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中至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中至正一詞起源於漢唐以來經學家對於《尚書·洪範》的注解,起初乃是意指“無偏無黨”,《全唐文》所記碑銘就有「大中至正」一詞以形容儒者的此一修養。 周敦頤《太極圖說》有謂:『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而宋明儒者多以「大中至正」為內聖外王之心術修持,所以後世遂演變成為專以指稱「儒家之道」。歷史上「大中」曾為为唐宣宗年号(在公元847年至859年間使用),「至正」为元惠宗年号(公元1341年至1370年)。

  • 唐朝 有碑銘以形容心性修養,而謂『及夫被儒服,踐法言,敬直而文,肅莊而溫。端誠博物,錯綜古今,非大中至正,不接於心術。』[1]
  • 北宋 张载以之形容心術公正無偏,而謂『大中至正之极,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2]
  • 北宋 王安石以之形容先王堯舜之道,而謂『聞古有堯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3]
  • 北宋 程子則以之揚儒貶佛,而謂『知聖人大中至正,則釋氏不能以說惑之矣。』[4]
  • 南宋 朱熹乃以之贊頌儒家無偏,而謂『儒者之道大中至正,四面均平。』[5]
  • 南宋 圭堂居士也以之頌揚儒佛會通的入世之道,而謂『人倫不廢於外,而佛法高目於內,孰若維摩之道為大中至正者。』[6]
  • 明朝 王陽明以之形容孔子「吾道一以貫之」而貫通入世與出世之道,而謂『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7]

臺灣使用

明朝大儒王陽明哲學影響蔣中正很深

大中至正一詞因與政治人物蔣中正名字相關,並引起台灣政治爭議和海峽兩岸關係討論而為人熟知。

蔣中正,字「介石」,本系原語出自中國上古經典《易經》中之豫卦六二『,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朱熹《易本義》豫卦六二爻釋:『卦獨此爻而得,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自守,其也。』、《近思錄·卷十二·警戒》『以中正自守,其』。

蔣自日本留學後,受陽明學影響極深[8]明代大儒王陽明在其《傳習錄》上卷中有:“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9]。粹,指精粹、精華。然,的樣子。指陽明先生在貴州待了三年,養浩然之氣,已達到非常純粹、精深、中正無私的水平。

現一般認為蔣之「大中至正」理念出自陽明學。王陽明因觸犯朝中極權太監劉瑾,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丞,一路上還受劉瑾爪牙追殺,性命難保大難不死。王陽明在荒蠻之地龍場一待三年,與世隔絕,期間完成自己的哲學理念,自成一說,即為日後顯學的「陽明學」,日後王陽明東山再起,也有賴在龍場的深刻思維修煉和修身養性,世稱「龍場悟道」。[10]

蔣認為,自己退居「孤島」台灣和當年王陽明的處境非常相似。中華民國國軍中國大陸中國人民解放軍戰鬥中戰況不利,退守台灣。先總統亦視共產主義為「共匪」的「異端邪說」,而臺灣亦是海中孤島。中華民國政府轉進臺灣,頗有當年王陽明遭閹宦打擊、落荒貴州龍場的境遇。而蔣總統也只能在台灣修身養性,並表示要反攻大陸,並題下著名的「毋忘在莒」,也改台灣之「草山」作「陽明山」。

2004年之「大中至正」牌樓

中華民國臺北市建有中正紀念堂,1980年完工,為紀念蔣中正,為台北市著名地標。堂前立有大牌坊,上書「大中至正」四字牌匾,故又名「大中至正牌坊」,為世人和遊客所熟知。

2000年政黨輪替後,為實施轉型正義,台灣各地陸續進行「去蔣化」政策。2007年12月7日,中正紀念堂前牌匾「大中至正」被拆除,並重新命名為「自由廣場」,引起台灣政治爭議和民間輿論的分歧,吸引世界眼球。政府啟用大吊機拆卸「大中至正」四大字的照片也在網路、報紙流傳甚廣。而中正紀念堂也被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11][12][13]而吊機拆字倒計時,蔣中正後代蔣孝嚴亦有到場。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於2009年7月20日清晨,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懸掛,但牌樓仍維持「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復名。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全唐文》〈故…貞憲趙公神道碑銘〉. 
  2. ^ 《張子正蒙·卷四·中正篇》張載. 
  3. ^ 《淮南雜說》王安石. 
  4. ^ 《二程粹言》程顥、程頤. 
  5. ^ 《朱子語類‧卷126》朱熹. 
  6. ^ 《大明錄‧淨行上》圭堂居士. 
  7. ^ 《傳習錄‧上卷‧49》王陽明. 
  8. ^ 蒋介石最推崇的人 心学大师王阳明. 华夏文明. 2008-05-09 [201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9.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
  10. ^ 明史·王守仁传》
  11. ^ 台北"大中至正"牌楼最快一周后更名"自由广场". 新華網. 2007-11-22 [201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中文(简体)). 
  12. ^ 台北中正纪念堂“大中至正”四字已被全部拆除. 中新网. 新華網. 2007-12-07 [201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中文(简体)). 
  13. ^ 林楠森. "大中至正"牌匾完成拆除. BBC News 中文. 2007-12-07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