26線,山勢雄峻,為台灣小百岳與台灣百名山之一,有至少四條登山路線。其中,楓港端(北登山口,主線)與竹坑端(南登山口,竹坑線)的路線由林務局規畫為區域級步道,兩路線會合的鞍部建有休憩涼亭。山頂立有一等三角點與一等衛星控制點[19],視野極佳,可俯瞰屏東群山、臺灣海峽與太平洋[2]。
註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1/5000像片基本圖(109年)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0 [2022-09-18] (中文(臺灣)).
- ^ 2.0 2.1 Lilongshan (地图).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 ^ 3.0 3.1 里龍山 (地图).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國土測繪中心). [2022-09-03] (中文(臺灣)).
- ^ 4.0 4.1 陳文山、李偉彰、黃能偉、顔一勤、楊志成、 楊小青、陳勇全、宋時驊. 恆春半島增積岩體的構造與地層特性:全新世恆春斷層的活動性 (PDF). 西太平洋地質科學. 2005, 5: 129–154 (中文(臺灣)).
- ^ 杲紹伊. 從晚中新世里龍山層磷灰石核飛跡定年研究探討恆春半島隆起的起始年代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 2020. doi:10.6342/NTU202004314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 ISBN 957-671-973-9 (中文(臺灣)).
- ^ 7.0 7.1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 パリリャリャリャオ(Parilarilao).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硏究 第一册(本篇).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硏究室. 1935: 296–302 (日语).
- ^ 葉神保(Drangadrang Validy). 日本時期排灣族「南蕃事件」之研究 (PDF) (博士论文).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014 [2022-1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0) (中文(臺灣)).
- ^ 9.0 9.1 汪明輝. 牡丹鄉. 原住民族傳統山川名稱調查研究 第二期:南投魚池鄉以南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37–142. 2003 (中文(臺灣)).
- ^ 臺灣蕃地圖 (地图). 1:436,000. 1895年摹本 [1888]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中文).
- ^ 全臺前後山輿圖 (地图). Cartography by 夏獻綸. 富文齋. 1878 [2021-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0) (中文).
- ^ 後山總圖 (地图). 臺灣輿圖并說 臺灣後山總圖十一. Cartography by 余寵 等人. 福建臺灣道. 1880 (中文).
- ^ 王雲卿. 台灣山岳一覽表. 登山日記(中華民國六十五~六十六年副冊). 臺北: 野外雜誌社. 1976: 4–107 [202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1) (中文(臺灣)).
- ^ 黃水明. 北里龍山;里龍山·南里龍山. 南台灣名山大系. 戶外生活. 1981: 378–385 (中文(臺灣)).
- ^ 宋國城. 恆春半島.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第六九(恆春)、七十(滿州)、七二(鵝鑾鼻)號.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77. 1991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中文(臺灣)).
- ^ 陳彥廷. 發現植物化石群 恆春半島500萬年前浮出海. 自由時報. 2014-07-07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中文(臺灣)).
- ^ 賴明洲. 台灣植物分佈論(下). 台灣林業. 2001, 27 (4): 20–31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中文(臺灣)).
- ^ 109年度國土利用現況調查成果圖 (地图). Cartography by 國土測繪中心. 2021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 19.0 19.1 OpenStreetMap上有關5579521555 里龍山一等三角點 由(10)的地理信息
- ^ 竹坑部落 Tjuruguai.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2-09-03] (中文(臺灣)).
- ^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quai. 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 [2022-09-03] (排灣語及中文(臺灣)).
- ^ 恒春 (地图). 1:50000. 五万分一蕃地地形圖 恒春第四號. Cartography by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14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日语).
- ^ 鍾興華(Calivat Gadu). 排灣族的名制 (PDF) (博士论文).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014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9-0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