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勒伊斯海战
斯勒伊斯海战 | |||||||
---|---|---|---|---|---|---|---|
百年战争的一部分 | |||||||
斯勒伊斯海戰,出自14世紀尚·傅華薩著《大事記》。 | |||||||
| |||||||
参战方 | |||||||
英格兰王国 | 法兰西王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愛德華三世(負傷) 亨廷頓伯爵 |
雨果·基耶雷 † 尼可拉·貝於歇 † | ||||||
兵力 | |||||||
120-150艘船 | 190-213艘船 | ||||||
伤亡与损失 | |||||||
少量 |
16,000–20,000人 多數船隻被俘 |
斯勒伊斯海戰(英語:Battle of Sluys,法語:Bataille de L'Écluse),是英法百年戰爭初期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被視為是百年戰爭的開幕戰。發生在公元1340年6月24日,於斯勒伊斯外海,今荷蘭澤蘭省與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省之間的錨地。英王愛德華三世親率英軍120到150艘船,對上法蘭西海軍提督雨果·基耶雷和尼可拉·貝於歇率領的230艘船。英軍利用法軍艦隊的陣型混亂,以少勝多擊潰法軍,使法軍失去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不過法軍很快地重組艦隊使英軍再度失去海上優勢。此戰役和溫奇爾西海戰、拉羅歇爾海戰並列為百年戰爭三大海戰。
背景
1066年諾曼征服以來,英格蘭君主便擁有法蘭西王國內的爵位和領土。1337年,法蘭西議會決定從英格蘭手中收回阿基坦公國(即加斯科涅地區),導致長達116年的百年戰爭爆發[1]。
海軍實力
戰爭初期法軍擁有海軍優勢,他們將地中海各國常用的加來槳帆船引進英吉利海峽。槳帆船可以進入淺水港灣,並且具有高度機動性,使其在海岸劫掠與對船戰鬥中發揮高效。法軍的槳帆船主要雇傭自熱那亞與摩納哥,主要用來干擾英格蘭商船在加斯科涅的紅酒和法蘭德斯的羊毛貿易,以及襲擊英格蘭東岸與南岸。操作槳帆船需要高度的專業性,經過高度訓練的船員同樣來自熱那亞、摩納哥、以及其他地中海港口[2][3]。
英軍並沒有專業海軍,愛德華僅擁有三艘戰船[4]。主要的船隻是從商船中徵用的柯克帆船[5]。柯克船擁有吃水深的圓形船底,由中央桅杆的單面大帆提供動力。這些柯克帆船被改造為戰船,在船隻首尾增建木堡,並將桅杆上的瞭望塔擴建成戰鬥平台。改造後的船排水量達200到300長噸(203~305公噸),可以承載大量海兵。較高的乾舷使他們在對槳船戰更有利,尤其從木堡上射擊箭矢或砸下巨石可以造成舷側的敵船嚴重傷害。根據英格蘭普通法,國王徵召船隻參戰必須提供船主補償金,但實際上愛德華僅提供少量補償且拖延許久,使船主們很不情願地接受徵召[2][6]。
早期衝突
1338年3月,樸茨茅斯遭法軍佔領劫掠;9月在阿訥默伊登海戰中,英格蘭五艘羊毛商船在瓦爾赫倫島外海被奪走,其中英軍還損失三艘戰船中的其中兩艘:克里斯多福號與寇格·愛德華號。10月,英格蘭重要港口南安普敦被佔領燒毀,隔年則是黑斯廷斯遭毀[7]。
1339年法軍熱那亞雇傭兵因為沒有收到薪餉而不滿,他們認為雇主有責,便向法王腓力六世派出代表團請求協商,卻在8月遭到關押,導致熱那亞船員變節返回地中海[8]。變節的士兵回國後發動叛亂推翻統治貴族,新政權拒絕和法蘭西簽訂新合約。部分的船長在英軍特務的賄賂下背叛法軍[9]。1340年1月,英軍成功洗劫布洛涅,趁海灘上的法軍槳帆船守備薄弱時,利用濃霧突襲摧毀18艘槳帆船與24艘其他船隻、大量海軍裝備以及大部分港口地帶。法軍僅剩下6艘槳帆船,他們靠22艘駁船來彌補損失[10]。
法軍的損失減少的英格蘭沿岸的威脅,並讓英軍艦隊可以組織進攻計畫。1340年冬季到春季間,英軍成功洗劫迪耶普、勒泰波爾、梅爾等法蘭西港口。法軍轉而利用英格蘭的手段徵用商船,腓力六世命令蒐集200艘船建立大艦隊,船隻主要來自諾曼第地區[11]。當時的法蘭西文件記載艦隊共有202艘船,包含6艘槳帆船、7艘王家戰船、22艘駁船與167艘商船。艦隊承載人數可以達到19,000人,但僅有150名披甲戰士與500名弩手[12]。艦隊由布列塔尼騎士暨法蘭西海軍提督雨果·基耶雷與尼可拉·貝於歇率領,其中6艘槳帆船由地中海私掠船長佩德羅·巴巴韋拉(Pietro Barbavera)指揮[13][14][15][a]。
雖然加斯科涅地區問題是戰爭的導火線,但愛德華決定將戰役集中在法蘭西北部。愛德華請求歐陸同盟國與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多個邦國參戰,另有正對法蘭西發動叛亂的法蘭德斯人加入,在4月發動攻擊卻失敗,5月18日法軍發動反擊。愛德華的同盟軍實力大於法軍,但因戰果不佳而決定收手[16]。
戰役前夕
愛德華計畫在四月中運輸軍隊前往斯勒伊斯,但英格蘭商船認為不太可能收到徵召補助而拒絕加入,導致出航日期不斷延後。6月4日國王議會決定靠手上有的船隻出航,但僅能載運600名披甲戰士。6月10日,議會接到法蘭西大艦隊抵達斯勒伊斯的消息,英格蘭和歐陸的聯繫遭基耶雷和貝於歇切斷。在他們封鎖錨地後,又有10艘船加入,使艦隊規模來到213艘船[17]。
英格蘭議會召開的會議中,坎特伯雷大主教約翰·德·斯塔福德作為資深顧問,堅持否決出航,認為會危及英王性命並主張取消遠征,結果遭到愛德華辱罵。斯塔福德在暴怒下離開議會,愛德華在盛怒中聲明「所有懼怕者可以躲回家裡」[18],並下達一連串命令。海岸防禦被撤除、王室官員被命令嚴懲所有拖延加入的水手。愛德華親自前往英格蘭最大港口雅茅斯說服船主加入。同一時間,原本已登船的馬匹被送下船,將運輸船改造成戰船。6月20日,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在奧韋爾河集結完畢[19]。艦隊的薪資紀錄已遺失,因此歷史學家只能靠當時編年史家的估計來判斷規模。已確認有名稱的船隻共有66艘,艦隊總數估計有120到150艘船[13][20][21]。愛德華帶領副官北安普敦伯爵和亨廷頓伯爵同行[22]。艦隊在1340年6月22日一早出航,並在當天下午進入斯勒伊斯錨地的視野範圍。愛德華在布蘭肯貝爾赫下錨,在傍晚派遣科布罕男爵、約翰·錢多斯爵士與史蒂芬·蘭布金上岸偵查法軍艦隊[13][23]。
愛德華的意圖很明顯,他期望能沿著茲溫海道(Zwin)進入布魯日,讓他的軍隊登陸並加入位在內陸的盟軍[13]。法軍目擊英軍艦隊後,他們將艦隊在長5公里的茲溫河口排成三列阻斷愛德華進入斯勒伊斯港的路線[13]。每列船艦用鐵鍊與繩索栓在一起來阻止敵船通過,如同一道城牆[13][24]。多艘大型船擺在最前列,包含在阿訥默伊登海戰中俘虜的戰艦克里斯多福號。這是中世紀海戰防守方常用的戰術。槳帆船指揮官巴巴韋拉對此感到擔憂,他建議應該將艦隊駛出外海並佔取有利位置,趁英軍登陸時發動攻擊,或藉此威嚇使他們撤兵,貝於歇作為總指揮官卻不熟悉海戰,他把巴巴韋拉視為普通海盜不當他一回事,堅持圍堵河口阻止英船進入[14]。
海戰
科布罕男爵在深夜回報法軍艦隊情況,現存的紀錄表示愛德華在隔日(6月24日)高潮時進入錨地,佔據風向和潮水的有利位置,使太陽位在身後。傳統上認為戰鬥發生在午後三時[25][b]。根據現代海戰史家尼可拉斯·哈里斯·尼可拉斯研究,當日的高潮時間應該在上午11時23分[13][c]。法軍艦隊被鐵鍊與繩索拴住一天,被風雨吹到原先位置的東邊,並互相糾結在一起。貝於歇和基耶雷命令船隻互相分離,不過實際操作十分困難,艦隊在風與潮流中逆向駛回西邊,在陣型混亂的狀況下和英軍接戰[28]。
愛德華將他的艦隊中每三艘船編成一支小隊,一艘載滿披甲戰士,兩艘載滿弓箭手。弓箭手朝法軍艦隊射下箭雨;披甲戰士則登船佔領[13][29][30]。英軍弓箭手配有長弓,射程達300碼(270米),遠超十字弓的200碼(180米)射程[31],並且擁有2到3倍的射速[32]。
戰鬥的形式如同在海上進行陸戰,兩艘船撞上後披甲戰士進行肉搏,弓箭手在旁支援。貝於歇將艦船拴住的戰術為法軍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這讓英軍可以讓優勢兵力對單一敵船發動攻擊,同時其他法軍船艦卻無法行動[30][33][34]。一名倫敦長弓手說到英軍的箭雨「像在冬季下冰雹[35]」。大量法軍艦船在激烈戰鬥後被奪下。隨著英軍取得顯著優勢,法蘭德斯的盟軍也從附近港口出動從法軍後方發動攻擊。愛德華在給他兒子的信件中寫到法軍「在當日與晚間做了最高貴的抵抗。[36]」
當晚法軍嘗試從後方突圍,除了槳帆船外只有17艘其他法軍船艦逃脫[21],其他的190艘船被奪走,少量生存者成為俘虜。據報海水因為血液與屍體而變的濃稠。法軍約有16,000到20,000人戰死[21][37],其中多數是在海水中溺斃。英軍對兩年前阿訥默伊登海戰的戰敗與屠殺進行復仇,貝於歇被吊死在自己船艦的桅杆上,基耶雷則被斬首。生存的法軍游到岸上後被旁觀的法蘭德斯人亂棒打死。英軍只有4名騎士戰死,一般士兵的死傷人數不明,但只有少量[33][38]。英格蘭人嘲笑:「如果斯勒伊斯港的魚會說話,那應該會是講法語,從它們吃掉的法軍屍體上學來的。[39]」數日間,海潮將大量屍體沖上海岸[40]。愛德華的大腿在戰鬥中遭箭矢所傷[38]。英國史學家喬納森·薩姆欣稱這場海戰是法國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慘劇[40]。
後續
戰役後,法蘭西人恐懼大規模入侵並趕緊派軍隊前往海岸地區。腓力六世命令以逃兵罪逮捕巴巴韋拉。一間救濟院在哈弗勒爾港附近成立,救濟因傷重無法繼續從事海上工作的船員。戰術上,這場戰役的勝利讓愛德華三世的軍隊可以登陸,並在不久後發動對支持法王的法蘭德斯城市圖爾奈發動圍城戰[41]。在戰略上,斯勒伊斯海戰對戰局影響不大,腓力六世擁有遠超愛德華的資源,讓他可以迅速將逃脫和未參戰的船艦重組成新艦隊。一個月內,新艦隊在羊毛貿易航線上劫掠30艘商船,船員被丟下船。法軍艦隊持續在北海劫掠英格蘭商船,並將人力與物資送往同盟國蘇格蘭。
英格蘭海岸線的平民在戰後為擺脫法蘭西劫掠而歡欣鼓舞,然而該年末法軍洗劫懷特島、波特蘭島、泰格茅斯、普利茅斯與海峽群島。英軍則在9月洗劫布雷斯特作為報復,俘虜許多船隻,包含六艘滿載貨物的熱那亞商船。1341年,法蘭西、卡斯提爾與葡萄牙船隊成功封鎖英格蘭與加斯科涅的通訊[42][43]。
愛德華為紀念這場戰役而鑄造金幣,表面刻畫國王坐在船艦上。銘文用拉丁文寫著:「耶穌穿過他們中間,繼續走上自己的路。」(IHC TRANSIENS PER MEDIUM ILLORUM IBAT)[44]
參見
註釋
腳註
參考資料
- ^ Sumption 1990,第184頁.
- ^ 2.0 2.1 Neillands 2001,第82–83頁.
- ^ Rose 1997,第24–30頁.
- ^ Sumption 1990,第175頁.
- ^ Cushway 2011,第155頁.
- ^ Williamson 1944,第115頁.
- ^ Rodger 2004,第96–97頁.
- ^ Sumption 1990,第265頁.
- ^ Sumption 1990,第320頁.
- ^ Sumption 1990,第320–321頁.
- ^ Sumption 1990,第321–322頁.
- ^ Sumption 1990,第323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Rose 1997,第24頁.
- ^ 14.0 14.1 Dickie et al. 2009,第64頁.
- ^ Rodger 1999,第99頁.
- ^ Sumption 1990,第309–318, 322頁.
- ^ Sumption 1990,第297, 322–323頁.
- ^ Sumption 1990,第297, 323–324頁.
- ^ Sumption 1990,第323–324頁.
- ^ Lambert 2011,第121, 123頁.
- ^ 21.0 21.1 21.2 Rodger 2004,第99頁.
- ^ Burne 1999,第53頁.
- ^ Knighton 1995,第29頁.
- ^ Prestwich 2007,第311頁.
- ^ Jones 2013,第381–384頁.
- ^ Lucas 1929,第397頁.
- ^ Nicolas 1848,第51頁.
- ^ Sumption 1990,第324頁.
- ^ Prestwich 2007,第311–312頁.
- ^ 30.0 30.1 Neillands 2001,第83–84頁.
- ^ Hardy 1999,第161, 180頁.
- ^ Sumption 1990,第532頁.
- ^ Prestwich 2007,第8, 311頁.
- ^ Sumption 1990,第326頁.
- ^ Burne 1999,第54頁.
- ^ Davies 2014,第420頁.
- ^ 38.0 38.1 Hannay 1911,第246頁.
- ^ Prestwich 2007,第312頁.
- ^ 40.0 40.1 Sumption 1990,第327頁.
- ^ Burne 1999,第56–63頁.
- ^ Rodger 2004,第99–100頁.
- ^ Sumption 1990,第328, 346–347頁.
- ^ Rogers 2010,第16頁.
參考書目
- Bartlett, R. England Under the Norman and Angevin Kings: 1075–1225. New Oxford History of Engl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19-06-16]. ISBN 978-01992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Burne, A. The Crécy War. War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9 [1955]. ISBN 978-1840222104.
- Crowcroft, Robert & Cannon, John. Gascony.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British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9. 2015. ISBN 978-0199677832.
- Cushway, Graham. Edward III and the War at Sea.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1. ISBN 978-1843836216.
- Davies, N. Europe: A History. London: The Bodley Head. 2014 [1996]. ISBN 978-1847922908.
- Dickie, Iain; Dougherty, Martin J.; Jestice, Phyllis G.; Jörgensen, Christer; Rice, Rob S. Fighting Techniques of Naval Warfare: Strategy, Weapons, Commanders, and Ships: 1190 BC – Pres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9 [2019-06-16]. ISBN 978-03125545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 Hannay, David. Sluys, Battle of.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5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6. 1911. OCLC 14004298
- Hardy, Robert. Chapter 10: The Longbow. Curry, A.; Hughes, Michael (编).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1999 [1994]. ISBN 978-0851157559.
- Harris, Robin. Valois Guyenn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Studies in History 71. London: Boydell Press. 1994. ISBN 978-0861932269.
- Hattendorf, J. & Navy Records Society (Great Britain). British Naval Documents, 1204–1960. Aldershot, Hants: Scolar Press for the Navy Records Society. 1993: 1196 [2013-07-05]. ISBN 978-08596794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 Jones, Dan. The Plantagenets: The Warrior Kings and Queens Who Made England. New York: Viking. 2013. ISBN 978-0670026654.
- Knighton, Henricus. Geoffrey Martin , 编. Knighton's Chronicle: 1337–1396.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1652] [2013-07-05]. ISBN 978-01982050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 Lacey, Robert. Great Tales from English History. London: Folio Society. 2008. OCLC 261939337.
- Lambert, Craig L. Shipping the Medieval Military: English Maritime Logistics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1 [2013-07-05]. ISBN 978-18438365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 Lucas, Henry Stephen. The Low Countries and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26-1347.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29. OCLC 1597307.
- Neillands, Rob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Revis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019-06-16]. ISBN 978-0415261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Nicolas, N.H. A History of the Royal Navy: 1327-1422 II. London: Bentley. 1848 [2017-02-07]. OCLC 609593487.
- Prestwich, Michael. Plantagenet England 1225–136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05] [2013-07-05]. ISBN 978-01992268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Rodger, Nicholas A. M. The Safeguard of the Sea: A Naval History of Britain. 660–1649 I.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2019-06-16]. ISBN 978-0393319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 Rodger, N.A.M. The Safeguard of the Sea: A Naval History of Britain. 660–1649. London: Penguin. 2004. ISBN 978-0140297249.
- Rogers, Clifford J. (编).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edieval Warfare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II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16. ISBN 978-0195334036.
- Rose, Susan. Battle of Sluys. Grove, E. (编). Great Battles of the Royal Navy: As Commemorated in the Gunroom, Britannia Royal Naval College, Dartmouth illustrated [some in colour].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1997. ISBN 978-1854094179.
- Sumption, Jonathan. Trial by Battle.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0. ISBN 978-0571200955.
- Williamson, James Alexander. The Evolution of England: A Commentary on the Fa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4 [1931] [2019-06-16]. OCLC 9847030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外部連結
- Battle of Sluys on Medieval Archives Podca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od, Leadership, Flemings and Archery: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f Victory and Defeat at the Battle of Sluys 134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