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堂
劉錦堂 | |
---|---|
出生 | 大清臺灣縣頂橋仔頭 | 1894年3月8日
逝世 | 1937年3月15日 中華民國北京市 | (43歲)
民族 | 臺灣人 |
语言 | 漢語、日語 |
职业 | 藝術家 |
劉錦堂(1894年3月8日—1937年3月15日[1]), 又名王悅之,原號月芝,是一名臺灣臺中市人,水彩畫家、油畫家、教育家,被認為是早期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者之一。[2][3][4]
沿革
劉錦堂出生於臺灣縣台中頂橋仔頭(今臺中市南區頂南里),為家中三子,上下共有兄弟四人[1],家族原經營米行生意,後因戰亂導致家道中落,全家遷居鄉下務農。劉錦堂自臺中公學校分教室(今臺中市南區和平國民小學)畢業後,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科(今台北市立大學)。1914年,他以美術資優生的身份畢業,獲得公費留學資格,前往日本東京深造[5]。首次通過公費留學考試後,他進入川端畫學校研習素描,隨後考取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師從藤島武二等名師。[1]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翌年劉錦堂深受運動影響而毅然中斷學業,乘船前往上海市,意圖面見孫中山並參與國民革命。孫中山得知求見,則委託國民黨中常委王法勤接待,王法勤後提議下收劉錦堂為義子。劉遂改名「王悅之」,經王法勤鼓勵他返日完成學業,並承諾在其未來藝術發展中提供支持後。劉錦堂遂回到東京美術學校完成學業。[1]
1921年,劉錦堂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後,進一步前往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國文系,研讀中國文學。期間,他結識並與河北籍女子郭淑敏結婚,並於北京響應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啟蒙活動。[6]在京期間,他居住於義父王法勤位於西拴馬樁的王公館,直至1923年1月婚後搬離,並在高岔拉胡同租屋。在此期間,他結識李大釗、劉半農及章士釗等人,並與同校教授李毅士、吴法鼎等共同發起成立西畫研究團體「阿博洛學會」,致力於推廣美術教育及油畫、水彩創作[7][8][1]。同時創辦「阿博洛美術研究所」,利用暑期教授西洋畫知識與技法。1925年,由於人事變動,阿博洛學會及美術研究所解體。其後,劉錦堂聯合畫家贺天健等人,奔走籌建私立北平美術學院,遷居於北京西城区平安里租下三層樓房作為校舍招收學生。他同時受北京政府教育部委派,以教育專員身份赴日本考察美術教育,並順道回臺灣進行調研。[9]後擔任背景僑務局顧問,兼與多位臺灣同鄉成立「台灣研究會」,擔任會長。[1]
1928年,劉錦堂應林風眠邀請,前往國立藝術院任教,並擔任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的籌備委員及審查委員。[1]期間創作了「西湖風景系列」水彩畫。此後,他返回北京,應朋友儲小石之請,出任京華美術專門學校校長皆擔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然而1931年,隨九一八事變的爆發,義父王法勤捲入政治鬥爭成為通緝對象,劉錦堂亦受到波及。[1]期間,他創作了多幅反映社會現狀的作品,包括《棄民圖》[10]、《台灣遺民圖》[11][12]和《亡命日記圖》[13]。
1932年,劉錦堂在西城區復辦私立北平美術學院,後改名北平美術專校。該校後於1934年獲教育部批准立案,改爲私立北京藝術科職業學校。[1]
1937年,劉錦堂因盲腸炎惡化引發腹膜炎,經手術後於北京逝世,享年44歲。[1]其妻郭淑敏接掌校務,但隨著北京淪陷,學校最終停辦。
遺產
根據劉錦堂三子劉藝的證言,其母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戰後期間仍保存劉錦堂的畫作。[14]他自1978年開始整理父親的作品與資料,並撰寫了一篇以《棄民圖》為題的報告文學,刊登於1979年第7期《北京文藝》,引起關注。他藉此契機與臺灣畫界建立聯繫。[15]
1982年,《美術》雜誌第12期刊登了劉錦堂逝世45週年的文章與相關紀錄。同年,劉錦堂家屬將其保存的40餘件作品無償捐贈給中国美术馆收藏。1994年,為紀念劉錦堂百歲冥誕,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劉錦堂百年紀念展」。[14][16]
風格
劉錦堂的藝術創作生涯可分為三個主要時期,包含第一創作期(1921–1923年),其中作品風格受印象派影響,以柔和的色彩與光影表現為主。然而,他已開始嘗試使用黑色油彩勾勒人物輪廓,第二創作期(1928–1929年)被視為劉錦堂藝術創作的重要階段。此時期代表性品,包括《燕子雙飛圖》[17]、《七夕圖》和《灌溉情苗圖》等,並創作了大量以西湖為題材的風景畫。畫作形式從傳統的橫幅油畫轉變為中國畫式豎長幅,運用黑色油彩勾勒線條,並採用中國畫的裝裱方式。
第三創作期(1929–1934年)是劉錦堂創作的高峰期,作品更多融入時代感與社會議題,集中表現人物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追求。此時期的畫風更加個性化,技法也更為成熟,代表作包括《棄民圖》、《台灣遺民圖》、《亡命日記圖》、《北海公園一隅》、《香山》、《玉泉山》、《科學與卵生》等。[18]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李柏黎. 遺民.深情.劉錦堂. 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 ISBN 9789860207088.
- ^ 蔡文婷. 台灣遺民——劉錦堂. 台灣光華雜誌. [2024-12-21] (中文(臺灣)).
- ^ 李梅樹紀念館 - The Li Mei-shu Memorial Gallery. 李梅樹紀念館官方網站. [2024-12-21] (英语).
- ^ 劉錦堂. 非池中藝術網. [2024-12-21].
- ^ 張玉萱. 日治時期赴中國之臺灣洋畫家-以劉錦堂、陳澄波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2012.
- ^ 劉錦堂|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ARTOGO 帶你看展. ARTOGO 帶你看展. [2024-12-21] (中文(臺灣)).
- ^ “团体作为方法”参展艺术团体样本①——阿博洛学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CAFA Art Museum. www.cafamuseum.org. [2024-12-21].
- ^ 关于“阿博洛学会”的种种. www.cflac.org.cn. [2024-12-21].
- ^ 劉藝. 劉錦堂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中的地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01-12-22 (中文(臺灣)).
- ^ 《棄民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12-21].
- ^ 屬於臺灣人的文化寶庫|國家文化記憶庫2.0. 臺灣遺民圖|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2024-12-21] (中文(繁體)).
- ^ 《台灣遺民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12-21].
- ^ 《亡命日記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12-21].
- ^ 14.0 14.1 蔡文婷. 牽成阮的夢——老畫家回家. 台灣光華雜誌. [2024-12-21] (中文(臺灣)).
- ^ 《海峽評論》371期-2021年11月號. haixia-info.com. [2024-12-21].
- ^ 《劉錦堂百年紀念展》. 臺北市: 臺北市立美術館. 1994.
- ^ 《燕子雙飛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12-21].
- ^ 王悅之與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從「融合中西」角度所作的觀察.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4-12-21]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