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四军第4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四军第4师
新四军臂章
存在時期1941年-1945年9月
種類游擊隊
功能正式武裝團體
駐軍/總部蘇北、皖南
參與戰役國共內戰
對日抗戰
指挥官
著名指揮官彭雪枫张震
標識
臂章新四军標章

新四军第4师,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四师皖南事变后,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辖第10、第11、第12旅和萧县独立旅,共1.5万余人[1]

概述

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在1945年5月下旬起发起宿南战役。

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同年春,遭受中华民国国军共9个师14万余人进攻,第4师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由于众寡悬殊,第4师于5月30日退出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转移到津浦路东的皖东北地区。6月,撤销第12旅,并将各旅的骑兵集中编为师骑兵团。7月,邓子恢任政治委员。9月,第10旅调归第3师建制,第3师第9旅调归第4师建制。1942年7月,吴芝圃任政治部主任。11月,粉碎了日伪军6000余人的大扫荡,歼日伪军700余人,拔除了青阳、马公店等据点。同月,第4师师部兼淮北军区机关。1943年3月,第4师主力在新四军第2师新四军第3师一部配合下,在江苏泗阳县山子头地区的自卫反击战中,俘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以下千余人[2]

1944年春,对日伪军开展攻势作战,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7月,又歼灭日伪军800余人。8月,主力向津浦路西敌后挺进,在第3师第7旅的配合下,歼敌1.3万余入,拔除据点36处,恢复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彭雪枫牺牲,张爱萍任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1945年春,发动攻势作战,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4900余人。7月,取得睢宁战役胜利,歼伪军2200余人。同月,重建了第12旅。8月中旬,相继攻克永城县、泗县县、五河县、萧县、灵璧县等县城及徐州之曹村、大许家、曹八集等车站,歼伪军4000余人,并争取了伪第18师4000余人反正。随后,部队进行了新的编组,第9旅北上鲁南,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第11、第12旅编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3]。新四军第4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敌6万余人,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2.3万余人[4]

最初编制

军政委员会

新四军第4师军政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第4师的集体领导机构。1941年4月30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在新四军第4师设立军政委员会,由彭雪枫、张震、萧望东岳夏赖毅5人组成,彭雪枫任书记。1941年8月7日,改由邓子恢任书记。1942年10月,萧望东调新四军第2师工作,增补吴芝圃为军政委员会委员。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牺牲,增补张爱萍为军政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5]

参考文献

  1. ^ 郑建英,陈文柱主编. 新编中共党史简明辞典.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06: 127. ISBN 7-80557-384-0. 
  2. ^ 黄玉章等主编. 军队建设大辞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4.01: 754. ISBN 7-5080-0236-9. 
  3. ^ 杨长林主编. 当代军官百科辞典.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7.07: 411. ISBN 7-5065-3161-5. 
  4. ^ 丁星,郭加复主编.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06: 32. ISBN 7-5326-0422-5. 
  5. ^ 丁星,郭加复主编. 新四军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06: 33. ISBN 7-5326-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