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龙齐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龍齊諾的肖像

布龙齐诺義大利語Bronzino,1503年11月17日—1572年11月23日),全名阿紐洛·迪·科西莫Agnolo di Cosimo),亦称尼奥洛·布龙齐诺。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格主义画家。布龙齐诺这个昵称的来历已不可考,但是应该和他黝黑的肤色或者他常用的肖像画主题有关。现代医学有研究证明他的肤色可能是来自爱迪生氏病,因为肾上腺功能不足导致皮肤上的色素沉积[1]

1503生于佛罗伦萨。根据他同时代的乔尔乔·瓦萨里,布龙齐诺是蓬托莫的学徒,并且他的画风受了他老师的很多影响。布龙齐诺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在大部分职业生涯里,充任美第奇家族的宫廷画家。1563年参与创建绘画学院。

生平

布龍齊諾的一幅作品

布龙齐诺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屠户家。按照他同时代的乔尔乔·瓦萨里的说法,布龙齐诺最先从师于Raffaellino del Garbo,14岁以后跟着蓬托莫学习绘画。蓬托莫曾把年幼的布龙齐诺画入他的一系列約瑟(Joseph in Egypt) 肖像画作品中,这些作品现今珍藏在伦敦国家美术馆[2]

他的画风受了他老师的很多影响,对他老师的一生而言,两人一直相互合作。在佛罗伦萨阿諾河老桥边的圣芬莉堂(Santa Felicita)的卡波尼小堂(Cappella Capponi)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布龙齐诺的早期手迹。小堂内祭坛上的大作《下十字架》(Deposizione)和侧墙的濕壁畫《圣母领报》(Annunciazione),都是由蓬托莫完成的。很显然,布龙齐诺被安排了创作穹顶濕壁畫的任务,令人惋惜的是,这些作品并没有幸存下来。据乔尔乔·瓦萨里,其中四幅圆形福音绘画是由布龙齐诺完成的。然而由于他的技巧和他导师的是如此相似,至今学者们仍在为此争辩不止[3]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布龙齐诺投身于佛罗伦萨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的诸多活动中,他是这家学院的创办人之一。

画家Alessandro Allori 是他最喜爱的徒弟,公元1572年布龙齐诺过世年间,他是和Allori一家住在一起的(Alessandro是Cristofano Allori的父亲)[4] 。布龙齐诺一生大部分时光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

参考资料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Bronzino and The Mannerist Portrait, Smarthistory[5]
video icon Bronzino's Portrait of Eleonora di Toledo with her son Giovanni, Smarthistory[6]
  1. ^ Chilvers, Ian, "Dizionario dell'arte", ISBN 88-6073-115-1, Dalai Editore, 2008, p.179 Google book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3.
  2. ^ Elizabeth Pilliod, Pontormo, Bronzino, and Allori: A Genealogy of Florentine Art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 Web Gallery of Art, image collection, virtual museum, searchable database of European fine arts (1100-1850). [2014-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4. ^ Cecil Gould, The Sixteenth Century Italian Schools, National Gallery Catalogues, (London 1975), ISBN 0-947645-22-5
  5. ^ Bronzino and The Mannerist Portrait. Smarthistory at Khan Academy. [January 6,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7). 
  6. ^ Bronzino's Portrait of Eleonora di Toledo with her son Giovanni. Smarthistory at Khan Academy. [January 6,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2). 

Public Domain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