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徐頌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頌仁(Hsu Sung-Jen;1941年9月1日—2013年10月5日),臺灣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

生平

徐頌仁出生在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廳鳳林街(今花蓮縣鳳林鎮),自幼在教堂接觸音樂。新竹中學時期擔任合唱團伴奏、管樂團指揮,畢業後錄取師大物理系,再轉學至臺大哲學系。在大學時,便開始跟隨許常惠、史惟亮、鄧昌國等臺灣樂界人士學習,也向金葆萱、毛克禮等人學琴[1][2]。自臺大畢業後,徐頌仁於1968年前往西德,先至雷根斯堡、波昂,後獲西德國家獎學金(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DAAD)資助,轉往科隆國立音樂院,在那裏學習鋼琴、指揮與作曲。科隆畢業後,在多特蒙卡斯魯等地的歌劇院工作。

1976年,徐頌仁回到臺灣,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指揮,並兼任東吳大學教職。1983年起,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教授管弦樂團、鋼琴等科目,1993年起擔任音樂系系主任(迄1996年止),於2013年退休。同年10月5日,因骨癌病逝於和信醫院[1]

作品

作曲

徐頌仁的作品結合了古典音樂與客庄曲調二種元素,富有對於鄉土、民族的關懷之情。

節選
  • 《幻想風的抒情曲》,1965年
  • 三首鋼琴曲,1966年
  • 鋼琴曲《單樂章的奏鳴曲》,1969年
  • 聲樂曲《李白詩三首》、《想起了》、《玩燈》、《補缸》,1969年
  • 兩首創意曲,1970年
  • 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1970年
  • 為管弦樂的奇想競奏曲,1972年
  • 鋼琴協奏曲《落大雨》主題變奏,1985年
  • 為雙簧管與鋼琴之二重奏,1990年
  • 書生與狼,1991年
  • 鋼琴三重奏《民謠》,1995年
  • 客家平板調,2000年
  • 六首鋼琴小品,2004年

學術著述

獲獎與榮譽

  • 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獎,2000年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2005)
  • 第23屆金曲獎(2012年):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曲人獎(入圍)

評價

徐頌仁接受的音樂教育在西方是最為傳統的路線,曾自承:「西方音樂有一個傳統,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都是同一個人,三位一體是很傳統的路,我就是走這條路,我在台灣被大家評論是傳統保守的人,民意調查結果我是所有音樂家裡面最保守的人,我到現在還是這樣,我自己寫曲,自己奏曲。」[2][3] 長年投身於指揮人才的教育與養成,有不少臺灣指揮界人士都曾直接、間接地受教於他。

個人生活

家庭

徐頌仁的父親徐復增牧師(1910年–1984年)是桃園龍潭的客家人。

軼事

  • 徐頌仁認為指揮的養成與其鋼琴能力密不可分,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時期,曾堅持在指揮的入學考試保留鋼琴這一測驗項目。至今在該校的碩士班入學測驗當中,仍保有指揮必須彈奏一首完整的奏鳴曲的考試要求。

參考資料

參照
  1. ^ 1.0 1.1 歸鴻亭. 指揮家徐頌仁 72歲骨癌辭世. 新網. 2013-10-07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1). 
  2. ^ 2.0 2.1 徐頌仁 - 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3. ^ 徐頌仁的生命之歌 - 徐頌仁的生命故事. 2002-10-30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