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鬼
烏鬼一說是水鳥鸕鶿,專以河中的小魚為食物。
杜甫有《戏作俳谐遣闷》诗之一:“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何謂烏鬼?歷代解釋不一。沈括在《夢溪筆談》以為烏鬼是指鸕鶿[1][2],更精確的說法是普通鸕鶿,沈括曾到過四川,見過鸕鶿被馴養補魚的情況。宋代無名氏著《漫叟詩話》則認為烏鬼是豬,“川人呼猪作为乌鬼声”[3]。馬永卿《嬾真子錄》中反駁沈括之見解,他認為黃魚的體形大,鸕鶿根本無法捕捉黃魚。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乌鬼有种种解释,有人解为鸕鶿(四川人呼为渔老鸦),我认为比较可靠。”
另一說烏鬼指鬼神或称乌蛮鬼[4]。程大昌《程氏演繁露》据元稹诗“乡味犹珍蛤,家神爱事乌。”一句,认为“唐俗真有一鬼,正名乌鬼”。
又《楊慎外集》載“峽中養鴉雛,帶銅錫環獻神之烏鬼。”《诗辞事略》又谓“楚峡之间事乌为神,所谓神鸦也。”
其他
烏鬼又指非洲黑人,王必昌輯《重修臺灣縣志》載“烏鬼,番國名,紅毛(荷蘭人)奴也,其人遍體純黑。”
注釋
- ^ 《梦溪笔谈·艺文三》:“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鸕鷀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鸕鷀,绳繫其颈,使之捕鱼。”
- ^ 焦竑《焦氏笔乘.乌鬼》:“鸕鶿,水鸟,似鶂而黑,峡中人号曰乌鬼。子美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言此乌捕鱼,而人得食之也。”
- ^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漫叟诗话》云……‘予崇寧间往兴国军,太守杨鼎臣字汉杰,一日约饭乡味,作蒸猪头肉,因谓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养猪,杜诗所谓“家家养乌鬼”是也。每呼猪则乌鬼声,故号猪为乌鬼。’”
- ^ 仇兆鳌注:“蔡宽夫《诗话》: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自注云:‘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龟卜。’乌鬼之名见於此。巴楚间,常有杀人祭鬼者,曰乌野七神头,则乌鬼乃所事神名耳。或云‘养’字乃‘赛’字之误,理或然也。邵伯温《闻见録》:夔峡之人,岁正月,十百为曹,设牲酒於田间,已而众操兵大噪,谓之养乌鬼。长老言地近乌蛮战场,多与人为厉,用以禳之。《艺苑雌黄》谓乌蛮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