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萬曆中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万历中兴
萬曆中興的三個關鍵人物,由左至右為李太后萬曆帝內閣首輔張居正

萬曆中興,指的是明朝萬曆帝時出現的短暫中興局面。其中興之勢主要歸功於張居正在朝政上的治績。政治上推行考成法,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偏見 ; 不拘出身和資歷,任用贤官;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丈量全国土地,加强中央对粮食的宏观控制,派遣潘季驯治理黄河;军事上革除军备废弛、加强训练、整顿海防[參⁠ 1][參⁠ 2]

中興

整個萬曆年間,即明神宗朱翊鈞(1572年-1620年在位)在位凡四十八年之久,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但惟有前十五年治政稍有起色。萬曆初年,由母親李太后處理朝政。張居正得到李太后的充分信任,而年幼的神宗對其更為信賴,故張居正能一心一意推行政令。

在經濟上行「一條鞭法」,在政治上則整飭吏治,任用賢臣,在防守方面則任用名將戚繼光抵禦沿海為患的倭寇。在水患上有潘季馴四次治河,成效顯著。神宗在位頭十五年,國家收入大增,加上能夠解決國防邊患的問題,万历五年(1577年),岁入四百三十五万九千四百余两,岁出三百四十九万四千二百余两[參⁠ 3]。後世稱該時期為“萬曆中興”。《罪惟录》上说,张居正执政时期“使东至四海,西至甘州,五千里几无烽火”。

怠政

  橙色部份為明朝万历時期疆域

張居正於萬曆十年(1582年)去世。萬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明神宗開始沉迷酒色,而李太后年紀漸大,對明神宗也實在無力再管束,導致萬曆十七年(1589年)后不再接見朝臣,只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勉強到金鑾殿上亮了一次相。許多朝臣都沒見過皇帝一面,但空缺的以言官居多,政府的運行因有內閣首輔及文官集團并沒有停止。明神宗通過一定方式控制朝政,而後在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至1600年)進行大規模征戰,其中萬曆三大征勝利;在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後明朝國力衰退。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遼東总兵楊鎬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大敗,戰死四萬餘人,開原鐵嶺淪陷,北京震動。大臣跪在文華門外,哀求皇帝增派援軍,急發軍餉,明神宗卻毫不理會。

萬曆怠政有許多解釋,最主要的還是張居正身前與身後對他的影響。萬曆八年(1580年)明神宗因夜與宦官遊玩時行為不檢,遭到母后訓斥,张居正“具疏切谏”,过几天,張居正為其寫了罪己詔[參⁠ 4],由此埋下日後的禍根。

有人指責张居正晚年驕奢、專權。兩個兒子中狀元、榜眼,為世人非議。《天水冰山录》附〈籍沒張居正數〉有“金器皿六百十七件,重三千七百十一两;金首饰七百四十八件,重九百九十两;银器皿九百八十六件,重五千二百四十两。”史家高陽曾指出張居正身前的劝以节用,在神宗变成看重财货;张居正以峻法治国,在神宗变成以峻法对付臣下;张居正所讲的仁义道德,在明神宗眼中都认为是骗人的。至此可知張居正對明神宗的教育可說是完全破產[參⁠ 5]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曾提到“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参考资料

    參:

  1. ^ 万历中兴. 中国地名文化网. 2010-11-11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中文). 
  2. ^ 展龙 ,《论张居正改革时期的明蒙贡市关系》,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05期。
  3. ^ 张居正奏疏《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
  4. ^ 《明史·李太后传》
  5. ^ 高陽,《明朝的皇帝》

参考书籍

参见

外部链接

被歪曲的明朝,被丑化的万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凤凰网