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又稱[1],是中國北方農業的一種耕種工具。通常農夫使用耮時都會連用耙這種常用農具,因為在整個耕田過程中涉及了不同的耕田步驟。[註 1]

耮是無齒耙[註 2]。它的形狀與作用與差不多。即是以藤條、荊條取代上的鐵齒。耮和一樣具有碎土的功效。而用在的後面,則有平整縮小田面面積的作用[2],可以為播種作好準備。有時耮也用於覆蓋種子。它在碎土、平整地面和覆土的工作方面能夠做到保住土壤以及防旱的作用。而且又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3]

注釋

  1. ^ 可參考清代張英《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八十五:「耙制有方,耙有八字。耙如犂,亦用牛駕。但横濶多齒,犂後用之。蓋犂以起土,惟深為功。耙以破塊,惟細為功。耙之後又用耖用耮」的記述。另見清代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記述:「凡種下田,不問秋夏,候水盡,地白背時,速耕耙耮,頻翻令熟。」。
  2. ^ 見清代陳元龍《格致鏡原》〈卷四十八〉的描述:「三才圖㑹勞(耮)無齒耙,齊民要術春耕尋手勞,秋耕待白背勞。注春多風不即,勞則致地虛燥,秋田㙷濕。速勞則恐致地硬。農桑通訣今人呼勞曰蓋磨鋤」。

參考來源

  1. ^ 異體字「耢」與「耮」的字義比較. 台灣中央研究院.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2. ^ 王加華《近代江南地區的土壤耕作制度》.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2004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3. ^ 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古代農學 耮〉.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9 [2021-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