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收藏是一种对于物品的搜集、储存、分类与维护的癖好。收藏的歷史源自歐洲王公貴族的「珍奇櫃」,櫃子設有隔間與玻璃櫥窗,用於陳列珍貴工藝品(人造精美古文物或藝術品)、自然物品(怪誕獵奇的大自然生物標本、化石、骨骼或礦物等)、奇珍異寶(來自其他國家或文化的異國情調物品、動植物等)和科學儀器(科學研究有關的儀器設備,如星盤、鐘錶等)等珍稀收藏。[1]收藏家的收集对象通常是有价值的古董,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小东西。集邮、火柴盒贴画、公仔与明信片是较为主流的收集项目。
歷史
收藏是從古早文化開始就存在的行為。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收藏已知世界各地的典籍於亞歷山大圖書館。文藝復興時期佛羅羅斯的美第奇家族收集藝術品,並開啟私人贊助藝術家的先河,這個傳統一直延續現今的藝術收藏家。許多世界上流行的博物館,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馬德里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到墨西哥城弗朗茨·邁耶博物館,都是收藏家捐贈收藏成為能供民眾觀賞的館藏。個人的收藏癖則可以追溯至從魯道夫二世開始,專門收藏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珍品的珍奇百寶屋(Cabinet of curiosities)。有計劃的收集可以追溯到喬治·托馬森與薩繆爾·佩皮斯。在18世紀的巴黎、倫敦與阿姆斯特丹有收藏版畫及古董珍品及藝術市場的記載。[2]在19世紀的工業化國家,因為休閒活動的興起,越來越多人投入收藏的領域。當時從東方國家收集古董瓷器、家具及裝飾物品蔚為興盛。
自1945年以來,包括仇炎之、趙從衍與曹興誠等三位華人獲蘇富比評選為當代百大私人收藏名家之列。[3]
名家
種類
廣告
品牌產品
建築
藝術、音樂
文具、玩具 、武器
自然產物
風水擺飾
化學、藥劑
書籍、雜誌和紙張
儀器
卡
硬幣、紙幣、郵票
參考書目
- Blom, Philipp (2005) To Have and To Hold: an intimate History of collectors and collecting. ISBN 1-58567-377-3
- Castruccio, Enrico (2008) "I Collezionisti: usi, costumi, emozioni". Cremona: Persico Edizioni ISBN 8887207593
- Chaney, Edward, ed. (2003) The Evolution of English Collecti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Schulz, Charles M. (1984) Charlie Brown's Super Book of Things to Do and Collect: based on the Charles M. Schulz characte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4, paperback, ISBN 0-394-83165-9, (hardcover in library binding ISBN 0-394-93165-3)
參考資料
- ^ 郭怡汝.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 臺北: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 (中文(臺灣)).
- ^ Chronologically some essential works are C. Blanc, Le trésor de la curiosité (1857-58), E. Bonnaffé, Les collectionneurs de l'ancienne France (1873), l. Courajod, La livre-journal de Lazare Duvaux (1873), L. Clément de Ris, Les amateurs d'autrefois (1877), A. Maze-Sencier, Le livre des collectionneurs (1893), G. Reitlinger The Economics of Taste (1961), G. Glorieux's monograph, À l'Enseigne de Gersaint (2002).
- ^ James Stourton. 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 Art Collecting Since 1945. Scala Arts & Heritage. 200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