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彝
李慎彝 | |
---|---|
大清敕授承德郎湖北省安襄鄖荊道鄖陽府知府 | |
籍貫 | 四川省威遠縣 |
族裔 | 漢族 |
原名 | 李慎修 |
字號 | 字信齋 |
出生 |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四川省威遠縣 |
逝世 | 咸豐五年(1855年) |
出身 | |
| |
經歷 | |
李慎彝(1777年—1855年),字信齋,四川威遠人,清朝官員。[1]
生平
李慎彝原名慎修,嘉慶十三年(1808年)中式戊辰科二甲進士。先後任福建省清流縣、沙縣與晉江縣知縣。
道光三年(1823年),李慎彝接替范邦幹擔任台灣府台灣縣知縣。李慎彝立示禁碑禁各胥、役勒索紳衿。擔任淡水同知(今新竹市)時,則准紳士鄭用錫及林國華等僉稟,建造竹塹石城、明志書院,重祠祀,興水利,並開墾竹北祭山與湖山兩山區,四年任內,推動三十項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將新竹市推動成北台灣政經中心。
道光七年(1827年),轄內番民五社,越界至漢民居地騷亂,有參將建議出兵平亂,李慎彝否決此案,並以安撫為因應。之後,亦募丁重修漢番廨署,設石碎崙隘,防止原漢紛爭等。次年,因台灣北部三貂角一帶宵小時聞,他建置巡邏船隊於艋舺。後台灣縣轄內平民祀德政祠。
今苗栗獅頭山,為李慎彝觀形似獅而命名。苗栗縣志稱之與銅鑼李家是為宗親。
道光六年(1826年),他接替蘇鏊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道光九年(1829年)昇任噶瑪蘭通判,不久即升任湖北鄖陽知府。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參考文獻
- ^ (清), 陳培桂,. 淡水廳志. 淡水廳志. Xing zheng yuan wen hua jian she wei yuan hui. 2006[min 95]: 260. ISBN 986-00-5346-4. OCLC 82351719.
其他參考文獻
-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P180
- 《淡水廳志》卷九上列傳一名宦文職,P260。
- 《臺北市志》人物志,P15。
- 《臺灣通史》卷三十四列傳六循吏列傳附薛志亮傳,P891。
- 《臺灣通志》列傳政績,P434。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新聞稿《曾經的榮耀》,四川省威遠縣政協陳廷德,2009年2月。
- 苗栗縣志
官衔 | ||
---|---|---|
前任: 史慶芬 |
泉州府晉江縣知縣 嘉慶二十-二十二年 (1815-1817年) |
繼任: 王銀 |
前任: 沈士恆 |
泉州府晉江縣知縣 道光元年-二年 (1821-1822年) |
繼任: 沈士恆 |
前任: 范邦幹 |
福建省臺灣道臺灣府臺灣縣知縣 道光三年-道光六年 (1823年-1826年) |
繼任: 熊飛 |
前任: 蘇鏊 |
福建省臺灣道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道光六年-道光七年 (1826年-1827年) |
繼任: 杜紹祁 |
前任: 李嗣鄴 |
福建省臺灣道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道光十三年-道光十五年 (1833年-1835年) |
繼任: 李廷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