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副將大馬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副將大馬路
 
       
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
命名日期不詳(最早見於1925年街名部)
道路長度900米(3,000英尺)
道路宽度15米(49英尺)
车速限制60公里每小時
地點澳門花地瑪堂區、望德堂區、聖安多尼堂區
起點白朗古將軍大馬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主要路口
終點鮑思高圓形地

美副將大馬路葡萄牙文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舊稱望廈大馬路Avenida de Mong Há),是澳門半島中部稍北的街道,以葡萄牙軍人美士基打來命名,也是花地瑪堂區望德堂區聖安多尼堂區的分界線。它的東南端由鮑思高圓形地起,西北端在罅些喇提督大馬路連接白朗古將軍大馬路;全長約900米,闊約15米。

名稱由來

賈伯樂提督街是三個堂區交匯點之一,藍色為花地瑪堂區,紅色為望德堂區,黃色為聖安多尼堂區

這條街道在官式文獻上最早見於192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葡文名稱中的「Mesquita」所指的是葡萄牙軍人美士基打,而中文名稱的「美」則是取其粵語音譯的首個音節。而「副將」(Coronel)則是葡萄牙的一種陸軍軍銜,即現在所說的上校

另外,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新馬路)由南灣大馬路議事亭前地的一段,以前也曾稱為美副將大馬路。

歷史沿革

從1889年的澳門地圖中,可見現在的美副將大馬路的位置在當時是分成幾段路的,中間貫穿望廈村,所有路段合起來的長度大概相當於今天的荷蘭園正街連勝巷的距離。光緒十六年(1890年)之後,澳葡完全佔去望廈村。及後澳葡政府在這裏開闢馬路,打通各條小路並將其兩端分別延長東至二龍喉馬路和西至提督馬路;而整條路被命名為「望廈大馬路(Avenida de Mong Há)」;同時望廈村亦告消失[1]。後來才改為現名[2]

沿途地點

參考文獻

  1. ^ (第六部份) 已不存在或被取消的街道及其它公共地方.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296頁. 
  2. ^ (第一部份) 公共街道. 《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 1993年版. 澳門市政廳. : 第65頁. 
  • 望廈及其附近村落地圖. 《文化雜誌》 (澳門: 文化局). 2010年冬季, (中文版第77期): 第188至196頁. ISSN 0872-440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